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村白及種植項目實施方案-種植推廣項目實施方案(6頁).docx
下載文檔
上傳人:正***
編號:873142
2024-01-05
6頁
14.75KB
1、*村白及種植項目實施方案 種植推廣項目實施方案 *鎮*村白及種植項目實施方案一、項目摘要項目名稱:*村白及種植項目實施單位:項目實施單位法人代表: 聯系電話:項目主管單位:項目主管單位法人代表: 聯系電話:委托實施單位:委托實施單位法人代表: 聯系電話: 技術依托單位:技術依托單位技術負責人:潘樂國聯系電話:xxxx項目建設性質:新建項目類別:白及種植項目建設地點:*村花漁洞組申請財政扶貧資金:30萬元,其中財政扶貧資金10萬元,整合部門資金40萬元項目建設內容及規模:種植白及200畝項目建設期限:12個月二、項目思路(一)指導思想按照國家、省、市、新區的扶貧開發相關文件精神,結合我鎮“十三五2、”規劃和農業板塊經濟的實施,圍繞市“決戰貧困、提速趕超、同步小康”的指示精神,實施產業示范種植,收購白及,合作社提供技術指導。群眾和村委會組織種植面積各自單獨核算,村委會為群眾代墊資金發展為貧困戶脫貧。 (二)基本原則堅持科技化、產業化扶貧,提高項目綜合效益,促進農村產業持續發展。 (三)發展目標為“決戰貧困、提速趕超、同步小康”,按照鎮“十三五”規劃,達到發展一方產業,致富一方群眾目標,2017年*村白及種植200畝示范很有必要性。 三、項目布局(一)實施地點: *村。 (二)項目區基本情況*村地處*鎮東北面,距市區30公里,距金海湖新區30多公里,交通便利,土質優良,勞動力豐富,自然氣候和3、水文適宜種植白及,種植技術,種植積極性高。發展白及種植示范項目,在該村能解決30左右戶,120人的脫貧問題。 (三)項目落實通過召開群眾會,群眾積極自愿參與項目建設的積極要求。 四、項目建設內容及規模建設內容及規模:種植白及200畝。其中村發展集體經濟種植150畝,幫助群眾貸款墊支由群眾自種50畝。 五、項目投資及資金籌措(一)項目投資項目總投資100萬元,申請中央和省財政扶貧資金10萬元; 其它資金30萬元,村干部墊資25萬元; 農戶自籌20萬元; 農戶以勞折資15萬元。 (二)資金籌措中央和省財政扶貧資金10萬元; 其它資金30萬元,村干部墊資25萬元,農戶自籌資20萬; 農戶以勞折資154、萬六、建設方案: 以發展壯大村集體經濟為主體,部分群眾參與種植,政府主導,村自己組建專業合作社自己組織種植,收購白及合作社提供技術指導。群眾和村自己組織種植面積各自單獨核算,村為群眾代墊資金發展為貧困戶脫貧。帶動項目,達到農業增收、農民增效、農戶脫貧奔小康的目標申報項目。七、技術支撐和培訓白及種殖項目技術支撐主要以*一鎮農業服中心為依托單位,技支培訓主要是通過產業技能培訓、聘請技術人員深入實地指導等方式進行。 八、建設進度(一)項目建設期限:12個月(2016年12月-2017年12月)(二)項目建設進度安排該項目從2016年12月開始實施,2017年12月完成,建設時間為12個月,項目實施進5、度作如下安排: 第一階段(2016年12月1日至12月31日)古:進行宣傳發動,確定種植戶名單,由政府組織指導、檢查。 第二階段(2017年1月1日至2017年1月31日):在*鎮農業服務中心的技術指導下完成種植基地的建設工作。 第三階段(2017年2月1日至3月31日):采購種苗,并對種植農戶進行病疫、種植、管理等培訓,并進行移栽,移栽完畢加強后期管理及采收,同時申請上級有關部門組織驗收,制定管護措施,簽訂目標責任書等。 九、項目組織機構成立由*鎮政府主要領導任組長的項目領導小組,負責項目實施的統一組織、領導協調和督查、項目技術方案、實施方案的總體設計和項目實施計劃,相關技術規程的編制及項目6、資金和使用、管理,監督財政獎補資金的使用,幫助解決項目建設方面的重大問題。 十、項目管理嚴格執行幫扶資金及相關項目管理規定,重點加強以下方面的管理工作: (1)資金用途申請中央和省財政扶貧資金10萬元; 其它資金30萬元,用于200畝白及苗款,每畝按照5000株種植計算,每株0.80元,每畝需資金4000元,共需資金80萬元,下差資金60萬元由自己解決。村干部墊資25萬元; 農戶自籌20萬元; 農戶以勞折資15萬元。 (二)項目公示對項目建設實行公示制度,將秧苗發放名單、資金使用情況等進行張榜公示,做到公平、公正、公開,自覺接受人民的監督。 (三)項目監管項目領導小組定期或不定期對項目規劃設計7、建設進度、工程質量各資金使用情況進行監督檢查。在實施過程中對項目建設進度、建設質量和資金使用情況進行跟蹤問效和督促檢查,項目實施結束后組織相關人員對項目進行驗收。 (四)項目合同制政府與種殖戶簽訂切實有效的協議,明確雙方的權利和義務,種殖戶在規定的時間內完成種殖任務,確保項目效果的實現。 (五)項目進展報告和驗收1、政府對項目實施情況要定期或不定期地向上級有關幫扶單位領導和相關部門反饋種植信息,對種殖過程出現的各種情況要及時采取防控措施。 2、加強項目檔案管理。從項目實施到竣工驗收各個環節的全部文件作好收集整理、歸檔、專人管理,為項目的檢查、驗收、運行維護、審計監督提供重要依據、及時上報項目8、進展情況。 十一、效益分析(一)扶貧效益:種植戶每畝平均產至少200公斤,每公斤單價至少500元,畝收至少10萬元。除去畝成本2500元*3年=7500元; 苗成本4000元; 成本共計11500元(含人工工資),畝純收入3年88500元,150畝純收入1327.5萬元。利用10萬元扶貧資金可種植25畝,可產生純收入221.25萬元,即增加村集體經濟221.25萬元。三年200采收后可解決600畝土地的白及苗問題,按每畝苗4000元計算,苗可賣240萬元,白及種子繁殖很難,都依靠塊根繁殖。 (二)社會效益:通過項目實施,改變我鎮生態環境,充分發揮廣大群眾的積極性,可以提高了村民科技意識、市場意識和自我發展能力,科學技術得到進一步普及推廣,產業結構進一步科學合理、產業結構初步形成; 群眾的經濟文化和生活水平顯著提高,從而密切干群關系,保持農村長期穩定。留守兒童、空巢老人的監護問題得到緩解,搞好板塊經濟,又解決了空殼村的實際問題。 本文來自xxx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