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府購買殘疾人托養服務項目實施計劃方案(3頁).doc
下載文檔
上傳人:正***
編號:873435
2024-01-05
3頁
16KB
1、政府購置殘疾人托養效勞項目實施方案為進一步組織實施好我縣2023年政府購置殘疾人托養效勞項目,根據?安康市2023年政府購置殘疾人托養效勞項目實施方案?和縣委、縣政府有關文件、會議精神,結合實際,制定本方案。一、購置主體和承接主體1.購置主體:政府購置殘疾人托養效勞的主體是白河縣殘疾人聯合會。2.承接主體:政府有關部門和殘聯組織興辦的公益性殘疾人寄宿制托養機構;民間社會力量興辦的不以營利為目的的殘疾人寄宿制托養機構;民間社會力量興辦的能夠為重度殘疾人提供上門效勞的居家效勞機構。通過政府采購的方式確定承接主體。二、政府購置殘疾人托養效勞的對象白河縣戶籍,持有第二代殘疾人證處于就業年齡階段男1652、9歲,女1654歲且有托養效勞需求的智力殘疾人、穩定期的精神殘疾人、重度肢體殘疾人以及同時存在智力殘疾或精神殘疾的多重殘疾人。重點效勞對象為符合上述條件的建檔立卡貧困戶和低保戶中的殘疾人、低收入殘疾人及其他困難殘疾人。以下人員不得納入居家托養效勞對象:1.由國家供養在敬老院、福利院等其他機構的;2.已享受農村“五保供養的;3.在醫療、康復機構接受治療或康復訓練的;4.已享受集中托養效勞的。三、資金來源中省項目資金。四、購置標準寄宿制托養每人次不低于4000元;居家效勞每人次不低于1500元。五、購置內容1.日常照料:個人生活護理、衛生清潔、膳食效勞、家電維修、上門理發等其他居家照料效勞。2.職3、業開展:職業康復、職業教育和職業培訓輔導、就業創業信息提供等其他支持輔助效勞。3.生活支持:康復護理指導、自理能力訓練、生活技能訓練、政策咨詢效勞、社交康樂效勞、外出接送效勞等其他生活支持效勞。六、購置程序1.結合實際確定承接主體??h殘聯結合全縣殘疾人根本效勞狀況和需求動態更新的有關數據,準確掌握殘疾人托養效勞需求的具體情況和可承接效勞機構的根本狀況,委托第三方對殘疾人托養效勞機構進行綜合評估,明確備選承接主體。2.編制政府購置托養效勞方案。縣殘聯根據市財政、市殘聯下達的資金和任務目標,編制年度實施方案,實施方案要明確效勞的對象、標準、內容及購置方式、數量和質量績效等內容。在保證資金安全的前提4、下,以適當的方式為殘疾人提供效勞,確保殘疾人真正受益。3.組織采購并簽訂效勞合同。根據具體情況,通過公開招標、邀請招標、競爭性談判、詢價、單一來源采購等方式選定承接機構。確定承接機構后,參照?政府購置殘疾人效勞技術標準與標準?的有關規定及時簽訂購置效勞合同,明確效勞內容、數量、金額、質量、效勞期限、資金支付方式、監督檢查方法等條款。4.強化監管實施績效評價。承接機構按照?政府購置殘疾人效勞技術標準與標準?的有關規定,依據合同約定的內容盡職盡責開展效勞。縣殘聯加強對購置效勞情況的監督管理,掌握機構的履約情況,在年度任務執行完畢時,對照績效目標開展績效自評,形成自評報告報送市殘聯。七、數量、時效和5、績效指標數量指標:寄宿制托養效勞2023年20人,2023年10人助力行動;居家托養效勞270人。有需求并符合條件的殘疾人接受托養效勞的比例到達12%及以上。時效指標:政府購置寄宿制托養效勞當年完成,每人次不少于3個月;居家托養效勞周期為6-12個月,全年不低于12次,每月不能超過2次,每次效勞時長不低于100分鐘。績效指標:殘疾人托養效勞水平和能力得到較顯著提高,殘疾人社會適應能力得到提高,融入社會生活程度得到較顯著改善。殘疾人及家屬對殘疾人托養效勞滿意度到達90%及以上。八、工作要求1.認真摸底核實。各鎮要高度重視,安排專人負責,根據縣殘聯反應的任務數,按照急需、自愿、逐步推進的原那么對符6、合條件的殘疾人進行摸底核實,嚴格審查提供寄宿制托養和居家托養效勞的擬托養效勞對象名單,公示10天并于9月20日前報送縣殘聯。2.細化效勞方案??h殘聯對各鎮提供的擬托養效勞對象名單審核后,通知承接主體逐人開展評估,確定效勞對象,細化效勞內容,制定全年效勞方案和個體效勞方案,經鎮政府領導審核簽字后上報縣殘聯。3.確保效勞成效??h殘聯根據各鎮上報的名單及方案資料統一與承接主體簽訂效勞合同,明確效勞內容、數量、金額、質量、效勞期限、資金支付方式、監督檢查方法等條款,并將合同內容及時反應給各鎮。各鎮要加強與承接主體的密切配合協作,每季度對轄區內的效勞對象進行回訪,及時向縣殘聯反應效勞進展情況,監督承接主體開展的各項效勞,重點監督效勞態度、內容、時長等,形成詳細的效勞記錄,確保效勞成效和效勞滿意度。要催促承接主體逐人標準建立檔案資料,在效勞結束后及時報送縣殘聯。4.強化總結宣傳。各鎮要認真總結經驗,善于挖掘政府購置托養效勞工作中的先進典型,形成經驗材料及時報送縣殘聯。充分利用各類媒體多渠道、多形式開展殘疾人托養效勞工作的宣傳,主動回應殘疾人關切,引導社會關注。努力營造全社會關心、支持并參與殘疾人托養效勞的良好氣氛。很受用的一篇范文,謝謝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