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豆高產創建項目方案(10頁).docx
下載文檔
上傳人:正***
編號:872128
2024-01-04
10頁
22.79KB
1、扎蘭屯市大豆高產創辦工程實行方案扎蘭屯市農業技術推行中心二 0 一一年六月三日扎蘭屯市大豆高產創辦工程實行方案為深入貫徹落實科學展開觀,依照“就地取材、突出優勢、整合資源、部門協作的整體思路,環繞“依賴科技,發掘單產潛力,促使增效的目標,調換各級政府、部門、農民等各方面踴躍性,齊集科技、人力、資本等多種資源,以萬畝示范片建設為核心,以農業技術推行效力為載體,以推行主導品種、主推技術和實行主體培訓為要點措施,逐漸把高產創辦示范片建設成為保障主要農產品根本供給的骨干區、展開現代農業的先行區、促使農民連續增收的示范區。不停增強市場競爭能力,全面提高我區農業綜合生產水平。扎蘭屯市 2片大豆被列為國家級2、高產創辦示范區,這是國家進一步促使糧食連續穩固展開,保障糧食有效供給,實現糧食增產、農業增效和農民增收的又一重鼎力措。是集高產優良良種、高產高效種植技術及優良高效投入于一體的科技成就轉變與推行活動,是糧油生產先進科技集成、配套與推行的重要載體,并經過一系列的轉變最后形成高產、穩產綜合技術標準、標準的有效門路。扎蘭屯市位于大興安嶺東麓丘陵淺山區及過渡平原區,屬于中溫帶大陸性季風天氣,地處東經 120 29 123 17,北緯 47 06 4836之間。 在東北經濟區內是東北大豆主產區之一。全市轄9 個鄉鎮,耕地面積319 萬畝,1鄉村水源井總數達6500 眼,水澆地總面積56.3 萬畝,大豆常年3、栽種面積90 萬畝左右。糧食總產量一般穩固在5 億公斤以上,是糧食生產大市。扎蘭屯市自然地理條件優勝,資源豐富,農業生產條件較好。無霜期 100 125 天,年 10的有效積溫 1900 2300,年日照時數 2700 3000 小時,年降雨量在 450 550mm。降雨多集中在 6 8 月,雨熱同季,光照充分,日夜溫差大,能夠知足大豆生長發育的需要。土壤以黑土、草甸土、暗棕壤為主,土層深沉,一般在50cm 以上,耕層土壤有機質含量在4.5%以上,最高明過10%,土壤保水、保肥能力強,土壤酸、堿度為微酸到中性,是大豆生長發育較為理想的土壤條件。扎蘭屯市水資源十分豐富,境內有臥牛河、雅魯河、音河4、綽爾河、濟沁河等大小河流五十余條,并且河流散布合理,普及全市。并且交通便利,濱洲鐵路、111 國道、 301國道貫串全市,還有七通八達的鄉下公路,中國網通、中國挪動通信、中國聯統統訊網覆蓋全市各鄉鎮,為全市大豆科研、生產、銷售供給快捷的信息。接到通知后,我們本著提晨安排、提早著手、提早實行的原那么提早進行部署。一、工程指導思想深入貫徹落實科學展開觀,依照“就地取材、 突出優勢、2整合資源、部門協作的整體思路,環繞“依賴科技,發掘單產潛力,促使增效的目標,調換各級政府、部門、農民等各方面踴躍性,齊集科技、人力、資本等多種資源,以萬畝示范片建設為核心,以農業技術推行效力為載體,以推行主導品種、主5、推技術和實行主體培訓為要點措施,以創新體制與優化資源配置為打破口,形成各有關部門和地方政府協調一致的目標支撐系統,建立政策、投入的長效體制,逐漸把高產創辦示范片建設成為保障主要農產品根本供給的骨干區、展開現代農業的先行區、促使農民連續增收的示范區。不停增強市場競爭能力,全面提高我區農業綜合生產水平。二、工程實行原那么糧油作物高產創辦活動要依照以下原那么:1、堅持廣泛展開,突出優勢地區、優勢作物和產糧大縣的原那么,掌握要點地區;2、堅持農田根基好、農民熱忱高、輻射帶動強的原那么,落實創辦地塊;3、堅持自治區、盟市、旗縣三級共建,以旗縣農場為主的原那么,共同組織實行;4、堅持工程整合、部門聯合、協6、力推動的原那么,集中力量建設;5、堅持良種良法相當套,試驗、示范、推行相聯合的原那么,提高技術覆蓋率和到位率;36、堅持就地取材、正確指引、標準工作、職責明確的原那么,嚴格增強管理;7、堅持領導與組織到位、技術人員到位、技術要領與措施到位、測產查收與總結到位的原那么,提高效力水平;8、堅持明確地塊、明確責任、明確主導品種和主推技術、明確技術人員的原那么,保證工程落實。三、工程的落實1、確立示范區依據要求,我市的兩個萬畝工程劃分別落實在蘑菇氣鎮宮家街村和三合村。這兩個村地處扎蘭屯市西南,天氣屬寒溫帶大陸性季風天氣,年積溫2200 2350,年降水450500mm,年日照 2500 3000h,有7、機質含量高,澆灌、生產條件優秀,耕地肥饒、集中連片,降水充分,雨熱同期,又有農業開發和現代農業工程建設的水利配套設備,十分利于開展大豆高產創辦示范工程,當地風氣長進,對科技知識渴求激烈,又為工程的實行打下堅固民眾根基,因此把示范工程區落實在這里必能起到輻射帶動和核心示范的作用。2、確立責任區,明確責任人兩個工程區任務面積均為1 萬畝。由扎蘭屯市農牧業局負責,市農業技術推行中心詳細組織實行,就地取材擬訂工作和技術方案,專人負責,做好試驗示范系統連續的設計、部署、記錄、察看和總結工作。要明確詳細的實行目標、內4容和措施等,確實突出“三強 ,即針對性強、操作性強、創新性強。由市農牧業局牽頭組織農業科8、研、教課、推行、種子、土肥、植保等部門的業務骨干參加組建技術專家指導組。專家聯系辦公室設在市農業技術推行中心,詳細負責組織專家擬訂全市糧食高產創辦技術方案,對技術骨干進行技術指導、培訓、檢查、敦促等技術措施的落實,及技術人員的查核和高產典型測產查收。同時,在各農作物生長要點期間深入各工程鄉鎮,巡回展開政策宣傳、技術指導和農民培訓。采納技術人員直接到村、技術培訓直接到戶、技術指導直接到田、技術要領直接到人的“四直接形式,由科技人員直接駐村包戶,每個示范片安排 6 名以上技術指導員,要點進行技術培訓、指導和效力,真實實現萬畝有技術專家、千畝有技術骨干、百畝有技術標兵的高產創辦要求。3、細化目標,完9、美技術措施扎蘭屯市共安排國家級糧油高產創辦萬畝示范區2 個。示范區內實現 “三個百分之百 ,即實現 100%良種覆蓋, 100%推行測土配方施肥,100%病蟲專業化防治。創辦目標:萬畝示范片畝產140 公斤。示范片較上年增產5%以上。輻射帶動示范市均衡增產。示范區堅持良種良法配套的實行原那么,切實加大配套技術的推行力度,實現良種和技術的累加效應,提高合用技術的覆蓋率和到位率。要點推行壟上三行窄溝密植技術和壟三種植技術及測土配方施肥等技術。并踴躍展開5大豆品種對比示范、大豆肥料對比試驗、大豆壟上三行種植技術等多項示范。兩片示范區所用豆種均為蒙豆30 原種,用“綠普安按 1:150 比率一致包衣。10、施肥均在2021 年測土配方施肥基礎上,對工程區內全部地塊進行了取土化驗,依照化驗結果,進行配方生產,推行均衡施肥,畝施“扎蘭牌復混肥15公斤。全面知足工程區的用肥需求。為了增補大豆生產中極易缺失的硼鉬微肥,每畝地增施持力硼200 克隨肥施入,并每百斤種子拌種施入鉬酸銨30 克;工程區畝增施筑田菌劑1公斤。在示范區建設過程中以突出抓好現代農業示范點為要點,采納“規模栽種、一致管理、分戶經營的技術推行模式,由農業技術推行中心對工程區進行全程技術和物質投入,一致滅茬、一致供種、一致施肥、一致播種、一致噴灌、一致除草防蟲、一致機械收獲,分戶管理。最后實現展開現代農業的目標。4、與要點工程相聯合在細化11、實行過程中,有機地聯合了國家良種推行補助項目、農業綜合開發科技推行工程、科技入戶工程工程、測土配方施肥工程工程、農業部行業科技工程等,充散發揮其余已經實行的工程投入優勢,中心加大工程區的人力、物力投資力度,增強高產穩產根基設備建設,提高糧食生產能力,6做到看有樣板、學有典型,真實起到示范帶動作用。四、高產試驗示范工作在工程實行中,應用科學,依據我地實質狀況,靈巧機動地安排了多點次的試驗示范,在實踐中探索出先進的技術與經驗,以便更好地指導此后的農業生產展開,詳細以下:1、大豆壟上三行種植技術2、大豆窄溝密植技術3、大豆品種對比示范4、大豆不一樣肥料對比試驗5、大豆不一樣種衣劑對比試驗6、大豆不一12、樣除草劑對比試驗。不一樣的試驗與示范有詳細的方案,有專業人員在田間設計實行,有齊備的數據資料形成完好的試驗總結,為我市農業生產展開供給科學詳確的依照。五、增強宣傳力度1、增強發動和宣傳工作,經過播放、電視、報刊等新聞媒體,鼎力宣傳高產創辦工程的政策措施、成功經驗、先進典型和實行成效,創造優秀的社會氛圍;要依照國家和自治區高產創辦工程要求,經過舉辦培訓班、現場會、技術講座、媒體宣傳等多種形式,寬泛展開技術培訓與指導工作,抵達萬畝片有技術專家、百畝片有技術骨干;要確實組織專家深入創辦點,展開各作物狀況檢查,實時采納田間管理措7施,分地區、分季節、分層次抓好技術培訓和生產指導,確保技術進村入戶到田,13、提高工程區農技人員和農民的科學種田水平。2、增強核心示范片建設和技術培訓,輻射帶動示范區,將工作的中心放在核心示范區的建設上來,要點抓好百畝核心攻關田、千畝高產示范田、萬畝輻射帶動田的落實工作。核心示范田一定充分表達工程、技術、資源的“三集成 ,突出良種良法相當套和農藝農機相聯合。百畝核心攻關田、千畝高產示范田的建設內容要聯合各地實質,有科技含量、易推行,帶動萬畝高產輻射區建設。每個示范片都要建立醒目的標牌等標記,示范區要分片落實技術責任人,詳細負責對田戶的技術培訓和指導,要對示范田進行全程追蹤效力,做好示范田檔案成立、要點期間的農事措施、技術培訓指導狀況、上司部門檢查指導狀況及投入產出剖析等14、工作,并保留影像資料歸檔。3、組織召開現場會,在作物生長要點季節,組織鄉鎮干部、農技人員、示范田戶,選擇有代表性的高產創辦核心區、顯現區、示范田進行現場觀摩,展開技術溝通,總結先進組織方式和生產技術模式。要在高產創辦期間舉辦1-2 次以上的高產創辦現場觀摩會,經過科技示范戶言傳身教和田間實質成效起到提高鄉鎮干部思想認識、促使農技人員經驗溝通、指引田戶自覺采納農業科技成就的明顯作用。8方案舉辦電視講座5 講,報紙宣傳4 期,第一版簡報10期,辦培訓班23期,發放資料6800份,特別是跟著最近幾年來鄉村市集的繁華,在相對影響力高的鄉鎮舉辦科技下鄉活動,進行咨詢宣傳,使工程深入民心,真實實現奉獻農業,效力農民的主旨。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