長治縣大醫院醫療綜合大樓模板工程創優施工方案(16頁).doc
下載文檔
上傳人:十二
編號:871186
2024-01-04
16頁
2.30MB
1、目 錄一、工程概況11.1工程概況11.2建筑概況11.3結構概況1二、編制依據22.1施工圖紙22.2圖紙會審記錄及變更記錄22.3國家規范2三、施工技術器具準備23.1測量器具準備23.2信息技術設備準備3四、模板工程創優技術措施流程圖4五、創建優質結構工程組織體系55.1組織機構55.2項目各級人員的職責5六、模板工程創優措施86.1模板支設86.2模板支撐及檢查重點136.3拆模時間的控制15模板工程創優方案一、工程概況1.1工程概況 工程名稱:長治縣大醫院醫療綜合大樓工程地點:山西省長治縣光明路以東,黎嶺東街以南設計單位:建設單位:工程規模:本工程總建筑面積為56569.16m2,地2、上為49706.9m2,地下6796.26m2。結構層數:主樓地下一層,地上十二層,為框架剪力墻結構;裙樓地下一層,地上五層,為框架結構。1.2建筑概況本工程醫療綜合大樓總長為118.9m,總寬為106.9m,主樓屋頂構架高度為58.7m,裙樓屋頂構架高度為23m,地下一層為設備用房及車庫,層高為5.4m。一層為住院大廳、急診室、中心供應及影像科,層高為4.8m,二層為檢驗科、門診室,層高為4.5m,三層為門診、血液透析室,層高為4.5m,四層為手術室、ICU及行政辦公區,層高為4.5m,五層為住院部及凈化機房,層高為4.5m,六至十二層為住院部,層高為3.8m。內設電梯12部(其中10部電梯3、,2部扶梯),8部緊急疏散樓梯。該工程耐火等級為級,由自動防火卷簾將該工程分為四個防火分區。1.3結構概況該工程主樓為鋼筋混凝土框架剪力墻結構,裙樓為框架結構,抗震等級為級,抗震設防烈度為7度,結構安全等級為二級,耐火等級為一級,地下室防水等級為二級。本工程樁基采用水泥粉煤灰碎石樁(CFG樁)復合地基技術,基礎及外墻混凝土強度等級為C45、P6,地下室至四層墻、柱、梁、板混凝土強度等級為C45,五至八層混凝土強度等級為C40,九至屋面構架層混凝土強度等級為C35,二次結構等級為C25。鋼筋主要采用HRB335和HRB400。二次結構施工采用加氣混凝土塊、粘土多孔磚及GRC輕質隔墻板,用M5混合4、砂漿砌筑。二、編制依據2.1施工圖紙2.2圖紙會審記錄及變更記錄2.3國家規范 2.3.1項目管理大綱 2.3.2建筑結構荷載規范 GB50009-2012 2.3.3混凝土結構設計規范 GB50010-2010 2.3.4鋼結構設計規范 GB50017-2003 2.3.5建筑施工扣件式鋼管腳手架安全技術規范 JGJ130-2011 2.3.6建筑施工模板安全技術規范 JGJ162-2008三、施工技術器具準備3.1測量器具準備序號名稱數量是否在檢修周期內1經緯儀DJD2-CHL1是2水準儀DS3-E1是3水準儀D2S3-11是4鋼卷尺50m2是5卷尺5m10是6塔尺5m2是7磅秤1是8靠尺5、2是9塞尺2是10方尺2是11全站儀1是12其他器具隨用隨調是3.2信息技術設備準備序號名稱數量備注1微機6WindowsXP、P42打、復印機2A4、B5紙張四、模板工程創優技術措施流程圖澆筑混凝土時留人看質量評定支 模底部標高、中心線、斷面尺寸放線中 間 抽 查自 檢執行驗評標準按墻、板進行抽查不合格項處理和鋼筋、混凝土工程交接檢查根據氣溫情況或同條件試塊強度確定拆模時間運輸堆放過程中注意保護模板清理現場、文明施工熟悉圖紙和技術資料學習操作規程和質量標準準備工作繪制拼裝圖、模板選擇模板拼裝模板涂隔離劑與鋼筋工序交接檢查腳手架、腳手板書 面 交 底操作人員參加技術交底拆 模自 檢 記 錄質量6、評定記錄施 工 記 錄資料整理五、創建優質結構工程組織體系5.1組織機構本工程成立現場創優管理小組,組織機構如下:組 長:趙奮勇副組長:馬義紅組 員:張洪友、李淵、張一嶺、徐利明、雙浩、張文才、吳迎春、賈敏、武健、馮劍楠、殷翔、王健強、賀琪峰、郭強、賀鵬、李寧寧、呼斐、呼建明、任繼平5.2項目各級人員的職責5.2.1項目經理工作職責(趙奮勇)項目經理是單位工程質量的第一責任人,全面負責項目部的管理工作。施工中認真貫徹和執行國家及地方政府有關工程建設方面的法律、法規和條例,與建設、監理單位密切協作,確保質量目標的順利實現。負責項目部財務管理和成本控制。科學組織和管理進入施工現場的人、財、物,并做7、好人力、物力、財力的調配與供應協調工作,及時解決施工中出現的問題。 對工程項目有經營決策和生產指揮權,對工程工期、安全、文明施工、消防保衛負責。組織制訂、實施項目部管理制度及相關規定。全面履行施工合同,按合同約定圓滿完成施工任務。負責施工組織、質量創優的管理。5.2.2項目副經理工作職責 (馬義紅)項目副經理負責協助項目經理搞好組織協調、生產指揮、勞務管理。 掌握施工進展情況,及時解決施工中出現的問題。貫徹國家有關文件、法律、法規。合理安排生產計劃、落實材料、機械設備供應,確保工程順利進行,完成計劃指標。落實施工組織、質量創優的實施。5.2.3項目工程師工作職責(張洪友、李淵)全面負責工程施工8、的技術管理工作,負責貫徹執行國家的技術法規、規范、驗收標準。組織參加圖紙會審,對圖紙出現的問題及時反饋建設單位及設計單位,以便得到解決,并辦好設計變更手續。負責編制施工組織設計、施工方案、創優策劃,審核技術交底及組織質量措施的編制工作,及時組織隱蔽工程的檢查及各項復核工作。組織好工程的測量放線工作,及時對工程實體、軸線、標高進行復核,并簽字認可。組織施工現場的試驗檢驗工作,對進場的各種材料嚴格按規定組織復檢,對現場試驗要經常檢查。負責組織施工資料的收集和整理工作,確保分部分項工程資料齊全、完整、簽字蓋章齊全。積極組織進行新技術推廣應用工作,針對施工中所涉及的新技術、新工藝、新材料,應認真組織學9、習并實施。組織開展技術培訓、總結。5.2.4施工員工作職責(張一嶺、殷翔、賀鵬、李寧寧、呼斐)對分項工程質量負責,具體組織各分項工程施工,對勞務隊的相關施工工程進行跟蹤檢查,重點檢查與軸線、標高密切相關的施工過程。組織落實施工組織設計、施工方案、質量措施及創優策劃書。參加圖紙會審、隱蔽驗收、技術復核及中間驗收。切實做好施工班組的技術交底工作,檢查技術交底的實施情況,出現問題及時解決。 深入施工現場檢查工程質量,對不合格工序進行返工。參加質量檢查評比,做好工序交接工作。對分管的分項工程進行評定,并組織技術質量人員進行初驗。參加腳手架、塔吊及各種大型設備的安裝驗收,落實保養措施。對腳手架、大型設備10、的拆卸有可行的操作措施。 負責項目測量放線工作,負責項目部測量裝置的日常的維護保養。5.2.5質量員工作職責(武健、馮劍楠)認真貫徹執行質量管理條例,掌握各種施工驗收規范及標準,負責提供所施項目的的質量跟蹤檢查記錄,對違反國家規定、規范和忽視工程質量的行為執行質量否決權。 及時對檢驗批、分項工程、分部工程進行檢查評定,搞好日檢、旬檢、月檢工作。 參加隱蔽工程驗收及復核工作,參加工程驗槽、基礎、主體和竣工驗收,負責組織樣板工程的驗收。 對不合格品要及時下達返工通知書,做到不合格的部位不隱蔽、不漏檢,并重新評定等級。有權按項目部規定對出現不合格品的作業人員進行處罰,確保每個檢驗批的工程質量。 及時11、向項目部領導匯報質量情況,負責監督砂漿、混凝土試塊制作及養護、送檢工作。負責對質量通病的消除情況進行檢查并匯總上報,提供項目部質量動態分析會記錄。深入施工現場,掌握工程質量信息,搞好質量預測、預控。負責本系統體系記錄的收集、編目、歸檔、貯存和保管。5.2.6材料員工作職責(呼建明、任繼平、徐利明、雙浩)負責落實各項材料計劃及委托加工計劃,采購符合質量要求的物資,并對其驗收、保管、發放和使用的管理。負責收集自購物資生產廠家及物資中間供方的有關資料,組織相關的評審工作。負責對入場的材料、構配件依據技術要求及相應材料標準進行檢查驗收,不合格品禁止使用,對不合格物資進行標識、隔離,及時通知項目經理及相12、關部門。負責按照施工預算編制單位工程材料供應計劃及分階段材料用量計劃。負責提供物資的原材料、構配件進場檢驗記錄。嚴格執行限額領料,超預算用料必須經項目經理審批。負責按照施工總平面圖及項目現場管理手冊要求進行料具堆放、儲存及標識。負責本系統體系記錄的收集、編目、歸檔、貯存和保管。負責向材料供應方及時索取材料的使用說明、合格證,材質檢測報告等技術資料。5.2.7預算員工作職責(王健強、賀琪峰)負責督促項目部專業分包合同簽定工作。負責對項目部質量獎罰情況進行登記。負責及時向分公司提供合同變更情況的相關資料。負責編制項目預算、決算、分析、預測工程成本。負責專業分包方有關資料的收集,配合分公司搞好專業分13、包方的調查、評價與選擇。負責建立項目部建設工程施工合同臺帳與分包合同臺帳。負責本系統體系記錄的收集、編目、歸檔、貯存和保管。5.2.8資料員工作職責(吳迎春)負責技術資料的收集、整理與保管工作,及時與相關部門進行溝通,確保資料的同步性。負責保存與整理建設單位、監理單位、政府及上級部門發來的質量方面的通知或記錄性文件。負責建立項目部支持性文件清單、文件接受記錄與文件發放記錄;提供項目部監視和測量裝置一覽表,留存檢定證書復印件。確保項目部相關的監視和測量裝置的有效性。負責按照施工組織設計策劃要求及現場實際填寫砼試塊管理臺帳;負責項目日常的材料與過程檢驗工作,并做好試驗資料的及時歸檔;負責本系統體系14、記錄的收集、編目、歸檔、貯存和保管。六、模板工程創優措施 模板工程對工程觀感有決定性作用,也對混凝土的振搗密實情況有重大影響,因此模板工程須加倍重視。6.1模板支設6.1.1墊層模板墊層厚度為100mm,墊層模板采用50mm100mm方木,沿墊層邊線設置方木,方木支撐在基坑壁上,采用12短鋼筋固定,間距為500mm。6.1.2筏板模板基礎側模全部采用120mm厚磚胎模,內側抹1:2水泥砂漿,外側采用2:8灰土分層夯實,防止澆筑砼過程中因側壓力過大造成模板坍塌。電梯井及集水坑處采用多層板及方木頂方形模盒,并在底板處開設三個直徑為50mm孔洞,以便于混凝土的振搗密實及氣泡的排除。6.1.3條形基礎15、梁側模次龍骨布置四道水平方木,主龍骨采用482.6mm雙鋼管,間距為900mm,內梁使用普通螺桿,內設PVC套管,外梁使用三節止水螺桿,螺桿采用14鋼筋定做,長度約為1400mm,梁模板上下口各設一道對拉螺桿,為保證梁截面結構尺寸,采用16鋼筋于上口做模板支撐,間距為1500mm。 6.1.4基礎梁單面吊模 施工流程:定位、支撐組合拼裝加固1)定位、支撐:采用12鋼筋在設計吊模底部標高處焊接水平支撐1200,水平支撐應在鋼筋校正后進行焊接,并焊接在不易滑動的鋼筋上以防止模板移位。模板定位采用12鋼筋在構件外邊線處上部與水平支撐鋼筋焊接下部與基礎筋焊接。2)組合拼裝:采用15mm厚多層板及40m16、m*80mm刨壓成形木方用鐵釘連接成型,拼接過程中所有板縫處貼上密封條并擠壓緊以防漏漿。3)加固:模板內楞采用40mm*80mm刨壓成形方木立鋪水平設置間距200mm,外楞采用1200mm長鋼管豎向設置間距同通絲螺桿,在模板的上下口200mm處各設置一排間距14通絲螺桿,通絲螺桿與構件主筋焊接,見下圖。 6.1.5基礎梁雙面吊模施工流程:吊模支撐模板制作加工安裝加固梁鋼筋綁扎并檢查驗收后,利用梁原有鋼筋,用水準儀控制好兩下口標高點。再用12鋼筋焊接在箍筋上間距1200mm,隨后在吊模下口鋼筋上焊好定位筋用來控制木板下口內尺寸。模板制作采用15mm厚多層板及40mm*80mm刨壓成形木方連接。模17、板接縫處貼上密封條以防漏漿。加固模板時內楞采用40mm*80mm刨壓方木立鋪水平設置間距200mm,外楞采用1200mm長鋼管豎向設置間距同通絲螺桿,在模板的上下口200mm處各設置一排間距14對拉螺桿,對拉螺桿中間使用PVC管(有止水要求的部位采用三節止水螺桿)。拆模后將對拉螺桿空中PVC管磨光,見下圖。 6.1.6 墻體模板墻模采用15mm厚多層板,40mm*80mm方木作豎楞(方木均經壓刨找平),482.6mm架子管作橫楞,剪力墻采用14mm450mm對拉止水螺栓和鋼管斜支撐加固,第一道對拉螺桿距地為200mm,且樓層凈高的1/2以下對拉螺桿采用雙螺母。直段墻模板內豎楞40mm*80mm18、方木間距200mm,外橫楞用2482.6mm架子管間距450mm布置,外墻采用14mm對拉止水螺栓布置間距450mm,內墻采用14mm穿墻螺栓布置間距450mm,與“3”型扣件配套使用,在其上、中、下部各加一排482.6mm鋼管斜撐,間距600mm,上下排交錯布置,斜撐將力傳至預埋在底板25錨筋上。模板拼接處用均采用雙面膠帶粘貼,下部采用1:2水泥砂漿封堵嚴密。 6.1.7 柱模板柱模板采用15mm厚多層板,40mm*80mm方木作豎楞,方木均經壓刨找平,間距為200mm。所有框架柱模板均由專人統一定尺下料,下料時安排專人旁站并逐根檢查。柱箍采用482.6mm架子管鎖緊,間距為450mm一道,19、最底一層距地面200mm。柱模四角上下處貼上密封條。安裝時采用板包板木方包木方的形式。加固采用對拉螺桿14450并穿PVC管進行二次利用,有止水要求的采用三節止水螺桿,第一道對拉螺桿距地為200mm,且樓層凈高的1/2以下對拉螺桿采用雙螺母,柱大于700mm中間加一道。所有柱須與支撐架連接已保證平整垂直,控制柱子位移在柱子下部焊上定位鋼筋(定位筋高度50100為宜,一面兩根定位),支撐采用482.6mm架子管剛性支撐。6.1.8梁模板梁的底模與側模均采用15mm厚多層板,主龍骨采用482.6mm鋼管,次龍骨選用40mm80mm200mm雙面刨光方木。梁側模、梁底模按圖紙尺寸進行現場加工,由塔吊20、或吊車運至作業面組合拼裝。 為確保樓層整體平整度,梁在起拱時只將梁底起拱,側模不進行起拱。梁側模板均需粘貼雙面膠條密封以防漏漿。采用梁側模夾梁底的方式拼接。當梁截面尺寸大于450mm梁側模用對拉螺桿及鋼管扣件加固,螺桿豎向間距為450mm,水平間距為600mm,當梁截面尺寸小于450mm,梁側模采用40mm*80mm刨光木方,外加豎向鋼管加固,間距為600mm。6.1.9頂板模板板模采用10mm厚竹膠板,平臺采用支撐架,鋼管上口用60頂絲。頂絲上用100*100刨壓方木為主龍骨,次龍骨為40*80mm刨光木方間距為200mm立鋪。最后鋪釘竹膠板,板縫應拼接嚴密平整,采用透明膠條粘結。與次龍骨同21、向的板縫隙必須放在次龍骨中間,并將兩邊釘牢,當木方按設計間距排列在此處無木方時,應附加木方。板模與梁模相交處,采取板模壓梁模,并用鐵釘與下方木方釘牢。6.1.10樓梯模板樓梯模板各樓層休息平臺與樓板一同施工,施工縫留在平臺板跨邊1/3處,樓層中間休息平臺與梯段斜板與樓板錯開一層施工。支設樓梯模板時應先支平臺梁板,后支梯段斜板。支模時應從下層兩端吊線,保證樓梯上下一線,上下跑踏步應注意錯開60mm,留出裝修飾面。6.1.11電梯井內膜電梯井內膜分四片組裝成型,拼裝時板縫與板縫之間粘貼雙面膠條。在下層下層混凝土澆筑時,在距板底150處設置穿墻螺栓固定模板,在上層支模時,將電梯井內側模板下探200,22、利用下層穿墻螺栓固定模板。在下層混凝土墻面距板底300處外墻面彈模板下邊水平控制線。在外側模板底邊粘貼雙面膠條,使模板與墻面緊密結合。在樓面上部200處設置穿墻螺栓固頂模板。6.1.12特殊模板:后澆帶、施工縫、門洞模板1)后澆帶兩側采用雙層鋼絲網(5mm網孔),并滿排三級鋼直徑20鋼筋,間距為50mm作為內膜。2)墻體后澆帶模板采用15mm厚多層板,次龍骨40*80mm刨壓方木間距為200mm,次龍骨平行于墻體,主龍骨采用482.6mm鋼管間距600mm布置。3)門洞口模板采用15mm厚多層板,次龍骨為40mm*80mm刨壓方木立鋪,分上、中、下設三道鋼管頂撐,每道左右兩側各設置一根,防止門23、洞口扭曲變形。4)后澆帶頂板模板單獨設支撐體系,與周圍模架體系分開支設,拆除模板時保留后澆帶處模架體系。直至后澆帶混凝土澆筑完畢,達到設計要求的100%強度要求后,方可拆模,后澆帶處支撐,應從底層向上連續支設,地下室采用圓木支撐在基礎筏板上下層頂柱對齊。后澆帶內側設固定木方頂撐,確保后澆帶寬度,側模采用梳筋模板,且沿后澆帶長度方向板厚1/2處設孔徑5mm的鋼絲網一道,見下圖。 6.1.13墻模板下口做法 1)澆筑頂板時做法在澆筑頂板混凝土時,要求在墻柱根部的側邊用3m長的刮杠找平,用鐵抹子抹100mm寬的找平帶,找平帶標高誤差控制在2mm內。 2)支模前的7條線支模前要求彈7條線:即軸線、混凝24、土剔鑿邊線、墻體邊線、柱子中心線,砼剔鑿線、模板內邊線、模板控制線。彈混凝土剔鑿邊線可以提高剔鑿質量,避免在剔鑿時使墻外的混凝土缺楞掉角,同時作為豎向筋保護層的控制線,墻體邊線作為模板就位用;模板控制線作為模板支模及校正檢查用。柱模板支模前也應彈出:軸線、柱子中心線,砼剔鑿線、模板內邊線和模板控制線,具體位置見下圖: 3)模板下口粘貼膠條支設模板前,順墻體邊線退后23mm粘貼雙面膠條,膠條要求順直,并與混凝土面粘貼牢固。柱模板下口做法同墻模板下口,模板下口做法見下圖。樓層頂板(灰色)100mm寬找平帶(黑色)膠條(紅色)6.2模板支撐及檢查重點 6.2.1支撐體系采用鋼管腳手架搭設,為了保證支25、撐的整體穩定性,對于縱橫立桿應沿高每隔1.5m設置水平橫桿拉接,并保證底部200mm高度有一道縱橫向掃地桿。6.2.2為了保證上下層樓板荷載傳力均勻,上下層支撐立桿應對正,保證在一條垂直線上,且立桿底部應墊上100100的多層板。6.2.3頂板支撐架的立桿縱橫間距均為1000mm,當局部不能滿足要求時,允許對其立桿間距進行調整,并用不少于三道的鋼管作水平拉接。 6.2.4上層模板及支撐安裝時,為了保證下層樓板能承受上層樓板的自重、施工荷載的能力,要求下兩層支撐不準拆除。 6.2.5墻、柱模板檢查重點 1)支設前墻柱根部應清理干凈:用鼓風機將剔鑿的混凝土渣子、綁扎絲等雜物吹干凈。 2)墻、柱模板26、按邊線就位,拉通線支設(通線松緊適度),保證各相鄰模板不錯臺;利用頂模棍保證截面尺寸,利用1.5Kg線錘配合尺量在模板的上部、中部及下部檢查模板垂直偏差、校正模板垂直度。 3)模板的每道穿墻螺栓均要加全并擰緊,各相鄰模板之間及模板下口拼縫處粘貼雙面膠條,保證不漏漿。 4)木模板的斜撐必須按方案設置,并能將側向荷載有效地傳給樓面。嚴禁將斜撐撐在用扣件鋼管架搭設的滿堂架及外架上。 6.2.6頂板模板1)按方案對扣件鋼管架立桿點的位置進行放線,并按放線點布設立桿,立桿下加設100mm100mm的墊板。2)頂板的主次龍骨按方案加設,墻四周的邊龍骨必須刨平刨直與墻面通過鋼管抵緊;房間跨度超過6m時按要求27、起L/350的弧線拱。3)相鄰多層板拼縫采用硬拼縫,拼縫處必須設木方支承,與墻、梁接觸的多層板采用板模壓墻、梁側模。6.3拆模時間的控制 6.3.1墻、柱側模墻、柱側模需要在混凝土保證不缺棱掉角后方準拆模,冬期施工期間,在混凝土強度達到1.0Mpa后才可松動螺桿,模板和保溫層在混凝土強度達到4MPa,溫度冷卻到5并和環境溫度之差不大于20時方可拆除模板和保溫層。 6.3.2底模底模及其支架拆除時的混凝土強度應符合下表的規定。具體操作時,現場留置同條件養護試塊來控制底模及支架的拆除。 1)底模梁長8米,混凝土強度達到100%;8米混凝土強度達到75%;懸臂構件達到100%后方可拆除。2)板底模2米,混凝土強度達到50%,2米8米混凝土強度達到75%,8米,混凝土強度達到100%方可拆除。
CAD圖紙
上傳時間:2023-11-23
18份
CAD圖紙
上傳時間:2023-11-24
21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