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慧校園建設項目方案(6頁).doc
下載文檔
上傳人:正***
編號:872434
2024-01-04
5頁
110KB
1、最新智慧校園建設項目實行方案目錄第一章、項目概括.31.1.項目背景31.2.建設目標3第二章、整體規劃.42.1.建設原則42.2.整體架構52.3.分階段實行規劃6第三章、基礎平臺建設73.1.一致認證管理73.2.一致基礎信息庫建設83.3.一致應用接入83.4.一致的數據標準83.5.支持市教育資源平臺應用引入9第四章、智慧門戶.94.1.校園門戶平臺94.2.家校幫客戶端11第五章、智慧管理.125.1.辦公管理125.2.學生管理165.3.教師人事管理235.4.教務管理245.5.校產管理系統27第六章、智慧教課.286.1.校本資源庫286.2.課前導學306.3.同步備課32、16.4.互動講堂336.5.在線檢測3316.6.課后作業356.7.智慧教研36第七章、智慧生活.427.1.門禁考勤437.2.校園花費447.3.教室申請447.4.安全校園45第八章、智慧環境.458.1.智慧教課硬件468.2.智好手環498.3.一卡通508.4.紅外測溫598.5.門禁閘機608.6.電子班牌638.7.學科教室678.8.班班通678.9.數字圖書室728.10.創客空間738.11.校園廣播/電視臺758.12.錄播教室778.13.安全校園79第九章、項目實行計劃812第一章、項目概括1.1.項目背景經過多年發展,我校信息化建設獲得了較大的進步,校園網絡基3、本普及,信息化應用已逐漸深入到教課、管理、服務等各個領域,日趨成為師生獲守信息、豐富知識、學習溝通的重要渠道,在推動教育改革發展、促使思想文化溝通、豐富師生精神生活等方面起到了踴躍作用。同時,智慧校園改造的信息化存在以下問題與不足:信息化基礎設備尚不齊備,信息化教課探究不足;適切性信息資源缺少,資源共享體制并未成立;校園信息需要一致整合剖析,促成智能化校園管理。1.2.建設目標經過建設智慧校園平臺提升學校教育的信息化水平,并探究怎樣促使鑒于大數據模式下的教育管理與教育教課實現形式,逐漸解決校園教課的全向交互、校園環境的全面感知、校園管理的高效共同、校園生活的個性便利,最后實現建成完好一致、技術4、先進,覆蓋全面、應用深入,高效穩固、安全靠譜的智慧校園。詳細目標就是實現“五個智慧化”和“一站式服務”:智慧教課建立先進適用的網絡教課平臺,整合、豐富智慧教課資源,創建主動式、共同式、研究式的智慧學習環境,成立師生互動的新式教課模式。智慧管理建立覆蓋全校工作流程的、共同的管理信息系統,經過管理信息的同步與共享,通暢學校的信息流,實現管理的科學化、自動化、精美化,突出以人為本的理念,提升管理效率,降低管理成本。智慧教務建立綜合教課管理的智慧環境,科學一致的配置教課資源,提升教師、教3室、實驗室等教課資源的利用率,改革教課模式、手段與方法,豐富教課資源,提升教課效率與質量。智慧生活建立便利、高效、5、文雅、健康的智慧生活環境和電子商務服務平臺。智慧環境建立構造合理、使用方便、高速穩固、安全保密的基礎網絡。在此基礎上,成立高標準的數據共享中心和一致身份認證及受權中心,一致門戶平臺以及集成應用軟件平臺,為實現更科學合理的智慧環境打下堅固的基礎。一站式服務實現教員工和學生的管理、教課、學習、生活等主要活動的一站式服務,提升對師生服務的水平,提升對社會的服務能力。校園信息化全面實現后,范圍將獲得自然擴展,使學校的教課和管理打破傳統的觀點,延長其內涵,成為一個能夠覆蓋網絡可達范圍的無圍墻的智慧校園。第二章、整體規劃2.1.建設原則智慧校園平臺是一項構造復雜、波及面廣、建設周期長的信息化系統工程,為能6、夠使智慧校園平臺建設健康、有序的睜開,智慧校園的整體規劃依據以下原則:1、兼顧規劃,散布實行智慧校園需要分階段建設,為保障智慧校園落地成效具備先進性和示范性,本次方案對準校園將來3-5年的發展需求,對智慧校園進行前瞻性一致規劃,避免“建成就落伍”和“推到重來,所有更新的”資源浪費。所選用軟硬件設備均為目前領域前沿技術方案。同時,對智慧校園的分階段任務進行梳理,擬訂階段性目標和方案。2、需求驅動,交融創新4本次方案以知足實質教育需求為基本前提,環繞教課和管理的核心需求睜開,鑒于先進信息技術的發展和新式教育理念進行創新設計。3、遞進升級,逐漸完美鑒于智慧校園3-5年規劃,制定合理的實行進度表和任務分解書,穩步推動項目建設,逐漸實現升級改造,邊建設、邊應用、邊評估,逐漸推動,充散發揮信息化應用項目優勢,保證預期建設目標實現。4、上下聯通,開放擴展國家已經規劃并實行了一系列的重要教育信息化工程,包含三通兩平臺、校校通、班班通等,省市和區縣也在逐漸部署區縣教育云服務平臺,智慧校園平臺預留區縣云平臺接口并完美兼容區縣平臺業務。同時,智慧校園平臺需接入各項智能硬件,考慮到硬件設備的差別性,平臺應具備優秀的開放性。2.2.整體架構智慧校園平臺依據顯現層、應用層、基礎平臺層和基礎設備層規劃系統架構,以下列圖所示:基礎設備層:硬件支撐和網絡支撐,包含網絡資源、硬件服務器、儲存等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