風電光伏項目生態修復實施方案(9頁).docx
下載文檔
上傳人:正***
編號:873824
2024-01-05
8頁
15.35KB
1、風電光伏項目生態修復實施方案為進一步加強我縣風電光伏項目管理,持續抓好風電光伏項目生態修復,大力推動我縣生態環境改善和生態文明建設,使風電光伏項目在建設宜居宜業宜游幸福富足魅力靈丘進程中作出更大貢獻,根據*等法律法規,結合我縣實際,制定本方案。一、指導思想堅持“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理念,緊緊圍繞在轉型發展上率先蹚出一條新路來,圍繞生態文明建設總要求,持續推進生態修復工作,實現資源開發與經濟效益、環境效益和社會效益協調統一,切實推進我縣風電光伏項目建設走上高標準、綠色發展的軌道。二、基本原則(一)堅持可持續發展的原則。項目建設過程中,項目主體單位生態環境治理要堅持預防為主、保護優先、防治結合2、,在保護中開發,在開發中保護。要嚴格落實環境影響評價報告、水土保持方案、土地復墾方案中的防護治理措施,正確處理風光資源開發與生態環境保護的關系。(二)堅持“不欠新賬、漸還舊賬”的原則。嚴格執行項目建設“三同時”制度,切實做到環境保護與項目建設同時設計、同時施工、同時投產使用,嚴格控制產生新的生態環境問題。各風電光伏企業要加大生態環境治理的資金投入和力度,通過有效措施,按計劃進度解決現有項目區的生態環境問題。(三)堅持“誰開發誰保護、誰破壞誰恢復”的原則。建立項目生態修復責任與嚴格監管約束機制,加強生態環境執法力度,確保責任落實到位。各風電光伏企業要認真落實主體責任,將生態修復工作抓在手上、落在3、行動上,徹底修復破壞區域。(四)堅持“屬地管理、因地制宜”的原則。各鄉鎮人民政府按照屬地管理原則負責各屬地建設項目區生態環境治理工作的宣傳發動、組織實施和落實。生態修復治理過程中,應遵循自然規律,堅持因地制宜、宜林則林、宜草則草,實行綜合治理。(五)堅持遵守紅線的原則。一是嚴禁在林區核心區、黑鸛自然保護區和風景旅游區建設風電、光伏和其他生產建設項目。二是嚴禁在法律、法規限制的區域建設風電、光伏和其他生產建設項目。三、生態修復目標(一)202x年,所有已建、在建、續建、新建的風電光伏項目要結合山西出臺關于嚴格落實生態環境保護責任的決定和我縣實際,重新完善高標準的生態修復優化設計方案,列出年度修復4、計劃,力爭將生態環境破壞嚴重的裸露跡地喬灌草植被措施全面布設,棄土棄渣全部攔擋覆蓋。(二)202x年及后續新立項的風電光伏項目生態修復標準要以高標準、嚴要求落實主體措施與治理措施。嚴禁產生山體破壞和棄土棄渣。(三)經過5年恢復治理,全縣所有風電光伏項目區生態修復取得顯著成效,達到道路排水系統完善、施工擾動區域全部得到治理,林草植被恢復率達到國家規定的標準,水土流失等生態環境破壞現象得到全面遏制。四、組織機構為確保我縣風電光伏項目生態修復工作取得實效,成立靈丘縣風電光伏項目生態修復領導組,組成人員如下:領導組下設辦公室,辦公室設在縣能源局,辦公室主任由*兼任,成員由相關部門抽調。辦公室負責組織協5、調、督導督查等日常工作。定期組織各成員單位對我縣風電光伏項目生態修復工作進行檢查,并收集匯總各類問題,經領導組同意后,將問題移交相關單位處理。有風電光伏項目的各鄉鎮也相應成立風電光伏項目生態修復領導小組,確保風電光伏項目生態修復工作順利開展。五、生態修復要求我縣風電光伏項目地域分布較廣,項目建設過程中對環境的破壞程度情況不同,各風電光伏項目在生態修復治理過程中應以環境影響評價報告、土地復墾方案和水土保持方案中提出的治理措施為主要依據,強化后續優化設計,突出標準高、見效快的措施,將工程措施與生物措施相結合、臨時防護與永久防護相結合、土地整治與生態恢復相結合,建成水土保持、環境保護與土地整治高標準6、綜合防護體系。(一)生態環境方面生態修復要求1項目開工前應取得環境影響報告批復。2項目竣工后應按相關要求自主完成環境保護設施竣工驗收。(二)林地恢復方面生態修復要求1項目開工前應取得縣級、市級、省級或國家級使用林地準予行政許可決定書,并且補償到位。2臨時占用林地按要求采取恢復措施。(1)項目占用原地類為有林地的恢復成喬木林。覆土厚度50cm以上。樹種可選油松、側柏、山桃、榆樹、火炬等,初植密度110株畝,苗高50cm以上,要求冠型飽滿、生長健壯。(2)項目占用原地類為灌木林地的恢復成灌木林。覆土厚度30cm。樹種可選檸條、紫穗槐、連翹、丁香、沙棘、沙地柏等,初植密度:220株畝,苗木地徑0.47、cm以上,叢狀5頭以上。(3)項目占用原地類為其他林地的恢復林業生產條件。覆土層厚度20cm。(三)自然資源、土地復墾方面生態修復要求1項目開工前應取得項目用地文件批準。2項目建設不應超出項目用地批準面積及范圍。3臨時用地需辦理臨時用地手續。4項目臨時用地不應超出臨時用地手續批準面積及范圍。5按要求繳納土地復墾費用。6項目竣工后按要求完成土地復墾。(四)水土保持方面生態修復要求1項目開工前應當編制水土保持方案。2水土保持設施應當與項目工程同時設計、同時施工、同時投產使用。3項目竣工驗收,應當驗收水土保持設施,未經驗收或驗收不合格的,項目不得并網發電。4項目開發建設企業應當認真按照水土保持方案要8、求,繳納水土保持補償費,落實水土保持措施。六、職責分工(一)大同市生態環境局靈丘分局負責根據環評批復和環保法規等相關要求督促在建、續建風電光伏項目企業進行生態修復,并對修復情況進行監督,對整改完成情況進行驗收,對風電光伏項目建設、運行中造成的環境污染行為進行查處。(二)縣行政審批局嚴格風電光伏項目核準、備案。(三)縣林業局負責風電光伏項目區林草植被的監管。監督風電光伏企業依法依規使用林地情況,嚴厲查處未批先占、少批多占和越界使用林地行為。(四)縣自然資源局負責監督風電光伏企業依法依規使用土地情況,嚴厲查處未批先占、少批多占和越界使用土地行為,嚴格要求企業按標準完成土地復墾。(五)縣水務局負責監9、督風電光伏項目水土保持方案審查、批復,并對水土流失防治工作進行監管,監督風電光伏企業嚴格執行水土保持方案,對風電光伏項目水土保持狀態進行年度評估,根據實際評估結果,要求該企業制定相應的措施方案。(六)縣能源局負責協調各相關單位、鄉鎮依照方案分工及要求落實各自職責,完成好我縣風電光伏項目生態修復工作。(七)各鄉鎮落實屬地管理職責,負責日常對轄區內風電光伏項目生態、環境、安全等進行監督檢查,及時發現、制止和上報各類環境污染、生態破壞等非法違法行為。配合相關單位對風電光伏企業生態修復情況進行監督,配合對修復完成情況進行驗收。(八)其他相關單位依照各自職責保障好我縣風電光伏項目生態修復工作。七、保障措10、施(一)落實工作責任。各鄉鎮、各相關單位是本方案的責任主體,主要領導為第一責任人。各部門要統一思想、提高認識,選派思想端正、業務熟練、工作積極的人員開展工作。同時,對工作開展不力、消極懈怠的人員進行調整。(二)促進生態修復整治。各鄉鎮、相關單位要按照法律法規和生態紅線進行立項前和事中事后常態化監督管理。以風電光伏項目的環境影響評價報告、土地復墾方案、水土保持方案中的治理措施為標準,衡量各風電光伏項目區生態修復是否達標。實施限期治理,限期治理仍不能達標將限制運營、停止運營。(三)加大執法力度。各鄉鎮、相關單位要嚴格執行中華人民共和國環境保護法復墾條例中華人民共和國森林法中華人民共和國水土保持法等11、法律法規。各相關部門依法對違法行為進行嚴厲查處,結合我縣生態紅線、公益林區、黑鸛自然保護區和風景旅游區進行立項前和事中事后常態化監督管理,要嚴格依據風電光伏項目的環境影響評價報告土地復墾方案水土保持方案中的治理措施標準來衡量各風電光伏項目區生態修復是否達標。強化行政審批、生態環境、自然資源、水務、能源等部門協作,打好執法“組合拳”,采取專項檢查、定期通報、約談等綜合措施,綜合整治風電光伏項目重點區域暴露的突出環境問題,確保我縣風電光伏項目生態修復工作取得顯著成效。(四)加大宣傳力度。各鄉鎮、各單位要進一步發揮新聞媒體輿論監督和宣傳作用,發動基層群眾實施全方位動態監控。完善電話、網站舉報平臺,調動全社會的積極性,推動風電光伏項目生態修復工作的完成。(五)資金籌措保障。各風電光伏企業是項目區生態修復的責任主體,要全面落實環境影響評價、土地復墾方案和水土保持方案中的治理資金,保障上述方案設計的治理措施布設到位,同時要積極爭取更多生態修復資金,提高標準,保障生態修復工程質量。(六)嚴肅責任追究。對風電光伏項目生態修復工作開展不力、責任落實不到位、修復進展緩慢、問題突出的單位、鄉鎮、企業和個人,要進行約談,造成嚴重后果的要嚴肅追究相關單位和個人責任;對風電光伏企業非法違法建設、運營造成的環境污染、生態破壞,要對企業主要負責人及相關責任人嚴肅問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