旱作節水農業技術推廣殘膜回收利用項目建設方案(4頁).docx
下載文檔
上傳人:正***
編號:871574
2024-01-04
4頁
13.75KB
1、旱作節水農業技術推廣殘膜回收利用項目建設方案按照*文件要求,為了努力構建我區抗旱減災長效機制,加強農用殘膜回收利用,推進農業面源污染治理,保護農業生態環境,促進農業農村經濟可持續發展。結合我區實際,制訂本方案。一、目標任務農用殘膜回收率達到96(覆膜量)以上,加工率達到100%。實現田間地頭無裸露殘膜,村莊、林帶無飄掛殘膜,農田和環境污染得到有效控制。二、實施內容按2020年覆膜面積55萬畝,回收率達到96%計算,2021年計劃回收殘膜面積52.8萬畝,回收殘膜5800噸。其中:整村推進機械化回收殘膜2萬畝,人工撿拾回收殘膜面積50.8萬畝。按每4噸殘膜加工1噸顆粒計算,加工顆粒1450噸。三2、補貼辦法1、對農民撿拾交售的殘膜給予補貼。由鄉鎮、農機中心負責監督管理,各回收網點負責收集農戶交售的殘膜登記造冊簽名,送交至殘膜加工企業,加工企業根據市場價格收購(保護價為每公斤0.4元),交售后的資金作為回收網點的收益。以殘膜加工企業實際收購數量為依據,對農戶交售的殘膜通過回收網點每公斤補貼0.7元直補給農戶(殘膜交售人)?;厥站W點負責人通過票據在農機中心領取補貼資金(以農機中心開據的四聯單票據為依據)。2、對機械回收作業給予補貼。對旱作農業核心區殘膜實施整村推進機械化回收2萬畝,每畝補貼28元(包括機械作業、人工分揀、運輸費用),驗收合格后直補給作業公司。3、對殘膜加工企業給予補貼。對我3、區3家加工造粒企業實行以獎代補,企業加工顆粒出售并驗收合格后,每噸補貼800元。四、資金概算及使用(一)資金概算自治區財政資金290萬元,整合資金293萬元,共計583萬元。(二)資金使用自治區財政資金290萬元,整合資金293萬元,共計583萬元。其中:整合資金293萬元,主要用于人工撿拾殘膜4186噸。自治區財政資金290萬元,主要用于人工撿拾殘膜1614噸,資金113萬元;機械化作業20000畝,資金56萬元;企業加工造粒1450噸,資金116萬元,項目工作經費5萬元。五、建設期限和實施進度安排(一)建設期限項目建設期1年,即從2021年2月2021年12月,并分階段實施。(二)實施進度4、安排3月:開展技術培訓與宣傳;4月:各回收網點開始收購農民交售的殘膜,并開展殘膜機械化回收工作;5月:各回收網點開始向造粒加工企業交售殘膜;6-11月:企業加工造粒生產;12月:項目工作總結。六、工作措施(一)加強組織領導。為保證項目順利實施,實行行政、技術雙包責任制,成立由區政府分管領導任組長,財政、農業農村、鄉村振興等部門及各鄉鎮主要負責人為成員的建設領導小組,負責全區旱作節水農業殘膜回收利用工作的組織實施。農業農村局成立由分管局長任組長,農機單位負責人為成員的技術指導小組,負責做好技術指導和培訓。區農業農村局、財政局為管理單位,負責總體規劃、方案制定和實施進度安排、資金使用管理,督促檢查5、各項技術措施、補貼資金。區農機為技術指導單位,要組織技術人員切實抓好宣傳培訓、示范和技術集成創新。各鄉(鎮)是旱作農業殘膜回收的實施主體,成立相應工作機構,要高度重視,采取措施,狠抓落實。(二)細化實施方案。鄉鎮要組織人員進村入戶,廣泛宣傳,深入調查,進一步核實分解任務,發現問題,及時研究解決,確保全區農用殘膜回收利用工作任務能夠按時全面完成。農機中心要加強與財政、鄉村振興等有關部門聯系和溝通協調,密切配合,形成合力推進農用殘膜回收利用工作落實。(三)創新工作機制。堅持行政推動與市場運作相結合,逐步建立完善政府引導、政策扶持、工作獎勵和績效考核工作運行機制。各鄉(鎮)、各部門統籌安排殘膜回收工6、作。農機中心和鄉(鎮)要相互協作、相互對接,落實殘膜回收面積,完成殘膜回收任務。(四)規范項目管理。各鄉鎮要認真組織轄區殘膜回收管理,監督各回收網點負責收集殘膜,登記造冊,并將回收的殘膜送交至殘膜加工企業,交售后的資金作為回收網點的收益,依據回收網點向殘膜加工廠繳售殘膜數量及時兌付補貼資金。(五)嚴格督查考核。健全完善工作目標管理責任制考核辦法,逐級簽訂目標責任書,靠實責任,確保落實。在殘膜回收時期,農機中心要會同有關部門巡回督促檢查,及時解決出現的各類問題。各鄉鎮人民政府要按照工作進度,及時向領導小組上報工作進展情況及工作完成情況。(六)嚴格資金管理。嚴格按照項目資金管理和要求,規范項目實施程序,明確補貼標準、驗收標準和程序、資金兌付程序;加強和完善項目資金管理,不得隨意提高或降低補貼標準,兌付資金使用??顚S?,嚴禁截留、擠占和挪用,同時建立公示、公告制,接受社會各界的廣泛監督,做到陽光操作、公開透明,確保資金使用的規范性和財務制度的健全性,同時加強資金使用的跟蹤和檢查,發現問題及時糾正,接受審計部門的監督和審計檢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