鄉村振興農業產業園項目建設與運營方案(6頁).docx
下載文檔
上傳人:正***
編號:871397
2024-01-04
6頁
757.09KB
1、LOGO單位名稱鄉村振興農業產業園項目建設與運營方案在此輸入你的單位名稱鄉村振興農業產業園項目建設與運營方案貫徹落實黨的十九大和中央、省農村工作會議精神,按照“產業興旺、生態宜居、鄉村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總要求,堅持快速發展、高質量發展不動搖,五大舉措助推“鄉村振興”戰略實施,加快現代農業由量變到質變的飛躍。一、優化產業布局,構建“三心七軸兩翼”產業格局在強力抓好現代農業園區、XXX現代農業園區、XXX三產融合示范園區三個產業核心區基礎上,科學制定果蔬產業布局規劃,擴大設施種植規模。20XX年借助我縣地利優勢,重點抓好正港路、肅臨路、戰備路、滹沱河北堤、南堤、東九線、官尹線兩側一公里范2、圍內棚室大方建設,制定激勵扶持政策,對重點區域內新建棚室大方給予扶持,打造7條設施產業集聚帶。同時,以現代畜牧養殖全產業鏈項目為抓手,打造南北兩翼高端養殖示范區。北部,重點抓好以萬源明日歡樂驢游產業化項目、銘福隆養豬項目產業園建設,年內兩個項目要全部動工。南部,打造以里滿為核心的大北農種養加一體化生態養殖園。二、推進“三品”戰略實施,建設“北方種源高地”和國家級標準化示范區1、優化品種。瞄準XXX地區、XXX新區農產品需求,加強與科研院所對接,加強新品種引進、示范與推廣,建設“多品種、多層次”的產品供應體系。20XX年重點抓好:一是兩個研發示范中心。加強與中國蔬菜協會合作,建設一個集秸桿還田不3、出棚等新技術應用、新品種示范、自動化管控等多種科技集成的現代農業科技集成示范中心。同時依托省農林科學院,建設興地活體蔬菜(盆栽)種植研發中心,打造產業科技高地;二是兩個育苗項目。重點抓好沈陽維吉特蔬菜育苗工廠和日本博格地球育苗項目建設,維吉特蔬菜育苗工廠計劃5月份動工建設,年底前投入使用,著力解決我縣品種不優的問題。2、優化品質。以爭創國家級農產品質量安全縣和省級食品安全示范城市為抓手,構建四位一體、環環相扣的農產品質量安全保障體系,打造“標準化生產、全程監管、監管體系建設和社會共治”樣板區。一是著眼產前,強化農業投入品監管,開展農業綠色發展行動,大力推進有機肥替代化肥、畜禽糞污處理、農作物秸4、桿綜合利用等,以化肥、農藥為重點開展聯合執法行動,實行黑名單制度。二是著眼產中,加強標準化生產,大力推廣5個質量管理模式(棚室有備案、有技術流程、有監管責任人、簽訂安全責任狀、有生產紀錄)。在重點農業龍頭企業推廣綠色防控、標準化生產管理體系,進一步推進蔬菜提檔升級。組織開展三品一標認證,年內新認證綠色、有機農產品2000畝以上。三是著眼產后,加強農產品監管體系建設,實施縣綜合檢驗檢測中心擴建升級工程,提升檢測能力。同時延伸檢測觸角,完善監測網絡,年內完成鄉鎮快檢站和新發地檢測實驗室建設。四是著眼全程,進一步完善農產品質量追溯體系,加強追溯成果運用,6月底所有試點企業要推出貼有追溯碼的農產品,形5、成可復制、可推廣的經驗。3、提升品牌。主要抓好“四個一”:一是在“饒陽蔬菜”獲得河北省名優農產品區域公用品牌基礎上,申報一個“十佳農產品區域公用品牌”。二是謀劃組織好饒陽甜瓜品種比選、品嘗大會等節會。四是加強政策引導,實施創名牌獎補政策,爭取培育一個著名商標(馳名商標)。五是利用耕地地球化學調查成果,唱響我縣富鋅(富鉬)農產品品牌,建設一個功能農業試點。三、延伸產業鏈條,推進產業多元化融合發展20XX年重點抓好以下幾方面:一是加強項目招商,加強園區管理,用抓工業園區的理念推進農業園區發展,加快推進尚品糧源凈菜項目、央景育苗項目落地建設,抓好新發地農產品物流園建設,確保6月份實現運營,努力打造業6、態豐富、鏈條完整、項目集聚、布局合理的現代農業園區。二是探索建立多元化的投入、管護機制,整合農保貸、政銀保等各種項目扶持資源,充分利用扶貧整合資金及相應項目資金等,選擇符合鄉村振興戰略、能夠助推我縣產業發展、有生命力的企業重點扶持(冠志、興地、央景等),培樹典型,打造亮點。三是培育“農業+”新業態,推進農業與文化、科技、互聯網、鄉村旅游等產業的深度融合,發展鄉村共享經濟、創意農業,拓展農業外延。同時重點抓好三產融合示范區以“紫藤步道、油菜花海”為主題的節會活動。四、加強“三個支撐”,提升農業發展“軟實力”1、科技支撐。全面加強與中國農科院、中國蔬菜協會、省農科院等科研院所合作,開展科技協同創新7、與技術集成示范推廣,加強科技成果轉化和應用,構建“1+N”農業科技創新聯合體,在我縣建立六新(新品種、新技術、新結構、新模式、新機械、新材質)成果轉化基地。2、人才支撐。堅持兩個層面開展人才培養計劃,一方面實施骨干培訓計劃,依托示范基地篩選骨干人群進行全種植過程培訓,打造一批農業技術精英。另一方面實施“全民專家”計劃,整合各類培訓資源,圍繞設施蔬菜、畜牧養殖開展農業實用技術和管理培訓。3、服務支撐。加強服務體系和農技隊伍建設,完善農業技術推廣服務網絡,大力推廣“專家+農技人員+科技示范戶+輻射帶動戶”的技術服務模式,提升農技推廣服務能力。抓好供銷社生產、供銷、信用三位一體綜合服務平臺建設,切實8、發揮其在社會化服務、電子商務等方面的帶動作用。同時,培育和鼓勵社會主體有償參與農業建設,構建多層面為農服務體系。五、實施“創新工程”,推進農業重點領域改革進一步樹立亮點思維,加強農業農村重點領域改革,探索更多亮點特色措施,推進更多在省市、國家叫的響的“饒陽做法”。一是抓好“政銀企戶保”金融支農提質擴面工作,提升運營水平,增強帶動能力。同時探索創新政府指導下的“銀企保”合作新模式,加強工商資本入駐農業的風險防范,為全省乃至全國工商資本入駐農業風險防范探索經驗和新思路。2019年,爭取在12個企業建立試點開展示范推廣。二是推進“農保貸”金融支農貸款模式。該模式由縣財政出資與省農擔公司合作共同實施,按擔保金額放大8倍的標準,重點對我縣一二三產農業項目進行扶持,切實破解三農發展資金瓶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