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果綜合防控技術服務隊伍建設項目實施方案(7頁).doc
下載文檔
上傳人:正***
編號:871783
2024-01-04
7頁
24.50KB
1、呼圖壁縣林果綜合防控技術服務隊伍建設項目實施方案一、項目概況(一)項目名稱:呼圖壁縣林果綜合防控技術服務隊伍建設(二)建設單位:呼圖壁縣林業局 (三)建設性質:新建(四)建設地點:全縣7個鄉鎮場(五)建設目標:1、整合現有技術人力資源,加快組建縣級林果業災害綜合防控技術服務隊伍。2、組建農民技術人員與專業技術人員相結合,反應快、懂技術、能力強、有經驗的林果業綜合技術服務隊伍。3、以能力建設為核心,強化林果業災害綜合技術服務隊伍的技能培訓,普及林果業技術知識,加強科技服務體系建設。(六)主要建設內容:一是積極整合植保、森防技術力量,組建林果病蟲害專職防治隊伍。以縣為單位,成立了林果植物病蟲害防治2、中心。 二是加快病蟲害機械化防治隊伍組建。以鄉(鎮)場為單位,以鄉(鎮)林業站為主體,以國家項目資金和地方財政配套為支撐,配備防治機械,統一管理、養護和防治。三是強化林果業災害綜合技術服務隊伍的技能培訓,普及林果業技術知識,加強科技服務體系建設。(七)投資和資金籌措:項目由自治區投入80,地方配套20。二、項目區的基本情況呼圖壁縣位于天山中段北坡,準葛爾盆地南緣,地處東經8737878,北緯4374520之間。縣境以南以天山主脈北坡冰峰為介,與巴州的和靜縣相連,北至古爾班通古特沙漠中心與塔城地區的和布克賽爾蒙古自治縣接壤;東以洪水枯溝為界與昌吉市毗鄰,西至烏伊公路105公里處與瑪納斯縣相接。縣3、境內南北長258公里,東西最大寬度52公里,土地總面積9393.6平方公里。可耕面積137萬余畝,其中林果面積13338畝,此外,仍有大量的荒地有待于開發。下轄7個鄉鎮和3個國營農牧場,其中:農業鄉鎮6個,國營農牧場3個。氣候特點:本縣位于歐亞大陸中心帶,處于中緯度西風帶控制下屬于大陸性干旱氣候。但是,由于縣境內南北海拔高度相差較大和受北部古爾班通古特大沙漠的影響,南北各地氣候條件不一。縣境內的低山、平原和沙漠地區屬中溫帶區,該區的氣候有明顯的四季之分。由于南北高差和下墊面的不同,氣候要素有明顯的差異。濕度由北向南逐漸降低,年平均氣溫為2.96.8,年最高氣溫為36.043.10。5.0以上的4、有效積溫為3830余,10.0以上的有效積溫為3550余,無霜期129176天,日照時數為2900小時,年降水量為110140mm,適宜于農業生產的發展和種植多種農作物。常發生的災害性的氣候有:倒春寒、干旱、干熱風、凍害、霜凍、大風和冰雹等。三、項目建設內容(一)建設目標:1、整合現有技術人力資源,加快組建縣級林果業災害綜合防控技術服務隊伍。2、組建農民技術人員與專業技術人員相結合,反應快、懂技術、能力強、有經驗的林果業綜合技術服務隊伍。3、以能力建設為核心,強化林果業災害綜合技術服務隊伍的技能培訓,普及林果業技術知識,加強科技服務體系建設。(二)建設地點:全縣7個鄉鎮。(三)建設規模:培訓組5、建縣級林果業災害綜合防控技術服務隊伍10人;鄉鎮級林果業災害綜合防控技術服務隊伍10人;村級林果業災害綜合防控技術服務隊伍500人 (四)建設內容:1、培訓組建整合現有技術人力資源,加快組建縣級林果業災害綜合防控技術服務隊伍。2、培訓組建農民技術人員與專業技術人員相結合,反應快、懂技術、能力強、有經驗的林果業綜合技術服務隊伍。強化監測技術和噴藥機械使用技術的培訓,初步實現了林果病蟲害的統防統治。3、加強鄉鎮林業站建設,保證每個林業站不少于10名技術人員,同時,使每家每戶都有一個林果技術明白人,形成縣、鄉鎮、村組三級應對林果業災害的綜合防控技術服務體系。3、以能力建設為核心,強化林果業災害綜合技6、術服務隊伍的技能培訓,普及林果業技術知識,加強科技服務體系建設。四、項目組織管理(一)管理形勢:專門成立呼圖壁縣林果綜合防控技術服務部,由林業局局長主抓此項工作,有專門的機構和負責人員,做到政策到位,組織到位,人員到位,資金到位,確保各項工作落到實處。(二)資金管理:實行項目獨立核算,設立專門帳戶,專款專用,不得以任何借口挪用、截留、串用培訓資金,接受上級主管部門的檢查和審計工作。 (三)信息及技術檔案管理:進一步加快信息化、數字化建設進程。推廣應用林果業蟲情預測預報信息管理系統,及時向政府及主管部門發布主要林業有害生物警報和預測預報。建立信息報告制度,對外公布值班電話,搞好值班,受理果農反映7、的信息。及時組織和指導果農對林業有害生物進行預防和除治,做好相應數據保存和整理工作。五、項目建設期限及進度安排(一)項目建設期限:三年 (二)項目建設進度安排:第一輪縣鄉村三級林果綜合防控技術服務隊骨干技術人員于2009年完成100名培訓組建任務。 第二輪鄉村二級林果綜合防控技術服務隊于2010年至2011年完成430名培訓任務。六、投資概算與資金籌措 (一)投資概算:項目分三年進行共需資金20萬元。1、2009年1月-2010年1月第一輪縣鄉村三級林果綜合防控技術服務隊骨干技術人員200名培訓10天,每人300元共需6萬元。2、2010年1月-2012年1月第二輪鄉村二級林果綜合防控技術服務8、隊430名培訓10天,每人200元共需8.6萬元。3、聘請專家及發放的資料等費用2.4萬元4、購買電教設備3萬元(二)資金籌措:本項目由自治區投入50(10萬元),地方配套50(10萬元)。七、效益評價項目實施后,初步建成以鄉鎮為重點的林果業機械化綜合防控技術隊伍框架,林果業的綜合防控技術普及率達到90%以上,防災減災能力不斷增強。逐步達到防控技術普及、防控設備齊全、防控隊伍優良、防控作用突出的防控網絡,監測覆蓋率達100%,預測預報綜合準確率達90%以上綜合防控技術力量。實現林果業災害監測預報覆蓋面廣、預測預報準確率高、綜合防控技術全面普及、防護林網有效保護、處置能力及時快速的長效防控格局。9、徹底轉變“重防治、輕預防”的舊森防觀念。二是通過培訓組建林果綜合防控技術服務隊,造就一支農民自己的技術隊伍,增強廣大果農的整體科技素質,圍繞林果業綜合防控技術、林果生產的關鍵技術環節,采取多種辦法和措施,對基層林果業專業技術人員尤其是對廣大果農開展大規模、大范圍的適用技術培訓,形成長效機制,提高果農的技術素質,可以培養一批了解市場信息、掌握現代林果業生產管理技術、具有現代經營理念的新型農民。通過技能培訓,努力培養了一批農民技術員,使每戶都有一個林果技術明白人,不斷提升林果業的科學管理水平,為加快林果業發展提供強有力的科技支撐。三是通過這個項目建立健全林果業生產技能、綜合防控培訓長效機制,通過完善培訓機制,加大了林果技術人才的培養力度。四是進一步健全科技服務體系,積極營造了一個良好的科技服務環境,完善科技培訓網絡,更好地開展農民培訓服務活動,完善林業部門科技信息化服務平臺。通過培訓組建林果綜合防控技術服務隊,組建起了一支農民技術人員與專業技術人員相結合,反應快、懂技術、能力強、有經驗的林果業綜合技術服務隊伍,開展及時有效的災害防控服務,努力形成群防群控,全面提升林果業災害整體防控水平。形成政府統籌、林業部門牽頭、相關部門協作配合、社會廣泛參與的新型科技服務體系運行機制,為我縣經濟和社會發展貢獻力量。呼圖壁縣林業局 二00八年八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