產業加工園區建設項目背景與投資方案全(4頁).docx
下載文檔
上傳人:正***
編號:872077
2024-01-04
4頁
13.98KB
1、產業加工園區建設項目背景與投資方案一、項目提出的背景(一)、項目政策背景中國塑料加工工業協會發布了塑料加工業“十三五”發展規劃指導意見。規劃中指出,“十三五”是我國完成小康社會最后沖刺的關鍵時期,是我國由中等收入國家邁向高收入國家最低門檻的重要歷史階段,也是創新發展新階段。同時正值新一輪科技革命、產業變革大潮與我國加快轉變發展方式形成歷史性交匯的重要節點,是深化改革開放、轉方式、調結構的攻堅時期,是塑料加工業由大變強的重要時期。塑料加工行業部分領域將于“十三五”重點發展一是重點發展多功能、高性能材料及助劑,力爭在材料功能化、綠色化及環境友好化上取得新的突破。嚴格執行食品安全法,加強與食品接觸的2、制品和原料生產和安全、衛生、質量控制。加快高端聚烯烴管道專用料、系列滾塑專用料、3D打印耗材、醫用塑料、生物基高分子、生物質分解塑料和生物基塑料等專用材料的開發與應用。加快導電、導熱、抗菌、耐溫、防霧、高韌、超強、阻燃等多功能合金材料 的開發應用。加快芳雜環聚合物及其高性能復合材料等特種工程塑料及高性能改性材料等的生產和應用。加快綠色環保增塑劑、熱穩定劑等的研發、應用。二是緊緊圍繞高端化,加快提高中高端制品的比例。要加強選擇性多孔薄膜開發,力爭在微濾膜、超濾膜、納濾膜、反滲透膜等膜材料和組膜取得突破。力爭在高端電池隔膜、新型光學膜、新型柔性屏膜等取得突破。重點發展生物基塑料汽車零部件、生物基塑3、料包裝制品、高性能聚氯乙烯建筑模板、大口徑高強度聚烯烴排水、排污管道等的生產。進一步推廣水性聚氨酯、無溶劑等生態合成革的生產和應用,推動綠色轉型。加強廢舊塑料,特別是車用等工程塑料的改性、高附加值應用。三是加快塑機的研發。加快塑料裝備智能、數字化改造力度,大力發展小型、超高精度、超高速和智能控制的加工設備,為智能制造、數字制造、網絡制造提供先進裝備和生產線。在迎接工業互聯網+時代的同時,更重要的是要為“新硬件時代”打好基礎。加快小型精密電動注塑機的開發應用,力爭在高精、靈敏、快捷伺服電機控制系統取得突破,包括高精度傳動絲杠、滑塊制造等。在成型精度、制造精度、控溫精度等方面更適應小型精密注塑制品4、的生產。加快小型、多功能的特種功能薄膜生產設備的開發應用。加快低定量、輕量、微量涂布設備的開發應用。加快微成型加工設備的開發應用。四是加快綠色、節能、高效新型加工成型工藝的開發。要加快超高分子量聚乙烯基礎加工技術、要加快CO2超臨界發泡工藝的推廣應用、加快電磁感應節能技術等的推廣。(二)、項目提出緣由塑料是以樹脂為主要成分的高分子有機化合物,樹脂可分為 為天然樹脂和合成樹脂兩大類,塑料大多采用合成樹脂。各種 合成樹脂都是將低分子化合物的單體通過合成的方法生產出 來的高分子化合物,一般相對分子質量都大于1 萬,有的甚至 可達百萬級。在一定溫度和壓力下,塑料具有可塑性,可以利用模具將其成型為具有一5、定幾何形狀和尺寸精度的塑料制件。 塑料工業是新興的工業,隨著石油工業的發展應運而生 ,目前塑料制件幾乎已經進入一切工業部門以及人民日常生活的各個領域。塑料工業又是一個飛速發展的工業領域。世界 塑料工業從20 世紀30 年代前后開始研制到目前的塑料產品系 列化、生產工藝自動化、連續化以及不斷開拓功能塑料新領域, 它經歷了初創階段、發展階段、飛躍發展階段和穩定增長階段 等幾個階段。塑料作為一種新的材料,其不斷被開發與應用, 加之成型工藝的不斷成熟、完善與發展,極大地促進了塑料成型方法的研究與應用和塑料成型模具的開發與制造。隨著工業塑料制件和日用塑料制件的品種和需求量日益增加,項目公司建設以注塑成型6、的方式生產塑料制品,首先滿足了市場對塑料制品的需求,再次推廣了鑄塑成型的新工藝。二、投資的必要性1、項目建設是推動塑料工業發展的需要塑料作為新材料技術革命的重要領域,是新型戰略產業的重要支撐和組成部分,是現代工業、農業、電子信息、交通運輸、航空航天、國防等尖端技術領域不可缺少的基礎性產業,國家把新材料與節能環保、新一代信息技術、高端裝備制造業、節能與新能源汽車、生物醫藥、新能源裝備等領域一同列入戰略性新興產業。本項目主要以鑄塑成型的方法生產塑料制品,鑄塑成型是所有設備較簡單,成型時一般不需要加壓設備,對模具強度的要求也較低,對塑料制品尺寸的限制較少,宜生產大型制品,制品的內應里較低,質量較好。7、2、項目建設是提高當地群眾收入和保持社會繁榮穩定的需要項目建成后可直接為社會提供175個就業崗位,可創造間接就業機會幾百個,項目年支付工資和福利費總額達到861.84萬元,可提高當地群眾收入水平,帶動當地群眾致富,推進區域經濟的協調發展,有利于維護地區穩定、社會進步和經濟繁榮。3、項目建設是增加當地的財政稅收的需要項目建成后達產年實現銷售收入16000.00萬元,增值稅按17%計算,城市建設維護稅按增值稅的5%提取,教育附加稅按增值稅的5%提取,所得稅率取25%,可年均實現利稅總額8402.20萬元,對當地國民收入再分配做出積極的貢獻。4、是企業自身發展的需要項目建成后,年可實現銷售收入16000.00萬元,計算期內累計實現利潤總額64886.07萬元,累計凈利潤48664.54萬元,項目資本金凈利潤率17.46%,盈虧平衡點可以達到29.58%。由此可以判斷項目的建設將給企業帶來很好的效益,且投資風險較低,有利于企業自身發展。
CAD圖紙
上傳時間:2024-07-29
18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