冷鏈物流配送中心建設項目環境保護設計方案(16頁).docx
下載文檔
上傳人:正***
編號:871772
2024-01-04
15頁
20.53KB
1、冷鏈物流配送中心建設工程環境保護設計方案1.1執行標準及環境現狀執行標準根據國家環境保護的有關法規,在工程實施過程中對 排出的污染物應采取必要的措施,使之到達國家的排放標 準及總量控制要求。工程設計遵循清除污染、保護環境的 原那么。在設備選擇和安裝上采取一系列控制、減少污染源 的措施,使污染控制在允許標準范圍。工程建設執行以下 環保標準:中華人民共和國環境保護法;中華人民共和國大氣污染防治法;中華人民共和國環境噪聲污染防治條例;大氣污染物綜合排放標準(GB1697-1996);污水綜合排放標準(GB8978-1996);環境空氣質量標準(GB3095.1996);地表水環境質量標準(GB3832、8-2002); 防止揚塵,減少大氣污染。施工期間盡量選用煙氣量較少的 內燃機械和車輛,減少尾氣污染;施工道路經常保持清潔衛 生,以減少汽車輪胎與路面接觸而引起的揚塵污染。3、施工期間施工機械不產生超空氣污染標準的排氣, 但建筑材料的運輸、堆放和使用過程中的揚塵,應采取灑水 等措施防止,以減少對附近居民學習、工作和休息的影響。4、生活污水、生活垃圾的主要來源是員工生活和施工產 生的建筑垃圾。建筑垃圾按城管部門規定的時間、地點及時 進行清理,文明施工,地塊周圍設置高于3米的簡易屏障, 減少施工機械的影響。生活污水經化糞池處理后排入污水管 網。5、生活垃圾實行袋裝化管理,集中至垃圾箱內,由環 保部3、門統一運出工程外處理。施工泥漿對環境的不利影響最 大,建議施工時將泥漿外運或臨時沉淀后廢水排放。6、為了降低施工期產生的污染,工程施工現場采取如 下管理控制措施:(1)施工現場需用2米高的隔離防護墻、施工道路硬 化,建筑工地出入口及其它場地要設專人清掃,建立經常性 的灑水制度,保持建設場地清潔。(2)所有土木工程、建筑外裝修工程,必須采用密目 網進行全封閉施工。施工現場內的水泥、白灰等散狀材料必 須遮蓋封閉。(3)建筑施工現場的垃圾必須采取定點分類、封閉存 放、及時清運等防塵防污染措施。(4)工地出入口要設置車輪沖刷設施,防止將泥土帶 出工地;裝運物料、土方、渣土及垃圾的車輛要遮蓋封閉, 并按4、環衛部門批準的路線、時間、地點傾倒,禁止車輛超載。(5)對易產生揚塵的路面、沙石料堆、存土等采取定 時撒水措施。(6)建筑施工企業應當按規定使用預攪拌混凝土,減 輕揚塵污染和噪聲污染。(7)按照城市建筑施工噪聲污染防治的有關要求,合 理安排施工順序,不經許可嚴禁夜間施工,各種運輸車輛和 施工機械應全部安排在晝間(6:00至22:00)施工,噪聲較 大的工種、工序,施工單位應采取措施減少噪聲。因施工特 殊要求需夜間施工的,要到環保部門辦理審批手續,經審查 同意后方可施工。(8) 加強對施工人員的管理,禁止拋撒式裝卸物料和 垃圾,嚴格按照國家、省和連云港市有關管理規定,施工期 渣土經連云港市環衛部5、門批準后,運到指定的地點統一存 放。1.3工程營運期主要污染源及治理措施工程營運期的環境影響1、工程建成后,對周圍大氣污染主要是臭氣和粉塵等, 由于采取了除臭工藝和除塵工藝,因此,其污染物的排放可 以到達大氣污染物綜合排放標準(GB16297-1996),敏感 點地區周圍的大氣環境質量可以到達大氣環境質量標準 (GB3095-1996)的II級標準,對大氣環境的影響較小,但是, 此工程雖然大氣質量達標,但對周圍敏感點地區居主人員嗅 覺上仍有感覺,因此,在工程建設后應該積極地提高除塵設 備的運轉效率,使敏感點地區居住人員的影響到達最小。2、工程建成后,主要的噪聲源為生產設備,其噪聲強 度為8016、00dB(A)。場界處噪聲只有在場界西才能到達工 業企業場界噪聲標準晝間的II級標準,其他均無法達標; 但對工程周圍的各敏感點的影響不大,都能到達城市區域 環境噪聲標準II級標準。因此,為了保護該工程區域內工 作人員的身體健康,提高區域聲環境質量,建設單位應采取 積極措施,使之到達環境質量標準。3、本工程的建設會給原先在擬建工程地塊上或附近生 產和生活的人帶來不快。在垃圾運輸過程中有兩方面的影 響:一是對道路交通的影響,另外是運輸途中垃圾和滲瀝水 的灑落;后者的影響較大,應采用帶有壓縮裝置的密封運輸 車。工程建成后不可防止地要對該區域的生態造成破壞,主 要是在夏、秋高溫、高濕季節蠅類繁殖高峰期7、,已有針對性 地采取滅蠅措施。并且由于生活垃圾中存在病菌,容易在周 圍空氣中帶有病菌,給操作工人和附近人員帶來危害,易感 染疾病,應做好計劃免疫工作、衛生管理及防疫工作等。環境保護措施一、廢水治理措施生產廢水經廢水處理系統回收油分后,經化學處理或生 物處理,BOD和COD量到達規定標準后與生活廢水一并排 放(或灌溉廠區花草、樹林)。廢水治理設施與生產車間同 步設計,同步施工。杜絕先污染后治理犧牲生態環境的做法。二、噪聲防治措施機器設備下設減震器隔音設施。再加上廠區植樹、種草、 美化環境,同時也起到一定消除噪音的作用。在設備選購時, 盡量選擇噪聲小,最先進的設備;廠房設計時,盡量做到寬 敞、高大8、采取吸音材料粉刷廠內墻壁,盡量使噪聲不要在 廠房內形成反射、回蕩、合成,將噪音控制在85db以下, 到達工業企業噪聲生活標準的要求。三、生活垃圾本工程生活垃圾實行袋裝化,由專職衛生保潔人員統一 收集,集中到垃圾中轉站分類后,由環衛部門運往城市垃圾 處理場。1.4環境影響評價結論綜上所述,建設工程重點:一是落實好工程區內水環境 的環境保護措施;二是做好該區內的噪聲治理措施。本工程 建設過程中產生少量的廢物、噪音和污水,對周圍環境基本 無影響,工程建成后,在采取相應的環境保護措施后,對周 圍環境不會造成明顯的不利影響,并能通過其建筑造型和綠 化美化周圍環境。綜合分析,工程建設有利于當地環境的改善9、,從環保角 度上,該工程的選址與建設是基本可行的。工業企業設計衛生標準(GBZl.2002);聲環境質量標準(GB3096.2008);地下水質量標準(GB/T14848-1993);土壤環境標準(GB15618-1995);大氣污染物綜合排放標準(GB16297.1996);建筑施工場界噪聲限值(GB12523-90);其他有關規范和標準。地理位置和自然條件1、方位面積某某新區規劃由三局部構成:(1)北起燒香河,西至燒 香支河,南至善后河、埒子河口中心線(含某某濕地約7平 方公里),東至海堤路。南北平均長度25公里,東西平均長 度1.5公里,周長65.2公里,面積約194平方公里。(2)埒 10、子河口以北13公里岸線,規劃建成雙堤環抱式港灣,面積 約74平方公里,其中填海形成陸域面積約45平方公里。(3) 中云臺國際物流園約22平方公里。以上三局部規劃總面積 約290平方公里。某某新區灘涂面積約14平方公里(海堤外推200米和 濕地面積),海域面積約1700平方公里(海岸基線外推12 海里)。金橋鹽業公司臺南鹽場、某某鹽場位于某某新區境內。2、氣候特征某某新區屬暖溫帶濕潤性季風海洋性氣候,兼有暖溫帶 和北亞熱帶氣候特征,年平均氣溫14C左右,一年四季清楚, 冬無嚴寒,夏無酷暑,溫和濕潤,氣候宜人。3、山川河流水庫(1)水系。某某新區水系錯綜復雜,主要包括城市生 活水系和鹽場生產水系。11、區域內南北走向的河道主要有兩 條,一條為駁鹽河,另一條為海堤內側的復堆河。北側的燒 香河、西側的燒香支河是規劃區的外河。駁鹽河為鹽場原鹽 外運的通航運輸河道,河長約25.7km,現狀河口寬20m 30m,河底寬約10m12m,設計河底高程0.00m,正常保持 通航水位2.40m左右。海堤內側的復堆河為海堤復堤留下的 河道,具有將東西向排水河道的澇水沿復堆河向擋潮閘匯集 的排水功能,河道全長約25km,河口寬20m80m不等。 燒香河是該新區的主要泄洪通道,起于鹽河,終于燒香河新 閘,由燒香河新閘流入黃海,長度為30.7km,總流域面積約 450km,堤頂高程4.5m,河底高程-I.0m2.5m12、,河面寬度為 40m160m,河底寬度25m140m,邊坡1: 4。東西向的 河道眾多,河長較短,一般在6km9km左右,河口寬一般 在20m左右,主要有排淡河、方洋河、方南河、嚴港河、馬 二份河、納潮河、西港河、深港河等河道。生產水系是一套 獨立完整的水系,與鹽業的生產工藝息息相關,主要由駁鹽 河和一系列的排水道與送水道組成。(2) 水庫。某某新區有較多的水庫,現有主要的水庫 有劉坪水庫、張坪水庫、馬二份水庫、一號水庫、二號水庫 和三號水庫。(3) 河閘。某某新區擋潮涵閘在2005年進行了新建及 加固,現有穿海堤涵閘10座,包括小丁港閘、劉坪港閘、 方洋港閘、方南閘、嚴港閘、洼港閘、張港閘、13、揚水站引水 閘、西船閘、東山閘。此外,某某新區外河燒香河入海口有 燒香河新閘控制、排淡河入海口由大板跳閘控制,燒香支河 入埒子口有燒香河閘控制,大板跳閘是排淡河入海口,每孔 凈寬5米,共5孔,閘底板高程-2.5m,燒香河新閘是燒香河 入海口,每孔凈寬10m,共5孔,閘底板高程-2.5m,設計過 閘流量580m/s,是目前燒香河出海口門。(4)防洪排澇。防洪主要靠東側和南側的海堤、北側 的燒香河堤防及西側的燒香支河堤防。東側的海堤己建成能 抵抗50年一遇高潮位加10級風浪標準的海堤,北側的燒香 河和燒香支河堤防目前只滿足20年一遇防洪標準。某某新 區鹽場內排水自成系統,主要負責鹽場的排水功能,通14、過駁 鹽河和十多條河溝排入大海,由小丁港閘等閘口控制。利用 潮汐開閘引海水入鹽場水庫以供生產;排水時關閘,雨水通 過十多條河溝,分別排向駁鹽河和復堆河,然后入海。送水 道與排水道相間分布,但自成系統,互不貫通。(5)潮汐。某某新區東臨黃海,河道受潮汐影響較大, 潮型屬正規半日潮型。根據燕尾港潮水位站資料,歷史最高 潮位為3.91m (1991年8月31 H ),歷史最低潮位為 2.7m(1987年9月8日),多年平均高潮位為3.32m, 50年一 遇高潮位為4.04m,百年一遇高潮位為4.15m。(6)山川。東敝山位于某某新區境內,東隙山呈西北 至東南走向,最高點海拔86.4米,周長約3.5公15、里,占地約 1.75平方公里,最寬處約0.7公里。4、環境容量根據連云港市環境空氣質量功能區劃分,某某新區 環境空氣為二類功能區,空氣質量良好。廠址環境現狀與分析一、空氣環境質量現狀區域內日均空氣指數到達國家環境空氣質量二級標準, 二氧化硫、二氧化氮、總懸浮顆粒物、PM10均未出現超標 現象,苯、氯化氫、硫化氫、氨均未檢出,園區空氣質量較 好。擬建工程所在地環境空氣中二氧化硫、二氧化氮、PM10 年均濃度均能滿足環境空氣質量標準(GB3095-2000)二 級標準。二、地表水環境質量現狀水體水質符合地表水環境質量標準(GB3838.2002) 中III類水要求。目前地下水未受到污染,各項指標均16、到達地 下水環境質量標準(GB/T14848-93)中III類水標準,可以用 于集中式生活飲用水水源及工、農業用水。三、聲環境質量現狀園區內聲環境均能到達相應區域環境噪聲標準。經現場監測,區界現狀晝間噪聲等效聲級為:53.6dB(A)、 50.3dB(A)、48.6dB(A)、41.5dB(A),四周廠界噪聲排放值均 到達工業企業廠界噪聲標準(GB1234890) II類晝間標 準。1.2工程施工期主要污染源及治理措施施工期污染源工程工程建設期間,有土石方開挖,有攪拌,水泥、 砂、碎石堆放,有人員施工等,項日建設必然會對環境產 生不利影響,主要表現在以下幾方面:1、噪聲影響方面。晝間距離施工設17、備50m外的平均 A聲級均能滿足建筑施工場界噪聲限值XGB12523-90); 夜間要求施工機械距離施工場界250m夕卜,噪聲值才能符 合噪聲限值要求。施工場地附近500米內無居民點,因此 在本工程施工過程中噪聲對周圍敏感點影響較小,但仍應 采取措施防止在夜間施工。2、施工期對空氣環境的影響主要是施工揚塵和各種施 工機械和運輸車輛排放的廢氣污染。對空氣環境影響最大 的是施工揚塵,主要產生于場地清理、土方開挖和回填、 物料裝卸和運輸等施工環節;施工機械、車輛排放的氮氧 化物、一氧化碳和碳氫化合物等總量不大,且施工區域地 形開闊,空氣流動條件較好,有利于污染物的擴散,故不 會對周圍空氣環境產生明顯18、影響。3、施工期對水環境的污染主要來自于漏油污染。施工 場地物料堆放和生產廢水等施工環節;此外,工程施工會 產生一定量的施工人員生活污水,按照施工高峰期估算, 施工人員的生活污水排放量約4.5m3/d,主要污染因子是 CODCr、BOD5、NH3-N、動植物油和SS等,排放濃度分 別約為 300mg/L、150mg/L、25mg/L、30mg/L 和 150mg/L。4、施工和設備安裝過程中產生的固體廢物主要施工廢 棄材料和包裝材料等,產生量不大;此外,還包括施工人 員產生的糞便和生活廢棄物。施工期環境保護措施該工程在建設中對周圍環境的影響主要是噪聲、生活 污水、生活垃圾及工業固體廢棄物等方面問題,為減少環 境污染,采取的環境保護措施有:1、噪聲的來源是施工設備和運料車量所產生的噪聲。因 此,施工單位應嚴格按照城管部門的要求文明施工,合理安 排使用震動大設備,嚴禁夜間進行有噪聲的施工,以確保周 圍單位和居民的工作生活不受施工的影響。混凝土攪拌等高 噪音作業及施工車的進出口,盡可能遠離居民住宅;施工場 地盡量平整,減少顛簸聲,以減少施工對居民生活的影響。2、為減少揚塵對大氣的影響,可在繁忙地段設警戒牌, 加強過往車輛管理,砂石料堆放整齊,水泥包裝保持完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