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村環境綜合整治項目實施方案(5頁).doc
下載文檔
上傳人:正***
編號:873563
2024-01-05
5頁
19KB
1、農村環境綜合整治項目實施方案實施方案為進一步做好農村環境愛護工作,加快解決我鄉生態環境與經濟進展之間的突出咨詢題,結合我鄉實際,將農村社區建設工作與生態環境整治工作相結合,努力打造經濟繁榮、農業進展、環境優美、人民幸福的新*,特制定本實施方案。一、經濟社會進展情形*祥園社區位于*政府駐地,東臨*中學,西傍馬東干渠,北倚馬東干溝,碧水圍繞,位置優越,交通便利,祥園社區全部建成后可容納全鄉28個自然村,1.8萬常住人口居住,*人均年收入7800元,其中8000余人從事務農,農業收入占示范區經濟收入的35%。二、基礎設施狀況近年來,*加大了鄉域基礎設施的投入,完成了*集中供水工程改造及鄉域主干道的綠2、化等配套設施建設,城鎮環境衛生有了較大改觀。*現建有縣鄉路慶徐路,農村路網建設達到了25%,鄉域主干道兩側全部實現綠化,農村自來水使用率達到了100%。近年來,*加大投入力度,在全鄉規劃興建萬人中心社區祥園社區,該社區為一弧、一軸、一心的布局,一弧即為弧形路網,一軸即為南北向主景觀軸,一心即為中心景觀空間,共分為八個組團區。社區規劃總占地1686畝,共分八期建設,規劃建設“1+4”(1為儲藏室、車庫,4為四層樓房)多戶型住宅樓和徽派商住樓,建設戶數6040戶,同時,配套建設休閑廣場、健身場所、老年公寓、觀光林帶、人工湖、幼兒園、超市、衛生所、社區服務中心等公共設施,總建筑面積將達到94.1萬平3、方米,全部建成后可容納全鄉群眾居住。然而,該社區現生活垃圾收集、處理方面以及生活污水管網配套、處理等設施尚不完善,亟需加以整改。三、生活污水排放狀況隨著我鄉經濟的快速增長,區域內村民生活水平也得到了較大程度提升,但基礎設施建設較為滯后,污水管網配套尚未健全,生活污水得不到及時處理,不經處理的生活污水無序隨意排放現象較為突出,我鄉祥園社區的生活污水差不多上是處于放任自流,無序排放,有的污水直截了當流入地表河流,有的流入農田、水塘或直截了當滲入地下。通過對示范區各戶家庭抽樣調查,示范區生活污水要緊來源于餐廚廢水、洗滌廢水、沐浴廢水和沖廁水。按照村鎮供水工程技術規范(SL310-2004)規定,按每4、人每天用水量120升,污水量為80%運算,*駐地祥園社區居住人口1.8萬人,生活污水日排放量1728噸,全部直排,對周圍地表水和地下水水質造成較大威逼。四、生活垃圾污染現狀示范區內生活垃圾以廚房垃圾為主,按人均生活垃圾產量0.75kg/d(濕基)估算,示范區每日產生量約為13.5噸。祥園社區日產生活垃圾13.5噸,所有垃圾未經分類收集,個不地點雖有垃圾池,然而垃圾收運-轉運體系尚未建立,收運-轉運嚴峻滯后,生活垃圾棄置在路邊、房前屋后的空地、洼地、池塘邊、河岸邊。進入垃圾池的垃圾收運-轉運不及時,普遍存在池滿溢顯現象。一些村莊已差不多處于垃圾的包圍之中,給當地的村民的生活及健康帶來極大的阻礙。5、五、項目示范區當前突出的環境咨詢題(1)生活垃圾隨意堆放和傾倒,垃圾隨地表徑流進入地表水或村周邊水塘、農田或隨風遷徒落入水體,從而將有毒有害物質帶入水體,污染水源。未及時清運的垃圾,排放的有害氣體,對大氣環境造成了污染。(2)生活污水未經處理大量排放,加劇了地表水的污染。日益增大的未處理的生活污水排入地表水,增加了流量負荷,地表水因疊加生活污水局部水域水質急劇下降。雖幾經治理,但仍污染較重,水體嚴峻污染,失去了原有的功能,示范區村民生活用水和農田灌溉用水污染咨詢題突出。六、項目示范區要緊環境咨詢題形成的成因農村環境基礎設施十分薄弱。示范區人口多,居住地密集。近年來,隨著人口增加,排放的生活污水6、和生活垃圾日益增大,而目前示范區內大部分村沒有完善生活垃圾收集系統和生活污水處理系統,加上群眾未建立起良好的生活秩序和生活適應,排放的生活污水和生活垃圾加劇了地表水的污染,直截了當阻礙示范區內村民的生存環境。七、開展環境污染治理的必要性和緊迫性必要性(1)改善和提升示范區村民生活質量的需要。示范區普遍缺乏完善垃圾清運系統,示范區各村垃圾任意堆放,沿河村莊則向河床傾倒,垃圾產生的有毒有害物質的滲漏液,進入土壤直截了當污染地下水或通過地表流入河流,造成對周邊地表水域的污染,示范區“臟、亂、差”咨詢題嚴峻。隨著示范區經濟的進展,村民收入水平的持續提升,對生活質量的要求也與日俱增,其中環境質量改善和提7、升是提升生活質量和生活水平是最要緊內容。因此,在保證飲用水安全同時,實施生活垃圾、生活污水治理,綠化美化人居環境,是促進示范區“生產進展、生活富裕、鄉風文明、村容整潔、治理民主”的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目標的具體體現。(2)社會主義新農村、構建和諧社會的需要 黨中央、國務院把建設新農村、解決好農村、農業、農民“三農”咨詢題列為全黨工作的重中之重。實施農村環境連片整治工程,有利于區內飲水安全水平的提升,有利于人民群眾農村生產環境、生活環境和生活質量的改善和提升,有利于人民精神生活的健康進展,有利于“生產進展、生活富裕、鄉風文明、村容整潔、治理民主”社會主義新農村的建設,有利于提升政府的形象,增強對黨8、和政府的向心力。綜上所述,該項目建設是十分必要的。緊迫性本項目區包括了28個村,共計1.8萬余人。示范區域內,每天產生的生活污水約1728噸,生活垃圾約13.5噸,這些污染物均未得到有效處理,長此以往,這些環境咨詢題將嚴峻阻礙當地經濟的進展和農民生活水平的提升,阻礙和諧社會的建設。八、項目建設的目標通過農村環境連片綜合整治示范區項目建設,解決農村環境污染和生態破壞咨詢題,農村人居環境和生態狀況得到全然改善,使示范區農村成為具有天藍、水清、地綠、景美、朝氣蓬勃、充滿活力的生態村;具有經濟效益好、科技含量高、物耗能耗低、污染物排放量小的,符合環境與資源特色的生態產業;具有整體、和諧、循環、共生的融9、傳統文化與現代技術為一體的生態文明;人與自然和諧,“健康、文明、富裕”三位一體的生態示范村。2012年,示范區農村環境污染加劇的趨勢有所操縱,生活污水處理率90%,生活垃圾集中收集率100%,生活垃圾無害化處理率100%,完成清潔家園、清潔田園工程。示范區生活污水得到有效治理;生活垃圾得到有效利用,達到減量化、無害化、資源化;農村“臟、亂、差”咨詢題得到有效改善。建立健全了環境宣傳與監管機構、增強了村級環境愛護監管能力,有效提升農民生態環境意識,生態環境得到有效愛護,破壞的生態環境得到明顯改善。九、連片整治示范內容(1)生活污水治理工程(建在*政府駐地):建設農戶生活污水收集管5萬米,建地埋式10、一體化超微動力污水處理設備2處,設計處理規模1000m3/d,面積2400平方米。 (2)生活垃圾收集工程:建設200平方米垃圾收集點10個,總建筑面積2000平方米;40升可移動式垃圾收集箱300個,一般垃圾運輸車8輛。(3)生活垃圾轉運工程:建設3500平方米垃圾轉運站2處,每處包括:垃圾壓縮車間1處,建筑面積500平方米;垃圾壓縮裝置4套,停車場及配套設施3000平方米,自動裝卸式垃圾轉運車2輛。十、投資測算在實施方案中,按照建設項目經濟評判方法與參數、投資項目可行性研究指南、建設工程設計文件編制的規定進行編制、全國統一市政工程預算定額GYD-306-1999,以及設備購置費(定型設備按11、廠家詢價打算)、安裝工程費(按類似工程估算指標估列)、建筑工程費(按照建設構筑造構形式,采納類似工程估算指標以每平方米(每立方米)造價估列)統一口徑,進行示范區項目投資估算。按照投資估算依據,測算治理所需的資金總額,并按照治理規模和具體治理內容,給出資金需求打算。統一按工程設備費用、土建工程費用、設備安裝費用、項目設計費用、調試與治理費用、環境監測與監督治理能力建設費用、環境宣傳教育建設費用等運算總投資額。并按要求列出投資打算。十一、預期成效通過大力推廣“組保潔、村收集、鎮轉運”的垃圾一體化處理模式,有效處置示范區各村生活垃圾,通過生物處理、埋設管網等解決農村生活污水咨詢題;開展廣泛環保局知識宣傳,增強全民參與意識,宣傳和普及農村環保知識,提升了寬敞農民的環境意識和監督意識,使示范區環境污染咨詢題得到有效的遏制。將改變示范區農村“臟、亂、差、散”狀態,營造更加舒服、適宜的農村居住環境。示范區環境衛生的清潔度和垃圾處理率明顯提升,凈化率由原先的X%提升到X%。通過農村的環境基礎設施建設,如運用低動力或微動力的污水處理設施,使示范區的生活污水得到有效治理;地表河的水質及流域鄰近溝塘等的水體環境得到有效改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