艾草種植基地新建項目可行性方案(27頁).doc
下載文檔
上傳人:正***
編號:872040
2024-01-04
27頁
178KB
1、艾草種植基地新建項目可行性研究報告建水怡泰農林綜合發展有限公司第一章 總論1.1 項目概要1.1.1 項目與項目單位基本情況1、項目基本情況建水縣,位于云南省南部紅河北岸,隸屬于紅河州,占地面積3789平方公里。1988年建水被國務院批準為對外開放縣,1994年被列為中國歷史文化名城和中國重點風景名勝區,是蜚聲海內外的旅游勝地。素有“文獻名邦”、“滇南鄒魯”之稱。有“南孔圣地、浙江綠源”之美譽。項目所在地位于建水緬甸鄉,生態環境優越,自然條件良好,十分適宜艾草種植。艾草為建水怡泰農林綜合發展有限公司最新引進品種。艾草又名冰臺、艾蒿、醫草、灸草、蘄艾、黃草、家艾、甜艾、草蓬、艾蓬、狼尾蒿子、香艾2、野蓮頭等,為多年生草本,高45120厘米。實踐證明,艾草具有抗菌及抗病毒作用;平喘、鎮咳及祛痰作用;止血及抗凝血作用;鎮靜及抗過敏作用;護肝利膽作用等。2、項目單位基本情況建水怡泰農林綜合發展有限公司創立于2014年,公司地址位于建水縣陳城路上,公司依靠科技進步,發展以艾草種植、加工、銷售于一體的優質高效生態農業企業。近年來,公司以“公司+基地+農戶”的產業化經營模式,與周邊的農戶建立了長期穩定的協作關系,為推動艾草產業發展,農業結構的升級換代,增加農戶收入起到的良好的示范作用。公司現擁有總資產500萬元,職工100多人,職工人均年收入達1.5萬元,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顯著。1.1.2法人代表3、基本情況建水怡泰農林綜合發展有限公司法人代表馬祖進,出生于 年 月 日,自2014年創辦企業以來,以艾草為紐帶對農業增效、農民增收起到了積極的推動作用和示范作用。1.1.3項目建設條件本項目實施各項建設條件具備,項目區自然資源環境條件和社會依托條件良好,項目建設符合國家鼓勵的產業化種植的政策,市場銷售前景非常樂觀,技術力量有保障,水、電、路等各項基礎設施基本齊全。1.1.4 項目建設方案1、項目名稱:艾草種植基地建設項目2、建設地點:以建水縣緬甸鄉為主,在 等村進行試種。3、建設性質:新建4、項目建設內容與規模(1)艾草種苗 萬株。(2)建設 畝現代化艾草大棚繁育基地一個(3)對農戶進行種植與4、加工技術培訓(4)艾草生產基地建設,分布如下表:表1-1 艾草生產基地分布表地址面積備注畝新建艾草種植基地 畝畝新建艾草種植基地 畝畝新建艾草種植基地 畝畝新建艾草種植基地 畝 本項目建成完工后,艾草生產基地將新增 畝。 5、生產技術能力建水怡泰農林綜合發展有限公司自創建以來十分重視艾草栽培和加工技術創新和技術人員培養,目前已擁有工程技術人員 名,其中高級職稱 名,并聘請 名農藝師專門負責艾草的種植與加工技術指導。為公司艾草的收購、栽培、加工技術能力提供了強有力的保障。6、資金籌措:項目實施單位自籌資金 萬元,申請財政補貼資金 萬元7、項目輻射范圍及帶動能力項目實施后,可起到很好的示范帶動作用5、,帶動周邊農戶發展艾草種植,預計帶動當地農戶 余戶,有效地促進當地的農業產業結構調整,種植艾草后可新安排當地農民工來公司就業多人,可為當地農民工新增加收入。項目成果的示范和帶動作用覆蓋范圍可涉及到整個建水甚至于整個紅河州。9、進度安排本項目建設期為12個月,自2014年11月至2015年10月10、組織管理方案本項目由建水怡泰農林綜合發展有限公司負責投資建設,項目建設將根據國家有關項目建設要求建立完善精簡、科學、高效的管理機制,引進先進艾草種植和加工技術,實行統一化運營。項目經營管理和技術人員暫定為10人。11、投資結構及資金來源項目總投資包括固定資產投資 萬元和流動資金投資 萬元 ,合計 萬6、元,其中項目實施單位自籌資金 萬元。1.2 可行性研究報告編制依據1、轉發國家農業綜合開發辦公室關于2014年產業化經營種植養基地項目實行財政補貼的意見的通知.2、國家農業綜合開發產業經營項目可行性研究報告編寫大綱;4、相關的無公害農產品種植、加工技術標準和規范。1.3 綜合評價艾草為菊科多年生草本植物,性味芳香,辛散苦燥,為散寒除濕,溫經止痛和避穢辟邪之要品。本項目的輻射帶動作用較大,有利于優化該區域農業結構,推動農業產業化發展,有利于農業增效和農民增收,擴大出口創匯,且本項目在栽培、生產、貯藏、加工過程中,沒有三廢污染,可充分利用當地豐富的雜草、樹枝、畜禽糞類等農業生產廢料,達到變廢為寶,7、因此,社會效益、經濟效益和生態效益顯著。實施本項目是必要的、可行的。建議各級政府部門對項目建設給予大力支持,促使其早立項、早建成,促進農業增效和農民增收,推動建水現代農業發展。項目存在的主要問題是:由于項目是按無公害農業進行種植,因此,對農戶在種植艾草過程中的品質監管則是其主要問題。第二章 背景及必要性2.1 項目建設背景“十五”以來,黨中央、國務院堅持以科學發展觀統領經濟社會發展全局,按照統籌城鄉發展的要求,適應農業發展進行新階段和我國加入世界貿易組織后的新形勢,實行“多予、少取、放活”的“三農”工作方針,制定出臺了一系列支農惠農政策,加大對農業和農村工作的支持力度。“十一五”時期國家對發展8、現代農業、調整和優化農業結構、增加農民收入、改善農村生產生活條件等方面的支持力度將不斷加大。近年來,云南省從農業增效、農民增收出發,加強對農業產業化工作的組織和領導,農業產業化邁出了實質性步伐,呈現良好的發展趨勢。根據云南省“十一五”農業發展規劃和云省“十一五”農業產業化發展規劃,我省將緊緊圍繞農業增效、農民增收和建設高效生態農業,以科技進步為動力,利益聯結為紐帶,品牌建設、市場拓展為重點,按照建基地、強龍頭、帶農戶、拓市場、促出口的思路,實施強龍興農工程,著力建設農業產業化示范基地,大力培育和發展農產品加工龍頭企業、農產品市場流通和物流組織、農民專業合作社和農產品行業協會,不斷提高農業生產和9、農民的組織化程度,強化科技和產銷信息服務,增強農產品參與國際國內市場競爭力,提高農業、農村經濟整體素質和綜合效益。云南省建水縣是個傳統的“三農”區,農業人口占95以上。多年來,縣委、縣政府始終突出農業基礎地位,牢固樹立特色就是競爭力的戰略,進一步明確發展特色農業的思路和舉措,依托農業資源、氣候、區位三大優勢,主動適應新形勢的要求,以市場為導向、效益為中心、科技為動力,大力推進產業化經營,綠色特色農業得到了較好發展。提前基本實現農業現代化奠定基礎。根據建水縣“十一五”規劃,該區將積極推進農業產業化發展,拓展高效生態農業,積極推進農業結構性調整,鼓勵和支持農民按照市場需求發展優質高效的長效農業、特10、色農業、生態農業。艾草是無公害農產品,新興的特色農產品,具有良好的發展前景。加大艾草的科技投入,鼓勵和支持艾草產業科技創新,扶持培育有區域特色的艾草知名品牌是建水縣發展艾草的著力點。推動艾草生產迅速發展,經歷從無到有,從少到成片栽培的過程。2.2 項目建設的必要性1、項目建設是培育壯大建水縣新型長效生態特色農業和農產品加工龍頭企業的需要。艾草是建水縣新型的高效、生態、特色農產品,主要用于對外出口。通過項目建設,優化組合和合理配置艾草資源,引進了艾草新品種,生產基地得到發展與壯大,推動了建水縣艾草產業向區域化、專業化、集約化和市場化的現代農業產業轉變,有利于培育艾草種植加工行業的龍頭企業。2、項11、目建設有利于調整建水縣農業和農村結構,促進農業產業化經營,實現農業增效,農民增收的需要。項目建設適應了建水縣當前對農業產業結構性調整,有利于培育“龍頭企業+農戶”的新型農業經營模式,規模化、市場化的現代經營體系,還可以將艾草整個產業鏈延長,構建種植、培育、整理加工、銷售有機結合,提高農民收入。項目成果的示范和帶動作用的覆蓋范圍可涉及整個建水縣乃至整個紅河州。3、項目建設是提高企業產品競爭力和經濟效益的需要。通過自建的艾草培育基地,將起到良好的示范作用,一方面有利于帶動農戶從事艾草種植,另一方面公司通過品質管理,在艾草產量和質量提升時,增強了企業產品競爭力,提高了企業經濟效益。通過以上分析,本項12、目建設對推動建水縣農業產業化發展和提高企業經濟效益具有重要意義,有利于實現建水縣農業增效和農民增收,項目實施的社會效益和經濟效益顯著,因此,實施本項目是必要的。第三章 建設條件3.1 項目區概況3.1.1 建設地點選擇建水怡泰農林綜合發展有限公司千畝生態高效艾草種植基地選址于 等地。其選址理由是:1、項目區內自然條件優越,山清水秀,氣候溫暖溫潤,空氣清新,水質純凈,遠離城區,土壤未受到污染,適合于艾草生長。 2、項目區是傳統的農業區,以種植和養殖業為主,具有一定的經驗,勞動力資源豐富。3、建水怡泰農林綜合發展有限公司與周邊農戶建立了良好的合作關系,利益協作關系長期穩定。3.2 項目實施建設條件13、優、劣勢分析3.2.1 政策、資源、市場、技術、基礎設施等條件1、政策條件3、市場優勢建水怡泰農林綜合發展有限公司從事艾草種植加工已有經驗并與銷售商建立了長期穩定的合作關系。4、科技開發能力建水怡泰農林綜合發展有限公司創立于2014年。公司從建立之初,就非常重視產品研發能力培植,對內主要是人才引進和研發力量的建設,目前已擁有工程技術人員 名,其中高級職稱 名對外加強外圍科技合作,從而促進艾草加工技術的行業領先。 5、基礎設施條件本項目建設區地理位置優越,水、電、路各項基礎設施條件具備,交通便利,區內水源充足,水質較好。3.2.2 主要障礙及解決方案本項目主要障礙表現為建設資金緊張,懇請上級部門14、在資金上給予必要的支持。另外,還需要加強對艾草種植加工過程中的品質監管。除此外,無其他明顯障礙因素。第四章 市場分析與銷售方案4.1 市場分析4.1.1項目產品市場供求現狀4.1.2市場前景分析4.1.3 項目產品的競爭優勢分析1、產品自身的優勢艾草是一種很好的食物,在中國南方傳統食品中,有一種糍粑就是用艾草作為主要原料做成的,在廣東東江流域,當地人在冬季和春季采摘鮮嫩的艾草葉子和芽,作蔬菜食用。可以做天然植物染料使用。艾草染色還具有功能性作用。艾草性味苦、辛、溫,入脾、肝、腎。本草綱目記載:艾以葉入藥,性溫、味苦、無毒、純陽之性、通十二經、具回陽、理氣血、逐濕寒、止血安胎等功效,亦常用于針灸15、。故又被稱為“醫草”。艾草產品自身的優勢在于產品的無替代性,獨一無二。2、地理優勢項目地址建水縣緬甸鄉自然條件優越,交通便利,山清水秀,無“三廢”污染,水質清凈,對艾草種植生長極為有利。3、成本優勢項目實施區勞動人力資源豐富且成本低,交通運輸便利,運輸成本較低,項目各要素成本優勢明顯。4、質量安全優勢”現有工程技術人員 名,其中高級職稱 名,并有兩名專職的農藝師負責艾草種植與加工技術指導。 4.2 銷售策略和營銷模式本項目投產后達產年艾草產量將達 萬公斤。產品嚴格按無公害農產品質量要求進行種植生產加工。建水怡泰農林綜合發展有限公司,主要直接種植艾草、發展周邊農戶種植并收購,經過加工處理后直接銷16、售。公司也將通過宣傳手段,進一步提升公司知名度,擴大產品市場覆蓋范圍,降低流通成本,獲取最大利潤。4.3 市場風險分析1、項目產品市場因素分析項目風險主要是自然災害風險,由于艾草屬自然生長作物,其生長和栽培受到氣候、土壤、水質等多種因素影響,病蟲災害、氣候反常或某些意外突發事件等自然條件的變化,都可能引起艾草產量或質量的降低,對艾草種植加工企業生產經營活動產生不良影響。2、防范和降低風險對策針對自然災害風險,企業對自有基地(或引導農戶)加大基礎設施建設,比如多引入噴灌等先進灌溉設施改善艾草園的水利條件;加強對艾草的栽培與管理,通過農業防治、物理治理等方法,降低自然災害風險;在栽培、采摘、分揀、17、加工過程中嚴格按無公害農產品質量要求進行管理,保證產品品質,降低市場價格風險;引導有條件農戶進行財產保險,降低因自然災害或某些意外事件造成的損失。第五章 建設方案5.1 建設任務和規模建立生態高效艾草千畝生產基地,建設任務和規模如下:艾草生產基地1000畝5.2 建設規劃與布局項目基地以建水縣緬甸鄉黃壇口鄉為主, 等地少量種植。表5-1 項目建設規劃與布局表序號地址面積備注1畝艾草種植2畝艾草種植3畝艾草種植4畝5.4 生產工藝技術方案5.4.1艾草種植工藝項目將按規定進行艾草生產基地規劃與建設、土壤管理和施肥、病蟲草害防治和采摘加工等。艾草的主要種植工藝如下:定 植 滅菌與施肥 栽 種 培育18、管理1、定植主要以根莖分株進行無性繁殖,但也可用種子繁殖。一般進行種子繁殖在3月份播種,根莖繁殖在11月份進行。2、滅菌與施肥。對準備栽種的樹坑一般宜先滅菌,然后再施有機肥。基于艾草質量要求,施肥應根據相應規定來進行。3、栽種。畦寬1.5米左右,畦面中間高兩邊低似“魚背”型,以免積水,造成病害。播種前要施足底肥,一般每667米2施腐熟的農家肥4000千克,深耕與土壤充分攔勻,排后即澆一次充足的底水。4、培育管理。栽種后要做好培育管理工作,以提高其成活率。首先是要抗旱排漬保苗,必須保證土壤墑情良好,即使苗木成活,但雨后容易使土壤板結,樹盤干裂,致使苗木根傷風而死,因此,雨后要注意及時松土,最好用19、作物覆蓋樹盤。為防止漬水死苗,栽后及時清挖圍溝、中溝、區域溝。其次是要及時施肥,一般應在新梢抽發10-20cm時及時施有機肥料。最后還要注意在農藝師指導下進行防寒、防病蟲草害,及時培土灌溉、加強管理。5.4.3艾草基地改良與平整1、土壤改良與平整:土壤深翻30-40cm,每畝施農家肥1500-2000kg清理雜草,商情保持。2、噴灌系統建設。基地噴灌系統可根據實際情況來進行。5.5 原料和燃料供應方案項目物料消耗主要是艾草基地的有機肥消耗,來源為市場就近購買,能夠確保各類肥料的正常供應和質量穩定。第六章 環境影響分析6.1 環境影響本項目為無公害農產品開發建設項目,其種植加工將嚴格按照無公害食20、品蔬菜 產地環境條件的要求進行選擇建設,按照生態農業的要求,走可持續發展農業道路,注重環境保護和利用,采取生態措施對艾草進行管理。項目建設對生態環境無不利影響,而且本項目在栽培、生產、貯藏、加工過程中,可充分利用當地豐富的雜草、樹枝、畜禽糞類等農業生產廢料,達到變廢為寶,大大減少了因施用化學肥料、農藥對土壤和環境造成的破壞和污染,符合國家環境保護的基本國策。6.2 環境保護與治理措施1、艾草種植基地建設注意水土保持,根據不同坡度和地形,選擇適宜的時期、方法和施工技術。在艾草基地周圍和不適合種艾草空地加強植樹綠化,主要道路、溝渠兩側行道樹,梯壁坎邊種草。2、制定和實施有針對性的土壤改良計劃,病、21、蟲、草害防治計劃和生態環境改善計劃。定期對土壤進行肥力水平和重金屬元素含量,針對性進行土壤改良。3、將項目區內豐富的雜草、樹枝、畜禽糞類等農業生產廢料,進行生態處理后作為肥料對櫻葉和艾草在適當時機進行施肥。4、艾草的病、蟲、草害遵循防重于治的原則,從整個艾草基地生態系統出發,以農業防治為基礎,綜合運用物理防治和生物防治措施。6.3 評價與審批項目建設符合國家環境保護基本國策,環保工作按照環保部門環評報告組織實施。第七章 項目組織與管理7.1 組織機構與職能劃分本項目由建水怡泰農林綜合發展有限公司進行投資建設,項目建設將根據公司法人治理結構建立精簡、科學、高效的管理機制,按市場經濟要求設置組織結22、構。企業實行經理負責制,下設辦公室、營銷部、生產部、財務部、技術部等五個職能部門,項目建成后經營管理和技術人員初定為10人,辦公室1人,生產部2人,營銷部2個,財務部門2個,技術部門3人項目建設初期增設項目部,負責項目建設協調工作。企業組織結構如下:經理技術部財務部營銷部生產部辦公室7.2 經營管理模式項目實施單位建水怡泰農林綜合發展有限公司是一家集種植、加工、銷售于一體的建水縣農業龍頭企業,運用現代化經營管理模式,建設成高標準的艾草示范基地。生產出優質艾草。為盡快適應市場需求,公司將實行兩步走的模式,一是繼續自建艾草基地,二是按照“公司+基地+農戶”的新型經營模式,由公司提供艾草種苗和技術指23、導,農民分戶種植,然后從農戶手中回收艾草進行加工。7.3 經營管理措施項目建設期一方面要根據已有艾草基地建設經驗,進一步合理布局新艾草生產基地,并設置合理的路、溝、渠、電系統,提高土地利用率和勞動生產率,其養護與管理將嚴格按照無公害食品蔬菜 產地環境條件等規程進行。財務管理措施包括嚴格執行現行會計制度和現金管理制度,及時準確處理各類賬務,做到日清月結,定期進行財務分析,及時發現財務管理中不足。營銷管理中,在繼續拓展市場的時候,努力開辟新市場,擴大產品市場覆蓋范圍;提升企業知名度,組建較完善的營銷隊伍,提高產品銷售速度,降低流通成本,獲取最大利潤。7.4 技術培訓企業已聘請專門兩名農藝師對項目管24、理人員和產業工人生產加工技術要求、艾草病蟲草害控制和防治等方面的培訓,并定期對農戶進行艾草相關栽培管理培訓及指導。7.5 勞動保護與安全衛生根據國家有關安全生產的法律法規安全生產條例,貫徹執行“安全第一,預防為主”的方針,加強勞動保護,改善勞動條件,建設安全,文明的勞動環境。項目生產應嚴格執行國家食品安全衛生法、食品衛生標準、質量認證體系和艾草生產有關技術規程,嚴格進行各項檢測和測定,嚴格按無公害農產品標準進行生產、包裝、儲運。第八章 財務評價8.1 財務評價依據8.1.1 評價依據1、國家建設項目經濟評價方法與參考第三版2、財務準則、會計準則、國家稅制3、投資公司章程與財務制度和相關法律法規25、8.1.2 評價說明1、財務項目財務評價在原有財務報表基礎上的艾草基地增量投資效益評價。2、項目計算期為10年(2014-2024年)。3、艾草生產基地的生產產量2014年設定為正常年份的75%,2015年為正常年份的95%,2016年起為正常年份。4、項目按增值稅條例規定免征增值稅。8.2 銷售收入、銷售稅金和附加估算1、項目銷售收入項目建成后,艾草每公頃每茬采收鮮產品1125015000千克,每年收獲45茬。企業收購合同價為每千克0.65元,一般農戶每公頃純收入達38750元左右2、銷售稅金和附加估算本項目屬于按相關規定免征增值稅,因此,銷售稅金及附加為零。8.3 財務評價結論從以上分析可26、以看出,本項目是具有較好的經濟效益,財務能力強,抗風險能力高,因此在經濟上是可行的。第九章 社會效益分析9.1 社會評價基本結論本項目對于促進艾草發展,壯大艾草種植業,合理利用土地資源、良好的自然資源和豐富的勞動力資源,推動該區艾草發展向集約化、專業化、區域化和市場化,有利于優化該區農業和農村結構,推動農業產業化發展,有利于農業增效和農民增收,項目實施社會效益顯著。9.2 農業產業化經營1、壯大主導產業,促進結構調整分析項目通過自建基地的示范性作用,引導該區農戶進行艾草種植,并對該區已有艾草資源進行優化組合、合理配置和升級,實現規模化,做大做強該區特色農業、生態農業和長效農業,建設優勢農產品產27、業帶,優化建水縣農業結構有積極的推動作用。2、產、加、銷、服各環節的利益聯結情況分析建水怡泰農林綜合發展有限公司采用兩種模式進行生產,一是通過自建基地的示范化作用,帶動周邊農戶加入艾草種植業,從而推動艾草產業發展,另一就是以“公司+農戶”形式,公司提供艾草種苗和技術培訓服務,由農戶進行艾草種植,公司從農戶手中回收艾草,經過加工后對外銷售。公司通過和農戶簽訂購銷合同,免除了農戶的銷售之憂,而且以市場價格進行收購,從而提高了農戶的種植積極性,使公司利益和農戶利益緊密聯系起來。3、輻射帶動作用分析項目通過公司自建示范性基地建設,引導農戶和各企業轉變思想,加快技術改造,加大農業科技投入力度,順應綠色消28、費需求,提高品質,降低成本,從而提高其產品競爭力。針對目前艾草市場的實際情況,建水怡泰農林綜合發展有限公司通過自建基地的示范,直接帶動農戶進行艾草種植,以“公司+農戶”的產業化經營模式,降低農戶生產經營的盲目性,提高了農戶的抗風險能力,增強農戶增收能力,項目成果的示范和帶動作用覆蓋范圍可涉及到整個建水甚至于整個紅河州10.3 農業增效、農民增收分析1、農民增收千畝艾草基地建設項目,直接帶動農戶進行艾草生產,按以往平均收購價進行計算,種植艾草后可直接為當地農戶增收近。通過該項目建設,還可新安排當地農民工來公司就業可為當地農民工新增收入。3、其他影響分析由于項目實施使得該項目區農業增效、農民增收效29、果顯著,將調動該區和周邊農戶種植艾草的積極性,提高建水縣農業綜合生產力,帶動經濟發展,使一部分農村剩余勞動力得到就地轉移,提高農民的整體收入水平,從而有利于建水縣農村生產生活條件的改善和農村城鎮化水平的提高。目 錄第一章 總論11.1項目提要11.2編制依據21.3綜合評價和論證結論2第二章 項目背景及必要性32.1項目建設背景32.2項目建設的目的意義及必要性4第三章 建設條件63.1項目區概況63.2項目實施的有利條件73.3主要障礙因素及解決方案9第四章 市場分析與銷售方案104.1產品市場供求現狀104.2產品市場前景分析124.3產品競爭力分析124.4銷售策略和營銷模式13第五章承30、擔單位和技術依托單位基本情況135.1承擔單位基本情況135.2技術依托單位基本情況14第六章 項目建設方案156.1總體思路156.2項目建設地點選擇166.3項目建設目標176.4建設內容和規模17第七章 技術方案187.1肉牛繁育技術方案及工藝流程187.2優質高產飼草料基地建植技術方案227.3配套工程建設方案23第八章 工程招投標258.1工程招投標原則258.2工程招投標程序25第九章 建設期限及施工進度279.1項目建設期限279.2項目實施進度安排27第十章 投資估算與資金籌措2810.1投資估算依據2810.2項目建設投資估算2810.3資金來源與籌措28第十一章 財務分析231、911.1財務估算2911.2財務估算3011.3敏感性分析財務內部收益率3111.4財務評價結論32第十二章 環境影響評價3212.1環境保護目標3212.2環境保護與治理措施3212. 3環境影響評價結論34第十三章 畜牧業產業化經營與牧民增收效果評價3413.1畜牧業產業化經營3413.2牧民增收3413.3社會效益3513.4生態效益分析35第十四章 項目組織與管理3614.1組織機構與職能劃分3614.2項目經營管理模式3714.3技術培訓38第十五章 可行性研究結論與建議3915. 1可行性研究結論3915. 2建議40目 錄第一章 總 論11.1項目概況11.1.1 項目名稱1132、.1.2 項目建設性質11.1.3 項目建設單位及性質11.1.4 項目單位負責人11.1.5項目建設地點11.1.6 項目建設規模及內容11.1.7項目建設期限21.1.8投資規模及資金構成21.1.9 資金籌措21.2可行性研究報告編制依據與范圍21.2.1編制依據21.2.2研究工作范圍31.3研究結論3第二章 項目建設的背景和必要性42.1項目建設背景42.2項目建設必要性62.3項目建設的可行性82.3.1宏觀政策面82.3.2資金籌措的可行性強82.3.3外部配套條件好8第三章 項目建設條件93.1項目地址自然條件93.1.1 地理位置93.1.2氣候狀況93.1.3資源優勢93.33、2社會經濟條件103.3工程地質情況113.4項目場外資源共享條件123.5項目配套建設條件133.5.1項目供電133.5.2供水與排水133.5.3供熱及供氣13第四章 項目建設單位基本情況154.1主要職責154.2內設機構164.3派出機構174.4人員編制和領導職數17第五章 項目建設方案185.1建設原則185.2指導思想195.3功能分區與布局195.4建設規模及內容195.5工程設計方案215.5.1土建工程建筑結構設計215.5.2給水排水系統方案設計225.5.3采暖通風方案設計235.5.4電氣設計23第六章 環保及消防和節能256.1項目建設的環境保護256.2環境保護34、評價266.3消防措施276.4節能要求286.4.1門、窗洞口與墻體節能要求286.4.2電器設備節能要求286.4.3水、電、暖與燃氣管網設計要求286.4.4節能管理要求28第七章 項目組織與項目管理297.1 組織機構297.2 項目工程質量管理307.3 項目財務管理307.4 項目管理307.5 工程管理安排317.5.1 工程建設期間的管理317.5.2 工程建成后的管理32第八章 項目的招投標工作338.1招標依據338.2招標范圍338.3招標方式338.4招標組織形式338.5招標組織形式表33第九章 項目投資估算與資金籌措359.1投資估算依據359.2投資估算359.3建設資金籌措369.4建設資金使用計劃369.5資金使用及管理37第十章 項目實施進度安排3810.1 建設進度安排3810.2 項目實施進度直線圖38第十一章 綜合評價401.1經濟效益評價401.2社會效益評價40第十二章 研究結論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