優質豐產甜柿示范基地建設項目可行性方案(16頁).doc
下載文檔
上傳人:正***
編號:872374
2024-01-04
16頁
89.50KB
1、*縣優質豐產甜柿示范基地建設項目可行性研究報告一、項目基本情況(一)項目類別:基地建設(二)項目名稱:*縣優質豐產甜柿示范基地建設項目(三)項目責任人:陳曉陽(*縣林業局局長)黃柳林(*縣林業局副局長)(四)項目地點及規模:縣南部鄉鎮,新建甜柿基地1萬畝。(五)項目承辦單位:*縣林業局(六)技術指導單位:湖北省林業局黃岡市林業局(七)項目建設期限:1年(2005年)(八)項目投資總額:60萬元,其中國家、省立項投資50萬元,地方配套資金10萬元。(九)項目建設效益:年收入500萬元,年增稅83.3萬元。二、項目建設背景(一)自然條件和經濟現狀*縣位于湖北省東北部,大別山主峰南麓,版圖面積3202、.69萬畝。地形復雜、地貌多樣。全縣山地占總面積的14.15,丘陵占總面積的43.9,河谷、平畈占總面積的41.95。屬北亞熱帶季風氣候,熱量充足,雨量充沛,水熱同步,四季分明,平均日照時數為2047.1小時,年平均氣溫 11.716.7,無霜期214229天。穩定通過10持續天數為175225天。年平均降水量為12301600毫米,年平均蒸發量1469.6毫米。蒸發量大于降水量。全縣林業土壤為棕壤、山地黃棕壤、黃棕壤和潮土。全縣現有12個鄉鎮、6個國營林(茶)場,計411個村,近60萬人,其中農業人口51.1萬人。2004年全縣完成國內生產總值31.04億元,財政收入1.52億元,農民人平純3、收入2338元。(二)甜柿生產現狀*縣是中國甜柿的原產地,栽培歷史悠久,發展基礎雄厚,具有十分突出的良種資源優勢。隨著經濟建設步伐的不斷加快,在全縣經濟結構調整過程中,甜柿資源優勢日益表現出巨大的開發發展潛力,推進甜柿產業化、發展甜柿支柱產業成為*特色經濟一個新的增長點,全縣對甜柿生產的投入逐年增加,甜柿發展速度逐年加快。1、甜柿栽培歷史據清朝康熙年間編篡的*縣志記載,*縣栽培甜柿已有900余年歷史,較日本古老的甜柿品種“禪寺丸”(1214年發現)還早180余年。說明*甜柿栽培歷史悠久。2、甜柿分布情況近幾年的基地建設,*全縣己建成三個面積過萬畝連片甜柿帶,兩條沿干線公路長達60公里的甜柿長廊4、;全縣基本形成了12個鄉鎮村村有甜柿。甜柿主要分布在*縣的西部和北部,巴水上游的勝利河、新昌河沿岸的河鋪、平湖、勝利、大崎、三里畈,其次是白廟河、大河岸等7個鄉鎮。從垂直分布來看,*甜柿主要分布在海拔100700M之間,以300500M最多,而且生長好。對土壤的適應性廣,只要土壤厚度達到50CM以上,*甜柿均生長良好。*的山地土壤絕大多數為片麻巖和花崗巖分化的麻骨土和砂櫟土,透水性好。3、產量與效益情況*甜柿樹壽命長,產量高,豐產年限長。全縣年均產甜柿250350萬公斤,收入10001200萬元。到目前,全縣甜柿栽培總面積發展到3.6萬畝,其中基地面積1.2萬畝,四旁樹折合面積2.4萬畝,掛果5、面積達3.4萬畝;1999年甜柿總產量達380萬公斤,2000年甜柿總產量達到300萬公斤,收入達1060萬元,2004年全縣甜柿栽培面積已達到12.5萬畝,年產量達到1000萬公斤,系列產值達到3500萬元居湖北省第一位。4、甜柿加工及開發我縣甜柿品質尤其優良,是全國唯一不經脫澀即食用的品種。果實橙黃色,果面富有光澤,清香誘人,營養豐富,柿果具有降血壓、治胃病、止血、解酒毒、生津潤肺、止滯之功能,柿蒂可理氣,柿霜可治口瘡、咽干、喉痛等,柿葉含有豐富的盧丁及維生素C、膽堿等物質,可制作柿葉茶,對治療高血壓有一定的療效,因此早就引起醫學界的關注。隨著甜柿生產規模化發展,也帶動了*甜柿加工業的發展6、。十余年來,*甜柿加工業經歷了從無到有、規模從小到大,產品由少到多的起步發展階段。全縣現有加工企業18家,其中,國有企業2家,鄉鎮、個體加工企業16家,年加工能力合計為500噸;加工產品在曬柿和柿片兩個主導產品的基礎上,新近研究開發出了食品、飲料、化工三大系列近10個品種,先后試制生產了柿醋、柿子罐頭、凍柿、柿漆、柿汁、果膠、柿葉茶、甜柿蜜餞等多種新產品。1995年,由縣科委牽頭引進柿葉茶加工技術,利用甜柿樹葉生產柿葉降壓茶,已取得成功,年加工產品達25噸,市場前景廣闊。1999年,全縣加工鮮甜柿650噸,實現加工產值260萬元。5、甜柿市場全縣建成2個甜柿專業市場,并在廣州、深圳、上海、南京7、武漢等南方大都市廣泛設立窗口市場,引導農民參與經營,形成了百名果農挺進武漢農產品市場的農民經營隊伍。在軟件建設上,一是制訂優惠政策,培育寬松靈活的政策環境;二是加大管理力度,整頓市場秩序,優化部門服務,建設文明市場;三是實施精品名牌戰略,以精品名牌闖市場。*的“秋焰”甜柿、“寶蓋”甜柿1995年在全省良種鑒定會上被評為優良品種,鮮食甜柿深受廣大消費者好評,廣銷國內5個省市,十幾個大中城市。6、甜柿優良品種*甜柿以果大質優、風味獨特、爽脆可口而享譽海內外,全縣境內廣泛分布甜柿多個品種,據調查,全縣有“秋焰”甜柿、“寶蓋”甜柿兩種大果型甜柿,還有四方甜柿、小果甜柿、野生甜柿等三個小果型甜柿種,其8、中“秋焰”甜柿、“寶蓋”甜柿兩個品種通過省級優良品種鑒定。7、甜柿科技自1989年以來,在省、市林業主管部門的大力支持下,在科研院所的大力配合下,*縣在甜柿研究方面,取得了不少研究成果。其中,降低甜柿落花落果研究成果,較好地解決了*甜柿長期以來有花無果或結果大小年嚴重的問題。甜柿施肥增雌增產技術的研究,為甜柿的增產奠定了基礎。此外,還有甜柿矮密早豐豐產栽培技術的研究、甜柿大面積豐產栽培技術示范等大批成果,都為*的甜柿生產起了極大的促進作用,全縣共取得4項甜柿科研成果,其中有2項獲得省級科技進步獎勵。8、甜柿技術推廣全縣各鄉鎮林業站和各國有林場均配備了專職營林干部和甜柿生產輔導員,負責協助林業科9、研和實用技術的普及和推廣工作??h林業局成立了林業技術推廣中心和林業科研所,全縣現有林業專業技術人員142人,林業科技推廣網絡建設和技術培訓工作得到了迅速加強。同時,注重科技隊伍的培訓工作,不斷提高科技人員的素質,為提高林業科技應用水平和普及率提供了有力的保障。(三)*甜柿產業存在的問題在甜柿產業化建設過程中,雖然*縣做了一些工作,但是與基地優質豐產標準化建設要求和甜柿產業化的要求相比,還存在不少問題,主要表現在:一是基地面積小,單位產量低。二是落花落果嚴重。三是品種比較混雜,大小不一,影響商品質量。四是科技興柿難以形成氣候,產量增長緩慢。五是甜柿加工業嚴重滯后,企業規模不大,加工增值低,且加工10、的產品質量檔次不高,品種單一,技術落后,市場競爭力不強。六是內外部環境亟待改善。(四)項目建設的必要性隨著經濟增長方式的改變,科技進步和知識經濟的發展已成為經濟向深度和廣度發展的主要因素,提高和增加甜柿生產中的科技貢獻率,依靠先進的科技,在全國甜柿生產中占領更大的市場,保持資源優勢地位,已成為*甜柿生產中的重要任務。綜合*甜柿產業所存在的的問題,歸根結底,還是甜柿數量和質量上的問題。*甜柿品種繁多,良莠不齊,為了克服這一弊端,早在1989年就開展了全縣甜柿選優工作,確定發展“秋焰”甜柿、“寶蓋”甜柿等品種,并在全縣選擇了十個品質優良的單株,作為各鄉鎮的主要栽培品種,逐步實現甜柿品種區域化。由于11、甜柿基地建設,以群眾自發性為主,缺乏統一指導和管理,加之資金投入嚴重不足,使得這一甜柿品種區域化發展計劃不得不擱淺。甜柿矮干低冠豐產栽培技術1995年在我縣已獲得試驗成功,該技術簡單易行,便于果農掌握,對提高單位面積產量,增加全縣甜柿總產量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h林科所1993年新建一處2畝的試驗園,1994年嫁接的甜柿樹,通過應用該技術,1996年最高單產達每畝520公斤。雖然該項技術具有非常顯著的增產增收效果,并且科技部門不遺余力地宣傳和推廣該項技術,但傳統的甜柿栽培方式在廣大果農中仍處于主導地位,到目前,全縣僅有10%的甜柿面積應用了這項技術。*土壤系花崗巖發育而成的沙壤土,土壤通透性好,12、但是土壤不保水、不保肥,不僅甜柿生長所需要的大量元素氮、磷、鉀較為缺乏,需要人為補充,而且硼、鋅、錳、鐵、銅等微量元素含量也都分別低于0.5、0.5、15、10、0.2PPM這一臨界值,從而對于甜柿的營養生長以及甜柿的品質和產量都有影響。為此,*縣與湖北省農科院土肥所合作,根據*的土壤特點和甜柿的生理需要,配制了甜柿專用微肥,經過連續2年的試用,果農普遍反映效果較好,增產幅度平均達22%。甜柿花期“三噴”技術,即在甜柿始花期、盛花期、末花期分別噴施0.3%的尿素、0.3%0.5%的氯化鉀、13%的磷酸二氫鉀,作為簡單可行的增產技術已被絕大多數果農所接受,全縣僅此一項技術,年均增產60萬公斤。但13、科學施肥技術推廣率只有18%。因此在*縣大力實施“優質豐產甜柿基地”項目建設,通過開發本地資源,加快甜柿良種化進程,推廣甜柿矮干低冠豐產技術和科學施肥技術,達到改良品種、增產增收、基地建設優質豐產標準化的目的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也是增強*甜柿產業化實力和活力,實現可持續發展的必由之路。三、項目建設的有利條件及市場前景(一)有寬松的外部環境。黨的十四屆五中全會提出要實現國民經濟兩個具有全局意義的根本性轉變,即經濟體制要從計劃經濟向社會主義市場經濟轉變,經濟增長方式要從粗放型向集約型轉變。實施“優質豐產甜柿基地”項目建設,正是適應“兩個根本性”轉變的客觀需要。在社會主義市場經濟和改革開放的新形勢下14、,拓寬視野、面向市場,利用先進的科學技術,采用優質豐產標準化管理,大力發展特色經濟,已成為振興山區經濟的主旋律。(二)有堅實的內部基礎。一是土地面積大,土壤條件好。二是氣候條件優越。三是有一定的栽培管理經驗。四是品種資源豐富。五是勞力資源充足。六是貯藏加工初具規模。七是副產品開發已見成效。八是市場體系正逐步完善。九是有群眾基礎;近年來,全縣結合造林綠化,大搞林果特基地建設,開展山區綜合開發,壯大了集體經濟,增加了農民收入,促進了山區經濟發展和群眾脫貧致富。十是有領導基礎。從縣到鄉,紛紛出臺了一系列建設優質豐產甜柿基地工程的優惠政策,并制訂了強有力的保障措施。十一是有技術基礎;科技興林示范縣建設15、的開展,為*縣準備了大批科技人才和先進實用的林業技術,充分發揮這些科技優勢,必將有效推動“優質豐產甜柿基地”項目建設步伐。十二是有充裕的苗木準備;2000年全縣共育有各類甜柿苗82畝,當年可出圃甜柿嫁接砧木苗76萬株,各品種甜柿嫁接苗21萬株,完成可以滿足項目工程建設需要。綜上所述,*縣實施“優質豐產甜柿基地”項目建設是完全可行的。四、項目建設內容與規劃布局(一)建設內容:縣南部鄉鎮新建優質豐產甜柿基地1萬畝(二)建設三個優良品種類型:(1)“秋焰”甜柿品種類型。(2)“寶蓋”甜柿品種類型。(3)唐家山甜柿品種類型。(三)技術培訓計劃:定期舉辦技術培訓班,印發技術宣傳資料。由項目區所在鄉鎮林業16、站選派12名營林技術干部,全縣集中到縣林業局進行項目建設施工各項技術的培訓學習。五、項目建設年限及投資概算 (一)投資概算:1、種苗費:按每畝補助50元種苗費計算,共需種苗費50萬元。2、群眾投工:作為建設單位自籌,不計入投資成本。3、技術培訓與設計費用:概算10萬元。三項合計需投資60萬元。(二)資金籌措:上級立項扶持資金50萬元,地方配套資金10萬元。(三)項目建設年限:1年(2005年)。六、項目效益分析(一)經濟效益基地建成后,第8年即可進入豐產期,平均畝產可達500公斤,按市場價格1元/公斤計算,每畝優質豐產甜柿經濟收入500元,1萬畝優質豐產基地年總收入達500萬元,是總投資8.317、3倍,年增稅85萬元。(二)社會效益基地建成后,將成為我縣甜柿生產示范基地,提高農民收入,增加財政收入。(三)生態效益基地建成后,在保持水土等方面具有積極的促進作用,并產生顯著的效益。七、項目實施措施(一)建立項目建設領導機構,負責項目計劃實施縣成立以政府主要負責人為組長,由計委、農委、科委、財政、廣播電視、質量技術監督、林業等部門為組成成員的項目建設領導小組,負責項目建設的領導工作。領導小組下設辦公室,負責項目具體組織實施。(二) 廣泛宣傳動員,增強優質豐產基地標準化建設意識項目工程量大,任務艱巨,建設期短,只有樹立起標準意識、質量意識和效益意識,才能順利完成。要通過廣播電視、會議、報刊、資18、料、標語、舉辦學習班等多種宣傳方式廣泛宣傳甜柿優質豐產標準化建設的意義,以調動干部群眾參加項目建設的自覺性;深入宣傳甜柿優質豐產標準化建設的必要性和緊迫性,以增強廣大果農對國際、國內市場的危機感。(三) 廣辟資金來源,加大投入促提高項目建設作為以推廣甜柿栽培技術標準化為主的工程項目,初期投入高,必須廣辟資金渠道,采用向上爭取扶持,向下依靠群眾投勞,向內安排財政提留,向外招商引資的辦法,廣泛籌集建設資金。(四) 制訂優惠政策,實行優惠扶持政府要多渠道籌集配套資金,堅持國家、集體、個人一起上,有條件的地方還可以采取聯營、租賃、拍賣等多種經營方式,爭取社會廣泛投資;縣政府將對按優質豐產標準化基地建設19、的基地頭三年減免農林特產稅的優惠政策,鼓勵廣大果農踴躍投入到優質豐產甜柿基地建設中,加快全縣優質豐產甜柿基地建設進程,力爭在短時期內將甜柿優質豐產栽培管理技術推廣到所有果農手中。(五) 搞好技術培訓,科學管理上臺階1、 加強甜柿優質豐產技術隊伍的培訓。建立縣、鄉、村三級技術推廣體系,培訓示范戶,提升技術含量。2、科學管理上臺階,提高單產是*縣甜柿增產的主要途徑。一是加強隊伍建設,補充技術力量;二是重視科技基礎設施建設,從改造擴大現有甜柿母本園與采穗圃的工作上著手,為徹底解決甜柿生產品種良莠不齊、雜亂無章的問題打好基礎;三是繼續圍繞生產抓科研,盡快解決目前生產中存在的病蟲防治;四是要把握好科技推20、廣服務工作的重點,突出抓好良種應用和病蟲防治兩個重點,切實做好推廣服務工作。(六) 加強組織管理工作,實行任期目標責任制甜柿是*財政增收的一大支柱產業,而優質豐產甜柿基地建設能否順利推進,起決定作用的是黨政領導的認識。要組織、人事部門要把優質豐產甜柿基地建設的進度和好壞作為考核主要領導政績的依據。對整個工程建設,從總體規劃到基地建設、幅射推廣,都要制定一套切實可行的辦法,建立科學的管理體制和質量保證體系,明確責任,實行承包,簽訂合同,層層兌現。(七) 挖潛開發系列產品,精深加工上規模加強甜柿系列食品加工、保鮮、貯運技術的攻關,特別是前處理技術,如甜柿保鮮技術、精加工技術的攻關和新產品開發,延長21、供應及加工周期。在精深加工上,要樹立上規模、上檔次、敢為人先的精神,高起點、高標準、高速度、高質量地加工開發甜柿等農副產品,把資源優勢變成商品優勢和效益優勢。(八) 加強流通管理,開拓營銷活市場縣內產區建立統一開放有序的交易市場,并進一步擴大外貿渠道,逐年增加甜柿及高檔甜柿食品的外銷量,加強品牌宣傳和營銷活動。目 錄第一章 總 論31.1概述31.2編制依據和原則31.3 企業概況41.4項目提出的背景51.5可行性研究的工作范圍61.6可行性研究簡要結論7第二章 現有營銷模式及網絡分布情況82.1康芝藥業目前銷售模式82.2康芝藥業營銷中心組織架構及部門職能112.3康芝藥業目前營銷網絡分布22、情況15第三章 營銷網絡擴建的必要性163.1響應國家政策環境的需要163.2滿足第三終端市場的需要193.3公司戰略目標實現的需要223.4滿足兒童用藥市場快速增長的需要243.5滿足公司快速發展的需要28第四章 營銷網絡擴建具體措施及組織架構324.1營銷網絡擴建及營銷架構調整考慮的因素324.2營銷網絡擴建具體措施324.3營銷網絡擴建具體區域及步驟354.4康芝藥業營銷網絡擴建后營銷中心組織架構40第五章 營銷網絡擴建項目投資預算415.1營銷網絡擴建項目投資內容415.2營銷網絡擴建項目投資估算415.3營銷網絡擴建項目投資資金籌措43第六章 營銷網絡擴建項目投資回報及風險446.123、營銷網絡擴建項目投資回報446.2營銷網絡擴建項目實施風險45目錄第一章總論3第一節 項目概況3第二節 項目建設背景3第三節 項目建設目的與意義4第三節 項目計劃目標7第四節可行性研究編制中的工作范圍8第五節可行性研究的簡要結論9第二章 項目編制依據和原則10第一節 編制依據10第二節編制原則11第三章 申報企業情況11第一節 申報企業基本情況11第二節 企業人員情況13第三節 企業財務經濟狀況14第四節 企業管理情況14第三章 項目技術可行性分析15第一節 項目的技術創新性論述15第二節 技術成熟性和項目產品可靠性論述18第四章 項目產品市場調查和需求預測20第一節 產品的主要用途20第二節24、 市場競爭力分析及市場風險21第三節 產品目標市場定位22第五章 項目實施方案23第一節 技術方案論述23第二節 生產方案論述28第三節 產品銷售計劃39第六章 環境保護42一、設計依據42二、主要污染物種類、來源及排放量43三、污染物處理方案44四、結論45第七章 勞動安全45一、工程建設的安全衛生要求45二、生產過程中存在的職業危害因素46三、安全生產所采取的主要防范措施47四、職業安全、衛生管理及教育48五、預期效果及評價49第十章 新增投資估算、資金籌措50第一節 新增投資估算50第二節 資金籌措51第三節 資金使用計劃及還款計劃51第十一章 經濟、社會效益分析52第一節 生產成本和銷售收入估算52第二節 財務分析53第三節 項目的風險性及不確定性分析54第四節 社會效益分析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