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智慧校園建設項目方案(7頁).doc
下載文檔
上傳人:正***
編號:871971
2024-01-04
7頁
112.50KB
1、2018最新智慧校園建設項目實施方案目錄第一章、項目概括31.1.項目背景.31.2.建設目標.3第二章、總體規劃42.1.建設原則.42.2.總體架構.52.3.分階段實施規劃.6第三章、基礎平臺建設73.1.統一認證管理.73.2.統一基礎信息庫建設.73.3.統一應用接入.73.4.統一的數據標準.83.5.支持市教育資源平臺應用引入.8第四章、智慧門戶84.1.校園門戶平臺.84.2.家校幫客戶端.10第五章、智慧管理115.1.辦公管理.115.2.學生管理.155.3.教師人事管理.215.4.教務管理.225.5.校產管理體系.25第六章、智慧教學266.1.校本資源庫.266.2、2.課前導學.286.3.同步備課.296.4.互動講堂.316.5.在線檢測.316.6.課后作業.3316.7.智慧教研.34第七章、智慧生活397.1.門禁考勤.407.2.校園消費.417.3.教室申請.417.4.平安校園.42第八章、智慧環境428.1.智慧教學硬件.438.2.智能手環.468.3.一卡通.478.4.紅外測溫.568.5.門禁閘機.568.6.電子班牌.598.7.學科教室.638.8.班班通.638.9.數字圖書館.678.10.創客空間.698.11.校園廣播/電視臺.708.12.錄播教室.728.13.平安校園.74第九章、項目實施計劃762第一章、項目3、概括1.1.項目背景經過多年發展,我校信息化建設取得了較大的進步,校園網絡基本普及,信息化應用已逐步深入到教學、管理、服務等各個領域,日益成為師生獲取信息、豐富知識、學習溝通的重要渠道,在推動教育改革發展、促使思想文化溝通、豐富師生精神生活等方面起到了積極作用。同時,智慧校園改造的信息化存在以下問題與不足:信息化基礎設備尚不完備,信息化教學探索不足;適切性信息資源缺乏,資源共享體制并未成立;校園信息需要統一整合剖析,促成智能化校園管理。1.2.建設目標通過建設智慧校園平臺提高學校教育的信息化水平,并探索怎樣促使鑒于大數據模式下的教育管理與教育教學實現形式,逐步解決校園教學的全向交互、校園環境的4、全面感知、校園管理的高效共同、校園生活的個性便捷,最終實現建成完整統一、技術先進,覆蓋全面、應用深入,高效穩定、安全可靠的智慧校園。詳細目標就是實現“五個智慧化”和“一站式服務”:智慧教學建立先進實用的網絡教學平臺,整合、豐富智慧教學資源,創造主動式、共同式、研究式的智慧學習環境,成立師生互動的新型教學模式。智慧管理建立覆蓋全校工作流程的、共同的管理信息體系,通過管理信息的同步與共享,通暢學校的信息流,實現管理的科學化、自動化、精美化,突出以人為本的理念,提高管理效率,降低管理成本。智慧教務建立綜合教學管理的智慧環境,科學統一的配置教學資源,提高教師、教室、實驗室等教學資源的利用率,改革教學模5、式、手段與方法,豐富教學資源,提高教學效率與質3量。智慧生活建立便捷、高效、文雅、健康的智慧生活環境和電子商務服務平臺。智慧環境建立構造合理、使用方便、高速穩定、安全保密的基礎網絡。在此基礎上,成立高標準的數據共享中心和統一身份認證及授權中心,統一門戶平臺以及集成應用軟件平臺,為實現更科學合理的智慧環境打下堅實的基礎。一站式服務實現教員工和學生的管理、教學、學習、生活等主要活動的一站式服務,提高對師生服務的水平,提高對社會的服務能力。校園信息化全面實現后,范圍將得到自然擴展,使學校的教學和管理打破傳統的觀點,延長其內涵,成為一個能夠覆蓋網絡可達范圍的無圍墻的智慧校園。第二章、總體規劃2.1.建6、設原則智慧校園平臺是一項構造復雜、波及面廣、建設周期長的信息化系統工程,為能夠使智慧校園平臺建設健康、有序的開展,智慧校園的總體規劃按照如下原則:1、統籌規劃,散布實施智慧校園需要分階段建設,為保障智慧校園落地效果具備先進性和示范性,本次方案對準校園未來3-5年的發展需求,對智慧校園進行前瞻性統一規劃,防止“建成就落伍”和“推到重來,全部更新的”資源浪費。所選用軟硬件設備均為目前領域前沿技術方案。同時,對智慧校園的分階段任務進行梳理,擬訂階段性目標和方案。2、需求驅動,交融創新本次方案以知足實際教育需求為基本前提,圍繞教學和管理的核心需求展開,鑒于先進信息技術的發展和新型教育理念進行創新設計。7、3、遞進升級,逐步完善鑒于智慧校園3-5年規劃,制訂合理的實施進度表和任務分解書,穩步推進項目建設,4逐步實現升級改造,邊建設、邊應用、邊評估,逐步推進,充散發揮信息化應用項目優勢,保證預期建設目標實現。4、上下聯通,開放擴展國家已經規劃并實施了一系列的重要教育信息化工程,包括三通兩平臺、校校通、班班通等,省市和區縣也在逐步部署區縣教育云服務平臺,智慧校園平臺預留區縣云平臺接口并完善兼容區縣平臺業務。同時,智慧校園平臺需接入各項智能硬件,考慮到硬件設備的差別性,平臺應具備優秀的開放性。2.2.總體架構智慧校園平臺按照展現層、應用層、基礎平臺層和基礎設備層規劃系統架構,如下列圖所示:基礎設備層:硬件支撐和網絡支撐,包括網絡資源、硬件服務器、存儲等內容。基礎平臺層:基礎平臺包括基礎數據中心、開發互通接口、統一認證平臺和校園基礎服務;應用層:通過對基礎服務的調用和組合,結合實際需求建立可達成指定工作內容的業務平臺,包括講堂互動、家校互動、智能教務教學管理、一站式門禁考勤消費管理、智能硬5內容總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