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族特色鄉鎮建設項目可行性方案(15頁).doc
下載文檔
上傳人:正***
編號:871812
2024-01-04
14頁
168KB
1、*民族特色鄉鎮建設項目可行性報告項 目 名 稱:*鄉民族特色鄉鎮建設項目建設單位:*人民政府項目實施單位:*鄉人民政府項目申報單位:*民族宗教辦公室 * 財 政 局項目申報文號:項目申報日期: 一、總論1.1項目名稱:*民族特色鄉鎮建設1.2項目建設單位:*人民政府1.3項目建設地址:*1.4項目與項目單位概況:1.4.1、行政區劃楊樹灣子鄉位于*城東南35公里處的*河中上游。東與*毗鄰;南與*交界;西與*鄉接壤;北與*相依。全鄉區域面積116平方公里、17萬畝。屬東嶺下侵蝕剝蝕低山區,地處中偉度、暖溫帶大陸性氣候。年降雨量560毫米左右。主要集中在7-8月份,占全年降雨量60%。境內有兩條河2、流,*河和*河,常年不干,水資源充足,無污染,水面面積2100畝。有兩個少數民族(蒙族-*村、滿族*村)。 縣道“*”和縣級公路“*”貫穿全鄉東西和南北,2009年徹底實現公路村村通,現“*”高速公路開通,驅車10分鐘就可上高速,交通真十分便利。通迅事業發展迅速,全鄉程控電話達2600門,平均1.5戶一部電話,移動、聯通兩個網站全部開通,信號遍及全鄉各個角落。1.4.2、民族人口全鄉9個村、97個自然屯、4599戶,17136人,勞動力7931人。其中有兩個少數民族村,*蒙古族村、*滿族村,兩村共有少數民族232戶、1025口人,占村人口的35%。1.4.3經濟與社會事業*鄉近年來大力發展“設3、施農業、畜禽養殖業、民族特色旅游業”。全鄉現有祼地菜種植300畝,畝收入5000-6000元。有養鴨大戶3戶,養鴨5000只,年收入200萬元。有設施農業溫室大棚3處、500畝,年收入1000萬元。依托六股河漂流景區,發展特色餐館8家,旅館11家。其它各項目社會事業穩步發展。二、項目建設背景及必要性分析 *是滿族蒙族人口聚集區,幾百年來滿蒙文化遺風濃厚。源遠流長的*貫穿全境,毛*自西向東與*匯集;左面有紗帽山,右有蟠龍山,南有石門嶺,北有老龍灣,風景秀麗。號稱“*于2011年開始營業,四面八方的游客對景區的資源給予高度評價。2013年4月,六股河漂流景區被評為國家AAA級景區。*休閑農業與鄉村4、旅游建設規劃符合當地經濟社會和農業、旅游業發展規劃要求,發展思路清晰,市場定位準確,布局結構合理,工作措施得力,扶持政策完善,工作體系健全,行業管理規范,基礎條件完備,產業優勢突出,發展成效顯著。三、項目優勢分析兩個少數民族村歷史悠久,具有百年村史,民風淳樸,蒙、滿、漢居民相處和諧,滿蒙文化傳統和生活習俗較為沉厚。傳統飲食的餡餅、粘餅子、臘八粥、過年吃肉粥很受村民喜愛,傳統服飾和蒙古族家譜也有傳承。*班子團結,凝聚力、號召力、戰斗力強,村民思想活躍,接受新生事物能力強,各項工作走在全縣前列。四、建設條件分析為深入學習實踐科學發展觀,推進民族地區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國家民委與財政部決定從20095、年起,選擇一批少數民族村寨進行“民族特色村寨保護和發展項目”試點。*,2014年被國家民委列入“十二五”期間全國少數民族特色村寨保護與發展名錄。*,無論是在現有基礎條件方面,還是在歷史文化、民風民俗傳承以及發展前景方面,符合“建設民族特色鄉鎮”條件。五、建設方案、投資估算與資金來源按照縣委、縣政府“旅游興縣”的戰略部署,楊樹子鄉在打造“民族特色村寨”基礎上,結合六股河漂流景區的發展,重點加大政府所在地開發改造工作。1、建設規模 建設能夠容納1000人餐飲娛樂的民族特色鄉鎮。2、建設地點和建設用地項目在*3、建設內容 客運站、商場、步行街、牌樓、涼亭(乾隆登臨處)、成吉思汗雕塑、蒙族特色路燈、個6、體商戶和農戶開發改造18000平。村鎮的供水、排污,鋪設發展區供水管路、排污管道,建污水處理廠1座,水源井1眼,恢復管路毀損道路3.5公里。 (4)生產工藝及設備標準化、規范化、特色化,污水處理后排水級。(5)工期安排項目計劃從2015年3月至2018年12月完成,建設期3年。(6)總投資項目總投資8969.8萬元。(7) 資金來源 當地政府自籌資金5162.8萬元,爭取上級扶持資金3807萬元。六、項目組織與管理1、項目建設領導小組組 長:張*副組長:*成 員:* * *七、國民經濟和社會效益評價(一) 國民經濟評價 項目國民經濟收益主要表現在直接帶動地區文化藝術業、旅游業、科技貢獻率的提高7、所新增的經濟效益,項目國民經濟效益為:(1) 帶動農戶種植業勞動生產率和科技貢獻率提高的效益。發展農家樂所用的蔬菜全部為綠色無公害產品。同時農家樂會把全國各地先進的棚菜種植技術引進來。不僅供應農家樂、還可供應景區,同時把種植技術不斷傳、幫、帶,帶動周邊農戶提高種植技術的科技含量。 (2)帶動關聯產業發展的乘數效益。運輸業、旅游業、餐飲業、汽車服務業,旅游業游客的迅猛增加。 綜上所述,項目可量化的國民經濟收益在6800萬元左右。 項目年可實現國民經濟凈收入3200萬元,表明項目具有經濟可行性。 項目對地區經濟增長貢獻十分明顯,在滿負荷運轉的正常年份內,年可直接創造第一產業增加值500萬元。帶動農8、戶部分可新增第一產業增加值380萬元,可帶動建昌縣經濟增長3.3個百分點。項目實施對國民經濟凈貢獻顯著,具有經濟合理性。(二) 社會效益分析本項目社會效益主要表現在推動地區旅游業發展和促進農民收入增長方面。助推休閑農業和鄉村旅游業迅速成長壯大。對保護和發展民族特色村寨,對傳承民族優秀村寨文化遺產,維護文化多樣性和創造性,聯結民族情感紐帶,增進民族團結,構建和諧社會等方面都具有重要作用。 本項目實施將進一步建立和完善旅游業的產業化格局,有利于六股河漂流景區旅游項目中民俗文化的發展建設,加速地區旅游業由傳統型向文化集聚型轉變進程,將進一步擴大生態*的知名度。八、結論本項目從*鄉實際情況出發,按照縣9、政府的總體戰略部署,緊扣黨的民族政策,發揮本地區的人口、地理位置優勢,積極發展“民族特色村寨保護和發展項目”的工作。項目條件優越,交通便利,技術有保障,組織管理機構高效,確保項目正常運作。項目構思合理,投資適度,生態效益突出,社會效益明顯。在鞏固和發展平等、團結、互助、和諧的社會主義民族關系,保護、傳承和發展少數民族文化,推動全縣各族人民群眾,共同團結進步、共同繁榮發展方面,發揮積極作用。九、項目單位責任項目單位負責人對報告的準確性、真實性負責。項目單位(蓋章): 負責人(簽字):目錄第1章總論11.1項目背景11.2建設單位概況21.3項目提出背景21.4項目建設的意義及必要性41.5建設內10、容與規模61.6項目投入總資金及效益情況71.7主要經濟指標71.8問題與建議8第2章市場分析92.1市場分析92.2項目行業市場競爭趨勢分析142.3市場營銷方案152.4產品銷售價格預測162.5市場風險分析16第3章建設規模與產品方案183.1建設內容與規模183.2產品方案183.3產品標準19第4章項目建設條件244.1廠址所在位置現狀244.2項目區域概況25第5章技術方案、設備方案和工程方案285.1項目生產技術方案285.2技術來源的可靠性和可得性315.3主要設備方案325.4工程方案33第6章主要原材料、能源供應386.1主要原材料供應386.2供電、供水及供氣39第7章總11、圖運輸與公用輔助工程407.1總圖布置407.2廠內外運輸427.3公用輔助工程42第8章節能及節能措施488.1節能依據488.2節能原則488.3節能措施488.4能耗狀況和能耗指標分析508.5節能管理方面50第9章環境影響評價529.1環境影響529.2設計中采用、執行的環保標準529.3環境保護與治理措施539.4環境影響評價55第10章勞動安全與消防5610.1設計依據規范5610.2安全衛生及措施56第11章組織結構與人力資源配置5911.1項目建設時期的組織與管理5911.2項目運營時期的組織與管理6211.3人力資源配置62第12章投資估算與資金籌措6412.1投資估算依據612、412.2投資估算6412.3資金籌措65第13章財務評價6613.1財務評價說明6613.2財務評價基礎數據與參數選取6613.3成本費用估算6713.4財務效益分析6713.5不確定性分析6813.6財務評價69第14章項目實施進度與招投標7114.1項目實施進度7114.2項目招投標72第15章風險分析7415.1市場風險分析7415.2管理風險分析7415.3政策風險分析7415.4技術設備、原料價格波動風險7515.5技術效果不能滿足預期效果的風險7515.6人力資源風險分析75第16章結論與建議7716.1結論7716.2建議77附錄78目 錄第一章 總 論11.1項目概況11.113、.1 項目名稱11.1.2 項目建設性質11.1.3 項目建設單位及性質11.1.4 項目單位負責人11.1.5項目建設地點11.1.6 項目建設規模及內容11.1.7項目建設期限21.1.8投資規模及資金構成21.1.9 資金籌措21.2可行性研究報告編制依據與范圍21.2.1編制依據21.2.2研究工作范圍31.3研究結論3第二章 項目建設的背景和必要性42.1項目建設背景42.2項目建設必要性62.3項目建設的可行性82.3.1宏觀政策面82.3.2資金籌措的可行性強82.3.3外部配套條件好8第三章 項目建設條件93.1項目地址自然條件93.1.1 地理位置93.1.2氣候狀況93.114、.3資源優勢93.2社會經濟條件103.3工程地質情況113.4項目場外資源共享條件123.5項目配套建設條件133.5.1項目供電133.5.2供水與排水133.5.3供熱及供氣13第四章 項目建設單位基本情況154.1主要職責154.2內設機構164.3派出機構174.4人員編制和領導職數17第五章 項目建設方案185.1建設原則185.2指導思想195.3功能分區與布局195.4建設規模及內容195.5工程設計方案215.5.1土建工程建筑結構設計215.5.2給水排水系統方案設計225.5.3采暖通風方案設計235.5.4電氣設計23第六章 環保及消防和節能256.1項目建設的環境保護15、256.2環境保護評價266.3消防措施276.4節能要求286.4.1門、窗洞口與墻體節能要求286.4.2電器設備節能要求286.4.3水、電、暖與燃氣管網設計要求286.4.4節能管理要求28第七章 項目組織與項目管理297.1 組織機構297.2 項目工程質量管理307.3 項目財務管理307.4 項目管理307.5 工程管理安排317.5.1 工程建設期間的管理317.5.2 工程建成后的管理32第八章 項目的招投標工作338.1招標依據338.2招標范圍338.3招標方式338.4招標組織形式338.5招標組織形式表33第九章 項目投資估算與資金籌措359.1投資估算依據359.2投資估算359.3建設資金籌措369.4建設資金使用計劃369.5資金使用及管理37第十章 項目實施進度安排3810.1 建設進度安排3810.2 項目實施進度直線圖38第十一章 綜合評價401.1經濟效益評價401.2社會效益評價40第十二章 研究結論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