蒙西華中鐵路煤運通道土建工程砼拌合站實施施工方案(21頁).doc
下載文檔
上傳人:十二
編號:872870
2024-01-05
19頁
2.67MB
1、蒙西華中鐵路煤運通道MHTJ-23標段砼拌合站實施方案 編制: 復核: 審批: 2015年8月12日目 錄1、工程概況12、砼拌合站設置規劃13、拌和站實施方案23.1拌和站規劃23.2設備選型23.3人員配置43.4場地建設43.5拌和設備基礎處理及配置54、環境控制措施64.1環境保護目標:64.2環境控制計劃65、安全防護方案95.1施工用電安全95.2 施工消防安全96、復墾方案107、附圖表10(一)工程數量表11(二)5#拌和站平面圖12(三)5#拌和站設計圖13(四)預應力管樁驗算14蒙華鐵路23標段砼拌合站實施方案1、工程概況新建蒙西至華中地區鐵路煤運通道工程MHTJ-23標起2、訖里程DK1213+800DK1287+298.9,正線長度70.65公里。本標段地處湖北省荊門市和荊州市,由北向南依次經過荊門市沙洋縣,荊州市沙市區、荊州開發區、江北農場、江陵縣。主要工程數量:路基:土石方970.7萬方,其中區間665.8萬方(土方264.2萬、A組76.6萬、改良土325萬)、站場304.9萬方(土方264.3方、A組17.2方、改良土23.4方)。路基附屬:片石(干、砌)38.5萬方、砼2.95萬方、攪拌樁345.4萬米、CFG樁47.5萬米、PHC砼管樁8.65萬米、塑料排水板213.2萬米、清淤14.5萬方、螺紋樁42.5萬米。橋涵:橋梁21.35公里/27座(特大3、橋9座、大橋4座、中橋14座)、框架小橋988.22延米/105座、涵洞4674.05橫延米/182座。站場:3處。DK1234+350后港站、DK1259+600荊州東站、DK1285+400江陵站。本標段內混凝土合計約74.6萬m3。2、砼拌合站設置規劃我標段根據蒙西華中鐵路湖北段首批開工點和砼拌合站設置建議方案,通過現場調查,比優規劃,結合滿足交通便利、混凝土需求量相對集中、遠離居民區等原則,確定了砼拌合站5處。砼拌合站設置詳見表2-1。表2-1 蒙華鐵路23標段砼拌合站設置規劃表序號位置占地 (m2)拌合機配置供應范圍備注1#DK1230+000左側約1kmS107省道旁70001臺H4、ZS1201臺HZS90DK1213+800-DK1232+948.55砼8萬m32#DK1239+100左側300m引江濟漢渠道原拌合站98501臺HZS1201臺HZS90DK1232+948.55DK1247+823.27砼15.6萬m33#DK1251+700線路左側200m益農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廠址100001臺HZS1201臺HZS180DK1247+823.27DK1257+077.347砼19萬m34#DK1260+400線路右側30001臺HZS120DK1257+077.347DK1271+576.34砼8.8萬m35#DK1272+300線路右側1公里佳禾化工有限公司院內(5、二工區駐地旁)135001臺HZS1201臺HZS180DK1271+576.34DK1287+298.92砼23.2萬m35#砼拌合站為本標段內混凝土供應量最大的拌合站,下文以5#站為例介紹拌合站的實施建設。3、拌和站實施方案3.1拌和站規劃拌和站統一規劃,根據現場情況,合理劃分了生活辦公區、拌和作業區、材料存放區及機械設備停放區等。拌和站規劃面積約20畝,可存料6700m3。拌和站生活區、辦公區采用彩鋼板搭設二層活動板房,每層10間;試驗室設置一排共14間,其中10間為彩鋼板搭設活動板房,4間為磚混結構養護室。拌和站實行封閉式管理,禁止閑雜人員進入。3.2設備選型5#拌和站主要負責本項目部6、DK1271+576.34DK1287+298.92段混凝土生產,擬按各分部進度計劃進行拌和站設備配置。(1)混凝土最大需求量計算根據施工進度計劃,找出單日最大混凝土用量,見下表: 部位單日樁基單日承臺單日墩柱單日現澆梁總量(M3)根M3個M3根M3節M3拌和站125655900543511002000(2)拌和樓設備配置根據現場實際情況和生產能力核驗,項目部擬定在拌和站配置1臺HZS180型拌和機,1臺HZS120型拌和機,拌和站生產能力見下表:部位拌和機型號砼單日最大用量(m3)拌和樓單日工作時間(h)每小時需要生產量(m3)單機小時實際生產量(m3)實際用時(h)5#拌和站HZS180、7、HZS 12020001612560+9013.3根據上表計算情況及考慮拌和站維修保養,本合同段上述拌和樓設置情況,可以滿足施工進度對混凝土攪拌的要求。(3)水泥罐配置現場擬在本拌和站各配備8個150T水泥罐,罐體使用情況見下表:部位單日水泥最大用量(t)水泥罐數量(個)單罐存量(t)滿罐使用時間(天)備注5#拌和站70081501.7為防止因水泥庫存不足造成混凝土生產供應中斷,專門制定材料庫存每日清點值班制度,由物資設備部人員和拌合站人員共同清點當日水泥庫存,另外本拌和站再配備2個150T粉煤灰罐。(4)變壓器配置根據拌和站用電設備考慮,項目部擬在拌和站配備了總容量630KW的變壓器,其中原8、有佳禾化工場內已有一臺250KW的變壓器。拌和站用電設備清單見下表:拌和站用電設施清單序號用電設備名稱數量單機功率總功率備注1水泵44162拌和樓23153153廚衛設備150404生活辦公設備130305其他設備13030累積功率431實際生產中,空損系數按0.750.8考慮,則630KW變壓器能夠滿足生產需求。現場備用1臺300KW的發電機。(5)混凝土罐車配置根據混凝土單日需求量計算,每小時混凝土產量約150m3,現場考慮使用10-12m3/車容量的混凝土罐車,考慮機械維修保養等因素,本站需配備混凝土罐車1518臺。(6)除塵設備配置根據標準化及當地環保部門要求,拌和站需配備除塵設備。水9、泥罐罐頂采用濾芯倉頂除塵器,通過震動作用、使氣流中的微粒吸附在濾芯上或沉降下來,凈化后的空氣即可排出,從而起到良好的除塵效果。 (7)其他設備為滿足施工需要,拌和站配備地磅1臺、裝載機3臺、水泵4臺、油罐1個以及其他相關配套設備。拌和站整體設備配置情況見下表:拌和站設備配置表序號設備名稱規格型號數量備 注1混凝土拌和機HZS180、1202座一個站配置標準2裝載機徐工ZL501臺一個站配置標準3裝載機徐工ZL501臺一個站配置標準4砼罐車10m31518輛一個站配置標準5地磅100T1臺一個站配置標準6滅火器材20套一個站配置標準7油罐1個一個站配置標準8發電機300KW13.3人員配置根據拌10、和站生產需要,人員配備如下:人員配置表工種人員拌和站站長拌和樓 機操手裝載機司機砼罐車司機電工維修工后勤過磅員合計數量26330123250任務拌和站總體管理操作拌和機裝載機罐車安全用電機械維修門衛及勤雜材料過磅3.4場地建設(1)、材料堆放區材料堆放區占地面積2690,分為6個碎石堆放區和2個中粗砂堆放區,其中5個材料堆放區尺寸為40m10m,3個材料堆放區尺寸為23m10m。每個碎石堆放區可堆放6001000m以上的材料,每個中砂堆放區可堆放1000m以上的材料。現場8個料倉全部為材料檢測合格區,不設待檢區。料倉隔墻基礎開挖后回填30cm磚渣夯實,基礎采用C20混凝土澆注,尺寸斷面為80611、0cm;隔墻采用磚砌,磚墻隔墻砌斷面尺寸為50cm300cm,依據料棚立柱間距設置50cm50cmC25混凝土構造柱。儲料倉內側地面換填30cm磚渣,壓路機壓實,采用C20混凝土硬化,厚度25cm,設置不小于2%的橫坡,在每個料倉后墻底部預埋4個泄水孔接至外面設置的排水溝。料倉采用彩鋼棚遮蓋,封閉棚上部采用拱形鋼支架鋪設彩鋼瓦安裝,料倉凈高不小于9m。在每個料倉的出口左側設置材料樣品間,貼掛材料標示牌,標明材料名稱、品種、產地、粒徑、進場時間、檢測人員等。(2)拌和作業區拌和作業區包括水泥(粉煤灰)罐體、拌和樓作業區,拌合站采用HZS120、HZS180型組合,每個拌合樓配4個水泥罐和1個粉煤12、灰罐,拌和樓頂部全部用彩鋼板封閉起來。兩座拌和樓各配置1個4倉式自動計量集料斗,計量系統按國家相關標準進行標定。配料倉之間隔板采用鋼板焊接加高,高度不小于1米,防止骨料混摻,影響施工配合比。(3)拌合站駐地辦公區、生活區房間采用二層活動板房,板房標準間尺寸為3.61m7.2m,基礎斷面采用3030cm,C20砼硬化,室內采用10cm厚砂漿硬化。在需要排水的地方預留坡度和排水孔。(4)試驗室試驗室采用板房修建,板房標準間尺寸為3.61m7.2m,基礎斷面采用3030cm,C20砼硬化,室內采用10cm厚C20混凝土硬化,力學室地基采用砼C30加固處理。養護室活動板房內側砌磚封閉,砂漿抹面,室內地13、面采用20cm厚C20砼硬化。(5)場地硬化拌和站場地全部硬化處理,墊層采用30cm磚渣進行填筑,壓路機壓實。主機出料口至大門范圍內面層采用30cm厚C20混凝土,其余部分面層采用25cm厚C20混凝土。3.5拌和設備基礎處理及配置 1、根據拌合站設計圖,水泥罐每個支腿地基承載力為600KN,根據現場開挖揭示地質情況,為淤泥質粘土,下挖1.5m時見水,為軟土基礎,采用重力觸探對地基承載力測定,原地基承載力不滿足要求。經過檢算采用管樁基礎,拌和樓主機、斜皮帶、上料斗設備及粉罐基礎均采用預應力管樁處理,每個支腳下打設1根預應力管樁,樁徑50cm,樁長24m,150噸粉煤灰罐下方打設4根預應力管樁(14、承載力檢算見混凝土拌合站預應力管樁承載力計算書)。樁頂澆筑層厚為1.2m的C30鋼筋混凝土承臺,上下布置兩層2020鋼筋網片,基礎必須嚴格按照廠家提供的設計圖預埋鋼筋。為確保水泥儲存罐穩定性,在罐體四周設置地錨基礎安裝攬風索,水泥(粉煤灰)罐安裝避雷針,接地線。在拌和樓中安裝除塵設備。地基施工時需設防雷接地裝置,防雷接地應符合有關要求,其接地電阻不大于10歐姆。(2)其他設施大門:拌和站設進出拌和站大門一處,大門寬度10m,大門進門側設置門衛室1間,采用活動板房搭設。地磅:在大門進站后的道路右側設置100T地磅1臺、磅房1間(與門衛室相鄰),所有材料進場需此地進行過磅,過磅員進行過磅、打單并通15、知拌和站試驗人員、材料員進行檢測。排水措施:為排水的便利,在場地硬化過程中將排水渠道預留出來,水溝頂面標高和場地標高應統一考慮,中間拌和站區域向四周設置2%排水坡,排水溝寬度為30cm,深度為25cm,生產區用2cm鋼板篦子蓋板蓋頂,其他位置采用塑料篦子,在出料口和粉罐基礎四周設置排水橫溝,排至四周排水溝,將場內積水全部引至沉淀池處,經沉淀處理后排出場外,沉淀池布置在橫向排水溝下游(緊鄰上料倉基坑)。設置一道電纜溝聯通配電室和操作室。4、環境控制措施4.1環境保護目標:生產及生活廢水排放符合國家及地方法規規定標準;煙塵、粉塵排放控制的國家及地方法規規定標準以內;生產場界噪聲控制在國家相關法規規16、定的標準以內;固體廢棄物排放符合國家及地方相關法規要求;資源、能源消耗實行限額管理,嚴格控制在額定指標以內;杜絕重大環境投訴事件、事故的發生;4.2環境控制計劃我項目部計劃實行環保目標責任制。成立環境保護領導小組,配備一定數量的環保設施和技術人員,認真學習環保知識,共同搞好環保工作。根據不同生產期、季節的環境特征,拌和站不定期召開職工大會,對之前的環境保護工作進行合規性評價,并對今后的環境工作進行部署安排。(1)揚塵控制計劃控制目標:降低揚塵對大氣的污染,杜絕周圍群眾投訴。控制措施:水泥、粉煤灰采用封閉的罐體運輸車運輸,儲存采用封閉的罐體;砂石料等材料在運輸、儲存過程中帆布遮蓋或封閉,避免在運17、輸過程中泄漏揚塵,料倉采用彩鋼瓦封閉,只留出進料口;上料倉按照要求也采用彩鋼瓦進行封閉,只留出進料口;拌合樓采用彩鋼瓦封閉,減少在拌和過程中的揚塵。攪拌機械在上料過程中,先上砂、石料,后上水泥、粉煤灰等粉料,以減少揚塵,操作人員戴口罩做好個人防護。生產現場制定灑水降塵制度,配備專用灑水器具及專人負責,采取灑水降塵。(2)噪聲控制計劃控制目標:保持噪聲在法律法規允許范圍內,并進一步降低噪聲,杜絕周圍社區居民投訴。控制措施:拌和站實施封閉化管理,主要為機械生產,應對工程機械噪音進行嚴格控制,合理安排作業時間,生產作業盡量避開晚10:00次日6:00,料倉、上料倉、拌和樓均采用彩鋼瓦封閉,減少噪音對18、居民的影響。制定專人對生產噪聲進行檢查,并填寫記錄,對檢查中噪音不符合要求的生產機械,堅決責令整修。為在高噪音環境下的生產人員配備耳塞。檢查落實噪聲及揚塵控制重點在工程開工后至工程竣工期間的混凝土以及材料運輸的全過程,由項目部安質部組織負責根據環境檢測計劃對生產現場噪聲進行檢查,并填寫檢查記錄,并將監測結果反饋到項目部生產負責人,對不合格機械進行處理。(3)生產和生活污水排放目標及生產、生活用水排放措施生產污水: 以生活污水不超標,生產污水重點控制為目標,并制定生產污水排放及生活用水排放措施。拌和站生產現場作業產生的污水,禁止隨地排放,作業時嚴格控制污水流向,并在合理位置設沉淀池,污水經沉淀后19、可用與灑水降塵。未經處理的廢水,嚴禁直接排入排水設施。沖洗骨料的水或生產廢水,經過過濾,沉淀或其他方法處理后才允許排入河道。更具本工程實際,應盡量減少生產污水排放量。生活污水:拌和站辦公區生活污水,應進行沉淀處理,符合排放標準后方可排放原有的污水管道。攪拌站食堂污水設置隔油池,油水分離,殘渣剩飯設置泔水桶并羅山處理,嚴禁倒入下水道。廁所建設達到統一標準,做好廁所衛生的清理和管理工作。廁所廢水應流入化糞池,化糞池加蓋。辦公人員不得將有毒有害液體直接倒入廁所、下水道,應倒入指定的容器內。檢查落實污水控制措施自工程開工至工程竣工由安質部負責實施生產污水控制,并對生活污水控制情況隨時檢查,根據檢測計劃20、確定檢查頻次,認真填寫生產污水檢查記錄和辦公區生活污水檢查記錄。(4)完工后計劃目標及控制措施以分類管理,合理處置,減少污染為目標,并制定可回收廢棄物、不可回收廢棄物處理措施可回收廢棄物廢砂石:生產中所剩余砂石,應集中存放,并做好防揚塵措施,在上報項目部后,項目部根據實際情況,進行再利用或就地掩埋。辦公用紙、報刊、包裝袋:對各種可回收辦公廢棄物,各部門應分類存放在項目部修建的可回收一般廢棄物池。水泥編織袋:澆筑混凝土所剩水泥編織袋應集中存放,待混凝土澆筑完成后統一上交項目部,項目部將集中密封保存處理。機械燃料潑灑或排入:機械生產中所用廢棄燃料,嚴禁隨地潑灑或排入污水池,應集中存放,統一回收并處21、理。生產中生產的可回收廢棄物項目部物資設備部門按物資管理細則進行回收處置。不可回收廢棄物碎石塊、廢砂漿塊、過期水泥、廢砼塊所有生產現場中碎石塊、廢砂漿塊、過期水泥、廢砼塊,應回填基礎,并在其上加蓋浮土。實施步驟物資人員工程開工至工程竣工根據生產現場對生產廢棄物進行分類收集并處理。根據生活實際情況對產生的生活廢棄物,與當地村民簽訂清運協議,并及時清運處理。檢查落實生產廢棄物控制措施自工程開工至工程竣工由物資部負責實施對生產現場廢棄物進行分類并運輸至項目部指定地點以及現場處理,并填寫廢棄物處理臺賬。5、安全防護方案5.1施工用電安全(1)施工用電施工現場臨時用電應做到三級配電兩級保護和“一機一箱一22、閘一漏”。現場施工用電布線將從硬化地面下預埋管線穿越,并在用電位置預留接口,照明和動力合用一配電箱,但照明與動力分路設置,每一個配電箱照明部位安裝一個兩級漏電保護器和漏電開關。配電箱、開關箱應裝設在干燥通風及常溫的場所,周圍應有足夠二人同時工作的空間,周圍不得堆放任何有礙操作、維修的物品。(2)拌合站臨時用電拌合站設置630KAV變壓器及配電房,供應生活及生產用電。配電房和臨時發電機設置嚴格按照JGJ46-2005施工現場臨時用電安全技術規程進行,采用三相交流電路,用電線路全部埋于地下,設置兩級漏電保護,在配電箱和開關箱分別設置漏電保護器,確保用電安全。嚴格按照施工現場平面布置進行架設和管理電23、力線,動力和照明線分開架設。配電房(室)、變壓器等固定電力設備均設安全防護屏障,并設置明顯的禁止、警告標志。配有專職電工一名,持證上崗,按規定正確穿戴、使用勞動防護用品。配電箱內多路配電設置標記,配電箱設置門、鎖及防雨措施,鐵殼開關箱接地。確保所有電器設備完整、無破損,性能良好。使用安裝帶有觸電保護器的插座,觸電保護器做到定期試驗,確保性能可靠。嚴禁使用銅絲、鐵絲等金屬代替保險絲。嚴禁在一個開關上連接多臺電動設備。夜間施工時,現場有滿足施工安全要求的照明設施。5.2 施工消防安全拌合站內各功能區在明顯位置設防火設施。每個功能區將配備不少于10個的滅火器,在油庫旁邊及辦公區右側設置消防池。6、復24、墾方案本拌和站選址處原為佳禾化工科技廠房,不占用農田。在施工過程中,充分保護并利用場內原有設備、房屋。在工程結束時,退地還廠,達到重復利用的效果,節約資源。7、附圖表(一)工程數量表 (二)5#拌和站平面圖(三)拌合站設計圖(四)預應力管樁驗算(五)檢驗報告(一)工程數量表 工程數量表材料名稱規格單位數量計算公式水泥罐基礎混凝土C30m330025m5m1.2m2拌合機基礎C30m367.228 m1.2m2料倉及路面硬化混凝土C25m32100150560.25板房基礎混凝土C20m310.37115.2m0.3m0.3m拌和機基礎鋼筋20T7.65 2.47kg/m3100m磚渣m328025、0100560.5紅磚24011553mm塊24.8萬525塊474m預應力管樁直徑50cm延米144024m60根料棚M226905040+3023板房M28817.2(50.4+36+36)配料機基礎C25m3222.9483.871.2配料機基礎換填砂礫m3185.7483.871(二)5#拌和站平面圖(三)拌合站設計圖(四)預應力管樁驗算混凝土拌和站預應力管樁承載力計算書一、設計資料1、根據廠家提供數據可知:每個水泥罐(裝滿)自重150t+6.2t=156.2t;每個粉煤灰罐(裝滿)自重150t+6.2t=156.2t;混凝土攪拌機自重16.5t;水泥罐每個支腿的允許承載力為600KN26、。2、設計荷載本計算書按現場實際5個水泥罐計算。2.1水泥罐基礎水泥罐基礎采用承臺式基礎,基礎為半圓環形,底層基礎內圓半徑為7.5米,外圓半徑為12.5米,長度為27.16米,寬度為5米,厚度為1.2米,角度為129。3、根據地質資料2#拌和站位置的地質情況從上至下依次為:粉土、粉砂局部夾粉土、粉質粘土、粉土、粉砂。根據地質資料和以往施工經驗,地基處理后承載力fa=200Kpa,(基礎以預應力管樁處理)取300KN。二、驗算過程 1承載力計算11混凝土擴大基礎的承載力混凝土擴大基礎的承載力驗算基底承載力:Ft=(Fg+G)10KN/kg其中G=(Sa-Sb)n/360R226Ft=(150+627、.2)6+13510=10772KN1.2基礎平均壓力V=SH=(Sa-Sb)n/360R2=135mt=Ft/v=105KNM600KN管樁承載力滿足要求。施工方案審核意見項目名稱中鐵十四局集團蒙華鐵路MHTJ-23標段方案名稱砼拌合站設置方案1、4#砼拌合站采用單機設備,請核實驗標及規范是否符合要求。2、砼拌合站位置的選定確定最遠結構物的運距,在湖北荊州地區要考慮砼在運輸過程中和易性、水灰比等性能散失等因素,怎樣確保砼的性能在使用前符合要求,請做描述。3、水泥存量:日消耗水泥700t,共設8個罐,每個150t,一次性充滿只能滿足1.7天生產需要,水泥罐量配置能否滿足現場需求?4、拌合站配量28、:裝載機2臺能否滿足生產站量需要,是否考慮機械故障多配置一臺?5、 拌合站基礎改置采用預應力管樁依據在哪里?原有地基承載力是多少?每個罐的自重加水泥是多少承載力?6、 整個拌合站的污水管道及排水系統怎樣設置?7、 拌合站的平面圖不詳細,應標注明行車路線、道路情況能否滿足行車要求?8、 施工用水是否達到砼拌制要求的PH?9、 臨時應急發電機房在平面上要求說明多大功率、幾臺能滿足施工要求?施工單位:日 期:審 核 人:日 期:審核意見回復項目名稱中鐵十四局集團蒙華鐵路MHTJ-23標段方案名稱砼拌合站設置方案1、4#砼拌合站只供小型結構物施工,可滿足施工要求。備用站為5#和3#站,采用就近補充原則29、。2、拌合站距離最遠施工點23km,交通方便,行車時間約20分鐘。試驗室根據現場情況,對混凝土坍落度進行調整,同時混凝土到達現場及時進行檢測。3、水泥用量按照施工最高峰設置,高峰持續時間短,均衡生產能滿足要求。拌合站和物資人員及時對水泥使用量進行跟蹤,保證供應。4、拌合站裝載機高峰期配置3臺。5、拌合站基礎為軟基,開挖后為淤泥質粘土,1.5米見水,重力觸探不滿足承載力要求,水泥罐每個支腿設計承載力600KN,經檢算采用管樁基礎。6、拌合站的污水管道連接化工廠原有污水管道,排水系統接入場內原有排水系統。7、平面圖進行細化,增加行車路線。8、施工用水接原廠區自來水系統,為飲用水,經檢測達到拌合用水要求。(附報告)9、增加1臺300KW發電機。回復人:日 期:審 核 人:日 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