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時代深化轉型項目建設年行動方案(9頁).docx
下載文檔
上傳人:正***
編號:871491
2024-01-04
9頁
14.71KB
1、新時代深化轉型項目建設年行動方案為全面加強轉型項目建設,進一步培育轉型發展新動能 和夯實轉型發展的物質基礎,根據省深化轉型項目建設年 行動方案的總體部署,結合我市實際,特制定本方案。一、總體思路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深入貫 徹省委、市委全會精神,緊緊圍繞省委、省政府部署和市委 “136”發展戰略,著力加強轉型項目建設。繼續以“先行區、 兩個尖兵、三大振興”目標為引領,堅持“確立六大工作要求、 實施四大工作舉措、開展五送服務”總體要求,緊貼“十四大 工程”,在項目謀劃、項目推進、要素保障、審批改革等處發 力,切實增強高質量轉型發展后勁,為推動我市在“兩轉”基 礎上全面拓展轉型2、發展新局面奠定堅實基礎。二、總體目標1. 全市新增儲備項目總投資達到1200億元,儲備項日轉 化率達到30%左右。(牽頭部門:市發改委)2. 全市招商引資簽約項目投資額達到1000億元,當年開 工率達到30%以上。(牽頭部門:市促進外來投資局)3. 全社會固定資產投資完成605億元,同比增長10%。(牽頭部門:市發改委)4. 全市工業技改投資同比增長20%以上。(牽頭部門:市 工信局)5. 市開發區至少新建5個投資超10億元的轉型項目。 左云縣和新榮區經濟技術開發區至少新建2個投資超5億元 的轉型項目。(牽頭部門:市商務局)6. 省級以上重點工程完成投資占全年固定資產投資比 重達到10%以上。3、(牽頭部門:市發改委)三、工作任務(-)強化項目謀劃,提高項目供給質量1. 聚力謀劃重大項目。各縣區和市直有關部門主動作為, 緊貼“十四大工程”,圍繞重大基礎設施領域,聚焦接鏈補環、 科技變革、產業轉移重大產業項目,開展“對接行業龍頭企業 專項行動”,積極引進落地。對全市儲備項目實行分類管理, 具備開工條件的及時轉入全市項目建設庫管理。(責任單位: 市發改委,市直有關部門,各縣區人民政府)2. 完善謀劃工作機制。實行主要領導負責制,統籌做好 政府主導項目和市場化項目謀劃工作。建立省市縣三級項目 謀劃常態化工作機制,明確目標任務,縣區按季度排隊通報。 (責任單位:市直有關部門,各縣區人民政府)(4、二)狠抓項目招商,增強招商引資實效3. 提升招商引資質量。市縣招商主管部門加強招商組織 指導,擴大招商范圍,加大招商力度。要根據省制造業十四 大領域發展(招商)圖譜,梳理優勢產業項目清單,按照招商 引資引智“雙十條”和民營經濟“二十條”政策,對接“大企 大校大院大所”,提高招商精準度,提升招商項目履約率。加 強招商引資項目與儲備項目的銜接管理。(責任單位:市促進 外來投資局,各縣區人民政府)4. 加快簽約項目落地。按照“誰簽約,誰負責,誰協調” 原則,建立重大招商項目跟蹤協調推進機制,加快簽約項目 落地。市開發區不少于10個、左云縣新榮區不少于3個、云 岡區云州區不少于2個簽約落地10億元以上5、重大產業轉型 項目。(責任單位:市促進外來投資局,市經濟技術開發區,相 關縣區人民政府)(三)加快項目建設,增強轉型發展后勁5. 深化手續辦理月專題活動。主動幫助企業辦理立項、 規劃、土地、環評等手續,對重大項目強化領辦幫扶,限期辦 結辦好,一季度集中開展,全年常態推進。(責任單位:各縣區 人民政府,市直有關部門)6. 深化集中開工月專題活動。實行項目臺賬管理,二季 度集中開展,全年常態推進,確保續建項目6月底前全部復工, 新建項目6月底前開工70%以上,全年按計劃實施。(責任單 位:各縣區人民政府,市直有關部門)7. 深化進工地到一線解難題專題活動。定期深入項目現 場,掌握推進情況,對于制約6、項目建設的突出問題,及時幫助 解決,實現進工地到一線解難題制度化常態化。(責任單位: 各縣區人民政府,市直有關部門)8. 深化集中投產月專題活動。在確保工程質量和安全前 提下,進一步加快項目建設進度,打通投產前“最后一公里”, 對由政府部門開展的竣工驗收事項實行并聯辦理,同步建設 配套設施,促進項目盡早投產達效。(責任單位:各縣區人民 政府,市直有關部門)9. 深化打擊惡意阻工擾工專項行動。嚴厲打擊各類破壞 企業正常生產經營的違法犯罪行為,加強企業周邊治安整治, 為企業經營和項目建設營造良好治安環境。(責任單位:市公 安局,各縣區人民政府)10. 深化紅頂中介整治專項行動。組織開展覆蓋全市范 7、圍的專項摸底,針對存在問題進行集中整治,規范市場行為, 減輕企業負擔。(責任單位:市發改委、市直有關部門,各縣區 人民政府)11. 優化落實六項常態化工作機制。并聯審批機制重點 建立市縣投資項目并聯審批流程并有效實施。職能部門責任 機制重點落實市直有關部門對本系統項目審批工作負總責 制度,負責協調解決事權在本級的有關審批問題。項目化管 理機制重點落實市縣主要領導抓項目責任,強化重大項目領 辦幫扶。協調調度機制重點落實分級分層調度,市縣區分別 調度本地區重點項目推進情況和問題。(責任單位:各縣區人 民政府,市直有關部門)(四)推動重大項目,發揮示范引領作用12. 推進重大基礎設施項目建設。加大交8、通基礎設施建 設力度,重點推進大張高鐵、原大客專等鐵路項目和云岡機 場三期擴建項目。加快電力項目建設,重點推進新榮500千 伏輸變電工程、光伏平價上網示范等項目。(責任單位:市發 改委、市電力公司,相關縣區人民政府)13. 實施百項工業轉型升級項目。重點推進100個項目, 總投資1303億元。其中,重點推進新興產業項目79個,總投 資1065億元;傳統產業項目21個,總投資238億元。(責任 單位:市工信局,各縣區人民政府)14. 加快重點工程建設。優化項目結構,創新推進方式, 建立投資進度雙控制機制,健全完善重點工程項目信息管理 系統,拓展延伸“13710”信息督辦,提質項目管理,加快項目 9、建設。(責任單位:市發改委,各縣區人民政府)15. 培育開發區產業集群。完善開發區基礎設施,提升產 業承載能力。按照“龍頭企業+研發機構+配套企業”的模式, 遴選、培育、引進一批產業關聯度大、帶動性強的十億級以 上龍頭企業,制定產業規劃,延伸產業鏈條,培育主導產業集 群,實現特色化錯位發展。(責任單位:市商務局、市工信局、 市促進外來投資局,開發區、左云縣、新榮區)(五)拓寬投資渠道,激發民資外資活力16. 擴大民間投資。開展民營資本準入障礙專項清理行 動,放寬民間投資準入。抓好支持民營企業26條措施的落實 落地。建立向民間資本推介項目常態化機制,重點在交通、能 源等領域推介一批投資回報合理的10、重大項目,引導社會資本 投資教育、健康醫療、養老等公共服務領域。(責任單位:市 發改委、市直有關部門,各縣區人民政府)17. 擴大外資利用。全面落實準入前國民待遇加負面清 單管理制度,加快推動對外資企業商務備案與工商登記“單 一窗口、單一表格”受理。高效利用國外優惠貸(贈)款資源, 推動實體經濟技術創新和產業升級。(責任單位:市發改委、 市財政局、市商務局、市直有關部門,各縣區人民政府)18. 規范有序推進PPP項目。依托國家和省PPP綜合信 息平臺、全國PPP項目信息監測服務平臺定期發布項目信息, 向金融機構和社會資本推介項目。繼續嚴格控制政府財政支 出紅線,加強建設運營期PPP項目績效考核11、管理。(責任單位: 市發改委、市財政局,各縣區人民政府)(六)加強要素保障,提升項目服務水平19. 保障項目用地。按照突出重點、節約集約、分期分批 原則,全面提升轉型項目用地服務保障水平。積極探索適應 新興產業發展的土地資源利用模式,健全存量土地二次開發 利用機制。加快推進“標準地”出讓改革。支持和鼓勵建設 高標準廠房。(責任單位:市規劃和自然資源局)20. 拓寬項目資金渠道。定期舉辦政銀企對接活動,協調 解決重點企業、重大項目融資困難。有效利用地方政府專項 債券。擴大企業債券發行規模,加強產業基金的設立和投入, 促進保險資金與項目有效銜接,多渠道解決資金需求。(責任 單位:市政府金融工作辦公12、室、市財政局)21 .用好政府資金。積極申報項目,努力爭取中央預算內 資金支持。用好省市縣三級技改資金,發揮杠桿作用。主動對 接,進一步加大地方政府專項債券規模,重點支持在建工程 和補短板項目建設。(責任單位:市發改委、市工信局、市財 政局,各縣區人民政府)22. 有效配置環境資源。建立環境總量指標增減掛鉤制 度,淘汰落后、過剩產能,騰出環境容量,通過排污權交易優 先安排重大轉型示范項目。(責任單位:市生態環境局、市發 改委、市工信局、市能源局)23. 優化環評審批。推進“三線一單”和區域空間生態環 評,繼續加快推進各類園區規劃環評工作,落實規劃環評與 項目環評聯動,簡化單體項目環評審批。對重13、點轉型項目開 辟“綠色通道”。指導幫助企業制定環境質量解決方案,推動 實施綠色文明施工。(責任單位:市生態環境局)(七)深化審批服務便民化改革,優化營商環境24. 深化企業投資項目承諾制改革。對備案類項目全面 實行承諾制管理,擴大試點項目范圍,并探索向核準類項目 拓展。積極推進“承諾制+標準地+代辦制”落地,加快區域環 評和區域能評改革。(責任單位:市發改委,各縣區人民政府)25. 推進工程建設項目審批制度改革。完善工程建設項 目審批管理制度體系,實現建設項目從項目立項至竣工驗收 審批事項和時間再減少。推進市、縣(區)、鄉鎮互聯互通的 工程建設項目審批管理平臺,系統應用覆蓋至市、縣直有關 部門14、。建立“一張藍圖”協同策劃項目生成機制,實現線上運 行。(責任單位:市住建局,各縣區人民政府)26. 建設全市行政審批政務服務“一張網”。建設全市行 政審批“一張網”,加快推進審批服務“馬上辦、網上辦、就 近辦、一次辦”市縣兩級全覆蓋,推行審批服務“一窗通辦” 和政務服務“網上辦理” o建立全市公共資源交易電子服務 體系,實現國家、省、市三級互聯互通。(責任單位:市行政審 批服務管理局、市直有關部門,各縣區人民政府)27. 提升中介機構服務能力。發展具備多項資質條件的 綜合性中介機構,培育復合型專業化中介服務人才,推動實 施執業資格人員職業教育與培訓計劃,提升中介機構服務水 平。規范中介機構及15、執業資格人員經營行為,納入信用監管 體系,加大違法違規行為的責任追究力度。(責任單位:市發 改委、市直有關部門,各縣區人民政府)四、工作要求(一)加強組織領導。各級各部門要把思想統一到市委、 市政府的決策部署上來,把轉型項目建設作為經濟工作的重 中之重,加強領導,精心組織,深入實施,主要領導親自掛帥、 靠前指揮,分管領導具體負責、協調推動,確保深化轉型項目 建設年工作順利開展,取得實效。(二)凝聚工作合力。各縣區和市直有關部門要加強分工 協作、分級負責,構建上下聯動、橫向配合、整體推進的工作 格局,形成項目建設政策合力、部門合力、工作合力。(三)加大宣傳力度。充分利用網絡、電視、電臺、報紙 等多種媒體,全方位、多層次對深化轉型項目建設年工作進 行宣傳報道。宣傳產業政策、發布項目信息,聚焦新政策、新 舉措,突出新進展、新突破,振奮精神,鼓舞士氣,營造全社會 關心、關注、支持轉型項目建設的良好輿論氛圍。(四)加強考核激勵。將深化轉型項目建設年工作納入市 委市政府重點工作進行督查考核,切實增強各級各部門的工 作積極性。對項目推進快、轉型成效好的進行通報表揚,并在 重大產業項目布局、項目前期費用、新增建設用地指標、環 境容量等方面予以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