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政村公廁建設項目實施方案(4頁).docx
下載文檔
上傳人:正***
編號:871504
2024-01-04
4頁
14.71KB
1、行政村公廁建設項目實施方案按照*文件精神,結合我鎮實際,特制定本方案。一、指導思想堅定不移貫徹新發展理念,主動融入新發展格局,圍繞鄉村振興戰略,實施農村人居環境整治五年提升行動,實現農村人居環境干凈整潔,生態宜居。深入貫徹中央和省、市、縣對“廁所革命”相關工作要求,著力解決我鎮農村公共廁所數量不足、布局不合理和服務管理不到位等問題,大力推進農村公共廁所建設,努力實現全鄉水沖式四蹲位以上行政村公廁全覆蓋,為鄉村振興奠定基礎。二、工作目標和原則(一)工作目標本方案所指農村公共廁所,是指在各行政村村部及廣場等居民居住或活動集中區域獨立建設和管理、供公眾共同使用的廁所。按照農村獨立式公廁“一村一廁”原2、則,按期建成行政村公共廁所1座。(二)工作原則1.因地制宜。堅持美觀實用的原則和人性化、人文化和生態化的農村公廁設計理念,實行統一設計、統一標準、統一驗收,做到功能完善、環境整潔、方便舒適。2.合理布局。按照規劃先行、財政支持、按程序開工建設的原則,在選址布點工作中充分考慮村莊實際,科學合理布點公共廁所建設位置,選擇人口較密集、村民群眾集中活動或大部分居民如廁方便的地點,避免公共廁所建成后無人使用和資源浪費情況的發生。3.安全實用。農村公共廁所的設計、建設和管理應考慮面積適中、節水、節能,男女廁位比例符合相關規范,體現衛生、方便、安全等要求。4.公開公正。突出鄉鎮公廁建設和管護主體責任,堅持公3、眾參與、公開透明的原則,多傾聽群眾及專家意見,發動村委會積極參與,做到問情、問需、問計于民,努力贏得群眾的理解和支持。三、建設標準和范圍(一)公共廁所建設標準參照執行城市環境衛生設施規劃規范(GB 50337-2003)和環境衛生設施設置標準(CJJ27-2012),新建公共廁所外觀應與周邊環境建筑風格相得益彰,色彩以灰色主色調為主,與周邊環境色系相互協調;新建公共廁所的女廁位與男廁位(含小便站位)比例協調、適用。結合鄉村規劃,合理布局,行政村公廁要統一使用三格化糞池無害化衛生廁所。(圖紙同202*年行政村施工圖)(二)建設公廁范圍在全鎮范圍內建成4座行政村公廁,廁所建設的位置應在村部或人口居4、住活動集中的地區,方便大部分群眾使用,具體選址工作由鎮政府和涉及行政村共同負責。公共廁所附屬配套工程主要包括室外硬化、化糞池、蓄水池、自來水檢查井、電源接入等。四、建設要求(一)公廁選址。選擇村民居住集中或村廣場等人口集中區域建設;選址必須無地質危險,綜合考慮服務半徑及給排水條件、化糞池的位置、清掏條件、防凍設施等因素。(二)公廁面積。公共廁所建筑面積按照縣上統一設計的圖紙要求,占地面積約為60-100平方米,建筑面積為25平方米,內有管理間和4個蹲位(2男2女)。(三)建造材料。結構形式采用磚砼結構,便器選用符合GB6952規定的節水防臭型陶瓷便器。農村公共廁所建設必須是水沖式,糞便處理可直5、接進污水處理廠或采用三格化糞池,保證糞便無害化處理。(具體見附圖)五、資金使用管理202*年,全鎮新建行政村公廁4座,每座建設資金12萬元,共計48萬元。(一)嚴格項目資金管理使用。行政村公廁建設資金由縣財政局撥付到鄉鎮。項目嚴格按照縣人民政府辦公室關于印發縣政府投資項目管理辦法的通知(*號)文件要求管理,在各行政村公廁完成竣工驗收后,向縣農業農村局上報申請驗收報告。(二)積極推廣以工代賑方式。按照縣發展和改革局轉發通知(*號)要求,各村要采取以工代賑方式實施公廁建設項目,按照就地就近的原則,充分創造就業崗位,優先吸納脫貧不穩定戶、邊緣易致貧戶和其他農村低收入群體參與工程建設。項目建設所在地的6、村委會和具體建設單位要強化宣傳動員工作,利用村社公告欄發布張貼招聘公告,及時公布用工信息,明確用工需求、薪酬待遇、勞動時長等信息,做好務工組織工作。在項目實施方案等前期報批文件中要對吸納當地農村勞動力情況等予以說明。在公廁建設過程中按進度及時足額發放勞務報酬。在項目竣工驗收時,將勞務報酬支付標準、金額和發放名冊列為一項驗收資料。項目實施的勞務報酬發放比例不低于工程總造價的15%,也可根據實際情況,在依法合規的前提下,盡量提高以工代賑方式實施項目資金中勞務報酬發放比例。六、責任分工(一)鄉鎮是公廁建設的主體。要嚴格按照縣人民政府辦公室關于印發縣政府投資項目管理辦法的通知(*號)文件要求,做好項目7、的申報、招標及各類資料辦理,負責做好公廁的選址、土地手續辦理、通水通電、建設及后續管護等工作。(二)縣農業農村局和縣農村能源服務中心負責各鄉鎮公廁項目的審批、規劃編制、項目評估、檢查驗收、項目公告公示、報賬管理、竣工驗收和檢查督導工作。七、保障措施(一)高度重視,強化領導。要充分認識到農村公共廁所對提升鄉村文明程度、提高群眾幸福感的重要意義,切實增強責任感和緊迫感,及時成立專門工作機構,對標工作任務,嚴把時間節點,認真抓好各項工作落實。(二)加大宣傳,提升品質。要做好農村公共廁所有關宣傳工作,動員全社會積極參與,引導村民樹立良好生活習慣,愛護廁所設施設備,逐步倡導文明如廁的良好風氣。(三)緊扣節點,注重實效。要選擇信譽好、實力強、業績優的專業企業承建,嚴格按照國家標準和縣上統一設計的圖紙要求建設。支持鼓勵創新,引入新技術,在建筑設計、設備選型、功能服務、管理保潔等方面取得新的突破,樹立典型樣板。(四)落實責任,嚴格考核。要嚴格按照管理和責任考核要求,落實月報告、季督查、年評價制度;縣委、縣政府將把農村公共廁所工作成效作為各鄉鎮年度目標責任考核內容,對行動遲緩、工作不力、不能按時達標完成的單位和個人進行追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