垃圾填埋場滲濾液對周邊環境質量影響項目技術方案修改稿(19頁).doc
下載文檔
上傳人:正***
編號:871766
2024-01-04
19頁
300KB
1、垃圾填埋場滲濾液對周邊環境的影響調查技術方案(討論稿)湖南省環境監測中心站二O一O年三月1 垃圾填埋場基礎資料調查1.1 基本要求收集湖南省各垃圾填埋場的基礎資料(初步擬定每個市州選取2個垃圾填埋場),以了解湖南省垃圾填埋場的分布、處置、防護管理與周邊水文地質現狀。具體調查內容包括(內容在附表中有體現):(1) 垃圾填埋場的建設與運行狀況:垃圾填埋場名稱、地理位置、占地面積、建設及運行時間、使用年限、預計封場時間、填埋容量、填埋量與地區生活垃圾產生量的比例、填埋固廢的類型以及分單元填埋情況;(2) 垃圾填埋場的防護與環境管理狀況:滲濾液產生量、采取的防滲措施、滲濾液處理工藝及處理容量、排放去向2、雨污分流情況、環境監測狀況(地下水監測井的布設)、氣體收集裝置設置狀況及利用情況以及垃圾填埋場的管理情況;(3) 垃圾填埋場周邊水文地質與環境狀況:受納水體水域功能、填埋場地質條件(地形狀況、地貌、地質結構)、周邊環境信息(是否有水源地、土壤植被、周邊土地利用狀況)以及環境敏感點情況等。1.2 技術要點(1) 以上資料可到相應的生活垃圾管理機構查詢和環保部門查找,按要求填寫相應的附表。(2) 在垃圾填埋場的基礎資料中,應包含重要的現場圖片資料。滲濾液指垃圾在堆放和填埋過程中由于壓實、發酵等物理、生物、化學作用,同時在降水和其他外部來水的滲流作用下產生的含有機或無機成份的液體。按現有全部年數據3、計取。(3) 生活垃圾填埋場要求采取一定的防滲措施,通常選擇天然粘土防滲襯層、單層人工合成材料防滲襯層或雙層人工合成材料防滲襯層作為生活垃圾填埋場填埋區和其他滲濾液流經或儲留設施的防滲襯層。生活垃圾填埋場所采取的防滲措施應細化到防滲單元與防滲材料。(4) 生活垃圾填埋場要求實行雨污分流并設置雨水集排水系統,以收集、排出匯水區內可能流向填埋區的雨水、上游雨水以及未填埋區域內未與生活垃圾接觸的雨水。雨水集排水系統收集的雨水不得與滲濾液混排。設置了雨污分流系統的生活垃圾填埋場應提供圖片資料。(5) 環境敏感點指生活垃圾填埋場周圍可能受污染物影響的住宅、學校、醫院、行政辦公區、商業區以及公共場所等地點4、。2 垃圾填埋場滲濾液對地表水環境質量影響監測方案2.1 監測點位的布設(1) 對設置了垃圾填埋場滲濾液處理裝置的生活垃圾填埋場,采樣點設在處理設施的出口和調節池。(2) 對無法自行處理生活垃圾滲濾液、滲濾液排入設置城市污水處理廠的排水管網的生活垃圾填埋場,采樣點設在排入排水管網的排口;對滲濾液采用密閉法輸送到城市污水處理廠的生活垃圾填埋場,采樣點設在輸送桶或貯存裝置中;對滲濾液未經處理直接排入環境水體或未設置污水處理廠的排水管網的生活垃圾填埋場,采樣點設在排入環境水體的外排口和排入排水管網的排口。(3) 對于封場后的垃圾填埋場也要進行監測,監測點位的布設視具體情況而定。2.2 采樣頻次豐水期5、(5-6月)和枯水期(10-11月),每個水期采樣1次,每個水期采樣1次,每個項目均采集平行樣,采集間隔0.5 h。2.3 采樣方法對不同監測項目應選用的容器材質、加入的保存劑及其用量與保存期、應采集的水樣體積和容器的洗滌方法等參考HJ/T 91-2002地表水和污水監測技術規范。2.4 監測項目生活垃圾填埋場生活垃圾滲濾液監測的項目為:pH值、色度、化學需氧量、五日生化需氧量、懸浮物、總氮、氨氮、總磷、糞大腸菌群、總汞、總鎘、總鉻、六價鉻、總砷和總鉛。2.5 分析方法生活垃圾填埋場生活垃圾滲濾液中各污染物濃度的測定方法采用表1所列的方法標準,根據調查與監測情況填寫附表2-1。表1 生活垃圾填6、埋場滲濾液濃度測定方法序號污染物項目方法標準名稱方法標準編號1pH值水質 pH值的測定 玻璃電極法 GB/T 6920-862色度水質 色度的測定GB 11903-19893化學需氧量(CODCr)水質 化學需氧量的測定 重鉻酸鹽法GB 11914-19894五日生化需氧量(BOD5)水質 五日生化需氧量(BOD5)的測定 稀釋與接種法 HJ 50520095懸浮物水質 懸浮物的測定 重量法 GB 11901-19896氨氮水質 氨氮的測定 納氏試劑分光光度法HJ 535-20097總磷水質 總磷的測定 鉬酸銨分光光度法GB 11893-19898總汞水質 總汞的測定 冷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 H7、J 597-20119總鎘水質 銅、鋅、鉛、鎘的測定 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 GB 7475-198710總鉻水質 總鉻的測定 GB 7466-198711六價鉻水質 六價鉻的測定 二苯碳酰二肼分光光度法 GB 7467-198712總砷砷、硒、銻、鉍的測定 原子熒光法水和廢水監測分析方法(第四版)13總鉛水質 銅、鋅、鉛、鎘的測定 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 GB 7475-19872.6 質量保證與質量控制參見HJ/T 373-2007固定污染源監測 質量保證與質量控制技術規范(試行)和HJ/T 92-2002水污染物排放總量監測技術規范。2.6.1 現場質量保證 采樣時需采集不少于10%的平行樣。28、.6.2 實驗室質量保證(1)全程序空白每批次監測樣品應做全程序空白樣品,以判斷分析結果的準確性。(2)精密度控制每批次監測應采集不少于10%的平行樣,樣品數量少于10個時,至少做1個樣品的平行樣。若測定平行雙樣的相對偏差在允許范圍內,最終結果以雙樣測定值的平均值報出;若測試結果超出允許偏差的范圍,在樣品允許保存期內,再加測一次,監測結果取相對偏差符合質控指標的兩個監測值的平均值。否則該批次監測數據失控,應予以重測。部分項目控制要求見表2。表2 生活垃圾填埋場滲濾液測定項目精密度控制指標序號污染物項目樣品含量范圍 mg/L允許相對偏差 %1化學需氧量(CODCr)5-502050-1001519、00102五日生化需氧量(BOD5)100153氨氮0.02-0.1200.1-1.0151.0104總磷0.025250.025-0.6100.655總汞0.001300.001-0.005200.005156總鎘0.005200.005-0.1151.0107六價鉻總鉻0.01150.01-1.0101.058總砷0.05109總鉛0.05300.05-1.0251.015(3)準確度控制 實驗室分析準確度可采用分析標準樣品、自配標準溶液或實驗室內加標回收中的任意一種方法來控制。在對每批次樣品進行分析時,需對一個已知濃度的標準樣品或自配標準溶液進行同步測定,若標準樣品測試結果超出保證值范圍10、,或自配標準溶液分析結果相對誤差超出10%,應查找原因,予以糾正。部分項目控制要求見表3。表3 生活垃圾填埋場滲濾液測定項目準確度控制指標序號污染物項目樣品含量范圍 mg/L加標回收率 %1氨氮0.02-0.190-1100.1-1.090-1051.090-1052總磷0.02585-1150.025-0.690-1100.690-1103總汞0.00185-1150.001-0.00590-1100.00590-1104總鎘0.00585-1150.005-0.190-1101.090-1105六價鉻總鉻0.0185-1150.01-1.090-1101.090-1106總砷0.0590-11、1107總鉛0.0580-1200.05-1.085-1151.090-1102.7 生活垃圾填埋場生活垃圾滲濾液排放控制項目及其限值生活垃圾填埋場生活垃圾滲濾液排放的控制項目及其排放限值按照生活垃圾填埋場污染控制標準(GB 16889-2008)執行,具體如下:2.7.1 控制項目選取其中的部分項目開展監測:色度、化學需氧量、五日生化需氧量、懸浮物、氨氮、總磷、總汞、總鎘、總鉻、六價鉻、總砷和總鉛。2.7.2 排放限值(1) 對設置了污水處理裝置的生活垃圾填埋場的生活垃圾滲濾液(含調節池廢水),其排放限值執行表4規定的水污染物排放濃度限值。(2) 對無法自行處理、需送往城市二級污水處理廠處理12、的生活垃圾填埋場生活垃圾滲濾液(含調節池廢水),其總汞、總鎘、總鉻、六價鉻、總砷和總鉛的排放限值執行表4規定的水污染物排放濃度限值。(3) 對于生活垃圾轉運站產生的滲濾液,排入設置城市污水處理廠的排水管網的,應在轉運站內對滲濾液進行處理,總汞、總鎘、總鉻、六價鉻、總砷、總鉛等污染物濃度限值達到表4規定濃度限值;排入環境水體或未設置污水處理廠的排水管網的,應在轉運站內對滲濾液進行處理并達到表4規定的濃度限值,其他水污染物排放控制要求由企業與城鎮污水處理廠根據其污水處理能力商定或執行相關標準。(4) 封場后進入后期維護與管理階段的生活垃圾填埋場,按照GB 16889-2008生活垃圾填埋場污染控制13、標準的規定,也應繼續處理填埋場產生的滲濾液,并定期進行監測,直到填埋場產生的滲濾液中水污染物濃度連續兩年低于表4中的限值。表4 生活垃圾填埋場水污染物排放濃度限值序號控制污染物排放濃度限值1色度(稀釋倍數)402化學需氧量(CODCr)(mg/L)1003五日生化需氧量(BOD5)(mg/L)304懸浮物(mg/L)305氨氮(mg/L)256總磷(mg/L)37總汞(mg/L)0.0018總鎘(mg/L)0.019總鉻(mg/L)0.110六價鉻(mg/L)0.0511總砷(mg/L)0.112總鉛(mg/L)0.13 垃圾填埋場滲濾液對周邊地下水的影響調查監測方案3.1 監測點位的布設根據14、垃圾填埋場已有的監測井作為地下水監測點位,不額外打造新的監測井。主要涉及:本底井,一般設在填埋場地下水流向上游30-50m處;污染擴散井,設在垂直填埋場地下水走向的兩側各30-50m處;污染監視井:兩眼,分別設在填埋場地下水流向下游30、50m處。對于沒有設置地下水監測井的垃圾填埋場,考慮其對周邊地下飲用水的影響,監測點位可設在附近農戶的自打井內。3.2 采樣頻次枯水期、平水期、豐水期每個水期各采樣1次。若當地環保部門有季度監測數據的可適時采用。3.3 采樣方法用特制的小水桶提取水樣(考慮到監測井口徑很小,深度達20米,要特制帶鉛錘的水桶),嚴禁用水泵抽吸水樣,每個樣品采集2000ml,特殊項15、目的采樣量和固定方法按其所監測項目的分析方法要求進行。3.4 監測項目生活垃圾填埋場地下水監測的項目為:pH值、總硬度、高錳酸鹽指數、氨氮、硝酸鹽、亞硝酸鹽、硫酸鹽、氯化物、揮發性酚類、氰化物、砷、汞、六價鉻、鉛、氟、鎘、鐵、錳、銅、鋅。3.5 監測方法生活垃圾填埋場周邊地下水中各污染物濃度的測定方法采用表5所列的方法標準。表5 生活垃圾填埋場周邊地下水水質監測方法序號污染物項目方法標準名稱方法標準編號1pH值玻璃電極法GB/T 5750.4-20062總硬度乙二胺四乙酸二鈉滴定法GB/T 5750.4-20063高錳酸鹽指數酸性法或堿性法GB11892-894氨氮納氏試劑分光光度法HJ 5316、5-20095硝酸鹽離子色譜法GB/T 5750.5-20066亞硝酸鹽重氮偶合分光光度法GB/T 5750.5-20067硫酸鹽離子色譜法GB/T 5750.5-20068氯化物離子色譜法GB/T 5750.5-20069揮發性酚類4-氨基安替比林分光光度法HJ 503-200910氰化物異煙酸-吡唑酮分光光度法GB/T 5750.5-200611砷原子熒光法GB/T 5750.6-200612汞冷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HJ 597-201113六價鉻二苯碳酰二肼分光光度法GB/T 5750.6-200614鉛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GB/T 5750.6-200615氟離子選擇電極法GB/T 57517、0.5-200616鎘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GB/T 5750.6-200617鐵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GB/T 5750.6-200618錳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GB/T 5750.6-200619銅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GB/T 5750.6-200620鋅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GB/T 5750.6-20063.6 質量保證與質量控制參見HJ/T 164-2004地下水環境監測技術規范。3.6.1 實驗室質量保證(1)空白試驗每批水樣分析時,應同時測定現場空白和實驗室空白樣品,當空白值明顯偏高、或兩者差異較大時,應仔細檢查原因,以消除空白值偏高的因素。(2)精密度控制凡樣品均勻能做平行雙樣的分析項目,每批水18、樣分析時均須做10%的平行雙樣,樣品數較小時,至少應至少做一份樣品的平行雙樣。平行雙樣可采用密碼或明碼兩種方式,若測定平行雙樣的相對偏差在允許范圍內,最終結果以雙樣測定值的平均值報出;若測試結果超出允許偏差的范圍,在樣品允許保存期內,再加測一次,監測結果取相對偏差符合質控指標的兩個監測值的平均值。否則該批次監測數據失控,應予以重測。部分項目精密度控制要求見表6。(3)準確度控制生活垃圾填埋場周邊地下水監測中,采用標準物質和樣品同步測試的方法作為準確度控制手段,每批樣品帶一個已知濃度的標準物質或質控樣品。對于受污染的或樣品性質復雜的地下水樣品,也可采用測定加標回收率作為準確度控制手段。部分監測標19、準物質測試結果的允許誤差或加標回收率的允許范圍見表6。當標準物質或加標回收率測試結果超出了表6規定的允許范圍,表明分析過程存在系統誤差,本批分析結果準確度失控,應找出失控原因并加以排除后才能再行分析并報出結果。表7生活垃圾填埋場周邊地下水監測項目質量控制指標序號污染物項目樣品含量范圍 mg/L精密度 %準確度 %加標回收率允許誤差1pH值114單位0.05單位-2總硬度(以CaCO3計)50895-10553高錳酸鹽指數2.015-154氨氮0.02-0.11590-110100.1-1.01095-10551.0890-10555硝酸鹽4595-10586亞硝酸鹽0.2895-10587硫酸20、鹽1-101590-1101010-1001090-1108100595-10558氯化物1-501090-1101050-250890-1105250595-10559揮發性酚類1.0890-110810氰化物0.51090-1101011砷0.051090-1101012汞0.0051590-1101013六價鉻1.0590-110514鉛1.0895-105515氟1.0895-105516鎘0.1895-105817鐵1.0595-105518錳1.0595-105519銅1.0895-105520鋅1.01095-10553.7 生活垃圾填埋場周邊地下水質量標準生活垃圾填埋場周邊地下21、水質量標準按照地下水環境質量標準(GB/T 14848-93)執行。4. 垃圾填埋場滲濾液對周邊土壤環境的影響調查4.1監測點位的布設垃圾填埋場對周邊土壤的影響主要通過降雨形成的地表徑流和大氣飄塵沉降兩種方式。點位以垃圾填埋場地為中心向由密漸疏呈放射狀布設,每個方向在填埋場地周邊500米范圍內至少布2個點,點位的具體布置要考慮垃圾填埋場的地理環境(如:地勢、風向等)。在點位布設范圍外附近相同土壤類型地設置1個背景點,作為調查對照點。若發現某一土壤監測點位存在監測指標超標的情況,則補測該點位附近有代表性的植物樣品。4.2采樣頻次枯水期采樣1次。4.3 采樣方法在監測點位50米50米采樣區域內按梅22、花法布置分點,采集分點中部位置規定深度的土壤,等重量混勻后用四分法棄取,保留相當于風干土3公斤的土樣。采樣時用采樣鏟挖取面積25厘米25厘米,深度為0-20厘米的表層土壤。若發現某一土壤監測點位存在監測指標超標的情況,下次監測時補采該點位的剖面樣,自下而上采集不同深度土壤(淺層土壤),中層取20-50cm,底層取100-120cm。4.4 監測項目生活垃圾填埋場周邊土壤環境監測關注常規及重金屬指標,具體為:pH值、汞、鎘、總鉻、砷、鉛、銅、鋅、鐵、錳、氟化物。4.5 監測方法生活垃圾填埋場周邊土壤環境中各污染物濃度的測定方法采用表8所列的方法標準。表8 生活垃圾填埋場周邊土壤環境中污染物測定方23、法序號污染物項目方法標準名稱方法標準編號1pH土壤pH-電極法全國土壤污染狀況調查樣品分析測試技術規定2汞土壤質量 總汞的測定 冷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GB/T 17136-19973鎘土壤質量 鉛、鎘的測定 石墨爐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GB/T 17141-19974總鉻土壤 總鉻的測定 火焰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HJ 491-20095砷土壤質量 總砷的測定 硼氫化鉀-硝酸銀分光光度法GB/T 17135-19976鉛土壤質量 鉛、鎘的測定 石墨爐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GB/T 17141-19977銅土壤質量 銅、鋅的測定 火焰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GB/T 17138-19978鋅土壤質量 銅、鋅的測定 24、火焰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GB/T 17138-19979鐵土壤 鐵的測定 火焰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全國土壤污染狀況調查樣品分析測試技術規定10錳土壤 錳的測定 火焰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全國土壤污染狀況調查樣品分析測試技術規定11氟化物土壤 氟化物的測定 離子選擇電極法全國土壤污染狀況調查樣品分析測試技術規定生活垃圾填埋場周邊植物中各污染物濃度的測定方法參考全國土壤污染狀況調查農產品樣品采集與分析測試(前處理)技術規定。4.6 質量保證與質量控制參見“全國土壤污染狀況調查質量保證技術規定”。4.6.1 實驗室內部質量控制(1)空白試驗空白試驗的重復結果應控制在一定波動范圍內。(2)精密度控制每批樣品隨25、機抽取10%樣品做平行雙樣檢查,當批樣品量1005(3)準確度控制無機分析準確度采用國家有證標準參照物(GBW)控制,實驗室質控人員至少在50個樣品中插入一個土壤標準參照物樣品或插入待測樣品總數2%的標準參照物進行分析。每種元素的每次分析結果單獨計算測定值與標準值的對數偏差或相對偏差,全量無機元素全量分析準確度允許限值見表10。有機分析采用基體加標和有證標準參照物質進行準確度控制。表10 全量無機元素全量分析準確度要求含量范圍 準確度檢出限三倍以內0.12檢出限三倍以上0.101%-5%0.075%0.054.7 生活垃圾填埋場周邊土壤環境質量標準生活垃圾填埋場周邊土壤環境質量標準按照GB 126、5618-1995土壤環境質量標準執行。5 基礎情況調查表附表1 垃圾填埋場的建設與運行情況調查表市州名稱:垃圾填埋場建設與運行的基本信息垃圾填埋場的填埋情況名稱地理位置占地面積建設時間運行時間使用年限封場時間填埋容量填埋量與地區垃圾產生量的比例填埋固廢的類型分單元填埋情況填表人 審核人 填表日期 附表2垃圾填埋場的防護與環境管理情況調查表市州名稱:垃圾填埋場名稱滲濾液產生量采取的防滲措施滲濾液處理工藝滲濾液處理容量滲濾液排放去向雨污分流情況環境監測狀況氣體收集裝置設置狀況及利用情況管理現狀填表人 審核人 填表日期 填表說明:1、管理現狀主要指垃圾填埋場的管理機構、人員設置、制定的相關管理制度27、與制度的落實情況等。附表3 垃圾填埋場周邊水文地質與環境情況調查表市州名稱:垃圾填埋場名稱受納水體水域功能填埋場地質條件周邊環境信息環境敏感點情況填表人 審核人 填表日期 填表說明:1、周邊環境信息主要指是否有水源地、土壤植被、周邊土地利用狀況。 附表4 垃圾填埋場滲濾液監測基本信息登記表市州名稱:垃圾填埋場名稱:監測日期:滲濾液產生量(m3/d):滲濾液污染監測情況:監測項目處理設施進口濃度/(mg/L)處理設施出口濃度/(mg/L)滲濾液污染物產生量/(t/a)滲濾液污染物排放量/(t/a)滲濾液污染物去除率(%)填表人 審核人 填表日期 填表說明:1. 若無滲濾液收集處理裝置,則相關內容可不填寫。
CAD圖紙
上傳時間:2024-07-29
29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