縣全科醫生助手機器人試點項目實施方案(8頁).docx
下載文檔
上傳人:正***
編號:873345
2024-01-05
8頁
16.78KB
1、縣全科醫生助手機器人試點項目實施方案 XX縣全科醫生助手機器人試點項目 實施方案 為著力構建“醫共體+醫聯體+健康網”的醫療衛生服務體系,積極探索建立全科醫生助手機器人(以下簡稱助手機器人)運行管理機制,提升基層醫療衛生服務能力,結合本縣實際,制定本方案。 一、主要目標 在全縣X個貧困村(XX、XX、XX)衛生室及所在鄉鎮衛生院,并另選一個社區衛生服務中心和一個非貧困村的衛生室,開展全科醫生助手機器人項目試點,創新“互聯網+”和人工智能健康服務新模式,輔助村醫高效履行國家規定的基本醫療、公共衛生、家庭簽約、健康扶貧等職責,為貧困村群眾特別是貧困人口提供全方位全周期健康服務,從而積累經驗,在全縣2、范圍內普及推廣助手機器人,為實現健康XX目標打下堅實基礎。 二、工作任務 (一)加強培訓指導 理論知識培訓。縣衛計委、縣人民醫院負責組織開展基層醫務人員中西醫理論知識培訓,特別是中醫藥基礎知識培訓,鼓勵村醫參加中醫一技之長資格考試,使其能熟練掌握助手機器人臨床診療操作。 慢病管理培訓。縣衛計委、縣人民醫院負責組織開展基層醫務人員助手機器人慢病管理系統培訓,使其能熟練運用助手機器人進行高血壓、糖尿病等慢病精細化管理。 實踐操作培訓。縣衛計委、縣人民醫院、經綸世紀公司(助手機器人研發公司)負責組織開展基層醫務人員助手機器人公共衛生服務、家庭醫生簽約、健康扶貧管理等功能模塊培訓,使其熟練掌握語音錄入3、人臉識別等智能化操作技術和簽約服務、健康扶貧管理功能。 常態化自學。基層醫務人員每天使用助手機器人為患者提供服務,持續學習和接受助手機器人提供的常見疾病診療、慢病管理的規范化流程管理,并通過助手機器人醫療服務培訓模塊進行學習和考試,提高醫療與健康服務的能力。縣衛計委制定培訓考核和獎勵辦法,對接受以上培訓的基層醫務人員授予培訓學分,與績效獎勵掛鉤。 (二)推進使用管理 遠程會診。基層醫務人員根據患者要求或病情需要使用助手機器人遠程會診功能。在診療過程中遇到疑難復雜的疾病,必須使用助手機器人遠程會診功能,在上級醫生指導下開具診療處方或進行預約轉診。 臨床診療。基層醫務人員根據患者病情輕重緩急和適4、應癥,相應選擇使用中醫診療或西醫診療系統。無中醫資質或未取得中醫培訓證書人員使用中醫診療系統開具傳統方劑時,要求由具備中醫資質人員遠程會診確認。對慢病患者,尤其是貧困人口,均要求使用中醫診療系統,提供穴位指壓、食療藥膳及健康指導,使用情況納入簽約服務和健康扶貧考核指標,是否開具傳統方劑,根據患者臨床情況決定。 慢病管理。基層醫務人員對慢病患者,尤其是貧困人口中的慢病患者,通過助手機器人慢病管理系統進行精細化管理,重點針對高血壓、糖尿病患者分別給予健康干預,管理率要求達到100%。 檔案建立。基層醫務人員使用助手機器人為尚未建檔人員建立健康檔案,在使用助手機器人進行診療和健康服務時生成病歷檔案。5、 (三)強化運行保障 服務定價 (1)設立全科醫生助手機器人縣級院內會診費和鄉鎮級院內會診費; (2)設立全科醫生助手機器人中醫診療費; (3)設立全科醫生助手機器人西醫診療費; 醫保報銷 制定助手機器人遠程會診費以及中醫、西醫診療費新農合補償標準。貧困人口中慢病患者,在村衛生室使用助手機器人診療,享受“180”再補償,一站式結算。 藥品供應 助手機器人診療中的基本藥物由鄉鎮衛生院按照原帶量采購渠道統一采購,不能滿足臨床需求的基藥目錄外藥品由縣域醫共體中心藥房采購和供給。 提供一體化服務。 通過在基層診所部署助手機器人賦能全科醫生,探索建立服務居民家庭的開放式醫療健康服務平臺,為居民家庭提供市6、場化的第三方增值服務(包括遠程專家咨詢、第三方慢病管理與健康干預服務等)。 (四)完善服務功能 試點鄉鎮衛生院、村衛生室及時收集在助手機器人使用過程中的經驗、做法及存在問題。縣人民醫院每月召開助手機器人使用病案分析討論會,針對典型病案、存在問題進行分析,形成分析報告及時向經綸世紀公司反饋,促進助手機器人功能不斷完善(全科醫生助手機器人功能介紹見附件1)。 (五)全面普及推廣 用數據體現使用助手機器人在基層提升診療能力和診療效率,在助手機器人持續應用、功能持續完善的基礎上,進行本試點項目的評估工作。評估體系指標包括政府監管、控費、公共衛生、患者滿意等方面。由縣衛計委、縣人民醫院、經綸世紀公司三方7、進行評估,爭取在6月底評估合格后,進行總結,完成項目試點。7-9月份鞏固試點成果,探索政府補貼或助手機器人公司或其他投資公司投放或租賃等多種方式推廣使用助手機器人,在縣內所有縣級公立醫院、鄉鎮衛生院、村衛生室等推廣使用。 評估標準: 使用助手機器人前后就診量比較; 使用助手機器人為基層醫務人員縮減的工作量; 使用助手機器人前后接診患者疾病譜的比較; 使用助手機器人前后診療費用的比較,特別是藥品所占的費用比例變化; 患者滿意度; 6.其他衛生行政機構對醫療機構的質量考評指標。 三、保障措施 (一)加強組織領導。在縣委、縣政府領導下,由縣健康扶貧分級診療工作組牽頭組織實施助手機器人試點項目,縣衛計8、委、扶貧辦、物價局、財政局、市場監管局、人社局等部門密切配合,協同推進。 (二)落實主體責任。根據全科醫生助手機器人試點項目實施單位責任清單(附件2),相關部門落實責任,做好協助和配合工作。縣衛計委重點抓好助手機器人試點項目組織實施、指導評估和相關培訓工作;縣扶貧辦負責貧困人口信息的核定確認;縣人民醫院和相關醫療機構做好助手機器人試點項目技術指導及問題收集、反饋工作,同時協助做好相關培訓工作;鄉鎮衛生院和村衛生室負責助手機器人的具體使用,以及意見建議的上報工作;縣物價局和縣合管中心分別制定助手機器人相關服務價格及醫保報銷相關政策。 (三)嚴格督查指導。建立健全監督管理、考核評估機制。縣衛計委、9、縣人民醫院和鄉鎮衛生院要定期對助手機器人使用情況進行督查和指導,縣級指導每月不少于2次,鄉級指導每周1次。督導結果與各醫療機構年終考核掛鉤。 (四)完善經費保障。從縣公共衛生服務項目資金、縣域醫共體新農合人頭預算基金以及財政專項工作經費中籌集項目資金,用于保障助手機器人的使用管理和提高村醫使用助手機器人的積極性,確保試點項目順利實施。 附件:1.全科醫生助手機器人功能介紹 全科醫生助手機器人試點項目實施單位責任清單 附件1 全科醫生助手機器人功能介紹 一、產品概況 經綸世紀醫療網絡技術(北京)有限公司開發的全科醫生助手機器人,作為基層全科醫生智能助手,幫助全科醫生提供常見疾病診療、慢病管理、公10、共衛生、分級診療、雙向轉診、遠程視頻、家庭醫生簽約管理等服務。 全科醫生助手機器人系統包括:桌面型機器人、健康醫療服務云平臺、數據統計分析與管理平臺。 二、主要功能 (一)基本醫療 中醫診療。匯集國家級名老中醫臨床經驗和本科教材內容,采用人工智能技術結合傳統中醫藥思想開發的中醫全科專家診療系統。通過云計算技術和后臺知識庫運營管理系統對內、外、婦、兒等200多個臨床病種進行辨證施治。含近萬個中藥經方、中成藥處方,以及穴位指壓、食療藥膳、康復指導等相關知識。 西醫診療。是基于循證醫學的疾病診斷與治療輔助系統,包括癥狀分層、體征觸診、疾病鑒別、并發癥探查、疾病治療、疾病轉診等服務支持模塊。在臨床診療11、過程中,輔助基層醫務人員對常見病、多發病患者提供更加精準的診斷與治療方案,對疑難重癥患者提示轉診。 (二)遠程視頻 遠程會診。根據患者病情需要,可隨時隨地向上級醫療機構申請會診,使患者在當地就可與上級醫院專家進行面對面交流,降低異地就醫經濟成本。 2.預約掛號。根據患者病情需要,可直接和上級醫院專家聯系,幫助患者預約就診時間、住院床位等。 雙向轉診。根據患者病情需要,可向上級或下級醫療機構發起轉診申請。 (三)健康管理 基本公衛。通過與公衛信息平臺互聯互通,方便調閱患者健康檔案信息,針對高危人群及時提醒納入慢病管理,對常見慢病患者進行分級分層并實施隨訪管理。 家庭簽約。通過與健康一體機連接,輔12、助基層醫務人員進行簽約管理,并針對簽約對象實施履約服務,提升工作效率。 健康扶貧。通過基本醫療、遠程視頻等功能幫助實現縣鄉村分級診療,緩解貧困人口看病難、看病貴現狀,促進降低貧困人口外出就診率。 健康評估。通過生活方式問卷(飲食、運動、睡眠、心理)結合關鍵指標,為患者提供生活方式及常見慢病風險評估;利用中醫體質問卷,辨識患者的體質,并提供相應的中醫保健指導。 (四)輔助智能 人機交互。基于不同的應用場景,可實現語音、觸屏、手寫等多種方式的人機交互。 語音錄入。通過語音直接錄入患者就診信息,添加用戶檔案和資料等。 人臉識別。通過采集服務對象頭面部照片保存到個人檔案,診療或服務過程中利用人臉識別快速調閱個人信息,使執行操作更加簡捷。 服務提醒。通過與多個基層衛生信息化管理系統對接,有效整合各項基層衛生服務信息,及時提示待處理工作事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