糧食產能區增產模式攻關與推廣項目實施方案(5頁).docx
下載文檔
上傳人:正***
編號:873893
2024-01-05
5頁
14.80KB
1、糧食產能區增產模式攻關與推廣項目實施方案為提高我縣糧食綜合生產能力、穩定糧食生產、提高單產,增強糧食安全保障能力,提升我縣稻米產業發展水平,依據*文件要求,特制定本實施方案。一、目標任務202a年,我縣糧食產能區面積6.625萬畝(詳見附件),比202*年增加7000畝,畝產高于全省平均水平50公斤。我縣產能區項目主要分布在梧桐、嵩口、蓋洋、長慶、洑口、東洋、霞拔、大洋、同安、盤谷、紅星、白云和丹云等13個糧食主產鄉鎮,要求每個糧食主產鄉鎮建立水稻種植相對連片100畝以上糧食產能區“五新”集成技術推廣示范片。二、實施內容(一)水稻工廠化機插育秧202a年新建產能區可配套建設水稻工廠化機插育秧示2、范,示范點可建設智能化板房式疊盤暗出苗車間,浸種消毒池、浸種網兜、帶鉤鋼結構吊籃和電動升降裝置;配套播種操作間和秧盤精量播種流水線,包括自動化水稻催芽機、自動化水稻精量播種機、碎土機、育秧硬盤、水稻育秧全營養基質、塑料平板雙面托盤、叉車和日產乘坐式高速插秧機等設備。(二)水稻“五新”推廣以發展優質稻為抓手,推廣水稻機插秧疊盤暗出苗、水稻精確定量栽培、測土配方施肥、水稻病蟲害專業化統防統治、水稻生產全程機械化等一批先進適用、增產增效、綠色生態技術。組織各類糧食規模經營主體和社會化服務組織在產能區內開展水稻生產全程機械化作業,召開技術推廣現場會,提高產能區水稻“五新”科技水平和種植效益。(三)扶持3、經營主體適度規模經營引導農民合作社、種糧大戶、家庭農場、農業企業等新型農業經營主體參與糧食產能區建設,推進產能區建立穩定和利益共享的適度規模經營模式與項目建設機制,提高種糧生產效益。三、經費來源福建省財政廳福建省農業農村廳關于提前下達202a年臺灣農民創業園等特色現代農業發展專項資金的通知(閩財農指202*110號)文件,項目經費172萬元。四、補助對象與條件和經費安排(一)水稻工廠化機插育秧示范點1.補助對象與條件202a年新建產能區內新建工廠化機插育秧示范點的村集體經濟組織、農民合作社、種糧大戶、家庭農場和農業企業等經營主體。2.資金安排一是每個水稻工廠化機插育秧示范點財政補貼不高于60萬4、元。水稻工廠化機插育秧示范點建設中涉及的有關場地和設備租金、水、電費用等開支不得列入補貼范圍。所有機械設備不得重復享受國家農機購機補貼以及其他項目補貼。二是機插育秧良種補助。產能區示范片每畝補貼50元(按出圃秧盤20盤為1畝測算)。三是露天集中機插育秧示范補助。新建產能區每畝秧田補貼1000元,用于購買防蟲網,憑購買防蟲網發票。(二)水稻“五新”推廣1.補助對象與條件在產能區開展農業生產社會化服務及水稻高產高效主推技術示范、推廣和培訓的承擔單位經營主體或服務組織。2.資金安排一是機械插秧推廣補助,每畝補貼30元。二是機收機割推廣補助,每畝補貼30元。三是測土配方施肥補助,每畝補貼70元,用于購5、買水稻專用肥或磷鉀肥等新型肥料。四是推廣新農藥及病蟲害統防統治等補助,每畝補貼80元,用于購買新農藥等。五是優質稻推廣良種補助,每畝補貼50元。六是太陽能殺蟲燈補助。每個產能區示范片每10畝安裝一臺太陽能殺蟲燈,按購買太陽能殺蟲燈數量和具體金額補助。七是推廣再生稻催芽肥補助,每畝補貼40元。(三)適度規模經營1.補助對象與條件在產能區內土地經營權流轉面積100畝以上、流轉時間3年以上(涵蓋202a年至2022年)、簽訂規范合同并經鄉鎮經管站鑒定(加蓋鄉鎮人民政府公章)、土地流出方所在行政村公示且種植水稻的農民合作社、種糧大戶、家庭農場和農業企業等新型農業經營主體(已享受產能區規模經營流轉補助的6、,不得重復補助)。2.資金安排每個經營主體在產能區內土地經營權流轉面積100畝以上、流轉時間3年以上,每畝一次性補貼100元。(四)宣傳培訓及其他開支水稻高產高效栽培主推技術現場觀摩會、培訓班、宣傳單、宣傳欄和示范牌、展示牌、宣傳牌、田間觀察記載補助等費用。五、資金撥付與管理(一)資金撥付。項目實施完成后,實施單位要將補貼對象、補貼資金等相關內容在項目實施所在鄉(鎮)行政村公示無異議后,按照要求整理相關材料上報鄉鎮,經鄉鎮農業服務中心驗收確認后,由所在地鄉鎮政府簽注意見并蓋章,上報縣農業農村局。縣農業農村局審核后將補貼對象、補貼資金等相關內容在政府網進行公示無異議后,并經局務會議研究通過后,將7、補助資金撥付到補助對象賬戶。(二)資金管理。嚴格按照福建省財政廳福建省農業農村廳關于印發的通知(閩財農202*19號)的要求,加強資金管理,嚴格??顚S?,不得擠占、挪用。糧食產能區項目實行縣鄉聯合驗收,水稻工廠化機插育秧示范點項目實行先建后補,建設完成后由業主提出驗收申請,經縣農業農村局組織驗收合格后,補貼資金一次性撥付到位;機插育秧補貼按核定出圃秧盤數;防蟲網補貼按實際育秧情況與購買發票;適度規模經營補助資金按耕地流轉合同審核認定為準;水稻“五新”推廣建設資金和其他推廣、培訓等資金,根據實際實施情況,按標準補助。六、保障措施(一)強化組織領導各項目鄉鎮要協調好產能區建設相關的用地、用電、用水8、等問題,保證項目順利實施。強化責任落實,加強協調配合,形成工作合力,確保人員到位、措施到位,確保完成糧食產能區的建設任務目標。(二)細化實施方案縣農業農村局要精心組織,對照項目任務績效目標,結合我縣糧食生產實際,因地制宜制定項目實施方案,明確建設地點、建設內容、建設標準、項目負責人、資金安排等內容,并于202a年4月底前將項目實施方案報送省農業農村廳備案。各項目鄉鎮要做好實施方案細化、任務分解等工作,確保工作落到實處。(三)強化指導服務各項目鄉鎮要主動做好優質稻良種、水稻機插疊盤暗出苗技術、再生稻頭季機收等方面的指導服務,大力開展綠色增產模式攻關與示范,引導農民采取秸稈還田、增施有機肥、科學施肥用藥、推進病蟲害統防統治和綠色防控等綜合措施,促進糧食生產綠色發展。要指導經營主體按規范合同文本要求簽訂土地流轉合同,并審核確認土地流轉種植面積。(四)做好項目總結項目完成后縣農業農村局要及時開展項目總結工作,對項目建設成效、資金使用、存在問題等情況進行分析總結,形成書面材料(均需加蓋公章)總結報告并附上示范片與宣傳報道圖片,于11月底前上報省農業農村廳和市農業農村局。項目實施結束后,要將產能區項目建設的有關材料匯編成冊、存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