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進農業高質量發展農業生產托管服務項目組織實施方案(6頁).docx
下載文檔
上傳人:正***
編號:873315
2024-01-05
6頁
15.93KB
1、推進農業高質量發展農業生產托管服務項目組織實施方案為保障農業生產托管服務項目順利實施,根據*精神,結合我縣實際,制定本方案。一、指導思想持續抓好農業穩產保供和農民增收,推進農業高質量發展,保持農村社會和諧穩定,大力扶持發展社會化服務組織,整村推進機械化、規模化、集約化的綠色高效現代農業生產方式,著力提高農業綜合效益和競爭力,促進農業綠色發展和資源可持續利用。二、項目目標上級下達我縣的農業生產托管服務任務是5.6萬畝,下達補助資金433萬元。通過該項目的實施,推動我縣農業規模經營和綠色生產,穩定糧油等作物面積,提升產品品質,提高農業綜合效益和競爭力,有效促進農業增效農民增收;健全我縣農業生產社會2、化服務體系,一批農業生產社會化服務組織得以發展壯大,服務能力得到提升;組織小農戶土地集中連片,推進機械化、規模化、集約化的綠色高效現代農業生產方式,把小農戶引入農業發展大格局,加快補齊現代農業的短板。項目實施與發展集體經濟、黨支部領辦合作社、土地規模經營相結合,探索農業全托管服務模式,提高村兩委發展集體經濟能力,消除合作社“空殼化”現象,引導項目區內農民群眾在以后沒有項目補助的條件下仍能自覺地成方連片的接受托管服務,享受土地規模經營帶來的效益。三、項目實施內容(一)確定主導產業和關鍵環節項目實施堅持突出服務小農戶、重點服務大宗農產品原則。安排服務小農戶面積3.4萬畝以上,占總托管面積的60%以3、上,其余面積安排服務規模種植大戶、家庭農場、農民合作社等新型經營主體。在服務小農戶面積安排上,優先安排省定扶貧重點村及村黨組織領辦合作社村;在服務新型經營主體上,重點選擇以下幾類:一是村黨組織領辦的土地股份合作社;二是在當地有示范帶動能力的新型經營主體;三是對老宅基地、圍村荒地進行復墾的承包人。1、任務分解本項目任務分兩部分實施:(1)玉米生產全環節托管服務。重點支持沿黃鎮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優先安排村黨支部領辦合作社實施的玉米生產全托管服務。原則上一個村的全托管服務面積不低于500畝,上不封頂,以3月底以前各村與農戶簽訂托管服務合同時間先后順序為準,合同面積累加,到5.6萬畝為止。(2)玉4、米生產多環節托管服務。玉米生產全托管服務面積不足5.6萬畝的,再安排其他鎮(街)實施玉米生產多環節托管服務,根據剩余面積確定實施鎮(街)數量。項目實施單位根據以上兩部分托管服務意向面積,劃分4個標段,每個標段計劃面積1.4萬畝左右。項目承擔鎮(街)要廣泛宣傳發動,充分尊重群眾意愿,組織各村進行報名,適時安排農業托管服務主體與村組織及群眾代表洽談磋商,縣農業農村局根據洽談情況統籌確定具體服務面積。2、服務環節及補助標準本批托管服務項目圍繞夏玉米生產開展,黨支部領辦合作社實施玉米全托管的,統一財政資金補助標準為75元/畝。其他實施多環節托管服務的,具體為:(1)玉米種子及播種作業;(2)玉米追肥及5、施肥作業;(3)玉米病蟲草害防治農藥及噴灑作業2次、(4)玉米機收、秸稈還田(或秸稈離田)。服務主體與服務對象簽訂托管服務合同時,從以上四個服務環節中任選其中三項。具體補助標準以簽訂服務合同為準,合同服務價格在240元/畝以上的,財政資金補助標準為72元/畝;合同服務價格在240元/畝以下的,財政資金補助占比為30%。3、時間任務節點3月31日前,落實黨支部領辦合作社全托管服務面積,4月15日前,落實多環節托管服務面積。項目組織實施方案批準后。4月30日前,完成宣傳發動,組織報名,服務對象的篩選確定工作,以及通過政府采購的方式確定托管服務主體,并在公共媒體公示等工作。5月10日前,完成服務主體6、與服務對象的合同簽訂工作,6月30日前委托第三方對合同面積進行測量。6月底以前,完成種肥同播或玉米追肥工作。6月中旬至9月中旬,根據玉米病蟲草害發生情況及氣候因素,完成2次農藥噴灑工作,需進行第三次噴施農藥的,由服務主體與服務對象協商解決,不納入補貼范圍。根據玉米成熟情況,服務主體與服務對象自行商定機收時間。10月底前,對玉米托管服務項目組織檢查驗收。(二)制定標準1、農業生產托管服務的組織應具備的標準(1)有效的營業執照,具備一定的社會化服務經驗,原則上從事社會化服務達兩年以上;(2)擁有與其服務內容、服務能力相匹配的專業農業機械和設備以及其他能力,從事統防統治服務的要有專業植保技術人員;(7、3)在農民群眾中享有良好的信譽,其所提供的服務在質量和價格方面受到服務對象的認可和好評;(4)能夠接受社會化服務行業管理部門的監管。為促進公平競爭的社會化服務市場形成,選擇的單環節社會化服務組織原則上不少于3個,鼓勵服務組織跨區域開展服務。2、托管服務應達到的標準(1)農作物耕翻、播種環節,根據農作物種子生物學特性、當地氣候、土壤墑情、天氣變化等因素合理安排播種時間、播種密度、播種深度。服務組織根據自身服務能力,對所托管服務面積從開始服務到結束,該環節服務周期原則上不超過7天。(2)機械收獲環節,服務組織根據農作物的成熟度,結合自身作業計劃,氣象變化等因素,提前3天與托管對象商定收割時間。服務8、組織完成對所有托管對象的收割作業周期原則上不超過7天。(3)服務組織與托管對象合同上約定的其他服務標準。(三)優選服務組織1、通過政府采購的方式確定托管服務主體單環節服務組織原則上不少于3家。對通過政府采購確定的服務組織進行媒體公示,并公示舉報電話,接受社會監督。2、簽訂服務合同對政府采購確定的服務主體經媒體公示無異議后,首先項目實施單位與服務主體簽訂政府采購合同,各服務主體依據招標排名次序由高到低選擇項目標段;然后服務主體與托管服務對象進行對接談判,簽訂服務合同。服務主體要接受項目實施單位監管,及時將有關材料上報項目實施單位和鄉鎮農業綜合服務中心。3、提供生產托管服務服務主體按照服務合同要求9、提供相關服務。(四)監督項目實施縣農業農村局作為項目實施的主管部門,要及時掌握作業動態,監督服務組織為廣大農戶及新型農業經營主體提供有關服務,指導做好各項服務圖表資料的填寫等。項目實施中要強化服務質量監測,暢通服務質量投訴渠道,及時調處化解糾紛。對服務面積、服務質量達不到合同要求的,按照合同約定取消其服務資格,并追究其違約責任。(五)檢查驗收聽取財政、審計等部門意見,本季玉米機收完畢,所有托管服務環節結束后,委托第三方對項目進行檢查驗收。第三方項目檢查驗收分兩步進行:第一步在中標服務主體與村組織簽訂合同后、托管服務進行前,對合同約定服務地塊確定位置、測量面積;第二步在所有托管服務環節結束后,第10、三方抽查接受服務農戶,核實享受補助的服務環節、服務面積、價格、滿意度等情況,抽查農戶比例不低于托管戶數的5。(六)兌付補助資金資金補助采取政府購買服務、先服務后補助的方式。服務主體在作業環節結束后收取農戶服務費時,應先行扣除農戶按比例享受的補助資金,在全部服務環節結束后申請檢查驗收。驗收成功后,項目實施單位及時匯總有關資料,到財政部門報賬,財政部門對資料的合規性進行審核,無異議后,及時把補助資金兌付給服務主體。(七)績效評價項目完成后,項目實施單位對實施內容開展情況、實施效果、驗收情況、資金兌付、檔案資料存檔情況等進行檢查,開展績效評估,撰寫評估報告,并總結典型經驗,分析存在問題,提出改進措施11、,迎接省市項目績效考核。四、保障措施(一)加強組織領導。縣政府作為托管服務項目工作實施落實責任主體,成立由縣政府縣長任組長,分管領導任副組長,縣政府辦公室、縣農業農村局、縣財政局等相關部門和項目承擔鄉鎮人民政府主要負責人為成員的工作領導小組。領導小組下設辦公室,辦公室設在縣農業農村局,負責項目工作日常事務,制定實施方案,確定目標任務,建立支持環節和運行機制,并成立農業生產托管技術專家指導組,開展項目技術指導。項目實施涉及鄉鎮也要成立相應工作領導小組,負責組織、協調、監督、指導本區域內的農業生產托管工作。(二)保障工作經費。為按時保質完成好我縣第二批農業生產托管服務項目,縣政府安排不低于20萬元12、的項目實施工作經費。主要用于專家團隊服務,宣傳培訓與入戶指導,監督檢查、項目驗收與工作指導,項目實施經驗總結與完善政策措施等。(三)強化督促指導。建立健全監督機制,明確分工,強化責任,扎實做好巡回督導和業務指導工作。加強對服務組織的管理和指導,推動制定行業管理規范,確保農業社會化服務市場健康發展。要強化社會監督,公布舉報電話,設置舉報信箱,及時受理群眾反映的問題。要加強托管作業過程的調研督導,組織巡回檢查,推廣先進典型做法,及時解決實施中的問題,推動我縣農業生產托管服務工作健康快速發展。(四)強化資金監管。縣財政局、縣農業農村局要切實加強溝通,形成合力,完善制定農業生產托管服務項目資金管理辦法,明確補助資金使用范圍、開支標準,落實資金使用計劃的制定、實施和審核責任,確保資金使用安全高效。對擠占、截留、挪用項目資金等違法違紀行為,要嚴厲追究相關單位和個人的責任。(五)強化宣傳引導。要充分尊重廣大農戶和服務組織意愿,注重調動農戶和服務組織兩個積極性,廣泛宣傳托管意義,大力營造推進農業生產托管服務的良好環境,鼓勵引導廣大農民和服務組織積極參與農業社會化服務,積極引導服務主體創新服務方式和服務機制,加強服務質量和價格監管,嚴格執行農業生產托管服務標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