縣省級新型農業經營主體發展設施農業項目實施方案(11頁).docx
下載文檔
上傳人:正***
編號:873347
2024-01-05
11頁
17.97KB
1、縣省級新型農業經營主體發展設施農業項目實施方案為全面完成省財政廳、農業農村廳下達設施農業溫室大棚項目建設任務,提升我縣農產品種植基地設施化水平,根據*文件精神,現結合我縣“十三五”規劃和全縣農業發展實際,制定本實施方案。(一)任務目標以我縣農產品種植基地為重點,支持農民合作社、家庭農場、涉農中小企業等新型農業經營主體建設溫室大棚,完成省農業農村廳下達的40畝設施大棚面積的建設任務,不斷提升全縣農產品種植基地現代化水平。(二)建設內容及補助范圍按照文件精神,省財政廳、農業農村廳下達我縣省級新型農業經營主體發展設施農業項目資金共150萬元,完成設施大棚建設面積40畝。凡是202*年1月1日以后建設2、完畢(或正在建設)的溫室大棚、智能溫控大棚、智能溫室優先列入補貼范圍,其中以溫室大棚類型為最優先級予以補助。項目建設內容及補助范圍具體如下:(1)智能溫室省級財政補助10萬元/畝,起補面積2畝;(2)智能溫控大棚一省級財政補助5萬元/畝、智能溫控大棚二省級財政補助2萬元/畝,起補面積10畝;(3)溫室大棚一省級財政補助1萬元/畝,溫室大棚二省級財政補助0.75萬元/畝,溫室大棚三省級財政補助0.5萬元/畝,起補面積20畝。多棚型申報的合計起補面積以其中起補要求高的為準。(三)補助對象、方式及條件補助對象為農民專業合作社、家庭農場、涉農中小企業等新型農業經營主體。補助方式采取“預算管理、先建后補3、先來后到、按標補貼”方式,各農業經營主體建成后,向縣農業農村局提出驗收申請,經縣級農業農村局組織驗收合格后,向實施對象兌現補助資金。(四)項目申報要求請各鄉鎮人民政府(街道辦)積極組織所在轄區內有意向的項目建設單位開展申報工作。在篩選推薦過程中,要秉承擇優選優原則,優選扶持生產條件完善、建設需求旺盛、輻射帶動能力強、財務制度健全管理規范的新型農業經營主體,確保項目資金發揮最大效益。在組織申報時,需要求相關申報單位提交以下材料:(1)福建省新型農業經營主體發展設施農業項目申報書(一式四份,見附件1);(2)工商營業執照;(3)202202*年度財務賬目收支明細材料復印件;(4)大棚建造現場平面4、圖、所在位置經緯度,已建大棚應提供各棚型長寬明細等情況;(5)溫室大棚主體鋼架結構生產廠家的營業執照、質檢證明,其中質檢證明應包括:管材壁厚、管材內外徑、材質是否為熱浸鍍鋅管等(大棚建造規格標準見附件2)。(五)項目組織保障1、加強領導,強力推動。成立202*年縣省級新型農業經營主體發展設施農業項目工作領導小組,由農業農村局呂清水局長任組長,陳國慶副局長任副組長,領導小組下設辦公室,由陳國慶副局長兼任主任,項目推進工作由農業農村局蔗麻站具體負責。通過明確任務,落實責任,推動項目實施管理工作。2、項目審核,從嚴把控。由縣農業農村局具體負責組織項目實施工作,項目建設單位填報福建省新型農業經營主體發5、展設施農業項目申報書(見附件1),項目建設所在地鄉鎮人民政府(街道辦)可對項目建設用地落實、項目建設必要性、項目建設單位經濟實力等項目申報前置信息提供必要的建議及意見,縣農業農村局、財政局對申報信息進行核實并綜合評估討論后,按程序形成擬建設項目報告請示縣政府,待縣政府批準后,各項目建設單位應在項目確定之日起1個月內動工建設,且項目竣工時間上不超過2021年3月底。如在規定時間內未開工或逾期未完成既定建設目標,縣農業農村部門將及時對滯后項目進行匯總調整,并形成新項目方案報縣政府批準后實施,以保證項目整體完成進度。在項目實施及建后管理過程中,如出現以下2種違規情況者,縣農業農村局將視項目開展情況,6、對涉及單位予以13年內禁報同類農業資金補助項目,確保政府財政補助資金經濟效益最優化。具體違規情況是:(1)未在規定時間內開工、逾期未完成既定建設目標或建成后用于非農業生產;(2)以項目補助資金到位時間為起點,項目建設單位在6個月內,未在新建大棚內開展農作物種植田間生產;或在未來3年內,新建大棚存在連續6個月以上處在拋荒、閑置狀態。3.項目公示,公開透明。本項目實行兩次公示制度。即由縣農業農村局、財政局按照有關規定對符合條件的建設單位初步確認后,在農業農村局門戶網站上將項目建設單位、建設內容、補助金額等信息進行第一次公示(七天);項目建設通過驗收后,將驗收合格的補貼項目具體情況,在項目所在地村委7、會公開欄進行公示(七天)。4、項目驗收,嚴格把關。本項目建設完成后,建設單位應在自查驗收完全符合要求的基礎上,向縣農業農村局申請項目驗收,后由縣農業農村局組織相關人員對項目建設情況進行核實,以省農業農村廳202*年設施農業溫室大棚補貼類型與建設標準為主要依據,采取實地測量、核對質量標準和技術規范等措施,逐一完成現場驗收工作,確保項目建設符合省定標準。附件1:新型農業經營主體發展設施農業項目申報書附件2:設施農業溫室大棚補貼類型與建設標準附件1:新型農業經營主體發展設施農業項目申報書(格式)申報經營主體:聯系人、電話:聯系人E-mail:所在縣農業部門:聯系人、電話:聯系人E-mail:申報日期8、:年月日申報經營主體法人代表或戶主聯系電話注冊資金(萬元)成立時間法人代碼或身份證號碼具體建設地點(鄉鎮行政村、自然村)、經緯度開戶行及帳號、卡號建設規模(畝)總投資(萬元)已建設規模(畝)何時建設新建開工時間建設時限申請補貼大棚類型申請補貼面積(畝)申請補貼標準(元/畝)申請補貼總額(萬元)是否省級扶貧開發重點縣是否在“一區兩園”一、項目申報經營主體簡介經營主體基本情況、土地承包或流轉面積與期限、項目區面積、擬種植作物或栽培食用菌、注冊商標情況、“三品”認證情況、申請前已建設大棚情況、種植經營情況等:二、擬實施建造情況三、與農民利益聯結情況企業說明與農民利益聯結機制、方式、合同簽訂、讓農民受9、益情況:申報經營主體申報經營主體對申報項目真實性負責。蓋章、簽字年月日鄉鎮政府意見簽字、公章年月日縣級農業主管部門意見簽字、公章年月日附件清單1、建設大棚的土地承包或流轉合同復印件;2、農業企業與農民利益聯結合同、分紅返利、承包合同、保護價合同等證明材料復印件;3、農業企業、專業合作社、家庭農場等經營主體營業執照、農戶身份證復印件;4、建設地點地理位置示意圖、建設前現場照片;5、其他材料。備注:1.申請實施主體屬農民合作社、農業企業等需蓋公章。2.此表除報省外,縣級農業農村部門、鄉鎮政府、實施主體各存一份。3.一張表格填寫一個大棚類型。附件2:設施農業溫室大棚補貼類型與建設標準符合省定條件的各10、類新建溫室大棚主要類型范圍為智能溫室、智能溫控大棚一、智能溫控大棚二、溫室大棚一、溫室大棚二、溫室大棚三等六類,以及經專家評審認定達到相應省定標準的多樣化棚型溫室大棚。具體各類型建設標準如下:(一)智能溫室補貼建設標準:高度不低于4.8m,肩高不低于4m。玻璃溫室主立柱不少于120603mm;陽光板溫室主立柱不少于501002.5mm。主立柱柱距不大于4m。桁架不少于60402mm或50502mm。縱梁、橫梁方管不少于50502mm。水槽黑板加工成型再熱浸鍍鋅或熱浸鍍鋅板冷彎成型,壁厚不少于2.5mm,水槽可代替肩部縱梁(肩管)。主要材料采用熱浸鍍鋅管,并經防老化、耐腐蝕處理,現場組裝不經焊接11、工藝。覆蓋材料為玻璃或聚碳酸酯板(陽光板),其中屋頂為鋼化玻璃或高質量陽光板。配套電動遮陽、自動控溫、通風、增濕、自動水肥、電氣控制等系統。(二)智能溫控大棚一補貼建設標準:棚體高度不低于4.6m,肩高不低于3m。主立柱方管不少于80602mm或501002mm,柱距不大于4m。拱管圓管不少于321.5mm,縱梁、橫梁方管不少于50502mm或60402mm。大棚四周主立柱間增設副立柱,主立柱采用不少于505060cm點式獨立基礎。水槽壁厚不少于1.5mm,水槽可代替肩部縱梁(肩管)。主要材料采用熱浸鍍鋅管,現場組裝采用螺栓緊固。配套自動開天窗或濕簾風機或其他降溫系統,配備電動遮陽系統、自動水12、肥一體化設施。(三)智能溫控大棚二補貼建設標準1.類型一:肩高不低于3.5m,頂高不低于5m。立柱圓管不少于1142.5mm熱浸鍍鋅鋼管或外徑不少于9090mm方型水泥柱,柱距不大于6m。三角屋架上弦梁不少于40403mm角鋼,下弦梁不少于50504mm角鋼。檁條不少于1001.2mm。主立柱采用不少于505060cm點式獨立基礎。屋面采用覆蓋隔熱屋面板或保溫膜加遮陽網。配套(以下三選一):四周采用一膜一網覆蓋,配套自動開天窗或濕簾風機或其他調溫系統;保溫阻燃隔熱板,配置制冷機組;墻體阻燃泡沫板,屋頂配置風球。以上組裝配件中的焊接件全部采用先焊接并經防腐處理,現場組裝采用螺栓緊固。2.類型二:13、肩高不低于3m,頂高不低于4m。四周墻裙采用磚體(混凝土)圈梁厚不少于150mm,高不少于400mm(含地下100mm);或拱管底部采用水泥澆筑,外徑不小于200200mm。拱桿圓管不少于321.5mm熱浸鍍鋅鋼管。縱拉桿圓管不少于251.4mm熱浸鍍鋅鋼管。配套頂部和四周采用一膜兩網或兩膜兩網或兩膜一被,卷簾裝置,配套自動開天窗或濕簾風機降溫或制冷機組或其他降溫系統。以上組裝配件中的焊接件全部采用先焊接并經防腐處理,現場組裝采用螺栓緊固。(四)溫室大棚一補貼建設標準1.類型一:棚體高度不低于3.5m,肩高不低于2m。立柱方管不少于60402mm或50502mm;圓管不少于602mm,柱距不大14、于3m。肩管方管不少于40401.8mm;圓管不少于471.8mm。拱管圓管不少于321.5mm;其中棚寬跨度6m的不少于251.5mm。2.類型二:棚體高度不低于3.5m,肩高不低于2m。水泥立柱外徑不少于110110mm,柱距不大于3m。肩管方管不少于40401.8mm;圓管不少于471.8mm。拱管圓管不少于321.2mm或不少于251.4mm。兩類型主要材料均采用熱浸鍍鋅管。組裝配件中的焊接件先焊接并經防腐處理。現場組裝采用螺栓或M5自攻螺栓緊固。水槽可代替肩部縱梁(肩管)。配套水肥一體化設施。(五)溫室大棚二補貼建設標準:棚體高度不低于3.5m,肩高不低于2m。立柱方管不少于404015、2mm,圓管不少于472mm,其中棚寬跨度6m的圓管不少于422mm;水泥立柱外徑不少于100100mm。柱距不大于3m。肩管方管不少于40401.5mm,圓管不少于401.5mm。拱管圓管不少于251.2mm,其中棚寬跨度6m的不少于221.2mm。主要材料均采用熱浸鍍鋅管。組裝配件中的焊接件先經焊接并經防腐處理。現場組裝采用螺栓或M5自攻螺栓緊固。水槽可代替肩部縱梁(肩管)。配套水肥一體化設施。(六)溫室大棚三補貼建設標準:1.類型一:棚體高度不低于3m,肩高不低于2m。立柱圓管不少于471.8mm;水泥立柱外徑不少于9090mm。立柱間距不大于3m。縱梁圓管不少于401.8mm。拱管圓管不少于201.2mm。主體骨架與地面接觸的材料采用熱浸鍍鋅管。直接焊接的焊點必須滿焊且做防銹處理。現場組裝采用螺栓或M5自攻螺栓緊固。水槽可代替肩部縱梁(肩管)。配套噴灌或滴灌或其它節水灌溉方式。2.類型二:棚體高度不低于2.5m,棚寬一般6-9m。棚寬7m以下的拱管不少于251.2mm;棚寬大于7m的拱管不少于321.2mm。頂縱向拉桿不少于201.2mm。拱管間距不大于1.2m。棚頭棚尾兩側各一根不少于251.2mm斜拉撐。材料采用熱浸鍍鋅管。配套噴灌或滴灌或其它節水灌溉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