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格里拉小區修建性詳細規劃方案設計項目說明(18頁).doc
下載文檔
上傳人:正***
編號:871411
2024-01-04
18頁
135KB
1、目 錄第一章 工程概況2一、設計依據2二、概述2三、設計指導思想3四、計劃理念4五、計劃目標4第二章 計劃總體設計5一、計劃布局5二、空間組織設計5三、道路系統計劃5四、綠化景觀系統6五、豎向設計7第三章 建筑設計說明9一、建筑單體設計9二、剖面分析10三、建筑風格和手法10四、無障礙設計11第四章 經濟技術指標11一、關鍵經濟指標11二、建設內容及項目總投資12第五章 節能環境保護設計說明12一、設計依據12二、節能環境保護方法12第六章 消防設計說明13一、設計依據13二、建筑消防設計13三、給排水消防設計13第七章 結構設計說明14一、設計概況14二、設計依據14三、設計標準14四、設計2、荷載標準值14五、結構抗震設計15六、本工程結構方案15第八章 給排水設計說明16一、給水16二、排水設計16第九章 電氣專業設計說明17一、工程概況17二、設計依據17三、設計范圍17四、負荷等級劃分17五、電源及供電系統17六、線路敷設17七、接地17八、有線電視系統18九、電話系統18十、網絡布線系統18十一、多功效訪客對講系統19十二、其它19111 家 園修建性具體計劃設計第一章 工程概況一、設計依據1.中國城鎮計劃法2.城市居住區計劃設計規范3.建筑防火設計規范4.住宅設計規范5.住宅建筑規范6.云南省城市計劃管理條例7.城市計劃編制措施實施細則8.城市用地分類和計劃建設用地標準93、.城市道路和建筑物無障礙設計規范10.城市計劃編制措施11建設方提供1:1000地形圖12.其它現行國家、部門相關規范、要求二、概述1.區位有一個浪漫暢想,把迪慶建成香格里拉理想城。歷史上中西方全部提出過“理想城”,如陶淵明描述桃花源,詹姆斯希爾頓在失去地平線上描寫香格里拉等,全部是理想城暢想。我們要用理想激情來計劃理想城,這種理想境界,在現代條件下可歸納為社會公平、友好;生態環境健全;科學技術進步(在當地域尤其要重視太陽能等適宜技術作用);文化藝術繁榮。人文環境既保留傳統同時又富于創新。香格里拉含有極高民族文化價值、歷史文化價值和建筑藝術價值,是藏族先民智慧結晶,表現出藏民族和自然友好相處,4、歷史和現實相互輝映文化內涵。本工程迎合當今居住模式和生活理念改變,假日休閑經濟繁榮,和大家普遍懷舊情緒彌漫、回歸大自然渴望,發明性推出本項目。經過本項目標建設,經過對高端住宅開發,提升城市形象,完善城市設施配套,同時打造高品質、高端生活區,為香格里拉城市建設增添又一道靚麗風景線。香格里拉縣地處青藏高原向云南高原過渡地段,是橫斷山脈向東南延伸部分,東、西面臨金沙江,和麗江和維西隔江相望,北和川西山體相連。縣域中部是中甸和小中甸盆壩,縣域面積11613平方公里。大部分地域屬低緯度高山寒溫性氣候,日照豐富,干濕分明,長冬無夏,春秋季短,年溫差大。2.基地范圍本工程建設地點在香格里拉縣00路(00)西5、側,小區計劃用地西面和香格里拉00中學毗鄰,東臨香格里拉縣00,北臨香格里拉縣000,南面為空地。用地西側紅線長度約00m;東側用地紅線長度約00m;北側紅線長度約00m;南側用地紅線長度約89m。總建設用地0000.84(合約00.29畝)3.用地現實狀況分析本工程建設用地呈不規則梯形,場地呈南高北低、東高西低,東側臨城市道路,區域位置優越,交通便利。三、設計指導思想1.以人為本充足考慮現代人生活方法及生活特點,營造綠意盎然、自然友好、經典高尚居住環境。2.自然友好落實“尊重自然”和“可連續發展”思想,堅持生態標準,努力爭取塑造一個含有優雅環境花園式居住空間。 3.現代融合充足考慮未來城市發6、展及未來城市人生活模式,追求人和環境融合、建筑和整體計劃布局融合、建筑和綠化、環境融合。 4.安全通暢人車適度分流,使人車通道在不一樣空間運行,消除人車混行不安全原因。針對不一樣出行設臵道路及出入口,避免交叉干擾。加強物業管理確保居住安全性。四、計劃理念1.空間形態 該住宅區計劃設計中,應經過區內景觀設計及建筑錯落有致布局使得本小區內形成良好總體空間,從城市角度分析,建成后該小區有利于城市景觀及城市形象塑造。 2.住宅品質 整體計劃分區明確,住宅結構合理,戶型做到公攤面積小、戶型平面布局經濟合理,戶戶朝陽且符合日照要求計劃設計,使得每一戶全部能夠盡情享受到溫暖陽光,充足表現了以人為本標準和對家7、庭生活關心;戶型立面處理簡練、現代,盡可能爭取較高戶型品質。 3.道路及綠地 要發明一個成功小區場所,使大家樂于居住,首先必需向大家提供方便、快捷、安全進出通道,計劃中道路通暢、簡練明快。 綠色,是健康生活象征。多層次、豐富精巧綠化設計能夠讓大家身心得到最大放松。今天綠地率已經成為衡量小區環境質量關鍵標準。小區計劃中經過中組團綠地、宅前綠地等組織小區綠化系統。五、計劃目標1.充足結合地形、地勢,發明改變豐富居住生活空間。2.經過對建筑空間合理計劃和控制,盡力改善該項目所在這一區域空間形象。3.營造環境優美、配套完善居住空間;發明空間豐富、交通便捷生活環境。第二章 計劃總體設計一、計劃布局帥哥哥8、家園總平面結適用地呈不規則梯形特點,部署了南北貫穿三條環形道路道路,并和城市道路相結合道路體系。由道路將各結構單元均連成一體,發明出良好空間效果和建筑布局, 確保各功效區域全部有道路通達。使得整個小區形成一個有機整體。在用地東南側設有會所。住宅總戶數為140戶。為了有效、合理利用現有土地,并盡可能形成開敞、通透小區室外休閑空間,本計劃依據建設單位要求采取以多層住宅住宅區形式。實現每位住戶實現采光日照(冬至日底窗日照時數按1小時計算)、景觀環境(每位住戶宅前綠化景觀良好)均好性。基地內部署東西向多層住宅,每排建筑間保持適宜間距,結合活動場地、休閑廣場、樓建場地,使得整個場地形成井然有序、結構緊湊9、聯絡緊密、空間布局層次分明布局特征。二、空間組織設計整個空間格局特點,平面點、條結合,高低錯落有秩,空間有張有弛,整體風格有機統一。 在基地入口形成高低錯落入口空間形態。多層住宅間距較大,空間開闊。建筑周圍綠地作為線型景觀和住宅結合緊密,區內綠化面積較大表現了整齊、潔凈、簡練現代居住區設計思想,發明“現代住區”空間。三、道路系統計劃1.道路布局以線型順暢,方便消防、救護、遷居、清運等車輛出入為標準,宅間路和內部道路聯絡親密,利于住戶出行,有效降低外部人員在尋親訪友中往返奔波。路網盡可能用最低程度道路長度和道路用地經濟節省,降低浪費,同時為建筑物、休閑廣場、公共綠地等部署及發明有特色環境空間提10、供有利條件。 2.道路等級依據功效要求,道路分為二級。第一級為入口道路,路面寬10.0m。混凝土路面,為帥哥哥家園出入關鍵通道。第二級為區內計劃道路,路面寬6.0m,混凝土路面結合綠化部署。3.道路體系道路體系依據建筑單體部署特點,采取了簡捷環型道路體系。4.各功效區入口區內入口設置在用地東南側和旺池路(G214)相連通,寬度10.0米,各建筑單體均和道路銜接,滿足消防疏散需求。5. 計劃道路斷面形式10米道路 00m車行道6米道路 6m車行道6. 道路坡度 入口通道坡道為3.3%其它道路為0.3%、0.5%、1.%7.停車場帥哥哥家園依據計劃布局特點,在道路沿線設置綠化停車位。累計泊車位1111、3個,不僅滿足業主對停車需求,同時綠化停車場也提升了區域景觀效果。四、綠化景觀系統 本計劃將綠地分為公共綠地、宅旁綠地、建筑隸屬綠地等三部分。功效分為居民休息、觀賞活動、健身;兒童娛樂、游戲及其它。 綠化景觀由住宅、道路及室外運動場所等形態統一考慮,建立起交混滲透立體綠化邊界。經過多個造景手法形成多層面、多形態自然生態體系,借用重新塑造自然景觀,充足發揮植物造景,發明一個十分自然優美居住小區。 在院落庭院邊緣部署以高大喬木為主綠化起到空間圍合作用。在開放式空間內,部署一定面積草坪和灌木林,停車位鋪植草地磚。活動健身場地種植綠化草坪;形成點、線、面多樣完整綠化布局。借植物高度及綠化隔離帶填補地形12、輪廓線景觀之點不足處,以植物樹冠形成空間輪廓線,以加強或弱化地形輪廓線形成新地貌輪廓線。植物加地形,共組空間,綜合地發明景觀,以達成計劃設計所要空間藝術效果.五、豎向設計1.設計依據a.城市用地豎向計劃規范 (CJJ8399)b.城市道路設計規范 (CJJ3790)c. 用地范圍實測地形圖(1:1000)2.現實狀況條件用地現實狀況均為空地,高差較小,地塊較為平緩。3.豎向設計基礎標準 (1) 滿足修建、活動、交通、休息等用地使用要求a、 居住坡度要滿足建設用地計劃坡度。最小坡度0.2%,最大坡度8%。b、廣場坡度、停車場坡度為0.3% 。c、草坪、休息綠地:坡度最小0.3%。(2)確保場地良13、好排水 努力爭取使設計地形和坡度適合污水、雨水排水組織和坡度要求,避免出現凹地,道路縱坡大于0.3%,地形條件限制難以達成時則做鋸齒形街溝排水。建筑室內地坪標高確保在沉降后應高出室外地形1530cm;室外地坪縱坡不得小于0.3%,而且不得坡向建筑墻腳。(3)充足利用地形、地貌,盡可能降低對原有生態環境破壞,降低土石方工程量。 (4)考慮建筑群體空間景觀設計要求盡可能保留原有地形和植被。(5)便利施工,符合工程技術經濟要求。 (6)建筑和場地標高要滿足防洪要求。4.豎向計劃關鍵點 和道路平面及道路兩側用地豎向計劃相結合,滿足塑造城市街景要求。 結合城市用地中控制高程,沿線地形地物、河涌、地下管線14、地質和水文條件等作綜合考慮。(3) 步行系統應考慮無障礙交通要求。(4) 豎向計劃要同時考慮景觀,結合原地形、地貌和生態、環境。 a、進行如邊坡、擋土墻、圍墻等細部設計時,它們尺寸、線型應考慮和環境協調、美觀、安全及大家心理要求等原因。對于擋土墻較高,已組成對視野和空間較顯著圍合感,依據環境設計具體需要,用綠化(種植草皮,樹木、花卉等,但不能影響道路性質,確保一定視距)進行遮擋或覆蓋將其影響弱化。b 山體對城市生態環境和景觀作用十分關鍵,設計中因地制宜、發明性地利用自然條件,在滿足功效要求同時,作出更美好環境景觀。對于沿河岸走道路,依據道路性質、行人安全,沿河岸可部署綠化帶,種植花卉、樹木,15、使人隔離河岸、避免人為破壞水質,也可起到安全作用,達成安全、美觀要求。 第三章 建筑設計說明一、建筑單體設計依據建設單位提供設計要求,新建住宅建筑分為兩室、三室、1室三個檔次,在戶型設計中設計出81.7、123、126.59三類戶型;81.7(兩室兩廳一廚一衛)戶型占30%;103(三室兩廳一廚一衛)戶型占60%,136.59(四室兩廳一廚兩衛)戶型占30%。住宅結構形式為磚混結構。計建筑物合理使用年限均為50年,抗震設防烈度七度,總建筑面積為15088.70。住宅戶型參見下表戶型平衡表:戶型套型建筑面積套內面積套數所占百分比層數A2室2廳1廚1衛81.7222230225B3室2廳1廚1衛116、03222.958057.2%5C4室2廳1廚2衛222122273022251.住宅平面設計平面設計在充足考慮場地周圍環境原因和計劃、規范許可等技術條件前提下,充足考慮了計劃、日照、消防、衛生、通風等原因,因地制宜、合理布局。根據當地塊特點及住宅多樣性要求,此次設計單體住宅均為多層住宅。根據面積標準,住宅戶型編號為A-1A-3、B-1B-6、C-1C-3累計14個單元和3種戶型。住宅做為小區設計主體,“以人為本”總體計劃理念落實在了每戶住宅戶型設計中,而這一切全部是為了住戶溫馨體驗。所設計戶型具以下特點a.采光良好;每戶全部有東西向采光,充足確保住戶生活質量。b.動靜分離;起居空間(客廳、餐17、廳等)居住空間(臥室等)各成一區,有效避免了相互之間干擾。 c.景觀良好;住戶全部有良好室外景觀,內外交融,使住戶在家中就能夠享受室外自然環境。 d.潔污分離;衛生間和廚房設計合理,真正做到潔污分離。 e.平面緊湊、得房率高。 全部住宅套內空間,動靜分區、潔污分區明確,充足考慮戶內空間利用,確保關鍵居住空間功效要求合理安排衛、廚、洗衣、晾衣等輔助功效,住宅設計中充足爭取房間朝向設置,確保各戶全部有良好日照條件。1.住宅立面設計本設計經過形式、空間、色彩搜集民族文化語匯來塑造新建筑特征,設計取之于香格里拉城市立面色彩計劃要求,在滿足整體功效及周圍相協調前提下,以全新構圖手法、經過微差、虛和實對比18、及細部處理和藏式文脈相承相通。建筑立面符合香格里拉城市面貌,同時,設計經過石材、金屬面板和玻璃有機組合,在傳承香格里拉民族文化同時,反應該建筑所給予時代特征。整個建筑設計簡練大方、色調明快,活潑挺拔。二、剖面分析 本工程住宅均為地上五層,層高為3m,各單元設置疏散樓梯。三、建筑風格和手法建筑形態塑造采取現代建筑設計手法,以活潑豐富形式和典雅色彩演繹著住宅建筑性格,追求建筑形象新奇、現代和醒目。在整體建筑造型中重視細部處理和材料色彩統一。巧妙利用落地窗、外飄窗結合,錯落而大小不一陽臺處理使建筑顯得輕巧而富有時代感,形象鮮明。精美細部、適宜尺度、全方位景觀效果,努力發明一個特征顯著、使用合理、含有19、時代感和超前意識標志性住宅新建筑。設計充足利用地塊位置和形狀及原功效、采取因地制宜布局方法和人性化結構特征,和周圍道路布局緊密結合,提升整個組團品質和檔次。四、無障礙設計會所主入口設置無障礙坡道,坡度為1/12第四章 經濟技術指標一、關鍵經濟指標用地平衡表項 目面積(m2)百分比(%)計劃總用地10861.84100其中住宅用地2957.8027.2會所用地150.001.4道路、硬質鋪地用地3924.9836.1公共綠地3829.0635.3關鍵經濟技術指標表項 目數 量備 注計劃總用地面積10861.84m216.29畝總建筑面積15088.70m2其中住宅建筑面積14788.70m2會所20、建筑面積300.00m2建筑基底面積3107.80 m2容積率1.39總建筑密度28.6%綠地率35%住宅戶數140戶住宅人口490人按3.5人/戶公共設施一覽表項 目建筑面積(m2)用地面積(m2)備 注A戶型2451.00490.263棟B戶型8240.001648.008棟C戶型4097.70819.543棟會所3001501棟變配電所一座垃圾站一座垃圾搜集點12處路燈19盞玻璃缸化糞池2個合 計15088.70 3107.80二、建設內容及項目總投資1.關鍵建設內容:土建、室內外照明,室內外給排水、變配電及動力配電系統,消防、綜合布線、道路、綠化及相關隸屬設施2.項目總投資:3800萬21、元第五章 節能環境保護設計說明一、設計依據1、公共建筑節能設計標準(GB50189-)2、嚴寒和嚴寒地域居住建筑節能設計標準JGJ26-3、民用建筑工程熱工設計規范(GB50176-93)4、中國工程建設標準強制性條文(房屋建筑部分)()5、建設主管部門相關節能設計相關文件、要求;國家現行相關建筑設計規范。二、節能環境保護方法1、本工程所用建筑材料為節能型材料,砌筑磚提議采取240厚Mu15.0混凝土一般磚。2、外窗采取節能型單框中空玻璃窗。3、屋面采取50mm厚擠塑板保溫隔熱層。4、室內照明采取節能型電燈及電器。5、室外照明采取太陽能路燈,充足利用太陽能清潔能源,主動落實實施國家建筑節能相關22、政策。6、住宅屋頂設太陽能加熱系統7、給排水用材采取環境保護節能材料,潔具、給水龍頭采取環境保護節水材料。8、生活垃圾采取塑料箱分裝,在垃圾站分類管理。9、建筑材料及墻體涂料均采取對人體無害環境保護產品。10、和周圍建筑間距在滿足消防、日照等要求基礎上考慮了衛生間距原因。11、合理科學布臵綠化、小品等室外景觀,在美化環境同時起到了環境保護作用。第六章 消防設計說明一、設計依據1.建筑給水排水設計規范(GB50015-())2.建筑滅火器配置設計規范(GB50140-)3.民用建筑設計防火規范(GB50016-)二、建筑消防設計依據場地地形條件,建筑物四面能夠確保消防車通行各樓之間和和四面建筑物23、均保持足夠防火間距,總平面滿足消防要求。道路寬度和轉彎半徑均滿足消防車通行要求,盡端道路設有回車場。建筑內設有足夠寬度和數量樓梯供消防疏散。在整個建筑飾面材料上采取和對應防火等級相適應材料,確保使用安全可靠。三、給排水消防設計1.設計范圍:計劃區內室、內外消防給水和移動式滅火器配置。2.室外消火栓部署,保護半徑小于120米。3.各建筑按規范要求配置滅火器。第七章 結構設計說明一、設計概況本工程在迪慶州香格里拉縣,主體結構為地上00層,采取磚混結構。二、設計依據1工程結構可靠性統一設計標準 GB50153-;2.建筑結構可靠度設計統一標準 GB50068-;3.工程抗震設防分類標準 GB502224、3-;4.建筑抗震設計規范 GB50011-;5.建筑結構荷載規范 GB50009-();6.建筑地基基礎設計規范 GB50007-;7.建筑結構制圖標準 GB/T50105-;8.砌體結構設計規范 GB50003-;9.混凝土結構設計規范 GB500010-;10.冷軋帶肋鋼筋混凝土結構技術規程 JGJ 95-;11.國家現行其它相關規范及規程。三、設計標準 1、結構設計使用年限為50年。 2、結構安全等級:二級。 3、建筑抗震設防類別:丙類。 4、當地域建筑抗震設防烈度為7度,設計基礎地震加速度值為0.15g,分組為第二組。 5、50年一遇基礎雪壓標準值:0.8kN/m2; 基礎風壓:0.25、30 kN/m2四、設計荷載標準值1、樓、屋面可變荷載標準值均按建筑結構荷載規范,并考慮實際功效取值。2、有重型設備樓面均布活荷載按實際取值。4、較小段內隔墻及吊頂、管道等效樓面均布活荷載取值:2.0 kN/m2(地下)和1.0 kN/m2(其它)。5、內外墻采取輕型、環境保護、節能材料,如:加氣混凝土、混凝土一般磚等,其荷載按實際取值。五、結構抗震設計 1、地震作用按抗震設防烈度7度計算,設計基礎地震加速度值取0.15g,設計地震分組為二組。 2、結構體系部署時努力爭取剛度和承載力分布合理,地震作用傳輸明確。3、采取磚混結構體系,建筑抗震設防類別為丙類,建筑結構安全等級為二級;場地類別為類。26、六、本工程結構方案1、依據本工程具體情況,建筑結構方案選擇磚混結構,達成經濟、安全、節省目標。2、本工程為五層磚混結構,室內外高差位500 mm,建筑物高度(室外地面至關鍵屋面板板頂)為15.50m七、設計擬采取關鍵結構材料(1)混凝土:基礎: C20毛石混凝土樓板,結構柱,圈梁,過梁: C25(2)鋼材:鋼筋:HRB400級,CRB550冷軋帶肋鋼筋。鋼板和型鋼采取:Q235等級B碳素結構鋼或Q345等級B低合金高強度結構鋼。(3)砌體:240厚Mu15.0混凝土一般磚,Mb10.0水泥砂漿。4、計算使用軟件PKPM(10版 9月)SATWE模塊。第八章 給排水設計說明一、給水1、水源情況簡27、述:接自市政給水管網。2、用水量及耗熱量估算:a總用水量:區內人口按4.2人/套計算,用水標準250升/人。b住戶生活熱水由用戶自行選擇采取以下方法:電熱水器、燃氣熱水器、太陽能熱水器。c消防用水量:室外消防用水量為30L/s。3、給水系統:該區域內建筑給水方法為上行下給式,由室外市政給水管網引至各單體屋頂生活水箱。4、熱水系統:a熱源:以太陽能為主,電能為輔;b供給范圍:熱水系統供給住宅住戶熱水用水;c系統供給方法:每戶單設太陽能熱水器或電加熱熱水器,以供每戶熱水用水。二、排水設計排水體制:室外排水采取雨、污分流制,分別排放至市政污、雨水管1、系統:本工程采取單立管排水系統,全部污廢水均重力28、直排至小區室外污水管網,經小區污水管網搜集至化糞池統一經三級化糞處理后排入市政污水管網,最終達成城市污水處理站統一凈化處理。2、管材及檢驗井:排水管管徑小于DN200時采取UPVC管,大于DN200時采取鋼筋混凝土圓管。室外污水檢驗井采取圓形塑料檢驗井,井蓋在人行道和綠化下采取輕型井蓋,采取環剛度為4KN/m2;在車行道下采取重型井蓋,采取環剛度為8KN/m2。第九章 電氣專業設計說明一、工程概況本工程總建筑面積15088.70,設400KVA變配電所一座。二、設計依據1)相關國家設計規范。2)甲方所提供設計要求。3)其它專業所提設計條件。三、設計范圍配電系統、動力、照明、有線電視、電信電話、29、寬帶網絡和可視對講;低壓配電柜及變壓器由供電部門設計,變電所內照明由供電局分配。四、負荷等級劃分用電負荷為三級五、電源及供電系統1、電源:室外箱變400KV,10KV高壓電源。2、計量:變電所計量裝置由供電局配置。3、本工程采取放射式和樹干式供電方法。接線時需調整相別使三相負荷平衡。六、線路敷設干線:電纜由低壓配電屏引出后,沿電纜穿管埋地敷設至各配電箱處,電纜線路穿碳素螺紋管敷設至各配電箱。支線:1)動力線路:出配電箱后電纜穿管埋地敷至各用電設備處。2)照明線路:出配電箱后穿管暗敷設于現澆板及墻內。七、接地1、供電系統接地型式為TN-S。2、本工程防雷接地,電氣設備保護接地等接地共用同一接地體30、,要求接地電阻小于1歐。施工完成須實測接地電阻,若不滿足,須增大接地極。3、在各電氣豎井內垂直敷設一條40x4熱鍍鋅扁鋼做接地干線,詳見各樓接地干線圖。八、有線電視系統1、電視信號由室外有線電視網市政網引入經電纜溝引至各單體建筑,進樓處預埋兩根DN鋼管。2、系統采取750MHz帶寬雙向鄰頻傳輸方法。圖像清楚度不低于4級。3、放大器箱及分支分配底邊距地1.8m。4、干線電纜選擇SYWV-75-9,支線電纜選擇SYWV-75-5,穿PC20管,沿墻及樓板暗敷。每戶在客廳及主臥室備設一個電視插座;用戶電視插座暗裝,底邊距地0.3m。九、電話系統1、住宅每戶按1對電話線考慮,在客廳、主臥室等處各設一個31、電話插座。2、市政電話電纜先由室外引入經電纜溝引至各棟弱電分線箱,后穿管引至各層戶內各個電話插座。電話插座暗裝,底邊距地0.3m。3、電話電纜及電話線分別選擇HYA和RVS型,穿難燃PVC管暗敷。十、網絡布線系統1、本工程寬帶網每戶按2根網線考慮:客廳和主臥各設一個計算機插座。2、由室外引來數據網線至弱電機房設備配線柜,再由配線柜配線給各棟弱電箱,由此給各層住宅用戶配線。3、室內線路主干線段采取穿阻燃PVC管沿墻或樓板暗敷。4、網絡設備配線箱在樓梯間內明裝。計算機插座選擇,和網線匹配,底邊距地0.3m暗裝。十一、多功效訪客對講系統1、本工程采取總線制多功效訪客對講系統,將住戶防入侵報警系統納入其中。2.各單元設獨立訪客對講系統。對講分機掛墻暗裝在住戶門廳內(兼做防入侵報警系統控制器),距地1.4m。十二、其它1、凡和施工相關而又未說明之處,參見國家、地方標準圖集施工,或和設計院協商處理。2、本工程所選設備、材料必需含有國家級檢測中心檢測合格證書(3C認證);必需滿足和產品相關國家標準;供電產品、消防產品應含有入網許可證。
CAD圖紙
上傳時間:2023-12-21
131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