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園文化建設項目研究方案(5頁).doc
下載文檔
上傳人:正***
編號:871474
2024-01-04
5頁
18KB
1、校園文化建設項目研究方案一、研究領域校園文化是社會主義精神文明在學校的體現,是一所學校獨特的精神風貌,也是師生文明素養、道德情操的綜合反映。校園文化建設反映了學校的綜合辦學水平,是培養具有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的高素質人才的內在要求。學校文化建設它能潛移默化地熏陶人、規范人,而又使受約束的個體心甘情愿。加強校園文化建設,把素質教育的內容融合于校園文化活動之中,是提高學生素質的一種十分重要的方法和途徑.學校教育本質上是文化教育,無論是德育、教學,還是管理,都存在著一個文化的問題,都需要完成提高學生文化素養的基本任務。當我們把某門學科教學成為某學科文化教育時,真正的素質教育才得以實現。學校文化從某種程2、度上來說也是舶來之物.換言之,我們對學校文化的研究,還處于起始階段,還沒有形成這一研究領域的比較適合中國學校校情的,為理論界和實踐者所共同認同的理論體系.在實踐層面看,構建學校文化的活動,當然還處于一種摸索階段。從實踐中豐富、發展學校文化建設理論,并以此指導學校的文化建設實踐,推進學校向更理性的層面發展,這是一條值得我們探索的路徑。二、研究主題1。讓學校物質文化、精神文化、制度文化顯性化,以活躍師生校園文化生活,構建靈動的校園文化體系;2.改變傳統的教育教學行為,有效落實新課程理念,促進學生素質的提高和教師的專業發展,以形成風格,突顯個性;3。加強學校的文化建設,形成學校辦學特色,提升學校辦學3、水平,推進學校可持續發展.三、研究問題和子問題研究的總問題就是校園文化的建設。子問題有四項:1.學校制度文化建設;2。校園環境文化建設;3。教師文化建設;4。學生文化建設.四、研究意義1.科技的進步需要有文化氛圍。文化氛圍是科學創造的動力源泉,其動力來自人的情感,來自對自然和周圍世界的強烈好奇,以及渴望和追求,這些都源自文化氛圍.2。中華民族的復興需要文化氛圍.文化氛圍是人對生存態度、人生價值、人類命運的關注和思考,是人類社會發展的強大的精神支柱,是民族精神的守護長城.文化氛圍又是民族精神的重要內涵,沒有文化氛圍就等于沒有靈魂.而大力提倡文化氛圍,對于不斷增強中華民族的凝聚力,對于促進物質文明4、和精神文明的協調發展,全面建設小康社會,實現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是有重大的現實意義和深遠的歷史意義的。3。學生個性和諧發展需要文化氛圍。中共中央提出進一步加強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設,這是學校教育必須解決的重大問題。學生的個性和諧發展需要文化氛圍,這不僅反映出學生本體需要,而且也反映了當前德育時代特征.五、文獻綜述1。吳國盛:技術與人文 北京社會科學 2001(2);2.杜時忠:人文教育及其相關概念辨析 教育實驗與研究 1995(4);3.王曉明:人文精神尋思錄 文匯出版社 1996;4。孟廣林:中西“人文精神的當代思考 光明日報 2003。8.5;5。徐玉珍:科技教育與人文精神 華師大學報 195、98(4);6.承敏芳:學生人文精神養育的研究 上海科學普及出版社 2004(4)。六、研究設計和方法(一)學校制度文化建設制度即規范,學校要生存,要發展,離不開制度的建設.學校結合校情制訂教職工聘任制度、教職工績效考核方案、工作量獎懲條例、考勤獎懲條例、教學科研成果獎條例等,旨在增強教師崗位職責意識,建立正常的學習和工作秩序。(二)校園環境文化建設學校環境文化建設.在仿古建筑造型、建筑外觀色彩、仿古文化內涵等方面進行全面的考量,在建設的觀賞性、陶冶性等方面進行研究。學校將在硬件環境方面努力體現潔凈、安靜、優美的園林化特點,努力打造具有優良的文化氛圍的育人環境.學校仿古維修工作結束后,將在校園6、的細部環境建設方面進行精心改造。充分開發利用學校的現有資源,辦好宣傳櫥窗和黑板報,作為向學生宣傳文明、進步、和諧的文化陣地。讓櫥窗、草坪、展板、文物的標志項目等成為陶冶學生情操的無聲的導師。(三)教師文化建設學校教師文化是一種組織文化,它反映了一所學校的組織精神和組織成員共同遵守的行為準則。學校的組織文化滲透在教師的一切活動之中,是組織的靈魂。它由三個方面組成:一是教師特有的價值觀念、思維方式、行為準則;二是組織內部教師的人際關系;三是組織的物質環境和物質條件中的文化氛圍。具體而言,學校教師文化是指一所學校的辦學理想和目標以及為實現這一理想和目標而建立起來為廣大教師所認可的相應的管理制度、辦學7、理念、學生培養目標、師資選擇標準、課程體系、師生關系、教學方式、校園氛圍所體現的精神內涵。(四)學生文化建設學生文化是學校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加強學生文化建設,對于深化教育改革,優化育人環境,推進學生素質教育,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學生的價值取向將直接影響著學生如何求知,如何做事,如何共處,如何做人的問題。素質教育的最終目標是培養人、發展人、完善人,讓每個學生都能獲得最合適的發展。因此,在整個學校文化建設中,學生文化建設是核心也是終極目標.1。以德育教育為載體,通過學科滲透、班隊活動、板報櫥窗宣傳、評比校園之星、征文演講等等系列活動,弘揚民族精神,加強傳統美德教育。2。以學生自主管理為理念,構建8、以學生會、少先隊為主的學生自主管理團隊,以教師為指導,學生自主管理各項檢查評比工作的模式,培養學生的主人翁意識,鍛煉學生的自主能力。3加強班集體建設,在班級中評比學習之星、進步之星、文娛之星、紀律之星、勞動之星等“七星活動,營造良好的班級育人氛圍。根據選題和研究對象的特點,本文擬采用以下研究方法:1。行動研究法.以自己實際工作中的問題為研究對象,通過發現問題、分析問題、擬定計劃、實施行動方案、及時反思調整等方式展開,在研究中行動,在行動中研究;2.文獻研究法.從多學科多角度開展對情報資料的比較研究,根據國內外研究動態,借鑒已有的研究成果和經驗教訓,找到新的生長點,防止重復研究,少走和避免走彎路9、;3。經驗總結法。及時積累研究案例,反思課題研究中的做法、體會,總結篩選新的經驗、方法,根據相關的教育教學理論提煉課題成果,并經常開展經驗的交流;2。個案分析法:建立教師學生個人檔案,通過對個體的分析、研究追蹤,探索培育文化氛圍的途徑和方法,形成具有典型意義的學校文化氛圍個案。七、數據收集步驟1.入戶訪問。入戶訪問是指采用隨機抽樣方式抽取一定數量的家庭或單位,訪問員到抽取出來的家庭或單位,訪問員到抽取出來的家庭或單位中進行訪問,直接與被訪者接觸,然后依照問卷活調查提綱進行面對面的直接提問,并記錄下對方的答案的調查方式。2。攔截訪問。攔截訪問是目前十分流行的一種詢問調研法,該方法的特點是調查者在10、某一特定的人群相對集中到呃公共場所現場攔截被調查者進行的訪談。3.郵寄問卷調查。郵寄問卷調查是調查者將設計好的問卷通過郵寄的方式送達被調查者手中,請他們按要求和規定時間填寫問卷并寄回調查者,以此來獲取信息的一種方法.4。留置問卷調查。留置問卷調查是指調研人員將調查問卷送到被調查者的手中,征得同意后對填寫事項做出說明并與被調查者約定交返問卷的時間,調研人員姐約定時間再次登門收取問卷,并向被調查者致謝的整個收集信息的過程。5。電話調查.電話調查抽樣的基本原理跟其他調查方法一樣,但在操作上有其獨立性。具體包括以下是哪個步驟:1。抽取樣本戶2.選擇受訪者3。選擇替代樣本。6.網絡調查.網絡調查,也叫網上調查,是指在互聯網上針對調查問題進行調查設計,收集資料及分析咨詢等活動。7。深度訪問法。深度訪問法類似于記者采訪,是一種無結構訪問,指事先不擬定問卷,訪問提綱或訪問的標準程序,由訪者與受訪者就某些問題自由交談,從交談中獲取信息,用以揭示對某一問題的潛在動機,態度和情感的資料采集方法,它最適合用于探索性調查。8。座談法.座談法也叫重點小組或焦點訪談法,就是采用小型座談會的形式,挑選一組具有代表性的消費者或客戶,在一個裝有單面鏡或錄音錄像設備的房間,在主持人的組織下,某個專題進行討論,從而獲得對有關問題的深入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