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海大柴旦礦業有限公司青龍溝金礦擴建采礦項目礦山地質環境保護與土地復墾方案評審意見(4頁).docx
下載文檔
上傳人:正***
編號:872224
2024-01-04
4頁
27.60KB
1、青海大柴旦礦業有限公司青龍溝金礦(擴建)采礦項目 礦山地質環境保護與土地復墾方案評審意見受青海大柴旦礦業有限公司的委托,青海吳強工程技術咨詢服 務有限公司編制了青海大柴旦礦業有限公司青龍溝金礦(擴建) 采礦項目礦山地質環境保護與土地復墾方案 (以下簡稱方案)。 2023 年 3 月 2 3 日青海省自然資源廳組織省內有關專家(名單附 后),在西寧召開方案評審會,會上專家組聽取了編制單位對方案的介紹后,經認真討論形成如下評審意見:一 、青海大柴旦礦業有限公司青龍溝金礦采礦礦區位于大柴旦 鎮北西約95km, 行政區劃隸屬于大柴旦行政委員會大柴旦鎮管轄。 該礦山屬已建礦山,礦區由青龍溝金礦和金龍溝金2、礦、礦段合 并而來,礦區由13 個拐點圈定,礦區面積6.785km 。開采深度3710m3225m, 開 采 規 模 6 0 萬噸/年。地理坐標 : 東 經, 北 緯,該礦山現狀條件下設置北礦段、南礦段、323 礦 段、323(南)以及、礦段5個采區。現有青龍溝北礦段(地下 開采)20萬噸/年、青龍溝南礦段(目前處于探礦階段,將來地下開 采)5萬噸/年、323 礦段(露天開采)15萬噸/年(已閉礦)、323 (南)礦段(露天開采)15萬噸/年(設計)及、礦段(地下開 采)20 萬噸/年(設計)。礦山生產規模屬大型礦山。確定本方 案服務年限為一個礦段基建期+五個礦段服務年限共9 年+閉坑后 礦山3、地質環境恢復治理和土地復墾時間1年,共10年。方案基準期以礦山正式投產之日算起。評估區內基本無居民居住,無重要交通要道及建筑設施,無自然保護區及旅游景點,無較重要水源地,采 礦活動破壞土地類型為裸地,礦山地質環境條件復雜程度屬復雜, 確定礦山地質環境評估級別為一級。結合礦山建設規模為大型,確 定礦山地質環境影響評估級別為一級正確。根據礦業活動影響范 圍,確定礦山地質環境影響評估區面積為6.785km, 評估范圍確定基本合理。二、該“方案”是在較充分收集、利用了礦區以往地質、水文 地質、環境地質、土地資源類型、土壤及植被、礦山開發利用等相 關礦區相關資料的基礎上,完成礦山地質環境和土地資源調查面4、積 6.785km, 地質地貌調查點33個,泥石流調查點3個,不穩定斜坡 調查點6個,拍攝照片112 幀。野外調查資料滿足“方案”編制要求,編制依據較充分。三、礦山地質環境影響現狀評估認為:現狀條件下北礦段露天 采場存在不穩定邊坡,現狀評估其地質災害危險性大;北礦段東排 土場(部分)和北礦段西排土場已進行了治理,但對地質環境的影 響和破壞程度嚴重;現狀礦山采礦活動對含水層的影響和破壞程度 較輕;對地形地貌景觀的影響和破壞程度嚴重;對土地資源的影響 和破壞程度嚴重。南礦段不穩定邊坡現已治理,但對地質環境的影 響和破壞程度嚴重;現狀礦山采礦活動對含水層的影響和破壞程度 較輕;對地形地貌景觀的影響和5、破壞程度嚴重;對土地資源的影響 和破壞程度嚴重。323 礦段露天采場形成不穩定邊坡,現狀評估其 地質災害危險性大;排土場已進行了治理,但對地質環境的影響和 破壞程度嚴重;現狀礦山采礦活動對含水層的影響和破壞程度較輕;對地形地貌景觀的影響和破壞程度嚴重;對土地資源的影響和破壞程度嚴重。三條泥石流溝易發程度為弱發育,地質災害危險性小。現狀評估結論可信。四、礦山地質環境影響預測評估認為:采礦活動引發和加劇露 天采場不穩定邊坡失穩的可能性大,地質災害危害程度大,危險性 大。采礦開拓位于采空區及采空塌陷影響范圍內,引發和加劇采空 塌陷的可能性大,危害程度大,危險性大。采礦活動引發和加劇排 土場邊坡失穩致6、災及泥石流災害的可能性小,危害性小,危險性 小。加劇已有地下井巷開采不穩定斜坡失穩致災的可能性小,危害 程度小,危險性小。采礦活動遭受已有采空區地面塌陷災害的可能 性較大,大危害程度大,危險性大,遭受已有地下井巷開采不穩定 斜坡失穩致災的可能性較大,危害程度中等,危險性中等。遭受 Q1-Q6 不穩定斜坡失穩致災的可能性小,危害程度小,危險性小。 采礦活動對地下含水層的影響和破壞程度較輕;對地形地貌景觀的 影響和破壞程度嚴重;對土地資源的影響和破壞程度嚴重;對礦區水土環境污染程度較輕。五、礦山土地損毀預測評估認為:該礦山導致土地損毀的主要 工程有礦山道路、工業場地、廢石堆場、地下井巷建設和地下采7、 礦,土損毀重度區為北礦段采區、南礦段采區、礦段采區及 、礦段排土場,中度區為、礦段道路,輕度損毀區為評價 區范圍內其他區域:土地損毀形式包括挖損、壓占及塌陷:礦山土地損毀預測依據充分,評估結論正確。六、 方案依據礦山地質環境影響和土地損毀評估結果,劃分了 礦山地質環境保護與恢復治理區及土地復墾范圍,重點防治區包括露天采場、排土場和塌陷區,面積約200.31hm; 次重點防治區包括評估區礦區道路、南礦段工業場地,面積約7.5hm。評估范圍內其 它區域為一般防治區,面積約533.78hm。 分區依據較充分,分區基 本合理。復墾區為礦業活動挖損和壓占范圍,礦區到目前為止已損 毀土地面積179.198、hm, 損毀土地類型為裸地,損毀程度為重度;擬 損毀土地面積為38.6hm, 損毀土地為裸地。本次礦山復墾責任范圍 為217.79hm。 土地復墾區與復墾責任范圍、土地類型與權屬清楚,復墾方向明確。七、 方案提出礦山地質環境治理與土地復墾工程主要有露 天采坑、采空塌陷區、排土場網圍欄工程,露天采坑邊坡清理、排 土場平整工程,裂縫回填,擋墻的修筑、警示牌、建(構)筑物拆 除工程及監測措施等。工程措施可行,礦山地質環境監測方法適宜。八、概算的礦山地質環境治理與土地復墾工程新增投資77.8694 萬元,其中礦山地質環境治理工程施工56.3468 萬元,土地復墾工程施工費8.8995 萬元概算編制依據較充分,取費標準基本合理。綜上所述,該方案編制依據較充分,內容較齊全,插圖、表、 附圖較清晰美觀、易讀,符合相關要求,審查予以通過。方案按專家意見補充修改完善并經主審復核后報礦山主管部門備案。方案評審組二二三年四月二十四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