師宗縣2011年度基層農技推廣體系改革與建設項目水稻產業年度工作方案(4頁).doc
下載文檔
上傳人:正***
編號:871213
2024-01-04
4頁
18KB
1、師宗縣2011年度基層農技推廣體系改革與建設項目水稻產業年度工作方案為全面推進基層農技推廣體系改革與建設示范縣項目的農業科技入戶工作,確保項目區內主推技術和主導品種入戶率和到位率達到95%以上,農業綜合生產成本降低15%以上,為農民持續增收提供有效服務和技術支撐,特制定本年度工作方案:。一、主推品種:主導品種為新兩優6號、皖稻147、兩優多系1號、國香8號豐兩優3號、豐兩優4號、楊兩優6號金優725等。二、主推技術1旱育稀植技術 選擇專用苗床。選擇地勢平坦、排水方便、背風向陽的肥沃旱地或菜園地作旱育專用苗床。無旱地則可選用排水良好的水稻田。根據秧齡確定苗床與大田的比例,苗床(凈面積)與大田比為2、1: 2025,秧齡長則苗床面積大,秧齡控制在30天以內。苗床培肥。秋收后89月份及早進行苗床培肥,每平方米施腐熟農家肥(不含草木灰)3公斤、過磷酸鈣0.25公斤。采取分次投入,全層施到15-20厘米耕作層中,并保持土壤適宜水分以促進腐熟。若沒經過秋培,則要春培補救,即利用冬前的堆肥、腐熟的人畜糞等,春季在播種前20-30天,按上述標準等量施入。整地與施肥。經過秋冬或春季培育過的苗床,在土壤干燥的條件下全面翻耕耙碎、作畦、施肥。一般苗床的畦面寬1.21.4米,畦溝寬0.40.5米,畦長不超過15米,做到畦、腰、圍三溝配套,便于操作。播前1020天施肥,按每平方米苗床施尿素60克、過磷酸鈣1503、克、氯化鉀40克,耕翻3次,均勻混入1015厘米土層中。切忌在播前5天內施用,以防止燒根燒芽。苗床要細碎,松軟、平整、肥沃。苗床消毒。可結合整地進行,噴、灑敵克松1000倍液(每平方米用藥6克,兌水6公斤),適時播種。根據栽插時間確定播種期,旱育秧的種子浸種催芽至破胸即可播種。播種前要澆透水,播種后壓谷、蓋土至無露籽。注意蓋籽土應是本田未施用過化學肥料并過篩的細土。覆蓋秸稈等,以保濕出苗。苗期管理。育苗期以控水為主,促進根系下扎和地上部分健壯生長。如早晨葉尖吐水少或無水珠應澆水,最好在上午或傍晚澆,以灑水濕透土層3厘米為宜。中后期表現脫肥,用1的尿素液灑施,每平方米100200克,施肥后淋清水4、洗苗,以防燒苗。也可用沼液進行追肥。移栽前35天可施“送嫁肥”,注意防治立枯病。2配方施肥技術增施有機肥,配合施用化學肥料。畝施優質農家糞1000公斤或餅肥50公斤,或150200公斤油菜秸稈還田。化學肥料的用量要根據地力狀況和目標產量進行平衡施肥。畝產500公斤,一般需純氮:1114公斤,純磷:35公斤,純鉀:710公斤。底肥以有機肥為主,速效化肥為輔,氮肥中基肥、分蘗肥、穗肥的比例為5:3:2;磷肥全部作基肥,鉀肥基肥和拔節肥比例6:4。3栽足基本苗,擴行距縮株距距在壯秧的前提下,行距擴至0.81尺,株距0.40.5尺,每畝不低于1.5萬穴, 每穴12本。4科學管水管水原則是淺水濕潤灌溉,5、即薄水淺插、輕露活棵、淺水勤灌促分蘗、夠苗烤田。當群體80%夠苗(群體莖蘗苗達預期穗數的80%左右),間歇灌水孕穗(晴天保持水層)、水層抽穗、濕潤灌漿,干濕交替以濕為主到成熟。5病蟲草害的綜合防治本縣水稻上發生的害蟲主要有:三化螟、二化螟、大螟,稻縱卷葉螟、稻飛虱(褐飛虱、白背飛虱、灰飛虱),稻薊馬,稻葉蟬(黑尾葉蟬、白翅葉蟬、電光葉蟬);稻螟蛉及稻赤斑沫蟬等。主要病害有:稻瘟病、紋枯病、胡麻葉斑病、白葉枯病、惡苗病、葉鞘腐敗病、紫稈病、小球菌核病、及細菌性條斑病、條紋葉枯病等。防治工作具體如下:農業防治:種子處理。首先要選擇抗性良種,這是預防病蟲害的最有效途徑。第二,品種要常更新,防止長期種6、植某一品種使該品種抗性降低而導致病害流行。第三,進行種子消毒,能有效預防惡苗病、稻瘟病、白葉枯病、細菌性條斑病等傳染病害。 改進耕作、栽培技術,加強肥水管理。 適時播種,改進播種方法達到避病的目的。化學防治樹立公共植保、綠色植保理念,堅持使用無公害農藥。禁止使用高毒、高殘留農藥。對癥下藥,適時施藥。合理用藥。每次施藥前應當根據縣植保病蟲害預測預報進行適時、合理施藥,才能很好地防治各種病蟲害。科學施藥。一是要選用新型的噴霧器,采取低容量噴霧。二是提倡農藥合理的混配、輪用。不能單一用藥。三是用水量要足,保證藥液均勻周到。四是要對準位置施藥。五是施藥時稻田應保持一寸深的水層,以保證防效。物理防治利用7、各種物理因子和機械設備,防治病蟲害。如利用殺蟲燈誘殺害蟲等。三、具體工作計劃安排67月份,協助遴選科技示范戶,與示范戶對接,發放物化補貼,為示范戶掛牌,宣傳項目實施的意義和要求,制定技術指導方案。89月份,與示范戶座談,了解生產情況,聽取示范戶建議,分析生產中存在的問題,推薦品種,介紹品種特性和栽培技術要求,擬定重點指導內容和工作計劃。1011月份,指導育秧工作,選擇秧田和適宜示范戶的育秧方式,指導秧田期肥水管理,培育壯苗。121月份,針對示范戶實際生產情況,確定肥料用量和施肥方法,確保栽插質量,指導大田前期管理工作。23月份,指導大田中后期肥水管理和病蟲害綜合治理工作,組織一次現場會。在此期間,指導農戶不少于810次。重點指導內容是合理施用穗肥和病蟲害綜合治理技術。在每次病蟲害發生前,根據縣植保站病蟲病蟲害發生預測預報,幫助示范戶選用高效、安全農藥,及時指導防治工作。4月份,對一年的入戶指導工作進行全面總結,找出工作中存在的不足,提出改進措施,為今后做好農業科技入戶工作積累經驗。
CAD圖紙
上傳時間:2024-07-29
18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