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000噸有機水稻加工擴建項目實施方案(20頁).doc
下載文檔
上傳人:正***
編號:871981
2024-01-04
20頁
75.50KB
1、合作社項目扶持方式:財政補助項目類別:農產品加工項目(糧油加工)項目代碼:152201215012015年內蒙古自治區興安盟烏蘭浩特市5000噸有機水稻加工擴建項目實施方案項目單位:烏蘭浩特市三合村有機水稻種植專業合作社項目建設地點:烏蘭哈達鎮三合村方案編制時間:2015年4月 目 錄 第一章 項目單位基本情況31.1 項目名稱31.2 項目建設單位31.3 法人代表31.4 項目單位所有制形式31.5 建設地點和項目區基本情況31.5.1 建設地點31.5.2項目區基本情況3第二章 建設方案62.1建設規模和建設內容62.1.1建設規模62.1.2建設內容62.2建設規劃和布局72.3主要技2、術措施72.3.1 主要技術72.3.2 建筑方案122.3.3設備方案132.4建設期與實施進度安排14第三章 投資概算153.1項目總投資和資金來源153.2 項目投資概算153.2.1基礎設施投資153.2.2設備投資153.2.3其他投資163.3資金的使用與管理163.3.1財政資金的使用與管理163.3.2自籌資金的使用與管理17第四章 項目建設預期效益184.1經濟效益184.2社會效益18第五章 項目組織與管理205.1項目組織機構設置205.2經營管理措施205.2.1項目建設階段管理措施205.2.2項目竣工后管理措施215.3技術培訓21附 錄22第一章 項目單位基本情況3、1.1 項目名稱2015年內蒙古自治區興安盟烏蘭浩特市5000噸有機水稻加工擴建項目。1.2 項目建設單位烏蘭浩特市三合村有機水稻種植專業合作社。1.3 法人代表張海峰。1.4 項目單位所有制形式農民專業合作社1.5 建設地點和項目區基本情況1.5.1 建設地點烏蘭浩特市烏蘭哈達鎮三合村。見附圖:烏蘭浩特市5000噸有機水稻加工擴建項目位置圖1.5.2項目區基本情況經濟狀況:三合村位于歸流河和洮兒河交匯處的東岸,阿木古郎河流域的西側,處于城郊結合部,總人口1547人,下轄三個自然屯,總戶數382戶,2012年全村農民人均純收入8000元。自然資源:1、氣候資源:項目區氣候屬中溫帶大陸性氣候,四4、季分明,年平均氣溫4,無霜期130天,年降雨量400800毫米之間,宜于農作物生長。2、水資源:項目區地處歸流河、洮兒河以及阿木古郎河流域,水資源豐富,能有效地保證農業灌溉用水和人畜飲水需求。3、土地資源:項目區是沖積平原地區,耕地全部為水稻田,現有水田10000畝。基礎設施:1、交通運輸:烏蘭浩特市交通十分發達,公路有302國道、和市區之間均為水泥路和柏油路,方便的運輸條件為肉牛收購、生產、加工、銷售等方面提供了優越的流通條件。2、電力通訊等基礎設施:項目區電力網絡覆蓋,電力充足;電信、移動、聯通三大通訊覆蓋全區,通訊便利。1.6 項目建設的必要性水稻是農業的支柱產業之一,也是發展農村經濟的5、主導產業。但是,科技含量低、生產技術落后、生產規模偏小等原因,一直制約著水稻產業的發展,束縛了農業和農村經濟跨越式的發展。為了推動農業產業化的發展,必須因地制宜、調整布局,優化產品結構,大力發展優質水稻,將過去的數量型轉向質量型、品牌型,只有這樣才能占有市場的高份額,農業才有高效益,才能適應農業產業結構戰略性的調整和發展高效企業的需要。本項目以烏蘭哈達鎮水稻為依托,以加工業為龍頭,引導農民加入到綠色水稻種植產業中來,既可保證公司產品的質量,又能提高農民收入,從而促進本地區農業產業結構調整,加速農業產業化進程。烏蘭哈達鎮三合村是自治區新農村建設示范村,隨著三合村訂單農業的發展越來越多的村民投入到6、水稻種植行業。但三合村有機水稻種植合作社的現有水稻加工規模以遠遠不能滿足日益增多的農戶的需求,所以年加工5000噸有機水稻擴建項目已迫在眉睫。第二章 建設方案2.1建設規模和建設內容2.1.1建設規模項目建成達產后,年加工有機水稻5000噸。2.1.2建設內容生產設施:新建加工車間700平方米,倉庫800平方米。生產設備:購置色選機、碾米機和白米篩共7臺。2.2建設規劃和布局廠區的規劃設計:A、設計原則遵循工業企業總平面設計規范(GB 50187-93);以滿足工藝流程為前提,同時滿足建筑設計防火規范(GB 50016-2006)。使得物流順暢、線路短捷,以節約用地及投資為原則,力求布置合理緊7、湊,功能分區明確。本項目按照農業產業化龍頭企業和支柱產業的要求,高標準、高起點建設,要求整體布局合理、工藝技術先進、嚴格按照國家食品衛生法執行。廠房建設符合工藝設備要求,車間內裝修達到食品衛生要求。設備選擇要求低能耗、高性能,少污染,相關建筑符合國家有關建設標準與規范。B、總平面布置本項目在三合村有機水稻種植專業合作社院內預留位置擴建,擴建的大米加工車間建在廠區東南面,門朝北與硬化的大院直接相通,方便原糧的運輸。倉庫接著加工車間向西延伸,南北不留門,方便大型車輛進出。2.3主要技術措施2.3.1 主要技術a.原料的處理稻米收購清理分級后,自然風干,使含水率處于14%15%,以利于貯存、加工,提8、高出米率、降低碎米率,達到減少損失浪費和提高經濟效益的目的。b.礱谷礱谷及礱下物分離是稻米加工的重要環節。本工藝采用二次風選,即可以有效降低糙米溫度,又可有效降低碎米率,礱谷后糙米與稻谷混合物到重力谷糙分離篩中篩選,篩選后的稻谷回到礱谷機重新礱谷,以減少糙碎的產生,提高出糙率及礱谷工序產量,混合物回到本道篩重篩,其中糙米進入厚度分級機,厚度分級機可除去糙米中未成熟粒,減少出糠率,減少碎米率,實現糙米精選。c.碾白本項目選用立式碾米機,這種機型加工大米時,米粒在碾白室碾白過程中處于垂直懸浮狀態,受到的碾削作用均勻緩和,碎米率很低。d.拋光采用軟拋光工藝,利用鐵質拋光輥對白米進行除糠上光外,確保米9、粒表面淀粉真正膠質化,形成薄膜包裹住米粒,使米粒具有永久性的蠟質光澤。用這種工藝及設備加工大米,拋光效果好,耐儲存,而且正品率高。為保證產品質量,選用3-4道碾白,2道拋光。e.白米分級白米分級是將碾白后的米進行分級,按照不同的等級分別進入下一道工序,少量的米粞和小碎米在本工序直接淘汰。白米分級工序必須設置在擦米、涼米之后,這樣才可以避免堵孔。f.色選色選是生產精制米的重要工序,用于除去米粒中的異色粒及雜質。g.包裝采用覆膜編織袋包裝,既可節省包裝成本,又可滿足工薪階層對高檔米的需求,方便人們在超級市場購物,也有利于大米保鮮。2.3.2 建筑方案新建水稻加工車間700平方米,庫房800平方米,10、墻體采用磚混結構,頂棚采用鋼架彩鋼瓦。內墻抹面,刷白色涂料;外墻抹面并刷彩色涂料。地面采用混凝土材料。表2-1:設施明細表序號項目建設性質(新建/改擴建)建設面積(平方米)單位造價(元/平方米)投資額(萬元)備注1主體工程(生產設施)1.1生產車間新建70040028磚混1.2庫房新建80041032.8磚混合計60.82.3.3設備方案設備選型:本項目主要設備包括碾米機、白米篩及色選機。設備來源:本項目設備全部采用國產設備。設備清單:色選機3臺,立式砂輥碾米機1臺,立式鐵輥碾米機3臺,復式回轉白米篩1臺。詳見下表:表2-2:設備明細表設備投資單位數量金額型號色選機臺220.00 ckz-3211、0114.00 Ccdk5立式砂輥碾米機臺16.20 6500A立式鐵輥碾米機臺212.80 mnpl2616.20 mnpl21復式回轉白米篩臺15.00 mmjx160*52.4建設期與實施進度安排整個項目工期為12個月,2015年1月至2015年12月。項目前期工作:2015年1月至2015年4月;土建工程:2015年5月至2015年7月;設備購置及安裝:2015年8月至2015年10月;竣工驗收投入生產:2015年11月至2015年12月。實施進度表序號項 目建設期(2015年)123456789101112一前期工作二土建工程三購置安裝設備四驗收第三章 投資概算3.1項目總投資和資金12、來源項目總投資建設投資+流動資金115.7萬元+0萬元125萬元。資金來源:中央財政資金50萬元,自治區財政資金18萬元,盟財政配套2萬元,合作社自籌資金55萬元。3.2 項目投資概算總投資125萬元,全部用于用于建設投資。詳見附表:烏蘭浩特市5000噸有機水稻加工擴建項目概算及財政資金使用明細表。3.2.1基礎設施投資基礎設施投資60.8萬元,其中財政補助資金30.2萬元。加工車間建筑投資28萬元(財政資金10萬元),庫房投資32.8萬元(財政補助資金20.2萬元)。3.2.2設備投資設備總投資64.2萬元(財政資金39.8萬元)。購置色選機3臺,其中ckz-320型色選機2臺,ccdk5型13、色選機1臺;立式砂輥碾米機1臺,型號:6500A;立式鐵輥碾米機3臺,其中mnpl26型碾米機2臺,mnpl21型碾米機1臺;復式回轉白米篩1臺,型號:mmjx160*5。3.2.3其他投資流動資金不計。3.3資金的使用與管理3.3.1財政資金的使用與管理按照2015年國家農業綜合開發產業化經營項目申報指南中的財政補貼資金使用范圍和縣級報賬制的規定,項目財政補助資金70萬元中,用于土建工程30.2萬元,用于設備購置39.8萬元。合作社建立農業綜合開發投資專帳,用自籌資金建設工程,項目工程完工后經本級和盟級驗收合格后,農業綜合開發辦公室給予報賬。見附表:財政資金使用明細表3.3.2自籌資金的使用14、與管理項目建設自籌資金總額55萬元。用于建設投資55萬元,用于流動資金0萬元。全部采用現金集資,自籌資金由社員按照入股的形式籌集,計入個人賬戶,按照集資份額分紅。自籌資金在建設期內全部存入項目建設專用賬戶。第四章 項目建設預期效益4.1經濟效益1.項目投入產出情況(1)銷售收入年銷售有機大米5000噸,年實現銷售收入3872.64萬元。詳見附表4-1:銷售收入、稅金及附加和增值稅測算表。(2)營業稅金及附加項目建設符合國家免稅優惠政策,無需納稅。詳見附表4-1:銷售收入、稅金及附加和增值稅測算表。(3)總成本及經營成本估算總成本費用3831.48萬元;經營成本3824.17萬元;固定成本82.15、94萬元;可變成本3748.53萬元。詳見附表4-2,成本費用測算表。(4)利潤稅后凈利潤正常年度為41.17萬元。詳見附表4,盈余及盈分配表。(5)盈利能力分析靜態指標投資利潤率:44.30%; 銷售利潤率:0.84%; 動態指標財務內部收益率48.91%財務凈現值 152.87(折現率=10.00%)投資回收期 2.99年2.成員增收情況本項目完成后,可為社員平均增收1.05萬元。目前項目地農戶平均每人年收入為4000元左右,通過本項目建成,年可為每戶入社社員增收1.05萬元,入社社員戶平均人均年收入將增加3500元左右,使社員戶年均人均收入達到1.02萬元左右。3.可分配盈余及分配情況本16、項目完成后,年可實現盈余41.17萬元,已完全剔除其他各項費用支出,為了留出合作社進一步發展的空間,為合作社計留10%的盈余資金。剩余37.05萬元全部分配。平均每個社員分配1.05萬元。4.2社會效益1、改變人們膳食結構,提高生活質量隨著科技的發展、社會的進步以及人們生活理念的轉變和生活水平的不斷提高,人們對衣、食、住、行的追求越來越高,綠色、生態、有機、環保的生活將是未來人們生活所必須的。因為有機水稻在生產、加工和貯藏運輸過程中均保證不受任何化學合成物質污染.所以有機水稻產品與常規水稻相比,不僅天然、無污染,而且品質優良,能夠滿足人們對食品安全的需求,有利于人類的健康與發展。2、促進農業可17、持續發展有機農業生產遵循可持續發展的原則,在生產過程中遵循自然規律和生態學原理,采用一系列可持續發展的農業技術。維持持續穩定的農業生產過程。其核心是建立和恢復農業生態系統的生物多樣性和良性循環。大力發展有機水稻,不僅可以幫助解決現代農業帶來的一系列問題。還有助于農民增加收入。據美國的研究報道,有機農業成本比常規農業少40%,而有機農產品的價格比普通食品要高20%-50%。3、帶動就業作為有機水稻種植合作社,通過規模的擴大,可以更多地安置農村富余勞動力。包括水稻種植與水稻加工都將被關聯帶動,那么,本項目的建設就可以多安置農村富余勞動力30人。第五章 項目組織與管理5.1項目組織機構設置1.建設期18、機構設置建設期間合作社成立項目辦,負責人為理事長張海峰,具體負責項目工程建設中,材料購買,質量監督,資金管理,配合農業綜合開發辦做好設計、質量監督、驗收等工作。2.運營期機構設置實行合作社理事會領導下經理負責制,根據項目的需要,設立以下2個管理部門:生產部、技術部和財務部。5.2經營管理措施5.2.1項目工程管理措施工程管理包括設計、施工、監理、竣工驗收等工作,關系到整個項目建設質量和投資效益的發揮,必須嚴格對待。首先選擇具有專業資質的設計單位和具有豐富經驗的專業設計師進行工程設計,嚴格實施工程監理制度。嚴格工程材料管理,控制材料損耗,獲取最佳效益。工程竣工后,組織有關專家和負責人認真進行工程19、驗收,對于不符合質量要求的工程責令返工,直至完全達到工程質量標準,項目通過驗收后才能交付使用。項目建設的各種工程和設備資料及時收集,并進行分類整理,統一建檔、保管。1、項目建設期組織管理機構:合作社安排專人負責土建工程的施工、設備的購買。2、采取有效措施加強項目管理在農業綜合開發辦公室和監理部門的監督下,由合作社組織項目實施,嚴格執行項目法人制、工程監理制、財政資金縣級報賬制。要牢固樹立“質量第一”的思想,嚴格把住各環節的質量關。對項目的資金要做到專款專用,專戶儲存,嚴禁資金的擠占和挪用,確保項目資金的及時足額到位。3、搞好項目建設的監督檢查和竣工驗收市財政局農發辦和監理部門對項目的建設全過程20、進行實施監督,并做到記錄準確、資料齊全、搞好建檔、嚴格驗收,嚴格桉照上級批準的立項要求保質保量完成建設任務。5.2.2經營管理措施財務管理:由副理事長兼任財務部門負責人,由全體社員選舉財務審查委員會對合作社財務工作進行監督。財務部根據最終項目評審確定的總投資額、資金籌措渠道、投資計劃及建設內容編制項目財務計劃。嚴格按照財務制度使用資金,確保專款專用。建立項目審計制度,定期檢查財務狀況。生產管理:生產管理中實行理事長牽頭的負責制,生產部負責協調和組織,技術部負責技術指導和產品檢驗,各負其責,按國家及行業相關標準組織養殖。在生產經營過程中,技術部負責落實生產標準并積極更新,確保公司生產的所有產品符21、合國家及行業相關標準,并滿足市場需求。營銷管理:本項目建成后將對現行的銷售管理進行較大改革,從有效的激勵機制、嚴格的管理系統方面著手,穩定銷售隊伍,提高銷售水平。以“請進來,走出去”的方式加強對銷售人員的培訓,培訓工作每季度不少于一次,每年不少于四次,同時建立有效的激勵機制對銷售人員進行跟蹤管理,定期進行業績考核,把個人的能力、業績和報酬掛鉤,最大限度地調動銷售人員的積極性,使銷售任務及時有效地完成。設備物資管理:配備專業技術人員專職負責管理根據項目建設計劃采購的物資和設備,做到貨物進場有手續和驗收,并分類按要求進行貯存;貨物領用有計劃和記錄,嚴格把好貨物數量、質量及保管關,杜絕貨物的損壞、丟失和浪費。5.3技術培訓合作社聘請市農牧局和鎮農業技術推廣中心的專家合計數技術員對社員和生產工人進行技術培訓,并長期跟蹤服務。附 錄附表:附表:烏蘭浩特市5000噸有機水稻加工擴建項目實施方案附表(項目概算、財政資金使用明細表)附圖:附圖1:項目地理位置圖附圖2:項目工程平面布置圖附圖3:主體工程施工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