辣椒新品種制種及蔬菜育苗擴建項目可行性方案(27頁).doc
下載文檔
上傳人:正***
編號:871767
2024-01-04
25頁
198.50KB
1、第一章 總 論1.1項目名稱及承辦單位概況1.1.1項目名稱: 辣椒新品種制種及蔬菜育苗擴建項目。1.1.2項目單位: *市*區*辣椒合作社1.1.3項目負責人: 1.1.4項目單位組建時間: 2006年3月1.1.5項目單位性質 農村合作組織1.1.6項目注冊資金及股本構成 項目注冊資金:50萬元 股本構成:每股2000元,共計250股。1.1.7項目單位基本情況*市*區*辣椒合作社,成立于2006年3月,到目前社員共有128人,注冊資金為50萬元。合作社有耕地315畝,社員集約耕地2268畝。目前有溫室11個,鋼架塑料大棚18個;機井3眼,變壓器1臺,高底壓線路2860多米;四輪車、手扶車2、旋耕機、播種機、覆膜機等機械8臺;有貨運汽車一輛;有各種電動化噴霧器、施肥器等16臺件;有辦公用房8間,庫房6間;投資20萬元購回辣椒親本26個,使辣椒、蔬菜新品種組合達到83個。目前合作社總資產已達462萬元,其中固定資產385萬元,凈資產426萬元。合作社主要以辣椒制種、蔬菜育苗為主,同時社員統一規劃、統一安排進行蔬菜種植。2008年辣椒制種面積40畝,蔬菜育苗溫室、大棚29個,面積29畝,為1200多畝蔬菜提供秧苗。同時合作社繁育了166個蔬菜親本。合作社社員種植蔬菜2000多畝。2007年合作社總收入達到884萬元,其中蔬菜種植800萬元,制種48萬元,育苗36萬元;凈收入618萬元3、,每個社員人均4萬元。1.2項目建設的范圍及依據1.2.1可行性研究報告的范圍 本可行性研究報告的范圍主要有:對*市*區*辣椒合作社辣椒制種及蔬菜育苗擴建項目提出背景,必要性、可行性分析,產品市場分析、建設規模及建設內容的確定、項目建設方案、項目建設進度安排、組織管理、項目投資估算等。1.2.2可行性研究報告的編制依據(1)農業部關于全面推進“無公害食品行動計劃”的實施意見。(2)*市農業和農村經濟“十一五”發展規劃。(3)*市*區*辣椒合作社章程及發展規劃。第二章 項目建設的基本條件2.1項目區基本情況*位于東經111054,-113035,北緯39003,-40030,之間。西部、北部與內4、蒙古自治區相連,南部與忻州地區相鄰,東北部緊靠北方重鎮大同市。東部平川地區沃野千里,灌溉便利,生產條件較好。西部山區,群山綿亙、丘陵起伏,溝壑縱橫,自然資源豐富。日照長,氣溫低、風沙多,無霜期短,晝夜溫差大。冬季寒冷干爆,夏季短促,降水少而集中于秋季,屬典型溫帶大陸性季風氣候。項目區年平均氣溫7.5,年總積溫2737,無霜期136天,年平均降水量410。*市*區是市府所在地,區內有神頭一、二電廠和平朔露天煤礦一礦、二礦。區內總人口達50多萬人,其中市直單位及礦區、廠區非農人口達30多萬人。全區總耕地面積90萬畝,其中蔬菜面積11萬畝,正在形成規模。蔬菜種類主要有青椒、尖椒,蘿卜、園白菜、架豆、5、西紅柿、黃瓜等品種,其中辣椒面積近2萬畝,占全市蔬菜面積的20%。2.2項目建設的必要性和可行性。近年來,隨著市場經濟的發展,我市農業結構調整不斷優化,蔬菜生產在面積逐年擴大的基礎上,種類品種結構逐漸趨優趨清。辣椒過去只作為調味菜,目前成為占蔬菜種植面積三分之一的大路菜,并且成為當地外調菜種的主導菜,現在辣椒種植面積逐年擴大,產業化經營已初具規模,成為農民致富的一條重要渠道。但隨著辣椒種植面積的逐看擴大和連續種植,品種退化、病害嚴重、加工包裝滯后等現象普遍存在,這不僅影響了辣椒的產量和質量,同時也影響到銷售的價格。推廣研制辣椒新品種勢在必行。同時,辣椒、園白菜、西紅柿、黃瓜等因受氣候影響,播期6、遲,上市遲,產量低,品質差,在溫室、大柵里進行營養筒育苗,可克服上述困難,既可增長,又可提早上市,同時避免春季病蟲危害。*區*辣椒合作社是目前*地區唯一的以引進、培育適合當地生產辣椒新品種,并進行溫室、大棚蔬菜育苗的大型合作組織,近兩年合作社技術指導組、積極引進、培育新品種,先后投資20萬元購回青椒、尖椒自交系26個,引進新品種組合16組,引進繁育蔬菜新品種83個,已研制并試驗、示范出適宜本地栽培的辣椒品種8個,其它蔬菜品種13個。同時,在溫室、大棚育苗中,創造出以有機肥為主,配合微肥施用,抗病性增強,豐產性能好的一套良好栽培模式,得到廣大菜農的認可。2.3市場需求分析全區2萬畝辣椒種植,需優7、良品種6000斤,按畝制種50斤計算,制種面積需120畝??紤]到自然氣候等原因,制種面積需擴達到140畝左右。全區園白菜、西紅柿、黃瓜、青椒、尖椒面積5萬畝,按每畝育苗供35畝大田栽植計算, 5萬畝大田蔬菜需1500畝育苗面積。因此,辣椒制種及蔬菜育苗急需擴建,才能逐步滿足蓬勃發展的蔬菜栽培市場需要。第三章 技術現狀及現有工作基礎3.1國內外技術現狀及發展趨勢。目前國內在青椒推廣上主要有中椒系列和一些進口品種,在性能上主要選育果型好,果肉厚、單果重、耐運輸、耐高溫、抗病毒、炭疽病、疫病等。尖椒品種推廣主要是色澤好、辣味較濃、耐高溫、抗病、易運輸的品種。辣椒主要品種有中椒四號、五號、七號、九號,8、翠龍218、新豐5號、雙豐9號、特大牛角王、保加利亞尖椒、屯 玉九號等品種。在蔬菜育苗上,為進行土壤消毒,多采用70%的敵克松500倍或多菌靈1000倍液,百菌清600倍液淋施苗床,以防治多種根腐病和維管束病害等。3.2現有工作基礎(1)現有制種、育苗溫室、大棚29個,面積29畝。(2)合作社現引進、購回國內辣椒新品種親本26個,提純成功親本31個,引進新品種組合16人,選育出適合本地栽培,且產量高,品質在國內市場暢銷的品種3個,且在本地得到推廣。 同時,引進各種蔬菜品種83個,其中選育出適宜本地種植的品種24個,根據近幾年的栽培,很受菜農的歡迎,市場暢銷。目前,合作社制種面積40萬畝,育苗溫9、室、大棚面積29畝。第四章 項目建設情況4.1項目選址原則辣椒育苗地點的選擇執行中華人民共和國農業行業標準無公害食品蔬菜產地環境條件;無公害蔬菜生產基地應選擇在生態條件良好,遠離污染源,并具有可持續生產能力的農業生產區域。項目區地處城區南15公里處,附近無工廠企業,無污染源,條件完全符合。4.2項目區選址 項目建設地點選擇在*區沙塄河鄉上沙塄河村西合作社的315畝地內。4.3建設條件4.3.1自然條件 區內地勢平坦,氣候溫和,晝夜溫差適中,水源充足,土壤肥沃。南邊靠小型水庫,該區地表經流1400萬立方米,可供開采的地下水儲量8769萬立方米。4.3.2配套條件(1)供水條件該址地下水源豐富,水10、質優良。項目區原有機井3眼,出水能力均在30T/H,輸變電線路5公里,有土渠1公里。(2)電力條件*區臨近神頭一、二電廠,附近有沙塄河變電站,供電設施完善,可滿足生產、生活用電需求。(3)交通通訊條件該區域地處*市開發區,開發區新建水泥路途徑項目區地頭,小車可直接進地,交通便利,項目區距市區15公里,距沙塄河鄉2公里,附近有信息轉送設施,通訊快捷。第五章 項目建設方案5.1項目建設規模 辣椒制種面積由目前的40畝,擴大到140畝,即新建100畝制種田。蔬菜育苗由目前的29個溫室大棚,再建20個日光節能溫室和20個鋼架塑料大棚,擴大到69個,面積由原來的29畝,擴大到70畝。5.2生產及服務規模11、 項目實施后,辣椒制種由目前的年產種子1600斤,發展到5000斤,可供1.6萬畝辣椒種植。蔬菜育苗由目前的29畝,擴大到70畝,可滿足社員及周邊群眾2100畝的蔬菜生產秧苗供應。5.3項目建設內容 新建日光節能溫室20個,建鋼架塑料大棚20個,建u型防滲渠水渠3000米,建有機肥化糞池60個;購電動噴藥器械60套,機械噴藥機50個,辣椒制種純度鑒定棚1個,農機具8臺,農藥攪拌灌1個,種子處理恒溫設備1套,誘殺昆蟲燈具300個,新建30畝蔬菜市場1個,建科技培訓教室、書屋一個。5.4項目建設起止年限2008年8月2009年5月2008年8月11月,20個溫室的土建工程完成;2008年8月11月12、,3000米U型防滲渠土建工程完工;2008年8月11月,所有儀器設備選擇確定;2009年1月5月,完成所有建設項目。5.5.技術要點 5.5.1制種技術在隔離區繁育辣椒優良品種及正在推廣的父母代親本;在隔高區種植父本;在制種田種植母本;掌握關鍵授時間,人工及時授粉。認真培育制種田,做到純度高、產籽高。5.5.2育苗技術(1)苗床地的選擇 應選擇土壤疏松肥活、排灌良好,前茬未種過茄果類作物的田塊,最好選擇水稻田育苗。 (2)苗床土壤處理 翻炕苗床20-30天以上,整地作畦,苗床長5-8m,寬1m,高25cm,播種前7天進行土壤消毒。可用70敵克松500倍或多菌靈1000倍液,百菌清600倍液淋13、施苗床,以防治多種根腐病和維管束病害。 (3)苗床整地 苗床土層一般要求深20-25cm,營養土按農家肥和土比例為3:7,摻適量過磷酸鈣配制,667施復合肥50kg,混勻,然后將苗床整平整細,左右播種前1天拭下午澆足底水,播種前再澆1次水,待播。 (4)種子消毒及播種 首先將種子用紗布包好,用清水浸泡6小時,取出擠掉水滴,再放入已配好的消毒液中草藥液中浸15-20分鐘,取出用清水洗凈后,用干細砂或干細土拌勻,均勻地播在苗床上,用消毒的營養土作蓋種土,以0.6-0.8cm為宜,表面再蓋上一層草或遮陽網,以防雨水沖刷和太陽曬,不使水份蒸發太快。5.6質量標準育苗制種禁止使用5種禁用的農藥,嚴格按無14、公害生產標準進行生產。第六章 經費預算及投資來源6.1投資估算項目總投資218萬元,其中建設投資179.8萬元,(均為建材購置費用,人工由合作社出勞力解決);儀器、機械設施購置費35.2萬元;其他費用3萬元。(附表3)6.2資金籌措項目總投資擬以兩個渠道籌措,一是合作社社員每戶集資1萬元,共128萬元;二是合作社出資30萬元;三是申請國家投資60萬元。6.3申請國家支持的理由6.3.1合作社處于起步發展階段,自身經濟薄弱,不能滿足發展需要,請求上級支持。6.3.2因制種育苗均為廣大農民服務,其社會效益遠遠大于自身利益,項目的實施將有力推動當地蔬菜品種的更新換代,提高生產能力和抗病能力,帶動當地15、辣椒及蔬菜標準化生產,保障人民的生活安全,促進農民增收。第七章 經費預算及投資來源7.1建設地點環境現狀本項目建設地點環境條件良好,周邊無任何污染源,因此周邊環境不會對本項目產生污染。項目投產運營后,周圍環境和本項目互不構成影響。7.2污染源和污染因素分析本項目為無公害蔬菜育苗和辣椒制種生產,在生產過程中嚴格按照無公害蔬菜生產技術規程操作。肥料以有機肥和菌肥為主,限制使用化肥,農藥以生物農藥為主,禁止使用劇毒農藥和禁用農藥。因此,在生產過程中,不會對周邊環境產生污染,同時由于限制化肥和農藥的使用,還可以改善生態環境,有利于農業的可持續發展。日常生活中有可能對環境產生污染的污染源和污染物主要有生16、活廢水。7.3環境污染的治理對可能造成污染的生活用水等,采用格柵過濾的物理處理方法進行處理,處理后的污水直接用于農田灌溉或有機肥漚制。第八章 效益及市場風險分析8.1制種效益制種由40畝擴大到140畝,及擴大100畝,每畝制種50斤,每斤200元,畝制種收入10000元,比種菜多收5000元,擴大的100畝制種田增收50萬元。8.2育苗效益育苗地由29畝擴大到70畝,擴大41畝,按每畝育苗純收入6000元計算,擴大的41畝育苗大棚,一季育苗可增收24.6萬元。8.3其它效益增加的20個溫室可以四季種植,每個溫室除育苗外的其它三季可種植反季節蔬菜,每個溫室純收入1.5萬元,20個溫室可純收入3017、萬元。增加的20個大棚,可在后秋多種一薦反季節蔬菜,每個大棚純收入5000元,20個大棚純收入10萬元。農機具的購置和噴藥等機械的增加,將大量節省人工,減少費用,預計可節省2000個勞動工作日,每天50元,約10萬余元。8.4推廣應用前景分析制種基地和育苗溫室、大棚的建設,可一次建設,多年使用。辣椒及蔬菜的品種再不斷更新,新的優良品種不斷產生,同時多年種植的品種也在退化,需要更新。項目建設后,在制種和育苗的同時,也同時試驗是示范新品種的良好基地,選出適宜本地的好品種及時推廣,這將對*區甚至*市蔬菜發展起到推動作用。8.5項目實施的風險分析育苗在溫室和大棚進行,避免了項目區晚霜和干旱、風大的危害18、。制種受自然危害較多,春季為晚霜、干旱,由于制種田相對集中連片,防凍措施便于實施,如煙霧防凍,澆水防凍等。制種田由于水利設施配套齊全,能及時澆灌,干旱對制種造不成危害。 第九章 必要的支撐條件及 組織實施方案9.1必要的支撐條件技術支撐 近年來,*辣椒合作社積極與*市農業局技術站、植保站、土肥站、科教科聯系,并得到上述單位的技術支持,同時聘請*農校的幾位專家教授常年到合作社指導。在項目建設中已得到有關部門的技術支持。這次項目建設我們將擴大與農業科技部門的聯系,將與省農科院、山西農大積極聯系,爭取科研單位的支持。人力支撐 合作社現有社員128人。在立項前,我們招開全體社員大會通過,并得到全體社員19、的一致擁護。在項目實施中,所有人力用工,全部由合作社社員解決。9.2組織管理措施合作社由理事長李泉負責,下設理事會和監事會。并成立了技術組、財務室,生產管理組、質檢組。項目實施中,將專門成立項目領導組,負責項目的計劃、財務、物資等宏觀管理。建立健全項目監管制度,嚴格按計劃執行,按工程進度安排資金。按基本建設管理程序,負責對建設工程進行檢查、定期向有關部門匯報項目的實施進展情況。項目領導組明確目標責任和嚴格獎懲制度,實行建設項目法人終身制。9.3項目建設管理項目建設過程中嚴格遵守基本建設程序,履行報批手續。實施過程中從勘察設計到施工直至竣工驗收等各個階段嚴把質量關,按照有關規定選用有相關資質的勘20、察設計,施工和監理單位參與項目建設,落實建設工程質量終身負責制。項目建成后必須進行驗收,未經驗收或驗收不合格的不得交付使用。9.4項目財務管理本項目建設資金實行專款專用,專戶儲存,專人管理,嚴禁擠占挪用。加強對建設項目的執法監督,充分發揮審計及投資和資金管理部門的監督作用,以確保項目進行及效益的正常發揮。第十章 社會效益10.1社會效益通過項目實施,使當地辣椒、蔬菜品種更新,提高產量和品質,并推動蔬菜的標準化生產,增加市場的競爭力,提高農民素質和科技水平,增加農民收入,增強當地經濟的綜合競爭力,推動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帶動農民增收。通過育苗,可帶動菜農4200多畝蔬菜提早上市,按每斤菜多賣0.21、2元計算,每畝6000斤蔬菜可增收1200元,4200畝可增收504萬元。同時新品種的質量高,耐運輸,銷路好。提高農民素質和科技水平。對購種購苗農戶,合作社要進行技術培訓(免費),使廣大農民對新品種、新技術有充分的認識,引導農民學科技用科技。帶動相關產業發展,通過項目的實施,帶動包裝、運輸等相關產業的發展,延長產業鏈,促進農業可持續發展,使農民穩定增收。第十一章 項目建議實施進度 項目計劃建設期1年,溫室、防滲渠、化糞池、市場的土建工程用5個月完成;設備招標采購1個月;溫室屋頂、鋼架大棚、市場頂棚等建設用5個月,試生產及竣工驗收1個月。 項目建議實施進度表序號 月項目123456789101122、121溫室等土建工程2設備招標采購3頂棚等建設4試生產及竣工驗收建設內容及投資估算表序號建設內容單位數量單價(萬元)金額(萬元)備注1日光節能溫室個203.5702鋼架塑料大棚個202403U型防滲水渠米30000.012364有機肥化糞池個600.063.65電動化噴藥器械套600.2126機械噴藥機個500.157辣椒制種純度鑒定棚個1558農機配套臺80.856.89農藥攪拌灌個22.5510種子處理恒溫設備套12211誘殺昆蟲設備個3000.0123.612蔬菜、辣椒銷售市場個1202013科技培訓、服務室間199合計218目錄第一章 概述11.1 基本情況11.2 項目建設背景11.23、3 項目建設及運營單位情況21.4 項目建設的必要性21.5 主要編制依據71.6 主要編制原則81.7 編制范圍81.8 主要研究結論91.9 全廠主要技術經濟指標9第二章 生活垃圾概況112.1 工程區域概述112.2 生活垃圾處理現狀122.3 生活垃圾產量預測142.4 本項目建設規模的確定152.5 垃圾成份調查和熱值分析16第三章 垃圾處理工藝的選擇183.1 常用垃圾處理工藝比較183.2 國外垃圾處理技術概況193.3 國內垃圾處理技術213.4 垃圾處理工藝的選擇22第四章 廠址選擇244.1 選址的基本要求244.2廠址選擇244.3 廠址條件27第五章 焚燒工藝方案論證224、95.1 焚燒爐爐型選擇295.2 主要機械爐排爐技術簡介345.3 本工程焚燒生產線的配置415.4 汽輪發電機組的配置435.5 煙氣凈化方案的選擇44第六章 工程設想546.1 總圖運輸工程546.2 垃圾接收、貯存及給料系統586.3 垃圾焚燒系統596.4 余熱鍋爐系統646.5 鍋爐及主要輔助設備一覽表686.6 煙氣凈化系統696.7 除渣系統766.8 飛灰處理系統776.9 汽輪發電系統796.10 電氣系統826.11 儀表及自動控制系統886.12 給排水系統966.13 化學水系統1026.14 動力系統1066.15 通風與空氣調節1096.16建筑設計1116.1725、 土建結構設計112第七章 環境保護1197.1 主要污染物與污染源1197.2 環境保護標準1217.3 污染物治理措施1237.4 環境監測1267.5 環境影響初步分析1277.6環保投資127第八章 勞動安全與職業衛生1288.1 設計依據1288.2 主要危害因素分析及防范措施1298.3 生產危害因素及其防范措施1308.4 其它防范措施1318.5 職業衛生措施1328.6 勞動安全與職業衛生機構1328.7 應急措施1338.8 預期效果1338.9 勞動安全及職業衛生專項投資133第九章 節能1349.1 工藝系統主要節能措施1349.2 電氣系統主要節能措施1349.3總圖26、布置上的主要節能措施1359.4 建筑主要節能措施135第十章 消防13610.1 消防設計范圍13610.2 生產廠房火災危險類別13610.3 主要設計原則13610.4 消防設施13610.5火災報警系統137第十一章 管理機構和勞動定員13911.1 組織機構13911.2 工作制和勞動定員139第十二章 工程實施與進度安排14112.1 項目實施14112.2 進度安排141第十三章 投資估算與經濟分析14213.1 投資估算14213.2 財務評價及經濟效益分析144第十四章 結論和建議15214.1 結論15214.2 建議152目 錄第一章 總 論11.1項目概況11.1.1 27、項目名稱11.1.2 項目建設性質11.1.3 項目建設單位及性質11.1.4 項目單位負責人11.1.5項目建設地點11.1.6 項目建設規模及內容11.1.7項目建設期限21.1.8投資規模及資金構成21.1.9 資金籌措21.2可行性研究報告編制依據與范圍21.2.1編制依據21.2.2研究工作范圍31.3研究結論3第二章 項目建設的背景和必要性42.1項目建設背景42.2項目建設必要性62.3項目建設的可行性82.3.1宏觀政策面82.3.2資金籌措的可行性強82.3.3外部配套條件好8第三章 項目建設條件93.1項目地址自然條件93.1.1 地理位置93.1.2氣候狀況93.1.3資28、源優勢93.2社會經濟條件103.3工程地質情況113.4項目場外資源共享條件123.5項目配套建設條件133.5.1項目供電133.5.2供水與排水133.5.3供熱及供氣13第四章 項目建設單位基本情況154.1主要職責154.2內設機構164.3派出機構174.4人員編制和領導職數17第五章 項目建設方案185.1建設原則185.2指導思想195.3功能分區與布局195.4建設規模及內容195.5工程設計方案215.5.1土建工程建筑結構設計215.5.2給水排水系統方案設計225.5.3采暖通風方案設計235.5.4電氣設計23第六章 環保及消防和節能256.1項目建設的環境保護25629、.2環境保護評價266.3消防措施276.4節能要求286.4.1門、窗洞口與墻體節能要求286.4.2電器設備節能要求286.4.3水、電、暖與燃氣管網設計要求286.4.4節能管理要求28第七章 項目組織與項目管理297.1 組織機構297.2 項目工程質量管理307.3 項目財務管理307.4 項目管理307.5 工程管理安排317.5.1 工程建設期間的管理317.5.2 工程建成后的管理32第八章 項目的招投標工作338.1招標依據338.2招標范圍338.3招標方式338.4招標組織形式338.5招標組織形式表33第九章 項目投資估算與資金籌措359.1投資估算依據359.2投資估算359.3建設資金籌措369.4建設資金使用計劃369.5資金使用及管理37第十章 項目實施進度安排3810.1 建設進度安排3810.2 項目實施進度直線圖38第十一章 綜合評價401.1經濟效益評價401.2社會效益評價40第十二章 研究結論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