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態漁業社會化服務項目實施方案(6頁).docx
下載文檔
上傳人:正***
編號:873974
2024-01-05
6頁
14.23KB
1、生態漁業社會化服務項目實施方案為發展壯大生態漁業專業化社會化服務組織,健全生態漁業社會化服務體系,引導漁民進入現代生態漁業發展軌道,積極推進202A年農業生產社會化服務工作。根據*文件要求,結合X區養殖尾水治理工作實際,制定本方案。一、基本原則(一)突出重點。本項目重點為漁業專用池塘提供社會化服務,優先選擇承擔中央環保督察反饋養殖尾水直排問題整改任務的養殖業主。(二)因地制宜。根據實際,科學選擇兩個關鍵環節,即魚病統防統治和魚菜共生技術應用。(三)全程推進。在一個集中連片的養殖小區盡量全部參與,在主要發病季節統防統治。(四)堅持自愿。充分尊重養殖業主意見,自愿接受服務。(五)公開公正、陽光操作2、。從項目區域、服務組織、補貼環節、補助標準、補助對象和資金落實等環節的確定,全程公開并接受監督。(六)服務主體與養殖業主投入相結合原則。在實施過程中,以服務組織提供社會化服務為主,接受服務的養殖業主也要自籌一部分服用,共同完成項目任務。二、項目任務和績效目標在全區7700畝漁業專用池塘,實施全年魚病統防統治;推廣魚菜共生適用技術,建設魚菜共生栽培箱4000個。項目完成后,要從制定方案、組織實施、技術培訓、服務滿意度、工作創新、負面事件等方面進行綜合績效評價考核。三、實施范圍和內容(一)實施范圍重點本項目在區內漁業專用池塘實施,服務組織原則上在“中國農服”平臺管理名錄庫里選擇。服務對象為以池塘養3、殖為主的公司、專業合作社、家庭農場、養殖大戶,其中,承擔了中央環保督察反饋養殖尾水直排問題整改任務的優先選擇;“一場一策”整改措施中有魚菜共生,且計劃在今年內完成的優先選擇;在主要河流兩岸一公里范圍內的優先選擇。但是前兩年內漁業項目已經實施了魚菜共生內容的暫不安排。(二)項目實施內容1. 魚病統防統治。共2次,每次1-3天為一個療程,服務內容包括現場檢查診斷魚病,測量魚塘面積深度,制訂防治方案,選擇并施用殺蟲、消毒、調水、內服等藥物,具體根據診斷結果和水質狀況,經養殖業主同意后對癥下藥。2. 魚菜共生適用技術應用。包括魚菜共生栽培箱的制作安裝、菜種的選擇栽插和日常管理。計劃制作栽培箱4000個4、,規格為13米,材質為PVC管,管徑75mm。菜種選擇空心菜、銅錢草、狐尾藻等。栽培箱數量和布局,根據養殖業主申請和池塘水質肥瘦程度確定。四、項目投資和補助(一)項目投資項目實施面積7700畝,總投資250萬元,其中自籌150萬元,項目補助100萬元。平均每畝投資324.68元,其中補助130元,養殖業主承擔194.68元。1. 全年魚病統防統治。總面積7700畝計算,全年防治魚病2次,每次每畝110.39元,小計110.3927700=170(萬元)。2. 魚菜共生適用技術應用。計劃制作栽培箱4000個,每個費用200元,小計4000200=80(萬元)。(二)財政資金補助環節1. 魚病統防5、統治環節,用于購買并施用魚藥等。2. 魚菜共生適用技術應用環節,用于制作安裝魚菜共生栽培箱等。(三)收費與補助標準項目補助資金100萬元,用于:1. 魚病統防統治環節。補助魚病診斷費、部分藥物費用40萬元,每畝補助51.95元,剩余每畝168.83元費用,由服務組織采用轉帳方式,向服務對象收取,并開據收據。2. 魚菜共生適用技術應用環節。補助魚菜共生栽培箱60萬元,每個補助150元,剩余每個50元費用,由服務組織采用轉帳方式,向服務對象收取,并開據收據。(四)補助方式補貼資金實行先驗收后補助,經鎮級全面驗收、區級抽查合格后,服務組織填寫撥款申請表,鎮街審核無誤并報區農業農村委、區財政局審查合格6、后,由區財政局通過銀行轉賬方式兌付給服務組織。五、驗收方式和標準(一)驗收內容1. 服務面積,總服務面積7700畝;2. 魚菜共生適用技術應用,栽培箱4000個;3. 服務質量滿意。(二)驗收依據驗收依據一是本方案,二是全程社會化服務作業協議書,三是由養殖業主簽字的完成服務確認書。(三)驗收方式以鎮(街)全面驗收為主,區級負責抽查。作業服務各個環節結束后,由鎮(街)進行全面驗收,并現場出具驗收意見。區級依據鎮(街)全面驗收情況進行抽查。鎮(街)在全面驗收時,要將養殖業主滿意度作為衡量服務質量的重要標準;無正當理由,實際完成面積不足計劃任務80的,不予驗收,并責成整改。面積以衛星地圖結合GPS實7、測為準。區級抽查時,以鎮(街)驗收結果為依據,隨機抽樣,但大中小規模要兼顧,面積不得低于20。抽查結果應用,采用樣本推算法,推算面積達到計劃任務80的,據實驗收,按比例扣減;推算面積不足80的,驗收不予通過。六、實施階段和步驟(一)制定實施方案。202A年4月30日前,區農業農村委根據上級文件要求,結合X實際,科學編制實施方案,以正式文件形式報市農業農村委備案。(二)組織申報階段。202A年5月30日以前,各鎮街動員符合申報條件的社會化服務組織自愿申報。 (三)擇優確定服務組織。申報后由區農業農村委組織專家評審,擇優確定3個以上服務組織,報批確定。在區農業農村信息網上公示5個工作日,公示無異議8、后,確定為本項目的社會化服務組織。(四)項目培訓階段。召集服務組織統一進行培訓,講解項目實施要求、服務標準、驗收方式等。(五)簽訂服務作業協議階段。由確定的服務組織分別與養殖業主簽訂社會化服務作業協議,明確服務項目、服務池塘、服務面積、質量要求、收費標準、補助標準,以及各自的職責。經鎮(街)農業服務中心簽字蓋章后,報區農業農村委多經中心備案。(六)提供作業服務階段。由選定的服務組織按照服務協議和作業標準要求,分時間段分環節提供相應服務。(七)鎮級全面驗收階段。服務組織完成相應社會化服務環節后,以鎮(街)為單位填寫社會化服務作業完成情況統計表,并向鎮(街)提出驗收申請。鎮(街)全面驗收結束后,向區農業農村委提出抽查驗收申請。驗收結果在區農業農村信息網上公示5個工作日。鎮街驗收時,“一場一策”整改完成的,可以一并驗收。(八)區級抽查階段。區農業農村委在收到鎮(街)申請后,及時組織有關部門抽查驗收。(九)兌付補助資金。在通過兩級驗收合格后,由區財政局通過銀行轉賬方式兌付給服務組織。(十)總結上報階段。202A年11月30日前將自查情況(附佐證材料,整理成冊)上報市農業農村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