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獎代補實施方案農村環境綜合整治項目實施方案以獎代補(10頁).doc
下載文檔
上傳人:正***
編號:873745
2024-01-05
10頁
22.50KB
1、以獎代補實施方案 (農村環境綜合整治項目實施方案(以獎代補)) 陜西省千陽縣張家塬鎮東片區農村環境綜合整治項目實施方案 (以獎代補) 千陽縣張家塬鎮人民政府 前 言 近年來,隨著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的全面開展,農村環境愛護工作取得了較大進展。但是,農村環境形勢仍舊格外嚴峻,點源污染與面源污染共存,生活污染和工業污染疊加,各種新舊污染相互交織;工業及城市污染向農村轉移,危及農村飲水平安和農產品平安;農村環境愛護的政策、法規、標準體系不健全;一些農村環境問題已經成為危害農夫身體健康和財產平安的重要因素,制約了農村經濟社會的可持續進展。 為全面貫徹落實科學進展觀,推動和諧社會和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加大2、農村環境綜合整治力度,提高農村環境質量,張家塬鎮從2023年開頭創建全國環境美麗鄉鎮,通過實施新居建設、生態農業、綠化美化、清潔能源推廣、村莊環境綜合整治等工程,農村環境面貌得到明顯改善,于2023年9月通過省級驗收,2023年1月被省環保廳命名為省級環境美麗鄉鎮,2023年被環保部命名為全國環境美麗鄉鎮。為了適應經濟社會快速進展的需要,我們利用中心農村環保“以獎代補”資金實施農村環境綜合整治項目,進一步鞏固生態建設的成果,徹底改善農村生產、生活環境,提高群眾生活質量。 為了確保項目順當實施,我們依據中心農村環境愛護專項資金管理暫行方法以及省市要求,特編制張家塬鎮農村環境綜合整治實施方案(以獎3、代補)。 第一章 總論 一、指導思想 以“三個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學進展觀為指導,認真貫徹落實新農村建設20字方針。依據中心農村環境愛護專項資金管理暫行方法要求,以為民辦實事為宗旨,以飲用水源地愛護、生活污水收集處理、生活垃圾集中處置為重點,以“農村廢棄物還原化、農業生產清潔化、城鄉環保一體化、村莊進展生態化”為主題,科學規劃、統一組織,因地制宜、分類指導,深化開展農村環境綜合整治,建立農村環境長效管理機制,改善農村環境質量,保障農夫身體健康,促進農村經濟進展,推動農村走上“生產進展、生活富有、生態良好”的文明進展道路。 二、基本原則 1、以獎促治,逐步推動。針對當前危害農村居民健康、群眾反映猛4、烈的突出污染問題,實行有力措施集中進行整治,對經過整治、污染問題得到解決的村莊,進行“嘉獎”,逐步引導寬敞農村地區環境愛護和綜合治理工作全面開放。 2、依托村莊,務求實效。各類問題的治理以村莊作為基本單元,通過綜合措施運用和資金集中投入,力求較短時間內有效解決村莊飲水平安、生活污水和垃圾處理等突出問題,改善村莊環境狀況。 3、統籌支配,突出重點。農村環境問題成因簡單,很多歷史遺留問題難以在短期內解決,必需進行統籌規劃,優先解決影響面大、沖突突出的問題,分步實施,逐步推動。樂觀探究適合不同區域特點的治理經驗與技術,不斷提高治理成效。規劃優先考慮解決群眾反映猛烈、問題比較集中地區的農村環境問題,特5、殊是危害群眾健康最為直接的飲水平安、工農業生產污染、生活污染問題。 4、以獎代補,多方籌資。農村環境綜合整治涉及面廣、問題簡單,需要大量治理資金的投入。張家塬鎮的農村環境綜合整治項目的實施,主要用于鞏固和提高環境污染防治設施標準,切實保障村莊環境治理成效。 三、整治目標 通過開展農村環境綜合整治,進一步解決農村環境“臟、亂、差”問題,全鎮群眾飲水平安得到徹底保障,農村飲水衛生合格率達到100%。生活污水排放達到國家排放標準,生活污水處理率達到80%。全鎮生活垃圾實現日產日清,生活垃圾定點存放清運率達到100%,生活垃圾處理率達到70%,消退對馮坊河、千河的水質污染隱患,公眾環保意識進一步提高,6、農村環境質量明顯好轉。 其次章 項目建設背景及必要性 一、項目建設背景 張家塬鎮東片區5058人生活飲用水主要源于地表水源庫地郝家坡水庫,通過供水站以主管道引入村級供水管網,由于村莊改造更改新址,支管和進戶沒有建成,群眾從未達標的小水井、小水泉取水,既未達到飲用水平安標準,又費時費勁,同時有污染隱患;全鎮人口聚居區主要污染源為群眾生產生活過程中產生的生活污水和生活垃圾,目前,生活污水處理設施不足,配套管網不健全,污水收集處理不完全,生活垃圾收集處理設施數量不足,現有設施破損,亟待維護更新,與全國環境美麗鄉鎮的榮譽稱號不相符。 (1)飲用水平安、水源地愛護現狀 郝家坡水庫飲用水源地設施不健全,組7、戶級飲用水管路,節水設施不配套,計量不精確,小水井、小水泉未關停,用水平安無保障,管理不規范、平安無保證;水源地四周山坡暴露,水土流失嚴峻,影響水源地質。 (2)生活污水處理現狀 目前,張家塬鎮生活污水基本接受農戶污水處理池、生物氧化塘等方式進行處理,處理效率不高,處理效果不夠明顯,經過初級處理后的生活污水排入馮坊河以及千河,對寶雞市馮家山水庫飲用水水源地構成威逼。 (3)生活垃圾處置現狀 張家塬鎮生活垃圾目前主要推行“戶分類、村收集、鎮轉運、縣處理”的模式,由于張家塬鎮距離縣城垃圾處理場較遠,轉運成本較高,各村收集的生活垃圾不能準時清運,形成新的污染源,對群眾身心健康和地下水有肯定的影響。 8、(4)污染防治設施現狀 隨著張家塬鎮經濟社會的快速進展,原先建設的部分垃圾臺容量小、破損嚴峻,對垃圾收集造成肯定影響。 二、項目建設必要性 目前張家塬鎮東區農村環境綜合整治工程是新農村建設中急需實施的重要工程。健全農村飲水管網體系,完善計量,節水設施,備用水源地愛護設施,確保供應優質平安的飲用水;對鎮東區生活污水、生活垃圾進行處理,一是滿足群眾衛生生活、生產的基本要求,二是鞏固環境美麗鄉鎮的基礎條件,三是確保東區群眾飲用水平安,促進區域經濟可持續進展的必要條件,對貫徹落實科學進展觀具有格外重要的現實意義。 (1)本項目的建設,是貫徹落實國民經濟和社會進展第十二個五年綱要;是符合國家關于西部大開9、發的戰略目標;是保持生態環境和經濟可持續進展以及建設環境友好型社會的需要。 (2)項目建設是國家實施六盤山片區開發所賜予的機遇,是張家塬鎮小城鎮建設的需要。隨著張家塬鎮社會和經濟的進展,農村垃圾量的與日俱增,垃圾未完全進行無害化處理,對農村環境和形象造成不良影響,與農村城鎮化建設的步伐不相適應,嚴峻阻礙了經濟建設的持續穩定進展和環境友好型社會的建立。 (3)項目建設是徹底改善農村居民生活環境、提高居民生活質量的需要。目前,由于農村還沒有特地的垃圾收集、運輸、填埋處理單位,一些村民們任憑倒垃圾的現象也不少。同時有些生活垃圾露天堆放,蚊蠅孳生,污染嚴峻,環境衛生狀況反彈嚴峻,已威逼到居民的身心健康10、和生存空間。生活垃圾不經處理直接堆放產生的滲濾液及氣體對四周的環境也造成了嚴峻的污染。 (4)只有實現垃圾的無害化處理,才能樹立和落實科學進展觀,統籌人與自然的和諧進展;才能從源頭上遏制生態環境惡化,實現生態系統良性循環;才能減輕或著消退對人類健康和環境的危害,推動“新農村”建設,提升社會經濟生態可持續進展。 第三章 項目建設內容和規模 張家塬鎮東區農村環境綜合整治項目主要實施以關閉小水井、小水泉、農村平安飲用水改造、備用水源地愛護;鎮區生活污水處理、生活垃圾處理系統、污染防治設施維護等工程。 一、飲用水源地愛護 以郝家坡水庫地表水供水水源為基礎,在暉川村六組建成備用水塘5000立方米。占地面11、積3000m2,水塘為長方形。依據愛護要求,劃定準愛護區,在水源愛護區主要路口設立水源愛護區警示標志牌8塊,愛護區建設攔網500米進行封閉。 二、生活污水處理 (1)農戶污水處理池建設,在暉川、寺坡、觀明三個村建設農戶污水收集處理池500個。 (2)管網改造、鋪設及U型渠配套工程,對鎮東區的暉川、寺坡、觀明三村組級供水管網5公里進行改造,新襯砌U型砼渠道約5.3km,對暉川四、五組建成區生活污水進行收集。 (3)在暉川村建設人工蘆葦濕地生活污水處理系統,人工濕地生活污水系統占地面積約3500m2,主要栽種蘆葦等高效除磷脫氮水生型植物,日處理力量約10t/d,生活污水經人工濕地處理達標后用于澆灌12、農田。 三、農村固體垃圾處理系統 1、在暉川村一組組建設固體垃圾填埋場1個。 2、在東區三村安裝垃圾桶50個,購置垃圾車8輛。 四、污染防治設施維護 對鎮東區內容量較小的10座垃圾臺進行改造,對破損較為嚴峻的15座垃圾臺進行修葺,恢復正常使用。 第四章 投資估算及資金來源 為確保張家塬鎮農村環境綜合整治項目全面完成,實現預期目標,本項目列入工程共計投資96.5萬元,其中中心農村環保專項資金50萬元,省級農村環保專項資金40萬元,自籌6.5萬元,投資概算見下表。 張家塬鎮東區農村環境綜合整治項目投資估算表 序號 名稱 工程內容 投資額(萬元) 一 建設維護 1 建成備用水源5000立方米,劃定一13、級愛護區及準愛護區,設立水源愛護區標志牌8塊 4.2 2 準愛護區建設攔網500米 3.0 3 農村飲用水管管網改造5公里 13.2 二 生活污水處理 1 農戶污水處理池500個 15.0 2 襯砌U型渠5.3 公里 37.4 三 垃圾集中收集處置 1 在暉川一組所在地建設垃圾場1個 4.0 2 安裝垃圾桶50個垃圾車8輛 12.5 四 污染防治工程 1 改造垃圾臺10座,修理垃圾臺15座。 7.2 合計 96.5 第五章 實施步驟 張家塬鎮農村環境綜合整治項目從2023月11月開頭,至2023年8月底結束,分三個階段。 一、宣揚發動階段(2023年11月) 召開會議,專題動員,全面部署,充分14、利用廣播、電視、張貼標語、懸掛橫幅召開村民會等形式,進行廣泛宣揚發動。各村、居委會、各企事業單位應依據鎮統一部署,制定活動實施方案;按分步實施;各村召開專題會議,認真進行動員部署;鎮領導小組辦公室、相關部門聯合組織一次街頭宣揚詢問活動;印發肯定數量的宣揚材料,發放給寬敞居民,營造濃烈的活動氛圍。 二、集中整治階段(2023年11月2023年6月) 由張家塬鎮農村環境綜合整治領導小組牽頭,各村委會負責,各部門、各單位緊密協作,全體居(村)民參與,集中力量,形成聲勢,突出重點,開展整治。(具體實施內容準時間進度見附表1)。 三、督查整改階段(2023年7月) 鎮集中整治領導小組深化各村、各單位定期15、不定期進行督查指導,針對存在問題明確整改要求,并下發限期整改通知書;組織開展檢查評比,工作進展及評比結果在政府大廳或政務公開欄中張榜公布,強化監督,并與年度文明單位評比掛鉤;組織文化、廣電部門總結推廣先進典型,對整治不力經督促整改效果不明顯的,予以公開曝光。 四、鞏固提高階段(2023年8月以后) 各村委會、各單位要依據“邊整治、邊管理、邊鞏固”的原則,制定長效管理制度,建立長效管理隊伍,確保農村環境衛生長治常潔,開創生態良好、衛生達標的新局面。 第六章 保障措施 這次農村環境綜合整治活動時間緊、任務重、要求高,各村委會、各企事業單位要高度重視,充分體現民本思想,切實把農村環境衛生整治工作抓緊16、抓好,并建立長效管理機制,做到治標與治本相結合、建設與管理相結合、專業隊伍與群眾活動相結合,通過扎扎實實的工作和努力,有效改善農村環境衛生面貌。 1、加強組織領導。 以鎮政府名義成立張家塬鎮農村環境綜合整治項目協調領導小組,成員如下: 組長:王陸平(鎮黨委副書記,鎮政府鎮長) 副組長:常艷莉(鎮黨委委員、副鎮長) 成員:鎮環保、建設、林業、水利、農業、財政干事,領導小組下設辦公室。 2、立足長遠,建立長效機制 。 各村、鎮屬各單位要正確處理好各種工作關系,逐步完善軟、硬件建設,從思想道德教育、文明意識養成、管理機制健全和各項相關規定完善等方面入手,逐步建立農村環境綜合整治的長效機制,全面改善我17、鎮農村的村容村貌和生產、生活、生態環境。 3、加強督查,確保整治的實效。 此次農村環境綜合整治活動是我鎮落實國家關于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的一項重大任務,全鎮要高度重視,鎮黨委、政府將組織相關部門組成督查小組,實行定期與不定期的形式,加強對全鎮的村、社區進行督促檢查,重點檢查“熱點、難點”和全鎮的衛生死角,使我鎮農村環境綜合整治工作開展的扎實有效。 4、完善獎懲機制。 對整治工作開展扎實有效的村,鎮黨委、政府將進行表彰;對工作開展長期滯留不前,推動緩慢,成效不明顯的村、社區,鎮黨委、政府將進行通報批判,相關責任人要做出檢討,并限期整改。 5、齊抓共管,形成聯動機制 。 農村環境整治是一項長期性的工18、作,是一項面廣且任務重的系統工程,鎮屬各單位、各村要加強協作,發動寬敞黨員、干部群眾樂觀參與到整治工作中,分工既要明確,又要相互協作,各司其職,各負其責,形成齊心協力,齊抓共管的整體合力。 - 12 - 附表1: 張家塬鎮東區農村環境綜合整治項目實施內容準時間進度表 序號 名稱 工程內容 進度支配 一 備用水源建設維護 劃定一級愛護區,設立水源愛護區標志牌8塊 2023年8月-2023年12月 準愛護區建設欄網500米,建成組級管網5km 2023年1月-2023年3月 二 鎮區(東片區)生活污水處理 建設人工濕地3500m2 2023年3月-2023年4月 農戶污水處理池500個 2023年4月-2023年6月 污水收集U型渠襯砌5.3km 2023年10月-2023年12月 三 垃圾處理系統 在暉川村一組建設固體垃圾填埋場1個 2023年3月-2023年4月 安裝垃圾桶50個,購置垃圾車8輛 2023年5月2023年6月 四 污染防治設施維護 改造10座容量較小的垃圾臺 2023年3月-2023年5月 修理15座破損嚴峻的垃圾臺 2023年5月-2023年6月 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