祁縣生態科技示范園項目建設初步方案(12頁).docx
下載文檔
上傳人:正***
編號:871906
2024-01-04
12頁
22.54KB
1、祁縣生態科技示工程建設初步方案 文化,借助新型能源示小木屋與生態農林牧業的應季采摘等,充分利 用晉商文化晉道客源與大經濟圈客源,開發以貼近自然的生態休閑特 色旅游工程,以最大限度利用資源吸引游客作短期停留,游客在這里 四季見色,可以觀賞、游覽、還可在大棚信手采摘、零距離接觸生態 養雞,靜聽園林雞鳴,品嘗晉家土菜,不僅讓人們享受到田園樂趣, 更為重要的是為現代農業注入了全新的經營理念和經營模式,賦予現 代農業蓬勃開展的生機與活力。生態休閑養生區1.5.5. 1生態養生區生態養生與休閑生態農業融為一體,充分利用現有的多倍體誘變 生物基地、農田、經濟果林等外部自然資源,注重綠化布局的層次、 風格與建2、筑物要相互輝映,注重不同植物各方面的相互補充融合,曼 地亞紅豆杉等特殊物種的生物養生作用,提升整個小區生態中其更深 層次的作用,讓人們不僅從視覺感官和心理上消除精神疲勞等作用, 而且還可以為某些特殊群體提供絕佳的天然生物養生作用。1.5 . 5. 2生態餐飲區游客在基地觀賞、游覽、采摘之后,可以到生態餐廳品償。餐廳 利用自動化控制系統實現冷、熱資源的最正確配置,到達節能的目的,是 一個對各項節能技術迸行綜合應用的實例工程;廳所有的綠色植物和 花卉均為智能種植溫室所培育,以植物進行功能區分割,實物實景, 讓人們沉浸在天然氧吧之中。以示基地的有機菜、土雞蛋等為主要原9/14 料,充發揮地方特色,集3、地方小吃為主,使其成為介紹餐飲文化的一 個窗口,營造綠色、健康主題。1.6 建設年限建設期為三年,根據工程建設容和資金情況,建議利用現有生產 條件,邊生產、邊建設,逐步完成。2014年完成工程考察論證,可行性研究報告編制等基礎工作,同 時完成工程基礎設施建設,包括道路,水,電等。2015年完成新能源綜合利用示區、生態農業區、平安農產品加工 流通區的開發建設工作。2016年完成紅色生態旅游休閑區,生態養生區的開發建設工作。L7投資估算與資金籌措總投資估算總投資估算約6億,計劃2014年投入3000萬元,2015年投入55000萬元,2016年投入2000萬元。1.7.1 資金籌措工程資金擬從三個4、渠道解決,一是企業自籌,二是申請銀行貸款, 三是申請國家專項資金扶持。1.8工程組織管理與運行8.1工程組織管理工程組織管理本著規性管理,落實責任的原那么,嚴格落實工程領 導責任和工程執行法人責任制,由省農業廳、省果業總站和祁縣農業10 / 14 局負責本工程建設監督管理工作,省果業總站站長和祁縣農業局副局 長作為該工程省、縣級監管責任人,具體負責對本工程建設全過程的 監督管理。工程負責人對本工程申報、建設實施、資金管理與建成后 的運行管理等全過程負總責。1.1.1 工程建設管理工程建設過程中嚴格遵守基本建設程序,嚴格按照批復的實施方 案組織工程實施,確保工程的建設性質、建設容、建設標準、建設5、規 模和建設地點與實施方案一致。確需調整和變更的,必須報批準部門 審批,堅決杜絕擅自隨意更改實施方案容的做法。嚴格遵守工程招投 標的有關規定,按規定對確需迸行招投標的工程,必須制定嚴密的招 投標程序,明確招標容和投標主體,做到公開、公平、公正、科學和 合理,選擇技術力量雄厚、產品質量上乘、性能價格比合理、服務水 平良好的單位進行合作,以控制工程建設的質量、進度和造價。為確 保工程建設的進度和質量,工程實施方案批復后,立即編制工程建設 進度表,抓緊實施,因故不能近期開工的應向原立項審批部門申請延 期,實施過程中從勘察設計到施工直到竣工嚴把質量關,按照有關規 定選用有相關資質的勘察設計、施工和監理6、單位參與工程建設,落實 建設工程質量終身負責制。工程建成后必須進行驗收,未經驗收或驗 收不合格的不可交付使用。1.1.2 工程賬務管理11 / 14嚴格按照財政部基本建設賬務管理規定和農業部基本建設 賬務管理方法建立基本建設資金管理專戶,專賬核算,專款專用, 工程資金由工程承當單位專人管理,并嚴格按批復方案進行列支,杜 絕擠占、挪用。所有費用的支出,除國家規定可以用現金支付的外, 其余一律都要通過銀行進行轉賬結算。嚴格按照會計法和會計 基礎工作規等規定,指定專人負責基本建設賬務會計工作,規會計 行為,嚴禁白條入賬,嚴禁以虛假的經濟業務事項或資料進行會計核 算。工程縣政府有關部門要加強對資金使用7、的檢查和監督,同時接受 上級有關部門的檢查。1.1.3 工程資產管理工程建成后所形成的固定資產全部屬于工程承當單位所有。工程 承當單位對所形成的固定資產登記造冊,專人管理,訂立管護、使用 管理方法,并自覺接受國有資產管理部門、財政部門和審計部門的業 務指導和監督檢查,確保固定資產的保值和增值。1. 9工程效益工程建成后,將成為省多功能的大型生態科技示園區,不僅能最 大限度地利用當地資源,而且能產生巨大的經濟效益和示推廣效用, 更能修復當地環境,將工程區打造成為山青水秀、有風景有涵的綜合 示園區。工程建成后,通過工程區良種苗木與技術的推廣和應用,極大調 動果菜農積極性,有效推動祁縣果蔬業的進一步8、開展;另一方面為當12 / 14 地生態文明建設樹立了典,也為當地生態文明建設積累珍貴的經驗; 第三,工程建成后還依托該工程有利條件建設省青年大學生創業孵化 基地,新生力的注入對當地經濟開展將做出更多更大的貢獻。13 / 141.1 工程名稱2承辦單位21.2 擬建地點3建設性質31.3 建設容與規模31.3.1 新能源綜合利用示區(2300畝)41.1 .1.1太陽能集熱發電與氫電系統(2300畝)41.5 . 1.2 太陽能與建筑一體化示(800平方米)51. 5. 1. 3 大面積雨水收集利用和節水示5生態農業示區(3000畝)61.5. 2.1 生態農業區( 1500畝)61.6. 29、. 2 生態林業板區( 1300畝)61.7. 2.3多倍體中藥材繁育種植區(200畝)71.8. 2.4生態養殖區81.5.3 農產品加工流通區(500畝)81.5.4 紅色生態旅游休閑區81.5.5 生態休閑養生區91.5 . 5.1生態養生區91.6 . 5.2生態餐飲區91/141.7 建設年限10投資估算與資金籌措101.7.1 總投資估算101.7.2 資金籌措10工程組織管理與運行101.7.3 8.1工程組織管理101.7.4 工程建設管理111.7.5 工程賬務管理111.7.6 工程資產管理12目效益12祁縣生態科技示園工程建設初步方案1.1 工程名稱祁縣生態科技示園工程承10、辦單位祁縣子洪科技園是在原生物科技開發公司的基礎上整合成立的專 業的生態科技園開發公司,主要進行農林牧業科技推廣、新品種、新 技術、新能源引進和馴化推廣、生態修復工程和生態環境綜合治理等。 公司具有運作大型農業園區工程的經驗,擁有從事技術研發、品種推2/14 廣、工程規劃和實施與工程管理等的成熟的專家技術團隊和管理團隊, 局部專家在行業具有很高的知名度。公司以科學技術為動力,依托新 能源綜合利用和農業新品種新技術推廣應用等方面作為重點突破項 目,積極響應黨的十八大提出建設生態文明以與政府部門制定了加快 生態環境的綜合治理政策,積極推進建設青山綠水,創立人類宜居環 境的號召,在祁縣白寺嶺村利用得11、天獨厚的自然生態環境,實施祁縣 子洪生態科技示園工程,打造一個具有較高品位的生態科技示園和能 源綜合利用科技示園,帶動當地與周邊地區農業的開展,最終實現企 業增效、農民增收、政府增稅的目的。1. 3擬建地點祁縣白寺嶺村1.4 建設性質新建建設容與規模工程建設充分利用工程地獨特的地理位置與生態環境,依托新能源 綜合利用和農業新品種新技術推廣應用等方面作為重點突破工程,將 農業資源、產品、景觀全面立體開發,形成物質生產、綠色消費、生 態游樂、休閑觀光為一體的生態科技示園區;以生態環保為主線,集 成國外生態工程的成熟技術,探索能源、生態、養殖、種植為一體的 生態模式;以四節一環保(節能、節地、節水、12、節材)為目標,將園 區產業結構提升,打造一個兼具展示、休閑、教育、示功能的農業科3/14技示園和能源綜合利用科技示園,為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提供一個全 新的生態保護與修復、資源節約與重復利用、社會和諧與綠色消費、 低碳排放與經濟增長協調的科技創新示樣板。1.4.1 新能源綜合利用示區(2300畝)能源和環境是當今人類面臨的兩大問題。隨著煤炭、石油、天然 氣這類傳統能源的日益枯竭和人類對環境保護意識的增加,新能源、可 再生能源的利用和綜合節能技術的應用越來越受到人們的重視和關 注。我國是太陽能資源較豐富國家,三分之二的國土面積日照時間在 2200小時以上,陸地接受的能相當于2.4萬億噸標準煤,同時13、我國也 是太陽能利用最廣泛的國家,我國太陽能人均水平居世界第9位,太 陽能綜合利用技術正在逐步走向更加成熟的時代。因此為解決工程園 區基礎能源供應、解決園區的供暖、熱水、飲水平安、污水處理等基 礎設施建設以與節能減排問題,本項電力依靠資集太陽能低溫發電系 統與大電網電源,水資源供應除采用一局部地下水外,大局部采用雨 水收集和節水工程。1.5. 1. 1太陽能集熱發電與氫電系統( 2300畝)以廉價支持大規模收集光能,適應特征并充分利用資源,以電力 輸出適應生產能源需求,提供潔凈、廉價的熱能和電能,具有無污染、 無后續投入、無環境影響、本錢低廉、投入產出比高、可分散或是集4/14 中安裝運行等重14、要優勢。為生產環節節能減排提供一種快速高效的方 式。1.6. 1.2太陽能與建筑一體化示( 800平方米)太陽能與建筑一體化,即光伏建筑,是采用建筑物太陽能空調 技術,通過對太陽能吸收式制冷、太陽能吸附式制冷和太陽能熱利 用技術與太陽能光導管照明與光纖照明技術實現建筑物能源自供的 建筑設計,主要表達在太陽能供生活熱水,太陽能供暖,太陽能制 冷,太陽能通風,太陽能導光照明,太陽能炊事,太陽能發電以與 太陽能光電應用如路燈、庭院與指示牌等方面。1. 5. 1. 3大面積雨水收集利用和節水示近幾十年來,隨著水資源供需矛盾的日益突出,越來越多的國 家認識到雨水資源的價值,并采取了很多有效措施、因地制宜15、的進 行雨水綜合利用。雨水利用就是直接對天然降水進行收集、儲存并 加以利用。成熟的雨水利用技術從屋面雨水的收集、截污、儲存、 過濾、滲透、提升、回用到控制都有一系列的定型產品和組裝式成 套設備。(1)雨水直接利用雨水直接利用是指將雨水收集后直接回用,應優先考慮用于小區 雜用水、環境景觀用水和冷卻循環用水等,直接利用往往不作為唯一 水源滿足要求,一般需與其它水源一起互為備用。(2)雨水間接利用5/14雨水間接利用是指將雨水簡單處理后下滲或回灌地下,補充地下 水。在降雨量少而且不均勻的一些地區,如果雨水直接利用的經濟效 益不高,可以考慮選擇雨水間接利用方案。(3)雨水綜合利用雨水綜合利用是指根據具16、體條件,將雨水直接利用和間接利用結 合,在技術經濟分析基礎上最大限度地利用雨水。生態農業示區(3000畝)5. 2. 1生態農業區( 1500畝)1.5. 2. 1.1梨良種苗木繁育基地800畝,主要進行以玉露香梨為 主的新品種早熟酥系香梨優質苗木繁育,具體分為:示園200畝,采 穗圃100畝,梨良種苗木引進和繁育圃490畝日光溫室10畝。1.6. 2. 1.2平安農產品種植區,200畝,主要種植脫毒大蒜、脫毒 馬鈴薯等的種植和推廣。1.7. 2. 1.3鈣果等生態型苗木繁育區500畝,繁育和種植優質生 態鈣果苗木和其它經濟苗木,作為生態苗木和經濟苗木進行示推廣。1. 5. 2. 2生態林業板17、區( 1300畝)2. 2.1生態修復綠化區在邊坡以與干旱區域,綜合考慮邊坡類型、坡度和氣候情況,采 用草、草花、藤本攀緣植物、灌木、喬木相互搭配模式,形成不同層 次的生態護坡,既能提高邊坡生態防護效果,又可增加景觀層次。恢 復植被,涵養水源,改善生態環境。6/141.5. 2. 2.2 生態綠化優質苗木繁育區建設生態綠化苗木繁育基地1200畝,其中白皮松等喬木繁育區600畝,新型容器育苗區200畝,其它灌木與花卉類380畝,日光溫室 20畝。通過引迸和繁育新型優質苗木,供應周邊地區生態修復和荒山綠 化以與城市建設需要的各種苗木。1.6. 2. 3多倍體中藥材繁育種植區( 200畝)1.7. 18、2. 3.1建設天然藥用植物多倍體培育大棚1500平方米,采用 世界上最先迸的高效多倍體誘變技術一初生分生組織處理法(簡稱 CFSZ法),對雙子葉植物和單子葉植物進行多倍體誘變。核心技術高效多倍體誘變技術一初生分生組織處理法有如下特 占: 八、用藥量少:1克秋水仙素可又變成功10-20個物種,并無其他任 何特殊藥物。工作效率高:5個人一年可誘變20-40個物種。工作程序簡單:僅處理初生分生組織。誘變效率高:平均誘變率為60%-70%。成活率高:秋季有95%以上的誘變植株成活并能生產M2代。1.8. 2. 3.2建設天然藥用植物多倍體中試田100畝采用林下間作等多種方式,綜合利用土地,利用桿插、19、嫁接等技 術,進行多倍體天冬門、枳棋、綠豆、草烏頭、橐吾、甜椒、尖椒、7/14 草石蠶、金銀花、苦參、決明子、荊芥、益母草、玉米甜質亞種、玉 米、糯質亞種、玉米分紫亞種、玉米有程亞種、玉米硬粒亞種、玉米 爆裂亞種、玉米馬齒亞種、鬼針草、白蠟、合歡、蕙跤栽培種、著跤 野生種、曼地亞紅豆杉、東北紅豆杉、牛膝、高粱、地黃、永和野生 西瓜、普通番茄亞種、紫丁香、銀杏、杜仲、玉蘭、蒲公英、國槐、 刺槐、連翹等100個物種的種植,既有效利用和改善土地,又能產生 經濟效益。1.5. 2.4生態養殖區利用生態農業和生態林業的有利條件,進行生態養殖,主要采用 散養的方式養殖笨雞、羊、牛,且在養殖區種植苜蓿等植物,作為有 機養殖的飼料。1.5.3 農產品加工流通區(500畝)平安農產品加工流通區作為園區生態農業、林業和牧業區域的配 套板塊建設,主要是對園區生產的平安農牧業產品進行初、深級加工, 如豆制品加工、中藥材切片加工、醬菜加工、泡菜加工等。同時為了 保證農產品加工區域原材料的供應與產品銷售,同時促進當地果蔬業 的開展,建設一個面向全國的果蔬交易中心。1.5.4 紅色生態旅游休閑區伴隨著人類生產、生活方式的變化與鄉村城市化和城鄉一體化的 深入,生態熱、回歸熱、休閑熱已成為市民的追求與渴望,工程建設 依托園區得天獨厚的自然風光,抗戰傳說和抗戰碉堡遺址等紅色歷史8/14
CAD圖紙
上傳時間:2024-05-06
66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