體系建設生豬營養與飼料功能研究室崗位項目實施方案(17頁).doc
下載文檔
上傳人:正***
編號:871282
2024-01-04
17頁
72KB
1、2016-2018年云南省現代農業生豬產業技術體系建設生豬營養與飼料功能研究室崗位 項目實施方案為保證生豬營養與飼料功能研究室項目的順利開展,實現預期建設目標,加速我省生豬產業的現代化進程,促進我省生豬產業發展,有效增加農民收入,結合我省生豬營養與飼料發展的實際和本崗位前期工作基礎,按照云南省農業廳計財處發布通知和云南省現代農業生豬產業體系總體目標任務精神和要求,要求,特制定本實施方案。一、項目背景云南全省相對平緩的山區占總面積的10左右,是我國典型的西南高原山區省份。受土地、飼草料資源和環境條件的制約,山地養豬業生產特色鮮明。至2007年開始,云南生豬存欄量位居全國第五,出欄量位居全國第九,2、成為我國名副其實的養豬大省。據中國畜牧業統計數據,2013年云南生豬年末存欄2708.7萬頭,其中,能繁母豬存欄307.8萬頭。出欄生豬3323.7萬頭,出欄率122.7%。豬肉產量276.0萬噸,占肉類總產的76.8%,人均占有豬肉59.1,遠超過全國人均40.8的水平。年出欄500頭50000頭的規模場(戶)4041個,共出欄生豬700.07萬頭,規?;急燃s21%。2009年云南省農業廳與財政廳聯合啟動了“云南省現代農業生豬產業技術體系建設”項目,經過5年建設,含育種、營養、疫病防治、產品加工、產業經濟等五大核心技術,聯動綜合試驗站、區域推廣站的垂直推廣技術體系建成并運行良好。以我省現代3、農業生豬產業技術體系建設為依托,為增強農業科技對發展現代養豬業和推進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的支撐與引領作用,圍繞發展云南高原特色養豬業的主題,實現農民增效、增收的目標,提升生豬產業中營養與飼料科技的創新能力,增強生豬產業發展的飼料資源安全、健康、高效供給,促進生豬產業健康可持續發展。二、項目的必要性與可行性1、項目實施的必要性生豬產業是云南畜牧業的龍頭產業,據中國畜牧業統計數據,2013年云南生豬年末存欄2708.7萬頭,其中,能繁母豬存欄307.8萬頭。出欄生豬3323.7萬頭,生豬存欄量位居全國第五,出欄量位居全國第九,成為我國名副其實的養豬大省。從以上數據不難發現,生豬產業綜合生產力水平亟待4、大力提高,面對土地、飼草料資源和環境條件的制約,科學技術是生產力。繼續加強科技研發和推廣力度,提高科技進步貢獻率;倡導種養結合適度規模的山地養豬模式;集約節約,建立完善監測預警、加工銷售等服務機制和服務體系,是推進云南山地養豬業科學、健康、可持續發展的必要條件。 在5項核心技術中,營養與飼料對生豬生產力提高的影響非常重要,僅次于品種選育。云南省生豬體系營養與飼料功能研究室的項目工作在充分挖掘并發揚云南本土自有優勢常規飼料資源優勢和收集、分析生豬營養與飼料技術發展動態與信息的基礎上,為政府決策提供咨詢,向社會提供信息服務,保障生豬生產物質基礎的安全性,實現生豬飼料安全、高效、節本、減排的目標,推5、進云南生豬體系營養、飼料、飼養管理技術持續提升,為生豬產業科學、健康、可持續發展和現代農業發展做出貢獻。 2、項目實施的可行性 (1)項目的建設具有良好的人員、資金和基礎設施條件 云南省畜牧獸醫科學院是我省專門從事畜牧獸醫科學研究的綜合性公益型科研機構。下屬的營養與飼料研究室參與并配合過多項省部級項目的營養工作,如省重點攻關項目“八五”、“九五”“商品瘦肉豬雜交配套系選育研究” ,所選育的滇陸豬于2010年12月獲農業部“豐收二等獎”;滇陸豬國家級畜禽新品種(1991-2009年);現承擔省生豬產業技術體系營養功能室崗位專家(云財農2015150號);國家星火重大項目云南省生豬健康高效養殖產業6、鏈建設及示范(2011GA830001)合作單位;國家肉羊產業技術體系建設-昆明綜合試驗站(CARS-39)營養子課題。擁有絨毛羊產業、奶山羊產業、現代生豬產業等多名經驗豐富的國家、省級崗位專家,開展過豬、肉(蛋)雞、奶牛、肉羊、鵝、鴕鳥、犬、實驗猴、淡水魚等飼養動物日糧的配方設計和配制工作;參與過飼料企業生產工藝設計和改進工作。 實驗室工作制度嚴謹、規范,有較強的實驗分析研究和技術推廣力量保障。(2)項目建設具有良好的工作和實踐積累獲得飼料配方軟件著作權1項(第一作者);國家發明專利兩項:一種斷奶期山羊羔羊專用代乳料及其應用 專利號:1772537,發明人:高新;洪瓊花;邵慶勇;王思宇。一種7、蠶豆莖葉在羔羊飼料中的應用方法 專利號:證書待接,發明人:高新;洪瓊花;邵慶勇;李衛娟;主編 “高效畜禽飼料自配關鍵技術”一書、參加編寫“怎樣養半細毛羊”一書;撰稿、監制完成“云南高效農業實用科技知識系列片”“高效養豬技術要領;公開發表科技論文35篇,核心期刊29篇。三、項目建設目標(一)預期總目標1開展飼料及飼料原料養分成分分析;2 開展飼料及飼料原料霉菌毒素污染檢測;3進行飼料及飼料原料營養價值評定,提交檢測評估報告4開發云南本土自有優勢常規飼料資源;5開展精準日糧配制和霉菌毒素防治技術宣傳、推廣、普及,和培訓;6按時完成主管部門和首度科學家布置的臨時性應急任務;7 適時報送工作信息。為保8、障生豬生產物質基礎的安全性,實現生豬飼料安全、高效、節本、減排的目標,推進云南生豬體系營養、飼料、飼養管理技術持續提升,為生豬產業科學、健康、可持續發展和現代農業發展做出貢獻。 (二)預期階段性目標2016年:1開展100個飼料及飼料原料24種養分成分分析,檢測指標數1600個;2 開展100個飼料及飼料原5種霉菌毒素污染檢測,檢測指標數400個;3提交飼料及飼料原料營養價值評定,提交檢測評估報告10份4提出營養飼料技術改進措施或方案2項;5 較上年度提高養豬生產效益15%。2017年:1開展100個飼料及飼料原料24種養分成分分析,檢測指標數1800個;2 開展100個飼料及飼料原5種霉菌毒9、素污染檢測,檢測指標數450個;3提交飼料及飼料原料營養價值評定,提交檢測評估報告10份4提出營養飼料技術改進措施或方案2項;5 較上年度提高養豬生產效益15%。2018年:1開展100個飼料及飼料原料24種養分成分分析,檢測指標數2000個;2 開展100個飼料及飼料原5種霉菌毒素污染檢測,檢測指標數500個;3提交飼料及飼料原料營養價值評定,提交檢測評估報告10份4提出營養飼料技術改進措施或方案2項;5 較上年度提高養豬生產效益15%。四、技術路線通過到基層養殖生產一線采集、體系綜合試驗站和區域推廣站送采飼料及飼料原料樣品,開展24種及以上養分成分分析、5種及以上霉菌毒素污染檢測,在養分分10、析和霉菌毒素檢測的實際結果上進行飼料和原料的營養價值評定,根據營養價值評定結果提出應用意見、霉菌毒素防治方案和以理想氨基酸模式配制低蛋白(低碳、氮)的精準日糧配制技術;從營養品質、適口性、肉質影響、田間倉儲霉菌毒素影響等方面研究云南本土自有優勢常規飼料資源(如云南大麥)的飼用價值,積極開發合理利用本省的飼料資源。通過精準日糧配方、地方飼料資源利用、霉菌毒素防治技術降低碳、氮排放、節約蛋白質飼料資源、降低豬只霉菌毒素中毒損失、改善豬只飼喂效果,提高綜合養殖效益15%以上的總體目標。五、建設內容在省農業廳科教處等有關部門和生豬體系首席科學家的指導下,做好生豬體系營養與飼料功能研究室養分成分分析、霉11、菌毒素污染檢測、營養價值評定、飼料資源開發和生豬精準日糧配制技術的研究與推廣工作。收集、分析生豬營養與飼料技術發展動態與信息,為政府決策提供咨詢,向社會提供信息服務。保障生豬生產物質基礎的安全性,實現生豬飼料安全、高效、節本、減排的目標,推進云南生豬體系營養、飼料、飼養管理技術持續提升,為生豬產業科學、健康、可持續發展和現代農業發展做出貢獻。(1)開展飼料原料和飼料產品檢測分析及飼料價值評定。主要對云南生豬養殖現實性飼料產品、飼料原料進行粗蛋白、水分、脂肪、纖維、灰分、鈣、磷、鹽分等八大常規概略養分和賴氨酸、蛋氨酸、蘇氨酸、胱氨酸、精氨酸、絡氨酸、組氨酸、異亮氨酸、亮氨酸、纈氨酸、脯氨酸、甘氨12、酸、苯丙氨酸、色氨酸、絲氨酸、天門冬氨酸、丙氨酸、總氨基酸等18類氨基酸的近紅外分析值;以及黃曲霉毒素B1、玉米赤霉烯酮、嘔吐毒素、伏馬毒素、T-2毒素等五種豬飼料常見霉菌毒素,通過飼料及原料的營養品質、安全品質和可得性分析對飼料進行價值評定,提出應用意見及方案。 (2)飼料資源開發利用。對云南本土自有優勢常規飼料資源如云南大麥進行飼用大麥喂豬調研和大麥樣品營養成分檢測分析,從營養品質、適口性、肉質影響、田間倉儲霉菌毒素影響等方面研究云南大麥喂豬的飼用方式和價值,挖掘出云南自有本土優勢常規飼料資源的合理飼用模式1-2種。(3)配合綜合試驗站、區域推廣站開展相應的動物營養、飼養管理技術培訓,推廣13、和普及以理想氨基酸模式配制低蛋白精準日糧和測料配方技術,提高體系對生豬飼料與營養技術的應用和集成。(4)進行飼料原料、飼料產品、飼養管理技術情況調查、分析,收集、分析生豬營養與飼料技術發展動態與信息,為養殖場(戶)、政府部門提供及時信息服務和咨詢建議。(5)完成主管部門和首席科學家安排的臨時性應急工作任務;同時加強體系建設信息交流與工作日志記錄管理,加強體系間的溝通交流和監督引領。 六、資金籌措與概算按云南省現代農業產業技術體系第一批建設方案(云農科字200953號)、各年度體系建設項目實施方案及目標任務書安排資金。本崗位由省級財政補助資金2016年15萬元、2017年15萬元、2018年1514、萬元作為生豬營養與飼料功能研究室崗位專家的基本研發推廣費用。根據云南省現代農業產業技術體系建設專項資金管理辦法(試行)的相關規定,對基本研發推廣經費做如下概算:2016年15萬元:1. 材料和小型儀器設備購置費用(專用材料費)7.09萬元,用于實驗室試劑藥品、試劑盒、耗材等的購買。具體預算為:試驗飼料原料:1000千克20元/千克=20000元;實驗室試劑藥品:2批2000元/批=4000元;實驗室耗材:10批4500元/批=45000元;電腦耗材:1批1900元/批=1900元。 2. 委托其他科研教學機構測試化驗加工費用(委托業務費)1.2萬元,用于近紅外定標和霉菌毒素檢測復驗委托業務。具15、體預算為:近紅外定標40個指標200元/個=8000元;霉菌毒素檢測200個指標20元/個=4000元3. 農技研發推廣專用設備的燃料動力費用(專用燃料費) 0萬元。4. 農技研發推廣過程中產生的差旅費用(差旅費)2.736萬元,用于體系培訓期間差旅費和生產一線調研指導。具體預算為:參加體系培訓差旅費:2次400元/次=800元;參加體系培訓食宿費:2次180元/次=360元;到地州調研指導差旅費:10次400元/次=4000元;到地州調研指導食宿費:10次180元/次=1800元;到養殖一線指導差旅及食宿費:30次180元/次=5400元;國內學術會議及培訓差旅費:3次5000元/次=15016、00元。預算標準參照云財行2014 65號文件。5. 舉辦項目培訓班費用(培訓費)0萬元。6. 印刷科研推廣資料費用(印刷費)0.77萬元,用于印刷技術手冊和體系相關技術資料。具體預算為:技術手冊印刷費:80冊10元/冊=800;技術資料復印費:3000份2元/份=6000元;體系總結編印費:30冊30元/冊=900元。7. 聘請人員開展農技研發推廣過程中產生的勞務費用(勞務費)2.96萬元,用于項目檢測中研究生實驗補助、臨工費用。具體預算為:臨時工費:12人月800元/人=9600元;檢測指標費:2000個10元/個=20000元8. 農技研發推廣過程中場地、設備等的租用費(租賃費)0萬元。17、9. 項目實施過程中不可預測的其他費用(其他商品和服務支出)0.24萬元,用于實驗室維修(維護)費。具體預算為:參考過往年度費用發生額。2017年15萬元:1. 材料和小型儀器設備購置費用(專用材料費)7.09萬元,用于實驗室試劑藥品、試劑盒、耗材等的購買。具體預算為:試驗飼料原料:1000千克20元/千克=20000元;實驗室試劑藥品:2批2000元/批=4000元;實驗室耗材:10批4500元/批=45000元;電腦耗材:1批1900元/批=1900元。 2. 委托其他科研教學機構測試化驗加工費用(委托業務費)0萬元。3. 農技研發推廣專用設備的燃料動力費用(專用燃料費) 0萬元。4. 農18、技研發推廣過程中產生的差旅費用(差旅費)2.736萬元,用于體系培訓期間差旅費和生產一線調研指導。具體預算為:參加體系培訓差旅費:2次400元/次=800元;參加體系培訓食宿費:2次180元/次=360元;到地州調研指導差旅費:10次400元/次=4000元;到地州調研指導食宿費:10次180元/次=1800元;到養殖一線指導差旅及食宿費:30次180元/次=5400元;國內學術會議及培訓差旅費:3次5000元/次=15000元。預算標準參照云財行2014 65號文件。5. 舉辦項目培訓班費用(培訓費)1.5萬元。用于組織本崗位相關人員技術培訓食宿補助、組織示范區農戶培訓食宿補助。具體預算為:19、1天/1期50人300元/天=15000元。6. 印刷科研推廣資料費用(印刷費)0.57萬元,用于印刷技術手冊和體系相關技術資料。具體預算為:技術手冊印刷費:80冊10元/冊=800;技術資料復印費:2000份2元/份=4000元;體系總結編印費:30冊30元/冊=900元。7. 聘請人員開展農技研發推廣過程中產生的勞務費用(勞務費)2.96萬元,用于項目檢測中研究生實驗補助、臨工費用。具體預算為:臨時工費:12人月800元/人=9600元;檢測指標費:2000個10元/個=20000元8. 農技研發推廣過程中場地、設備等的租用費(租賃費)0萬元。9. 項目實施過程中不可預測的其他費用(其他商20、品和服務支出)0.144萬元,用于實驗室維修(維護)費。具體預算為:參考過往年度費用發生額。2018年15萬元:1. 材料和小型儀器設備購置費用(專用材料費)7.09萬元,用于實驗室試劑藥品、試劑盒、耗材等的購買。具體預算為:試驗飼料原料:1000千克20元/千克=20000元;實驗室試劑藥品:2批2000元/批=4000元;實驗室耗材:10批4500元/批=45000元;電腦耗材:1批1900元/批=1900元。 2. 委托其他科研教學機構測試化驗加工費用(委托業務費)0萬元。3. 農技研發推廣專用設備的燃料動力費用(專用燃料費) 0萬元。4. 農技研發推廣過程中產生的差旅費用(差旅費)2.21、736萬元,用于體系培訓期間差旅費和生產一線調研指導。具體預算為:參加體系培訓差旅費:2次400元/次=800元;參加體系培訓食宿費:2次180元/次=360元;到地州調研指導差旅費:10次400元/次=4000元;到地州調研指導食宿費:10次180元/次=1800元;到養殖一線指導差旅及食宿費:30次180元/次=5400元;國內學術會議及培訓差旅費:3次5000元/次=15000元。預算標準參照云財行2014 65號文件。5. 舉辦項目培訓班費用(培訓費)1.5萬元。用于組織本崗位相關人員技術培訓食宿補助、組織示范區農戶培訓食宿補助。具體預算為:1天/1期50人300元/天=15000元。22、6. 印刷科研推廣資料費用(印刷費)0.57萬元,用于印刷技術手冊和體系相關技術資料。具體預算為:技術手冊印刷費:80冊10元/冊=800;技術資料復印費:2000份2元/份=4000元;體系總結編印費:30冊30元/冊=900元。7. 聘請人員開展農技研發推廣過程中產生的勞務費用(勞務費)2.96萬元,用于項目檢測中研究生實驗補助、臨工費用。具體預算為:臨時工費:12人月800元/人=9600元;檢測指標費:2000個10元/個=20000元8. 農技研發推廣過程中場地、設備等的租用費(租賃費)0萬元。9. 項目實施過程中不可預測的其他費用(其他商品和服務支出)0.144萬元,用于實驗室維修23、(維護)費。具體預算為:參考過往年度費用發生額。七、時間進度安排農業廳財政廳在1-2月份指導各體系召開年度大會,總結上年工作,部署下步任務,考評人員;首席專家由農業廳財政廳聯合考評;3-11月為實施階段;7-9月份進行檢查及現場觀摩;9-10月進行測產和績效考評,12月總結。2016年:(一)項目準備階段(2016年12月)總結上年工作,部署下步工作任務。開展技術需求調研,完成項目實施所需的前期準備工作。(二)項目實施階段(2016年3-11月)完成年度任務書簽訂;根據年度任務書要求,全面啟動年度養殖調研、飼料采樣、檢測,以及飼料霉菌毒素檢測等創新性試驗研究工作和崗位其他基礎性、應急性工作。(24、三)項目檢查和觀摩階段(2016年79月)參與進行檢查及現場觀摩。(四)項目績效考評階段(2016年9-10月)進行實際檢測和績效考評。(五)項目總結階段(2016年12月)完成項目建設年度工作總結報告,總結經驗成效,分析存在的問題和不足,為下一年度工作做準備。八、績效考核(一)績效目標2016年:項目績效指標績效類型績效標準項目績效目標預計完成情況說明優良中差飼料養分檢測產出指標2200個2200-1900個1900-1600個1600個優100個樣品、涉及24個營養指標飼料霉菌毒素檢測產出指標500個500-400個400-300個300個優100個樣品、涉及5種常見霉菌毒素飼料檢測、價值25、評估報告效益指標10份10-8份8-5個5個優綜合實驗站、區域推廣站、養殖場營養飼料技術改進措施、模式效益指標2項2-1項1項0項優精準日糧配方、地方飼料資源利用、霉菌毒素防治技術等體系簡訊、總結、報告效益指標8份8-5份5-3份3份優體系報簡訊、工作總結、技術總結報告2017年:項目績效指標績效類型績效標準項目績效目標預計完成情況說明優良中差飼料養分檢測產出指標2400個2400-2000個2000-1800個1600個優100個樣品、涉及24個營養指標飼料霉菌毒素檢測產出指標550個550-450個450-350個300個優100個樣品、涉及5種常見霉菌毒素飼料檢測、價值評估報告效益指標126、0份10-8份8-5個5個優綜合實驗站、區域推廣站、養殖場營養飼料技術改進措施、模式效益指標2項2-1項1項0項優精準日糧配方、地方飼料資源利用、霉菌毒素防治技術等體系簡訊、總結、報告效益指標8份8-5份5-3份3份優體系報簡訊、工作總結、技術總結報告2018年:項目績效指標績效類型績效標準項目績效目標預計完成情況說明優良中差飼料養分檢測產出指標2600個2600-2200個2200-2000個1600個優100個樣品、涉及24個營養指標飼料霉菌毒素檢測產出指標600個600-500個500-400個300個優100個樣品、涉及5種常見霉菌毒素飼料檢測、價值評估報告效益指標10份10-8份8-27、5個5個優綜合實驗站、區域推廣站、養殖場營養飼料技術改進措施、模式效益指標2項2-1項1項0項優精準日糧配方、地方飼料資源利用、霉菌毒素防治技術等體系簡訊、總結、報告效益指標8份8-5份5-3份3份優體系報簡訊、工作總結、技術總結報告(二)績效考核辦法按照云南省農業廳關于開展2012年度財政支出項目績效評價自評工作的通知(云農財201334號)和年度崗位任務書及實施方案,對照“項目計劃表”和“項目管理表”題目細則實施績效考核。績效考評與年度考核相結合,接受由首席科學家組織進行的各崗位專家、綜合試驗站和區域推廣站站長的年度考核。根據年度任務書的計劃內容和指標,結合個人述職、年度總結、信息報送、工28、作日志、工作實績等情況進行考核。 九、保障措施(一)組織保障在云南省農業廳的統一領導下,由產業技術研發中心和首席科學家與5個功能研究室及其建設依托單位和研究室主任、5個綜合試驗站、16個區域推廣站及其建設依托單位和站長組成。研發中心辦公室負責處理體系日常工作。由產業技術研發中心和首席科學家與各個功能研究室及其建設依托單位和研究室主任、綜合試驗站、區域推廣站及其建設依托單位和站長分別簽訂任務委托協議,營養和飼料研發中心及其建設依托單位云南省畜牧獸醫科學院和首席科學家與農業廳簽訂任務書,層層負責,分級管理。由首席科學家、各功能研究室主任及崗位專家、綜合試驗站站長組成執行專家組,作為體系的學術委員會29、機構,負責指導、協調、監督和評議各功能研究室、綜合試驗站和區域推廣站的業務活動;討論決定體系的任務規劃、人員和機構變動、制度辦法等重大事項。(二)分工與職責在體系建設過程中,與本崗位內人員分工協作,共同構成一個完整的生豬產業技術體系。在落實簽訂各級之間任務書的基礎上,確定并執行體系內部本崗位的職責、工作任務、經費使用和考核等,具體實施辦法根據云南省現代農業產業技術體系第一批建設方案和云南省現代農業生豬產業技術體系工作細則(試行)執行。在體系建設過程中出現的具體問題及相關事宜,由執行專家組集體討論形成具體意見后參照執行。本崗位具體分工見2016、2017、2018年度任務書。(三)節支增效措施在30、體系建設過程中,崗位內的培訓、調研、年度會議等,均應本著精簡節約的原則,嚴格按照云財行201466號文件精神,執行第四類培訓費用指標(300元/人/天),控制會議規模及不必要的支出,杜絕鋪張浪費。每個站點(場、廠)的飼料樣品檢測報告盡可能全面、詳細、準確編寫,并在報告完成的第一時間以電子郵件的方式發送至送(?。拥兀谔岣咝畔⒁庖娊涣餍实耐瑫r也節約了站點與本功能研究室間送(取)報告的車旅交通和人員費用。加強生豬飼料資源開發利用技術和飼料品質安全保障技術的改進和創新,指導示范場(戶)科學開展養豬生產,節支增效。 (四)內控制度建設樣品檢測指標總數每年增加10%以上,每年召開1次全體會議,總結上年工作,安排下年度工作任務。(五)財務管理嚴格按照云南省現代農業產業技術體系資金管理辦法、云南省農業技術推廣與服務補助資金管理實施細則的要求,執行2015年度下達的各產業技術體系建設項目資金計劃,接受建設依托單位云南省畜牧獸醫的財務制度管理,實行專款專用。云南省現代農業生豬產業技術體系營養與飼料功能室 2015年10月11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