產業扶貧工作優質項目實施專業方案設計(17頁).docx
下載文檔
上傳人:正***
編號:873205
2024-01-05
16頁
20.65KB
1、產業扶貧工作項目實施方案設計產業扶貧是中國開展扶貧開發工作關鍵之一,加強對貧困地域扶貧能力各方面建設對產業扶貧實施含有主動影響。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搜集整理提供到產業扶貧工作項目實施方案設計,期望對您有所幫助。歡迎閱讀參考學習!產業扶貧工作項目實施方案設計1為深入落實落實中央和省、市現代農業發展相關精神,切實加大農村扶貧開發工作力度,加緊我縣經濟發展緩慢村發展步伐,現就20xx年產業扶貧工作提出以下方案:一、 指導思想和總體目標以黨十七大和十七屆五中全會精神為指導,全方面落實科學發展觀,根據建設“世界現代田園城市”歷史定位和長遠目標,以縣域內經濟發展相對緩慢村為幫扶對象,以產業幫扶為關鍵,以全方面2、增強造血功效,增加農民收入為目標,扶持發展地方特色優勢產業,逐步縮短貧富差距,為協調發展農村經濟、構建友好小康社會作出貢獻。總體目標是:經過產業扶貧,突出表現特色優勢產業在經濟發展緩慢村支柱地位,把地方優勢產業深入做大做強;著力處理經濟發展緩慢村發展產業支撐問題,促進農民穩定增收,實現可連續發展。二、幫扶范圍和工作關鍵唐昌鎮留駕村、花園鎮麻柳村、安德鎮紅專村等13個經濟發展相對落后、含有一定產業基礎、農民致富愿望尤其強烈、已建成或在今年內將建農民專業合作社村納入20xx年產業扶貧范圍。關鍵圍繞特色蔬菜、花卉苗木等優勢產業,做好規模化種植、標準化生產、產業化經營,因地制宜搞好發展,全力打造一村一3、品。關鍵從以下多個方面進行扶持:(一)結合各村實際,統籌計劃產業發展區域規模、經營形式,扶持一批和產業發展、農民脫貧致富關系緊密專合組織,帶動農戶開展土地適度規模經營和產業規模發展。(二)促進農產品提檔升級,支持標準化生產,激勵生產無公害、綠色、有機農產品,以適應市場需求。(三)加大農業科技培訓力度,培養思想優異、懂技術、會經營新型農民;加大科技結果轉化和利用力度,支持推廣農業新品種、新技術。(四)支持新型集體經濟組織和專業大戶延伸產業鏈條,開展農產品初、精、深加工;激勵對特色農產品進行包裝,打造地方品牌,提升產品附加值。三、深入落實工作方法(一)全方面加強項目和資金監管產業幫扶項目一經確定不4、得再作調整,產業扶貧資金一律用于經濟發展緩慢村發展產業,不得挪作它用。各鎮要成立專門工作組,指導產業幫扶項目所在村做好項目實施方案,要嚴格根據扶貧資金使用管理措施和項目實施方案管好用好扶貧資金,要指導督促相關村在項目實施各階段,立即將相關資料(包含相關文件資料,原始資料、票據、影像、圖片資料)整理歸檔,為項目完工驗收、報帳提供依據。年底,要形成1篇項目運行匯報報縣扶貧辦。縣農發局聯絡項目所在鎮分管領導要整協力量支持和指導鎮村加緊項目實施進度。縣扶貧辦要加大產業幫扶項目實施方案審查力度;同時將不定時地會同財政、紀檢等部門對項目實施及資金使用情況進行檢驗,確保扶貧資金發揮最大使用效益,年底,要形成5、1篇全縣產業扶貧項目標運行分析評定匯報。(二)經費保障產業扶貧實施報賬制。由縣扶貧辦落實資金并依據項目進度劃撥到鎮財政所,相關村作為項目實施主體,在項目實施到一個階段或完成后,持相關票據到鎮上報賬,經鎮上審查核實后,鎮上可先期墊支。各鎮要依據項目實施進展情況適時向縣農發局申請扶貧資金,申請資金時要附上相關票據復印件,同時要合理安排扶貧資金,確保扶貧資金落實到項目、落實到村。產業扶貧工作項目實施方案設計2依據市、縣兩級扶貧開發會議精神,結合我村20xx20xx年扶貧工作開發計劃,緊緊圍繞“農民增收,農業增效,農村發展”這一關鍵,以培植特色產業為關鍵,大力推進農業結構調整。為切實抓好計劃落實,扎實6、農民增收脫貧根基,特制訂新華村20xx-XX年農村產業項目實施方案:一、基礎情況新華村在成溫邛高速公路旁,距成全部35公里,崇州市3公里,雙向6車道懷華公路橫貫境內,主干交通便利。現新華村共20個村民小組,1024戶,總人口3093人,其中婦女1267人,勞動力1876人,初中以下文化程度964人,常年外出打工383人。全村低收入486戶,1323人,低保戶34戶。黨員91名,黨小組17個。全村人均收入低于全鄉平均水平。二、指導思想以“產業扶貧、整村推進、鞏固提升、全方面發展”為指導;以群眾增收和農村經濟、社會可連續發展為關鍵目標;以搞好農村產業扶貧為根本,堅持預防返貧和鞏固提升相結合,產業扶7、貧和社會扶貧相結合;立足資源優勢,發展特色產業,經過“政府引導、市場運作、企業帶動、群眾參與”方法,提升農村生產經營組織化、協作化、規模化程度,努力提升貧困人口收入水平,努力爭取綜合實力增強,加緊全村脫貧致富步伐。三、20xx-20xx年產業項目實施方案全村20xx年-20xx年計劃總投資220萬元,其中申請成城市扶貧資金50萬元,申請縣級扶貧資金70萬元,對口幫扶單位40萬元,村級公共服務資金60萬元。新華村是經典農業村,農業發展基礎微弱,多年來在農業產業發展上作了部分嘗試,其中,富硒大米種植、蔬菜基地、西瓜種植等有一定基礎,在這次扶貧開發中擬作為農業產業發展關鍵進行扶持。(一)富硒大米基地8、建設可行性分析:水稻種植是新華村傳統,種植技術較為簡單農民易于掌握;新華村已和崇州市國家糧食貯備庫合作多年,由國家糧食貯備庫提供種子和技術服務,對產品實施保護價收購;去年全村種植1800余畝,每畝比種植通常水稻平均增收300元;經濟效益顯著,有技術和市場保障。建設規模:3000畝建設內容:以改善基地內道路、溝渠等基礎設施建設為主。對19組、12組、20組、3組、4組、5組、6組、15組、16組老陳堰到三公堰溝渠約1800米、深1米、寬80厘米進行整修,包含300農戶,約需資金32萬元;機耕路2800米、寬2米,約需資金6萬元;農戶按20%投工投勞;補助350戶種植戶種子、農藥、化肥,約需資金萬9、元。運行模式:以農村土地承包經營權股份合作社為主,散戶種植為輔。新華村外出打工農民較多,土地閑置和種“應付田”現象普遍;合作社經營管理能夠實現種植規模化、機械化和生產技術標準統一;截止現在新華村已成立土地承包經營權股份合作社8個,基礎條件成熟。合作社包含到312戶、952人、耕地面積xx00畝、轉移勞動力243人、村民外出務工增收360余萬。資金需求:基礎設施建設38萬元,物資補助萬元。(二)蔬菜基地建設可行性分析:該基地原為當地能人何衛東、林兵、林其鳳有情等提議,引進蜀興農業發展為龍頭,作為技術和市場支撐;在此基礎上成立了新隆蔬菜專業合作社,現有規模200余畝,關鍵種植番茄、辣椒、茄子、黃瓜10、等蔬菜,關鍵以訂單式生產為主,基地常年務工人員50-60人;經往年測算,每畝平均增收在1500元以上。經濟效益顯著。建設規模:500畝建設內容:以基地內基礎設施和農業設施(大棚)為主,修復農田機耕道約3 km,需資金約10萬元;修建U形槽溝渠約200m,需資金15萬。運行模式:土地承包經營權合作社和新隆蔬菜合作社為運行機制。土地合作社以土地入股,蔬菜合作社負責基地種植、銷售經營管理。資金需求:25萬元(三)農資服務超市建設可行性分析:該項目是崇州市農發局扶持項目,含有一定公益性質,關鍵提供農資服務和農技服務,可降低新華村農業生產成本,保障農資產品質量,含有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建設規模:300平11、方米建設內容:經營場所(房屋)建設和經營設施建設運行模式:為村集體經濟組織管理經營。關鍵在農發局指導下,購置正規廠家農資產品,并以低于市場價價格賣給農民,收益部分歸村集體統一管理,并作為村基礎設施建設公共服務資金。資金需求:經營場所和設施建設需10萬元,經營流動資金20萬元。(四)泡菜粗加工基地可行性分析:泡菜加工原料如青菜等種植技術簡單易于掌握,生產季節關鍵為小春;新華村已成立8個土地承包經營權股份合作社,含有規模化生產條件;和成城市古味覺食品合作,由企業提供技術和市場保障(訂單式生產),按每畝凈收益600元計算,種植戶就增收60萬元;新華村現有閑置廠房一座,可盤活資產;基地建成后可處理2012、人常年務工,按每人年收入18000元,處理村民就地增收36萬元。建設規模:生產基地1000畝,加工基地年加工5500噸建設內容:舊廠房整修、建25個泡菜池和相關設備購置,需資金約60余萬元。運行模式:村集體經濟組織和土地承包經營權股份合作社采取股份合作形式運行,由合作社負責原料蔬菜種植,由村集體經濟組織負責泡菜生產加工銷售,收益部分歸村集體統一管理,并作為村基礎設施建設公共服務資金。資金需求:改造資金約需20萬元,設施設備購置約需20萬元,基地流動運轉資約需40萬元,共需投資約80萬元。雙流縣扶貧資金關鍵用于我村資服務超市建設和流動資金運轉項目上。四、保障方法(一)加強領導,落實責任農村產業項13、目標成功發展是關我村村民能否致富增收,也是關系黨群、干群關系大事,是黨溫暖在農村具體表現。根據鄉政府負總責,村“兩委”具體抓落實要求,嚴格落實產業項目發展計劃,把責任落實到人,方法到位,確保扶貧項目標順利實施。(二)做好服務,強化管理依據農村產業項目在發展過程中碰到困難,鄉、村兩級主動組織協調做好服務工作。并在日常工作中加強產業項目標管理。(三)加強扶貧項目資金管理,用好扶貧資金。扶貧項目資金實施專戶儲存,專款專用,報帳管理。全村經過發展特色支柱農業產業、建農產品粗加工基地、成立“農資服務超市”等農村扶貧產業項目逐步帶動全村經濟發展,使全村貧困人口有計劃有步驟逐步降低,加緊建設社會主義友好新農14、村步伐。產業扶貧工作項目實施方案設計3一、項目區及項目概況(一)項目區情況項目共包含幸福村、聯盟村、金新村、桃元村四個村,關鍵發展區在幸福村,幸福村在金沙縣城關鎮東部,距縣城3公里,地理位置東經,北緯,東面是新壩鄉關平村,西面是拂曉村,南面是金谷、金坪村,北面是玉屏金堡村,總面積平方公里。東西地勢較高,地貌以山間盆地為主,海拔900-1000米之間。小洋溪水庫在金豐村中央,村民生活飲水以山間挖井蓄泉水為主。全村有耕地342畝,林地6500畝,農作物以水稻為主,經濟作物以油菜為主。(二)項目區建設概況項目所包含四個村共有貧困戶313戶847人,其中:低保戶245戶530人,占貧困人口62%;五保15、及因病因殘喪失勞動力,需民政救助67戶,199人。項目村總勞動力4551人。其中:文盲半文盲勞力845人,小學文化程度勞力2185人,初漢字化程度勞力1437人,高中及以上文化程度勞力108人。現在輸出勞力只有715人。除有部分打散工外,大部分勞動力全部閑置在家,勞動力較豐富。項目村關鍵發展區幸福村金豐組農業總產值374萬元,其中:農業238萬元,牧業136萬元,人均純收入2760元,農民純收入1200元以下196人,占全村人口%。現在沒有屬于村集體、村民企業。農作物總播種面積342畝;糧食播種面積343畝;糧食總產量噸,人均占有糧食450千克。豬存欄數672頭;豬出欄數583頭;家禽存欄數116、980只,家禽出欄數1200只。幸福村金豐組村級公路3公路,橋3座;東南面還沒有通公路。飲水困難戶135戶375人,飲水困難牲畜310頭(只),無自來水,農戶自己在山間挖井取泉水飲用。二、目標任務(一)目標項目實施1年后,受益農戶戶均增收33000元,人均增收7250元,實現貧困群眾脫貧致富目標。(二)任務以貧困戶增收為目標,著力提升勞動者素質,開展農民勞動力技能培訓,農民適用技術培訓一戶一人,開發人力資源和人力資本;加強配套基礎設施建設,搞好通村公路建設和人畜飲水安全,農村環境整改和生態建設。三、項目建設內容(一)產業發展在充足尊重群眾意愿基礎上,圍繞以肉鵝養殖為主產業化發展,創建種鵝養殖基17、地,開展農民勞動力技能培訓,農民適用技術培訓一戶一人。(二)基礎設施建設強化配套基礎設施建設,搞好通村公路建設和人畜飲水安全,農村環境整改和生態建設;為扶貧開發發明條件,打下堅實基礎。經過發展種養殖業、勞務經濟等產業,帶動就業,處理剩下勞動力。(三)農村社會事業加強村級組織建設,提升干部理論水平,修建村級綜合服務站、群眾綜合活動室等,做到醫保、低保、農村新型養老保險對象全方面覆蓋。四、項目建設標準及建設方法(一)產業發展項目走“循序漸進、優勢先行、以短養長、長短結合、種養加配套、農工貿一體”路子。以養鵝為主導,養牛、禽、勞務經濟為輔助,帶動果蔬產業發展,使之形成畜(鵝、牛、禽)沼(沼氣)果蔬畜18、良性循環發展,即鵝牛禽糞便用于發展沼氣,沼氣廢料做為肥料發展經果林、糧食、蔬菜,糧食秸桿又作為牛飼料起源。(二)基礎設施項目使自然村通公路,擴大黔西北民居改造范圍,加大農村危房改造范圍,改善生產生活條件,加大農村沼氣池建設力度,修建喂養肉鵝所需圈舍及其配套設備。(三)社會事業項目做好送科技下鄉、農民技能培訓、村級遠程教育、農家書屋文化信息資源共享等工作。五、資金籌措及投資概算(一)資金起源項目投資規模:萬元。其中:申請中央和省財政扶貧資金萬元,地縣財政資金萬元,農戶自籌資金 萬元。(二)投資概算1、補助標準:(1)修圈:現標準為25元/(包含新建圈舍、廢棄圈舍改建、搭建簡易圈舍)。(2)種1畝19、草養50只鵝,1個平方按5只鵝喂養。按技術部門測算,1年可出欄3槽,每只鵝出欄時在78斤左右,每只鵝純收入在20元左右。2、產業發展購置鵝苗:43500只26元/只=xx31000元精飼料:43500只千克/只=195750千克購置精飼料:195750千克元/千克=469800元3、基礎設施修建圈舍:8700平方米120元/平方米=1044000元4、種植飼草種植飼草:870畝360元/畝=313200元六、建設任務(一)產業發展完成43500只肉鵝喂養及其對應防疫、出售等工作。(二)農村社會事業依靠村級遠程教育中心播放戶、科技示范園,強化農村適用技術宣傳教育工作。七、項目進度安排1、種植飼草20、870畝:20xx年3月20xx年4月2、圈舍8700平方米修建:20xx年4月20xx年5月3、購置鵝苗43500只及發放時間:20xx年520xx年7月4、整合項目完成時間:20xx年12月八、項目效益分析(一)經濟效益項目實施完成后將為項目村受益農戶帶來巨大經濟效益。喂養鵝萬只,每只鵝重45千克,每千克按15元計算,十二個月三次出欄計算,估計新增產值880萬元,受益農民純收入約87萬元左右,戶均增收33000元,人均增收7250元。(二)社會效益計劃項目標實施,從農民群眾出發,針對貧困農民缺資金、少技術、市場經濟轉變觀念等原因,使她們靠扶貧項目,發揮她們自我發明力,變“輸血式”扶貧,為“21、造血式扶貧”,達成脫貧致富目標,為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奠定基礎。(三)生態效益項目標實施,在經濟發展同時,有效地改善了項目村生態環境,提升綜合生產能力,促進農業可連續發展。九、項目管理(一)資金管理1、縣成立“試點資金管理工作領導小組”,遵照“大扶貧”理念,根據“起源不亂、渠道不變、分頭實施、各記其功”標準,加大資金整協力度,發揮資金最大效益。2、成立縣農業產業發展投資企業,加強和國家開發銀行合作加大農業產業發展投融資力度,用以支持農戶貸款貼息、農業產業保險、建設農村專業市場、培育專業協會和合作社、引領農業產業化龍頭企業發展。安排投資超前實施計劃內項目,爭取發展時間。3、經過稅收、土地等優惠條件22、,引進企業發展農業產業化項目,為貧困戶提供技術、能力培訓和資金支持,發展二、三產業,拓寬貧困戶脫貧門路。(二)物資管理一是嚴格實施國家財經紀律;二是建立專戶專員管理,預防挪作它用;三是嚴格保障制度,確保財務人員工作獨立性,避免領導干擾(三)建設管理1、紀委監察部門進行全方位監督,一經發覺違規違紀現象,果斷從嚴查處,情節嚴重移交司法機關。2、審計部門定時不定時進行工程跟蹤審計和資金審計。3、建立群眾監督制度。是嚴格實施公告制度,對全部項目標資金、物資、工程管理、投工投勞等全部要進行公告,接收群眾監督;是充足發揮群眾監測評價職能,加強過程群眾監督,對工程建設不符合要求立即糾正;是制訂鄉規民約,建立23、工程管護制度。(四)檔案管理項目計劃辦公室對項目檔案實施集中統一管理。辦公室設專員負責檔案搜集、整理、立卷、歸檔工作管理工作。歸檔文件材料包含紙質、照片、光盤等多種載體形式。十、關鍵方法(一)組織方法1、成立城關鎮黨委、政府計劃實施領導小組,由書記、鎮長分別任組長、副組長,并明確分管領導負責抓此項工作。2、強化村級組織建設,發揮黨員、共青團、民兵組織作用,形成以黨支部為關鍵村級組織管理體系。(二)宣傳方法采取多個類型訪談方法對多種類型農戶貧困情況、存在困難、發展思緒及意愿進行了解。同時對農戶調查情況進行核實,基礎掌握群眾生產生活情況、存在關鍵問題、項目意愿等情況。(三)項目發展管理責任狀由城關鎮人民政府和項目村簽署項目發展管理責任狀。(四)建立服務體系經過政策引導,技術服務跟蹤,有計劃開展部分適用技術專業課培訓,對缺乏技能村民進行技能培訓,培養適用型人才,使計劃有足夠人才保障。(五)運行機制(大戶、聯戶、合作組織、中介機構、企業、市場目標等)組織科技示范戶、規模種養和各類致富能手,分期分批地進行關鍵培訓,充足發揮她們示范帶動作用。依靠幸福村生態養殖示范園形成“基地+養殖大戶+農戶”利益共同體。
CAD圖紙
上傳時間:2023-09-04
23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