寧縣無公害蘋果基地建設項目實施方案(5頁).doc
下載文檔
上傳人:正***
編號:871851
2024-01-04
5頁
15KB
1、寧縣無公害蘋果基地建設項目實施方案 為了認真實施好寧縣無公害蘋果基地建設項目,改變我縣傳統的果園生產經營管理方式,積極推廣綠色無公害標準化栽培管理技術,盡快使我縣果品生產走上規范化、標準化生產軌道,加快優質果品產業化發展步伐,特制定本方案。 一、項目概況 寧縣土地面積廣闊,氣候溫和,雨量適中,生態條件適宜蘋果生長,優質富士蘋果馳名省內外,栽培歷史悠久,群眾務果經驗豐富,蘋果遠銷全國各地,蘋果產業已成為全縣支柱產業之一。為了做大做強我縣蘋果產業,為項目區貧困戶開辟一條新的增收渠道,根據慶市財農(2006)273 號文件精神,在新莊、焦村、南義、瓦斜、湘樂、平子等6鄉鎮新建無公害蘋果基地1.2萬畝2、,總投資60萬元。 一、 實施期限 2006年11月2007年11月 二、目標任務 2007年春季一次性新建無公害蘋果基地1.2萬畝,其中,新建兩種采穗圃20畝,扶持貧困戶1000戶,培訓技術骨干100名,農民1000人(次),其中貧困戶戶均達到1名。 二、實施地點和范圍 在優質蘋果主產區新莊鎮、焦村鄉、南義鄉、瓦斜鄉、湘樂鎮、平子鎮等6個鄉鎮的塬區實施,覆蓋農戶3000戶。 1、在新莊鎮栽植3000畝、焦村鄉栽植1000畝、瓦斜鄉栽植2000畝、南義鄉栽植2000畝、湘樂鎮栽植3000畝、平子鎮栽植1000畝。 2、建成良種采穗圃20畝,品種以長富2、巖富1、秋富10、粉紅女士、嘎拉、金冠為3、主。 3、扶持農戶3000戶,其中貧困戶1000戶,戶均建成1畝優質蘋果園。 4、在6個鄉鎮培訓技術骨干100人,農民1000人(次),其中貧困戶戶均達到1名。 三、實施計劃: 1、宣傳動員、技術培訓、調查摸底、技術規劃(2006年12月2007年3月)。 (1)、宣傳動員和普及培訓。著力加強對農民的宣傳和培訓工作,通過選派業務能力強,專業知識全面的技術人員深入各鄉鎮,突出早、優、豐果園栽培和配方施肥、無公害化病蟲害防治等先進實用技術培訓,不斷提高和改進農民對蘋果生產的技術手段,努力增加農戶收入。培訓12期,培訓農民1000人(次)。 (2)、技術培訓。在縣黨校就辦一期鄉鎮分管領導、專業技術員4、農民技術骨干提高培訓班,培訓技術骨干100人。 (3)、印發技術資料。印發綠色無公害標準化生產栽培管理技術資料2萬余份(冊)。 (4)、技術規劃。搞好技術規劃和預整地工作。 2、2007年4月。完成1.2萬畝栽植任務,其只包括建成良種采穗圃20畝。以中村中心苗圃為基礎,選用優質蘋果一級苗53萬株, 3、2007年5月-10月。栽后技術管理。 4、2007年11月。項目總結、驗收。 四、資金使用 1、技術培訓費。3萬元。 (1)、提高培訓。1.2萬元。 (2)、普及培訓。1萬元。 (3)、宣傳及制作標志牌3面。0.8萬元。 2、資料費。2萬元。 3、良種采穗圃。2萬元。 4、苗木費。53萬元。5、 五、保證措施 1、統一思想,加強領導。本項目主管單位為扶貧辦,林業局具體負責落實,基地鄉鎮配合,各級都要提高認識,更新觀念,深刻認識蘋果產業在我縣農村經濟發展中的重要地位,縣林業局成立技術服務小組,重點搞好規劃設計、科技示范、技術指導、培訓及產前、產中、產后服務等工作;各基地鄉鎮組建專門機構,由主要領導親自負責,確定專人專抓,縣、鄉、村、貧困戶都要簽訂相關目標責任書,明確責任、分工負責,將任務及人員分解到村、到貧困戶,確保各項任務落到實處。 2、因地制宜,科學布局。按照鞏固,擴大、提高的發展思路,突出區域優勢。堅持集中連片,規模開發,走集約經營的路子。重點發展以紅富士系為主的優質品種,建成出6、口創匯型優質蘋果基地。 3、落實苗木,保證供應。林業局負責技術指導,充分發揮國營苗圃的主渠道作用,篩選、示范、推廣當地適生對路品種,為春季一次性建園成功打好基礎。 4、突出質量,規范栽植。基地建設要按照高標準、高起點、高質量的要求,嚴把調苗和栽植質量關,栽植密度和授粉品種搭配合理。要嚴格按照林業局制訂的蘋果園建園技術要點,落實整地、挖坑、埋肥、蘸根、灌水、覆膜等措施;指導農戶合理間作瓜菜、蔬菜、藥材及經濟作物,督促落實栽后撫育管理措施,每個栽植點要有1名技術人員進行技術指導,確保栽植質量。 五、嚴格考核,重點扶持。 堅持誰發展、誰受益的原則,確?;亟ㄔO的資金及時到位,栽植結束后,各基地鄉鎮要逐戶登記花名,由林業局逐村、逐地塊驗收,成活率達到85%以上的面積,作為合格面積,上報縣扶貧辦,經扶貧開發領導小組驗收合格后進行報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