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業農村局化肥減量增效項目實施方案(5頁).DOCX
下載文檔
上傳人:正***
編號:873930
2024-01-05
5頁
14.92KB
1、2023年農業農村局化肥減量增效項目實施方案 為貫徹落實中心文件關于“深化開展化肥減量行動精神,穩步提升耕地質量,推動化肥減量增效,加快農業綠色進展,依據我市任務實際,制定本實施方案。 一、指導思想 堅持以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圍繞實施鄉村振興戰略,推動農業供應側結構性改革,以糧食生產功能區、重要農產品生產疼惜區和特色農產品優勢區為重點,堅持質量興農、綠色興農,集成推廣化肥減量增效,探究開展肥料包裝廢棄物回收處理,提升科學施肥技術水平,削減不合理化肥投入,穩步提高化肥利用效率,促進糧食增產、農業增效、農夫增收。 二、任務目標 (一)測土配方施肥根底性工作。全市共采集分析土壤樣品602、個,支配田間肥效試驗5個。 (二)促進化肥減量增效。依據土樣檢測及田間肥效試驗結果,完善作物施肥指標體系,肥料配方信息,發放配方施肥建議卡,指導全市推廣測土配方施肥技術50萬畝(次),帶動全市化肥使用量削減2%以上。 三、建設內容 (一)開展取土化驗。參照2023年耕地土樣點分布圖進行土樣采集,標準外業調查、土樣采集、分析化驗、數據錄入、審核校對等環節,不斷完善測土配方施肥根底數據庫。土樣檢測項目包括PH、有機質、全氮、堿解氮,有效磷,速效鉀,并抽取20%土壤樣品(不與上年重復)測定交換性鈣、鎂。 (二)支配田間試驗。開展水稻化肥利用率等田間試驗,全市完成田間試驗5個。 (三)開展化肥減量增效3、示范。突出水稻糧食作物,持續推動化肥減量增效,建立示范片2個,樹立示范標識牌,推廣要以種植大戶、專業合作社、龍頭企業等新型經營主體和社會化效勞組織為主要實施主體,推廣機械深施肥、綠肥種植、水肥一體化等技術,以及配方肥,水溶肥,土壤調理劑,緩控釋肥、微生物肥料等新型肥料產品,充分發揮示范片技術集成呈現作用。深化推廣企業與新型農業經營主體合作推廣配方肥,支持企業開展肥料新產品新技術試驗示范和肥料統配統施等效勞。 (四)做好技術指導效勞。充分發揮測土配方施肥專家、技術人員支撐作用,分析整理測土配方施肥根底數據,分鄉鎮做好技術指導作用,做好科學施肥宣揚引導,增加農夫科學用肥意識,營造良好社會氣氛。 四4、主推技術模式 結合當地生產實際,確定化肥減量增效主推技術模式,落實實施主體,關鍵技術與實施要點,細化建設內容,規模和資金使用等,我市主推技術模式: (一)“配方肥+技術模式。應用測土配方施肥成果,鼓舞實施主體按作物養分需求選擇配方肥,應用高效施肥技術,合理確定施肥次數,施肥用量等,提高肥料利用率,實現化肥減量增效。 (二)“緩控釋肥(微生物肥料)+技術模式。選擇適合緩控釋肥(微生物肥料)等新型肥料產品和施肥技術,實現作物養分需求量與緩控釋肥釋放速率同步,提高肥料利用率,實現化肥減量增效。 (三)“水肥一體化+技術模式。選擇適合的高效水溶肥產品,利用水肥一體化技術精準把握施肥量及施肥時間,滿足5、作物所需養分,削減養分田間殘留或流失,提高肥料利用率,實現化肥減量增效。 (四)“土壤調理劑+技術模式。在酸性土壤上施用土壤調理劑改良土壤,應用測土配方施肥技術,削減化肥用量、提高肥料利用率,實現化肥減量增效。 (五)“綠肥(秸稈還田)+配方肥技術模式。因地制宜推廣綠肥種植或稻田秸稈還田,以擴大有機肥源,改良土壤,增加土壤有機質,到達有機無機相結合,削減化肥施用,實現化肥減量增效。 五、資金補助內容與方式 依據文件要求,科學測算資金,提高資金使用效益,接受政府購置效勞、物化和技術補助等方式。 (一)是對建設化肥減量增效示范片所需要的配方肥、水溶肥、緩控釋肥、土壤調理劑、微生物肥料和綠肥種子等物6、化投入補助。 (二)是對應用水肥一體化、機械施肥等高效施肥技術賜予補助。 (三)是向技術力量有保證的教學科研、技術推廣和農業企業等效勞組織購置第三方效勞,供應測、配、產、供、施一條龍效勞。 (四)是對開展農戶施肥調查、取土化驗、田間試驗、產品研發、標識牌制作、技術指導、宣揚培訓、現場觀摩等賜予補助。 六、保障措施 (一)落實主體責任。依據“層層落實責任的總體要求,構建上下聯動,共同推動化肥減量增效工作開展,強化主體責任,確保工作有機構、有人員、有手段,依據省級實施方案結合當地實際,細化制定具體實施方案。 (二)壓實試點任務。實行自愿申報與競爭性選拔相結合的方式,遴選一批種植大戶、家庭農場、專業7、合作社、龍頭企業等新型經營主體和社會化效勞組織擔當試點任務并與其簽訂協議,明確責任義務。 (三)強化項目進度。依據農時季節,合理支配農戶施肥調查、取土化驗,組織開展田間試驗示范等工作,實行工作進度“每月一報,一季一調度,半年一通報制度,促進工作落實。 (四)加快資金撥付。在保證項目資金平安和使用效益的前提下,優化資金撥付流程,縮短資金撥付環節時間,依據項目實施進度,分批次撥付資金,加快項目資金支出進度。 (五)開展技術指導。在關鍵農時季節,組織現場觀摩、專家巡回指導、技術培訓等,確保關鍵技術入戶到田。加強對實施主體、基層農技人員的培訓,構建面對農夫的技術效勞網絡,為全面深化開展化肥減量增效供應堅韌技術支持。 (六)加強輿論宣揚。廣泛利用播送、電視、報刊、互聯網、微信、短信等媒體,宣揚化肥減量增效的重要意義。充分挖掘推動化肥減量增效的好做法、好經驗、好典型、挖掘鮮活案例,樹立一批化肥減量增效的示范樣板,普及科學施肥學問,營造良好氣氛。 (七)強化督導檢查。強化項目任務指標考核和實施狀況督導檢查,確保工作任務全部完成。組織開展督導檢查,準時把握項目進展、資金使用、效果評價等狀況,確保各項工作有力有序推動。各鄉鎮年底前要對項目實施狀況進行總結,形成項目總結報告和績效自評表,于12月5日前報送給市土肥技術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