藥材種植示范基地建設項目背景及方案全(5頁).docx
下載文檔
上傳人:正***
編號:872341
2024-01-04
5頁
14.53KB
1、藥材種植示范基地建設項目背景及方案一、項目背景(一)、項目提出的背景烏蘭布和沙漠是中國八大沙漠之一,也是中國沙漠化最為嚴重的地區之一,沙漠面積約1萬平方公里。該區域年均降水量102.9毫米,年均氣溫7.8,年均蒸發量2258.8毫米,無霜期168天,光照3181小時,太陽輻射150千卡/平方厘米,大于10的有效積溫3289.1。氣候環境決定了該區域生長的植物類型,烏蘭布和沙漠使沙生、鹽生、旱生植物并茂,主要生長著短花針茅、檸條錦雞兒、康青錦雞兒,甘草、苦豆子、沙蒿、蒙古革包菊、鹽爪爪、短葉假木賊、紅砂、球果白刺、泡泡刺、豬毛菜、沙蔥、沙芥、沙棘、檸條、花棒、梭梭、肉蓯蓉、鎖陽、內蒙黃芪。尤以盛2、產馳名中外的王爺地甘草而受到世人青睞。烏蘭布和生態沙產業示范區地處烏蘭布和沙漠腹地東緣,緊臨黃河,規劃生態治理面積約1000平方公里。示范區立足烏蘭布和沙漠自然資源優勢,規劃發展沙產業,逆向拉動生態治理。豐富的光熱資源和從未開發過的無污染天然土壤優勢,具有發展高品質有機農業的潛在優勢,示范區將大力推進烏蘭布和道地藥材科技種植示范基地建設,延伸產業鏈條,吸引道地藥材種植及生產企業入駐示范區。(二)、項目提出的政策依據1、國家產業政策和行業發展規劃中醫藥發展戰略規劃綱要(20162030年)提出,加強中藥資源保護利用。實施野生中藥材資源保護工程,完善中藥材資源分級保護、野生中藥材物種分級保護制度,3、建立瀕危野生藥用動植物保護區、野生中藥材資源培育基地和瀕危稀缺中藥材種植養殖基地,加強珍稀瀕危野生藥用動植物保護、繁育研究。建立國家級藥用動植物種質資源庫。建立普查和動態監測相結合的中藥材資源調查制度。在國家醫藥儲備中,進一步完善中藥材及中藥飲片儲備。鼓勵社會力量投資建立中藥材科技園、博物館和藥用動植物園等保育基地。探索荒漠化地區中藥材種植生態經濟示范區建設。推進中藥材規范化種植養殖。制定中藥材主產區種植區域規劃。制定國家道地藥材目錄,加強道地藥材良種繁育基地和規范化種植養殖基地建設。促進中藥材種植養殖業綠色發展,制定中藥材種植養殖、采集、儲藏技術標準,加強對中藥材種植養殖的科學引導,大力發展4、中藥材種植養殖專業合作社和合作聯社,提高規模化、規范化水平。支持發展中藥材生產保險。建立完善中藥材原產地標記制度。實施貧困地區中藥材產業推進行動,引導貧困戶以多種方式參與中藥材生產,推進精準扶貧。醫藥工業發展規劃指南(工信部聯規2016350號)中指出:發展中藥材資源可持續利用計劃。開展全國中藥資源普查,建立中藥資源動態監測和技術服務網絡,建立中藥種質資源保護體系,保護藥用種質資源及生物多樣性,引導企業建設中藥材規范化種植養殖基地。重點發展瀕危稀缺藥材人工繁育技術,推動麝香、沉香、冬蟲夏草等產品野生變種植養殖;提升大宗道地藥材標準化生產和產地加工技術,從源頭提升中藥質量水平。2、地方產業政策和5、行業發展規劃內蒙古自治區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三個五年規劃綱要中指出:大力發展蒙醫藥中醫藥事業,堅持蒙中西醫并重,扶持和促進蒙醫藥中醫藥事業發展。落實自治區蒙醫藥中醫藥條例和扶持促進蒙醫藥中醫藥事業發展的決定 ,加大醫療機構基礎設施及設備的標準化建設力度,加強蒙醫藥中醫藥專業人員培養,豐富蒙醫藥中醫藥服務內容,形成以自治區、盟市、旗縣、蘇木(鄉鎮)和嘎查村各級醫療機構為載體的多層次蒙醫藥中醫藥醫療服務網絡。加強蒙醫藥中醫藥國家和自治區臨床重點專科、重點學科、重點實驗室和名醫工作室建設,推進蒙醫中醫全科醫師和住院醫師規范化培訓基地建設。建立蒙醫中醫“治未病”中心,構建集預防、治療、康復、養生保健6、心身醫學、老年養護、健康旅游為一體的蒙醫藥中醫藥預防治療保健服務模式。推進蒙藥新藥開發研究和蒙藥劑型改革,建設國家蒙藥臨床研究基地、蒙藥制劑中心、道地蒙藥中藥種植基地和蒙醫藥中醫藥適宜技術推廣基地,做好特色技術、療法、方藥等挖掘整理及研究應用,推動蒙醫藥中醫藥標準化工作,繼續支持蒙醫藥進入國家基本藥物目錄、國家基本醫療保險藥品目錄。加強蒙醫藥中醫藥教學機構和學科專業建設,支持蒙醫藥中醫藥師承教育與專業學位銜接試點。促進各級蒙醫中醫醫院與養老、殘疾人康復、旅游、文化等機構的合作,推動蒙醫中醫醫院信息化建設和遠程會診,推進“互聯網+蒙醫中醫醫療”發展,加強蒙醫藥中醫藥對外交流。二、項目建設的必要7、性1、是為建立健全當地藥材科技產業體系,實現可持續發展打好基礎的需要通過實施中藥材規范化栽培,逐步建立健全中藥材現代化和產業化體系,在組織形式、經營模式、人才結構、高新技術、投資來源和市場體系等方面,為中藥材產業的可持續發展打下良好的基礎。2、是實現區域中藥材生產的規范化、標準化,保障藥材品質和安全用藥需要中藥材的質量與其產地、種植技術有著密切的關系。阿拉善盟具有獨特的地理環境和得天獨厚的天然藥材資源優勢,中藥產業具有產業鏈條長、附加值高、成長性好、市場前景廣闊等特點,如何將資源優勢轉化為經濟優勢已成為當地農業生產和經濟發展的瓶頸。通過在烏蘭布和生態沙產業示范區開展規范化基地建設,可改變過去一8、家一戶自種自收的生產模式,規范藥材生產的每一個環節,控制影響藥材生產質量的各種因子,實現中藥材生產的規范化、標準化、規模化,確保中藥材質量達到可靠、安全、有效、穩定可控,是國際醫藥產業發展的方向,是提高民眾健康水平重要標志。3、是促進當地群眾脫貧致富的需要從近年來隨著農業產業結構調整和政府種植中藥材政策扶持,農民種植中藥材積極性普遍提高。據農戶種植業的投入產出分析,中藥材種植的每畝純收益一般是糧食種植的 2-8 倍以上。中藥材種植投資小、周期短、效益高,已經成為農民脫貧致富的主導產業和農村經濟發展的戰略產業。同時,發展中藥產業對優化調整農業結構,提高農民收益和繁榮農村經濟、構建和諧社會具有舉足9、輕重的促進作用。項目以“企業 基地 農戶”為生產模式,將阿拉善盟的資源優勢變為經濟優勢,對促進中藥材標準化,提升中藥材產量和質量,保證中醫臨床療效,保障中藥材資源的可持續利用,促進野生資源恢復與增長,增加勞動力就業,帶動當地區域經濟的快速發展,取得良好的社會和經濟效益具有重要的意義。4、是帶動阿拉善盟區域經濟發展的需要在阿拉善盟開展現代北中藥材產業基地建設,選擇企業常用的大宗藥材適生區建立自己的中藥材原料生產基地,保證企業對原料藥材質量需求,既充分利用了 當地的資源優勢,也符合國家中藥產業發展政策,對加快阿拉善盟新農村建設,構建重和諧社會,促進帶動區域和地方經濟的跨越式發展具有不可替代的推動作用。另外項目實施后將采取“企業+合作社+農民+基地”的形式輻射和帶動農民種植,與農民種植戶形成比較緊密的利益關系,實現轉移農民的產業安置,將會輻射帶動當地農村發展沙地植物種植業,達產后每畝沙地每年收益將遠遠超過種植傳統糧食作物,將大幅度增加當地農業土地的產出效益,大幅度增加農民的收入,這將對有效解決阿拉善地區的“三農問題”,加快建設小康社會的步伐,取得較好的社會效益,促進社會發展、繁榮與穩定。
CAD圖紙
上傳時間:2023-11-24
33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