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北區泰山小學心理健康特色項目建設方案(9頁).doc
下載文檔
上傳人:正***
編號:871480
2024-01-04
10頁
41KB
1、心理健康教育特色項目培育方案常州市新北區泰山小學2010年4月一、指導思想:以中小學心理健康教育指導綱要和學校三年發展規劃為指導,扎實開展學校各項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促進學生身心健康,為學生終生發展奠定基礎。二、培育目標:、總目標:通過心理健康教育,培養學生良好行為習慣, 提升品德修養,充分開發潛能,促進能力發展,從而提高全體學生的心理素質,促進學生人格的健全發展。、具體目標:2009年月2010年月:設計調查問卷,充分了解師生心理狀況;著手課題研究方案和特色項目培育方案的制定;營造氛圍,創設環境。2010年月2011年月:加強研訓,建設陣地;推進課程建設,開展教育活動;進行從“德育”走向“心育2、”關于小學生“心育”教育的策略研究課題的研究,著手開發心理健康校本課程,優化教師隊伍,促進教師、學生與課程的共同發展。2011年月2012年月:深入進行課題研究活動,各項活動深入開展,積累案例,收集并整理出版泰山小學心理健康教育案例集,形成心理健康校本課程(初稿);創建常州市“心理健康教育”特色學校; 進一步促進學生心理和諧發展和教師隊伍素質能力的發展。三、具體措施(一)加強研訓,提高認識。 研究和學習是一切實踐開始的基石,只有在思想上有準備、在理念上有先行,才能真正落腳于各種實踐,因而加強研訓是基礎。1、課題引路,提供保障。我校將以江蘇社科院重點課題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設及測評研究的子課題從“3、德育”走向“心育”關于小學生“心育”教育的策略研究為抓手,以理念為先導,以實踐為基石,以研究為突破,扎實有效地開展學校心理健康教育研究。2、師生培訓,促進普及。分層次、分階段對教師進行心理學專業知識的培訓,促進心理健康知識的普及,力爭使每個教師都熟悉和掌握青少年學生的心理發展規律和常見心理問題的疏導策略,具備一定的心理健康教育知識和心理輔導技巧,并以良好的心理特質影響學生。對班級內推薦的心理委員進行相關知識的培訓,充分發揮學生心理委員作用,并形成良好的運行機制,提高學生自助與互助能力。3、家長培訓,引領學習。學校將把對家長心理健康教育知識的普及作為家長學校的重要內容,制定系列化的培訓計劃,幫助4、和引導家長更好地了解和掌握孩子心理健康教育新理念,掌握心理健康教育的科學方法,幫助和引導家長們及時了解科學的育人方法,走出家庭教育誤區,使在校學生心理健康教育與家庭心理健康教育達到最大的合力。同時還將通過家訪問月活動和利用校信通、家校聯系本、網絡平臺、電話聯系等多種方式多渠道、全方面地把孩子的現有狀態與家長進行溝通,為更好地引導家長對孩子進行心理健康輔導作出努力。(二)營造氛圍,創設環境。1、外部環境,著力推進。(1)以校園布置為依托,通過宣傳橫幅、電子顯示屏、長廊、宣傳欄、板報、特色園地的布置積極營造心理健康教育的良好氛圍。(2)通過校園小靈鴿廣播站和電視臺播出心理健康專題目節目,宣傳心理健5、康的相關知識,提高師生對心理健康教育的關注度。(3)通過國旗下講話和主題研討提升師生對心理健康教育的思想認識和理論水平。(4)通過好書推薦和理論書籍學習豐厚對心理健康教育的認識。()評選先進,以榜樣引路。在學生中評選自信、樂觀、向上的“陽光少年”;在教師中評選尊重、平等、和藹的“陽光教師”。2、日常行為,潤物無聲。教師日常的教育工作應成為繼日常的教學工作之后的又一大學校心理健康教育的主要陣地與渠道。教師的日常教育活動,不存在任何的知識傳授壓力,而且正是以育人為主。這與學校心理健康教育的任務和目標完全吻合。抓好日常教育活動、巧妙滲透心理健康教育,在細微之處耕耘,能擁有更全面的收獲。教師要從新的視6、角來看待自己日常的教育工作;發揮主觀能動性和創造潛能,改革舊有的教育工作模式,通過平等、信任和相互尊重,給予學生參與的機會,從而根本轉變教師日常教育活動的不良模式,帶來教育效果的巨大提高和心理健康教育的有效實施。(三)建設陣地,加強落實。1、開設課程,落實普及教育。我校自2009年秋季開始在六年級開設心理健康教育課,每周一節,通過課堂教學,讓學生一方面了解一定的心理學常識,知曉自己的心理發展特點,一方面學會正確看待由于自己心理發展的特點所引起的相關問題。引導和教育學生認識自我,培養自信、自省、自控、自我調節的能力,實現優化心理品質的目的。今年我校還將在其他年級開設相應的心理健康教育課程,為學生7、的心理品質的發展作引領性的教育。同時在各門課程中教師都應主動滲透心理健康教育,優化課程的實施,在課堂中創造一種不會讓學生感到壓抑,形成尊重化的課堂,引導學生自信、樂觀、有創意地參與課堂學習,改善學生個體的身體、智力、社會交往及心理資源。2、心語熱線,成長不再煩惱。鼓勵學生把自己生活的苦惱、學習的煩躁、成長的困惑等問題寫在紙上投入“心語信箱”,心理輔導老師每天定時開箱,通過書信、電話及面談等形式,幫助學生自我探索,排憂解難。我們強調對任何一個問題都給予積極的關注和理解,使學生的心理問題得以及時的疏導。與“心語悄悄話信箱”配套的我們還將設立了“心語熱線電話”“心語網絡平臺”,更全面更及時地為咨詢的8、學生服務,“小靈鴿廣播直通車”及時、適時地為學生解答、交流各種心理健康的話題,營造良好互動交流的氛圍。3、構建三室,營造心靈家園。精心構建“聊聊吧”“悅納室”“團體輔導室”,共享快樂成長的幸福?!傲牧陌伞笔菍W校的心理個體咨詢室,環境的布置和設備購置,制度制定到工作開展都體現溫馨和諧。我們將堅持每周三天開放接受學生咨詢,讓絕大部分帶著煩惱、焦慮、困惑而來的學生,離開時如釋重負,充滿快樂?!皭偧{室”是讓學生完全放松地進行自我宣泄,從而調節心態,接受自我?!皥F體輔導室”是把那些有相近或相似問題、疑慮的同學集中起來,利用團體成員之間心理相近的優勢,有效引導,互訴煩惱,共商對策,減少凝慮,減輕心理負擔,9、讓學生在活動中充分體驗,助人自助。4、心理健康營,共享幸??鞓?。為了讓更多的學生參與學校心理輔導和心理系列活動的中來,學校心理健康項目組將在四、五年級優選“富有愛心、善解人意、正直能干”的學生為學?!靶撵`伙伴”,參加學校心理系列活動培訓,以期在年級中發揮帶頭作用并組織開展相關活動。5、定期推薦讀本,汲取成長新鮮空氣。我校還將在校園網上開設“心理健康教育專欄”,將理論指導、學習心得、實踐經驗、現有困惑等發布于網絡平臺,供大家借鑒學習、互動交流,共同成長。同時我們還將定期向老師、學生、家長推薦心理健康教育方面的好書、好文章進行共讀,共同提升自己的心理品質,為更好地學習、工作、生活服務。(四)多元活10、動,收益于心。1、互動溝通,主題活動有成效。(1)建立檔案,突出重點。流動兒童、留守兒童往往存在著不同程度的心理障礙,我校將系統地開展流動兒童、留守兒童心理健康教育,為這些學生建立心理檔案;認真統計、分析流動兒童、留守兒童的心理問題,將調查結果反饋給各班主任。要特別關注心理特殊的學生,關注存在問題傾向的學生,讓班主任在班級管理中做到心中有數,及早發現并解決學生由于適應不良所導致的問題,防患于未然。(2)主題活動,系列有序。我校每個學期將開展以“心理健康”為主題的系列活動,組織形式多樣的活動,同時年級組活動和班級特色活動中也將有系統地根據學生的年齡特點和心理發展狀況開展相應的主題活動,引導學生參11、與其中,獲得更系統的心理健康培訓,形成積極的心理取向。2、特色平臺,展示學校風采。(1)心靈交流,你我互相鼓舞。設計班級心靈交流簿。鼓勵學生將愿意公開的委屈煩惱或開心喜悅寫在心靈交流簿上給老師、學生、家長看,老師、學生、家長隨后寫上想說的話語。在學生自我反思的基礎上,加上自己信任的“熟悉他人”的熱情鼓勵或親切安慰,這將是心靈與心靈的交融,情感與情感的溝通,將更能增強學生成功的信念。(2)年級活動,銘記成長體驗。各年級組在充分尊重學生心理需求的基礎上自下而上、充分討論交流構建出適合于本年級學生心理特點和發展要求的特色品牌活動,使之成為每個年段學生成長的加油站,并從中獲得獨特的體驗,形成各年級學生12、特有的品格特征。(3)展示平臺,不斷提升自我。學校周一的升旗儀式將成為各班學生展示自我的一片舞臺。班級學生根據學校、班級主題活動,精心策劃準備,在升旗儀式上展示班級和班級學生的獨特風采,同時讓學生在一次次精心的策劃、準備、展示的過程中變得自信而富有智慧。3、義工聯盟,讓學校社區成一家。我校將針對流動、留守兒童以及貧困生這些特殊群體,與學校所在的華山、巢湖、飛龍社區建立了良好合作關系,將學校的心理健康教育與社區的陽光驛站建設進行有效整合,籌建成立“心靈陽光”心理義工聯盟,開展有針對性、跟蹤性、長效性的活動,積極向社會宣傳心理健康知識。在積累一定經驗的基礎上,將開展一些公開咨詢活動,為學校、社區學13、生和學生家長提供心理健康義務服務。四、保障措施。1、成立創建小組:組長:沈麗亞副組長:孫麗組員:鄒益 秦琳 奚惠玲 陳素云 高燕 蘇銀琴季明玉2、建立工作制度。每學期初制定計劃,學期末對工作進行總結;定期舉行心理輔導教師工作會,交流工作經驗和遇到的問題,每月一次; 積極組織教師培訓,每學期兩次,提高教師隊伍心理素質和心理教育理論水平;做好檔案收集整理工作,對咨詢紀錄、咨詢信件、心理測驗數據、工作文件、參考材料等定期存檔;將心理健康教育納入教科研工作中,鼓勵老師開展心理教育研究,每學期撰寫一定數量的隨筆、案例、論文。、加強經費投入。環境營造每學期300元左右,每個活動室每學期200元左右,教師培訓經費每學年每人300元左右,教師輔導獎勵經費每學期300元左右,學生獎勵經費和硬件環境建設投入視情況而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