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家公共文化服務體系示范項目試點創建工作方案.docx(10頁).docx
下載文檔
上傳人:正***
編號:871567
2024-01-04
10頁
16.83KB
1、國家公共文化服務體系示范項目試點創建工作方案根據國家文化部國家財政部關于公布第一批創建國家公共文化服務體系示范區的名單的通知要求,我市金方街道辦事處新村社區被確定為全國首批國家公共文化服務體系示范項目,為確保示范項目創建任務順利完成,特制訂如下工作方案:一、指導思想深入貫徹國家關于公共文化服務體系建設的戰略部署,按照“公益性、基本性、均等性、便利性”的原則,以城市社區為重點,以“以我所能、服務社區、以文化人、共建和諧”為宗旨,以社區文化機制創新為抓手,開展社區文化溝通機制建設,打破社區文化建設中鄰里之間的“圍墻”,協調發展社區內人際關系、民族關系、社會關系,使社區文化在建設機制上、管理手段上出2、經驗、出成果。二、總體目標總體目標:創建周期內,對照國家創建標準,堅持“公益性、基本性、均等性、便利性”的原則,基本建立制度完善、服務產品供給豐富、服務規范、服務方式創新、保障有力的XX市社區文化溝通協會網絡,建立健全社區文化溝通機制,使創建工作成為推動社區文化創新、深化文化惠民、促進文化發展的重要抓手,順利通過國家公共文化服務體系示范項目考核驗收。三、創建原則政府引導、社會參與。街道辦事處從基礎上保證社區文化溝通機制建設所需的辦公用地、公共文化產品供給;從資金上、政策上保障社區文化活動開展,同時大力鼓勵社會力量支持社區文化溝通機制的建設。主體參與的多樣性、廣泛性。社區文化溝通協會參與主體是社3、區居民,應堅持機會均等、人人參與的原則,從社區不同階層、不同領域里選出代表,共同參與到文化溝通協會建設中,切實保障參與主體的多樣性、廣泛性。建管并重,注重效益。堅持協會“軟硬件”建設并重,在繼續加強文化溝通協會基礎設施“硬件”建設的同時,更加突出協會組織建設管理、服務產品供給、服務能力、隊伍建設、效能長效機制等“軟件”建設,建管并重,不斷提高文化溝通協會的服務能力和水平。創新機制,強化服務。堅持以滿足社區居民多樣性、多元化的文化需求作為文化溝通協會的出發點和落腳點,不斷創新管理機制,不斷提升服務內涵和豐富文化溝通協會的服務手段,切實提高協會服務社區的效益。堅持以服務大眾為宗旨。堅持服務受眾最大4、化的原則,通過溝通協會這個平臺,搭建社區居民間、外來文化與本土文化溝通交流的橋梁,不斷促進參與個體的交流,消除居民間因地域差異、文化差異帶來的隔閡,增進居民間情感交流和空間歸屬感。因地制宜、分類指導、分步實施。從各社區的實際情況出發,根據現有經濟能力、文化基礎設施條件,因地制宜制定文化溝通機制建設的工作方案。以優先解決經濟條件差的協會辦公、活動場所為重點,同時注重解決協會理事長專業培訓等問題。在此基礎上統籌規劃,制定建設標準,實行科學可行的個體指導、突出重點、打造亮點、按照“一地一品”的原則,根據特色先行的方針,分步分階段建立覆蓋全市的文化溝通協會網絡。四、組織機構組 長:戴 彬常務副組長:閆5、晴方副 組 長:王銀華黃雪飛龍 磊成 員:林 兵武紹明陳桂仙領導小組下設辦公室在市文體廣電旅游局,辦公室主任由市文體廣電旅游局局長閆晴方同志兼任,副主任由金方街道黨工委書記王銀華同志兼任,具體負責對創建工作的組織領導和統籌協調工作。其中:市文體廣電旅游局負責聯系協調上級文化部門,指導督促開展創建工作;金方街道負責組織實施開展創建工作。五、創建主要任務建立健全社區文化溝通協會。由新村社區牽頭成立文化溝通協會籌備組,籌備組堅持主體參與的多樣性和廣泛性,從社區各階層各行業中選代表成立溝通協會籌備組,由籌備組選出理事長一名,副理事長一名,理事兩名,理事成員單位若干名。副理事長和理事由協會會員集體投票選6、出,副理事長對理事長負責,理事對理事長和副理事長負責。理事由社區內各階層選代表入選,并根據其各自情況,擔任相關的職位。理事成員單位,由社區內各公共行政單位、機關單位、企業、團體、事業單位組成,各自承擔相應的責任義務和擁有相應的權利。同時,文化溝通協會應按照國家法律、法規,按相關程序到民政部門審批、登記、備案。其一切活動依法受法律的制約與保護。并制定“自我管理、自我約束、自我遵循”的文化溝通協會章程,規范居民入會程序,制定相應的協會管理規范制度,確保協會成立后有序有效運行。不斷增強服務能力。明確服務標準,創新服務方式,整合社區資源,為居民提供優質高效、普遍均等的文化服務。1以人為本,開展形式多樣7、的社區文化素質教育、學習教育活動,不斷提高居民的文化自覺意識。一是以提高居民素質,學習技能為目的,利用文化信息資源共享工程基礎,舉辦社區居民素質教育網絡培訓學校,全面提高城市居民的素質和技能。學校設校長一名,教學秘書一名。制定教學計劃,建立學員檔案學分畢業制。根據居民需求,按公共課與選修課課程分別進行教學,教學以實用性知識為主,選修趣味性的知識為輔。針對社區居民的特點,不斷豐富教學手段和內容,同時,開展經常性的外來務工人員、失業下崗職工技能培訓,促進二次就業,并增強其文化自覺意識。二是開辦文化知識講座。以居民需求為出發點,社區文化溝通協會每月定期或不定期邀請社區內公共單位專家、學者舉辦居民喜歡8、感興趣又實用的知識講座。同時,有針對性地舉辦技能或法律維權專題知識講座。2整合社區內外資源,實施“八個一”文化低保工程,構建文化惠民低保網絡,確保文化惠民的均等性。社區文化溝通協會通過各種走訪、網站、手機等形式,收集轄區內貧困戶信息,建立文化低保名錄庫。組織開展“送一張電影票,送一臺晚會,搞一場比賽,送一份報紙,送一批圖書,送一冊城市居民便民手冊,培訓一個舞蹈或一首歌一種樂器”等“八個一”文化低保工程,確保生活在社區內的貧困戶的文化權益得到充分保障。3舉辦社區“大家樂”群眾文化廣場活動。社區文化溝通協會定期組織社區業余文藝團隊在社區廣場舉辦各種主題文藝活動,使“大家樂”文化廣場日日有活動,周9、周有主題,月月有比賽,把“大家樂”文化廣場打造成為社區文化活動開展的主陣地,社區各階層、全體居民活動的聚集地,社區居民愉悅身心、施展才華的大舞臺。設立服務專區。1整合社區內資源,開通社區文化溝通網站及心理QQ。由社區文化溝通協會聘請社區內醫院心理醫生開展心理咨詢服務,通過與社區內有心理需求的居民進行交流,使其能在心理咨詢工作者的引導和治療下,盡早走出心理陰影,以健康的心態對待生活。2開通社區服務專線。社區文化溝通協會整合社區內各行各業的專家資源,組成咨詢顧問團隊,社區文化工作者收集整理各類專業知識,建立社區知識儲備庫,開通“服務專線”,對社區內居民提供知識咨詢,讓社區文化溝通服務專線成為居民排10、憂解難、提供各類知識咨詢的平臺。3設立農民工之友服務區。社區作為各階層人士的聚集地,隨著城鎮城市化的發展,農民工所占社區居民數量的比例越來越大。但其所受教育程度低,文化知識有限等狀況,往往成為城市里的弱勢群體,社區溝通協會應設立農民工之友維權服務專區,以農民工急需的知識補充為服務內容,使其感受到社區的溫暖。4創辦社區手機報。社區文化溝通協會以手機報的形式將社區文化活動、熱點新聞、通知、公告、社區大事小情,社情民意等按板塊發送至每個社區居民手機。同時,通過手機,社區居民回復自己的意見和意愿,利用這一便捷簡單平臺,溝通協會建立文化民意收集庫,并根據回復的內容,及時提供相應的服務。開展文化溝通活動111、定期開展“社區一家親”活動。一是定期開展社區親人團聚活動。每季度組織社區居民通過集體喝茶、聊天、談家常、聽故事、看戲、詩歌會等“社區一家親”活動,增進鄰里之間的交流和情感。二是整合社區內外的會堂、體育場、廣場等場所資源,以家庭、樓棟、單元或個人為單位出節目或參加比賽,協會每年舉辦一場以上“社區一家親”為主題的社區文藝晚會或趣味運動會比賽。增加社區間居民的團結協作,提高社區文化的凝聚力。三是每月第一個周六開展一次社區“易物節”活動;四是協會每半年或一年組織一場以外來務工者為活動主體的文化活動周。在活動周內舉辦一次外來務工者的聯誼晚會,晚會邀請當地居民參加,增加本土文化與地域文化的交流融合,讓生活12、在城市的市民與來城務工的農民,相互感受城鄉文化的別樣風情,從文化的表現上了解當地的民風民俗,也讓來城務工的農民工盡早融入社區這個大家庭,盡早實現在社區里安居樂業。2大力開展主題鄰里節活動。協會每年在民族團結周或其他時間舉辦一次主題鄰里節。舉辦以餐飲為主的百家宴活動。以家庭為單位,人人參與,在展示手藝和品嘗菜肴中,增加社區居民間的交流溝通;舉辦以“藏品增友情,社區一家親”為主題的家庭藏品以物易物交流活動;舉辦以孝子孝女為主的,義務照料空巢老人評選活動;舉辦以“五好文明家庭”為主的,和諧鄰里熱心鄰居評選活動;舉辦以“我和我的鄰居”、“我生活的社區”或“發生在社區里的故事”征文、演講比賽。激勵居民熱13、愛社區,鄰里和諧。3建立“愛心溝通欄”。在住宅小區單元門口設立“愛心溝通欄”,以社區民意征集欄、鄰里互幫欄、鄰里交流欄等為內容,通過紙張便條的形式,溝通社區鄰里交流,使單元住戶感受互相關心、關愛的鄰里溫暖。培養專業隊伍。通過公開招聘、民主選舉、競爭上崗等多種形式等充實文化溝通協會的骨干力量。1多方位挖掘社區內文化人才資源,完善人才激勵機制。發動、挖掘社區、理事成員單位各類專長的文化人才,參與、加入到社區文化建設、社區文藝志愿者隊伍中來,建立人才激勵機制,確保社區文化人才隊伍的穩定。2鼓勵藝術院校的大學生、相關院團的文藝體育人才投身社區文化建設。利用社區內編制,鼓勵大學生、相關院團的文藝人才投身14、社區文化建設,改善社區文化工作者的生活待遇和條件,解決社區文化工作者的后顧之憂。用事業待遇,吸引和留住優秀的中青年從事社區文化工作。3加大社區文化人才和文藝團隊的培訓力度。建立完整的文藝團隊和人才培訓計劃,利用公益性文化事業單位優秀教師資源和教學條件,對社區內現有的文藝團體和人才進行全方位的培訓,打造一支社區內綜合素質強、業務精、敬業、集文藝志愿者、文化專干、文化輔導員為主體的社區文化隊伍。六、創建實施步驟啟動實施階段:制定創建實施方案,列出工作任務分解表,開始組織實施創建工作。夯實基礎階段:基本完成社區文化溝通協會的“軟”、“硬”件建設工作,制定目標倒排表,多措并進,形成合力,使社區文化溝通機制建設網絡建設初具規模;鞏固提高階段:街道自檢自查創建工作情況,解決存在的問題,形成運轉協調的文化溝通機制建設組織體系,并大力宣傳創建工作動態,推進全市社區文化建設向深度發展。自檢自查階段:創建領導小組對創建工作進行自檢自查,總結社區文化溝通機制建設經驗,深入宣傳創建經驗和亮點,形成創建報告上報XX市,迎接XX市考核驗收。考核驗收階段:根據檢查考核情況,提高完善創建工作,總結經驗,迎接省、國家考核驗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