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G創新應用發展扶持計劃第一批項目申報活動方案(11頁).docx
下載文檔
上傳人:正***
編號:874173
2024-01-05
11頁
16.83KB
1、2022年5G創新應用發展扶持計劃第一批項目申報活動方案 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2023年5G創新應用進展扶持規劃第一批工程申報活動方案,供大家參考。 一、重點支持領域 1、特色應用場景。重點支持5G技術與工業互聯網、8K超高清、互動消遣、交通運輸、旅游消費等典型垂直行業融合應用; 支持利用5G技術提升醫療系統、教育系統、水務系統、燃氣系統、公共交通系統等城市根底公共效勞力量;支持利用5G技術對現有產業園區進展才智化改造,打造5G特色應用示范園區。 2、5G應用核心產品產業化。重點支持面對5G應用的工業CPE、無人機、機器人、攝像機、執法儀、媒體背包、報警器、激光投影、VR設備、安防攝像頭、終2、端模組等5G行業類和消費類產品產業化。 3、5G應用測試公共效勞平臺。重點支持搭建供應技術驗證、質量檢測、安全評估、標準制訂等5G應用行業共性效勞的公共效勞平臺。 4、5G模組及芯片規模化應用。重點支持行業終端企業(個人移動通信終端除外)規模化選購基帶芯片、通信模組等5G芯片及模組。 5、5G應用標準研制。重點支持圍繞5G應用需求及場景定義、平臺架構及開放接口、業務流程、應用形態及功能、業務及應用互聯互通、安全等開展標準制訂。 二、特色應用場景示范扶持規劃 (一)5G與垂直行業的融合應用扶持規劃 1、5G+工業互聯網應用場景建立。搭建基于5G網絡的工業協同制造場景,形成擁有設備狀態監測、遠程運3、維和掌握、機器視覺質檢、自動化人機協同產線、感知式物料供給治理和智能化物流等“5G+工業互聯網”典型應用場景,促進生產要素間的高效協同,實現從選購、設計、生產到銷售等環節的互聯互通與分布式治理,助力企業數字化轉型升級。 指標要求:(1)實現場景內5G網絡全掩蓋,5G邊緣云(MEC/UPF)不少于1個,5G終端不少于100個,構建工業互聯網+企業私有云+邊緣云+功能云融合整體網絡架構; (2)部署5G邊緣云上的工業掌握系統,開展自動化、數字化、網絡化、智能化的生產運輸流程,各類5G終端及業務常態化運行2個月以上;(3)部署滿意業務隔離、保障需求、業務牢靠性和安全要求的5G端到端組網方案,確保生產4、活動不受運營商公共網絡故障的影響;(4)工程總投資不低于2023萬元;(5)形成整體解決方案,支持相關行業標準的制修訂。 2、5G+8K直播應用場景建立。建立5G+8K超高清制播系統設施,完善5G超高清業務傳輸網絡根底設施體系,開展便攜式5G+8K制播編碼總體方案設計,形成新聞活動、賽事直播、大型演出等5G+8K超高清應用場景,促進5G+8K規模商用。 指標要求:(1)建立5G+8K超高清制播平臺,形成年產200小時的8K超高清節目制作力量,豐富8K超高清視頻內容; (2)支持5G場景下8K超大碼流的信源會聚、信號調度、編碼制作、內容播控和播出分發力量;(3)支持8K超高清視頻H.265/HE5、VC、AVS3.0等編碼格式,支持HDR技術,支持沉醉式音頻;(4)工程總投資不低于2023萬元;(5)形成整體解決方案,支持相關行業標準的制修訂。 3、5G+互動消遣應用場景建立。創立5G與互動消遣的整體解決方案,實現文化消遣場館VR視角觀影體驗、3D地圖導航、現場多屏效勞等應用場景,供應自由視角觀看、短視頻回放,沉醉式交互嬉戲體驗等效勞,促進云嬉戲、智能院線等對渲染、畫質和時延要求較高的應用普及。 指標要求:(1)實現場景內5G網絡全掩蓋,為群眾供應極速下行網絡,為視頻供應上行低時延帶寬; (2)建立至少一套多邊緣接入計算和邊緣視頻采集、編碼、傳播系統;(3)為群眾供應常態化效勞,累計效勞6、場次不少于50場或累計效勞用戶數量不少于10萬;(4)工程總投資不低于2023萬元;(5)形成整體解決方案,支持相關行業標準的制修訂。 4、5G+旅游消費應用場景建立。在景區、動物園、商圈綜合體等建立5G網絡環境,搭建AR旅游消費導航系統,旅游景點高精度3D地圖系統,基于邊緣云的AR、動畫、虛擬內容等元素的渲染平臺,開發相應的用戶端APP,形成規模化消費。 指標要求:(1)實現場景內5G網絡全掩蓋,5G邊緣云(MEC/UPF)不少于1個; (2)具備虛擬內容的景點不少于10個;(3)構建相應的運營平臺,APP年累計掩蓋效勞用戶數量5萬以上;(4)工程總投資不低于2023萬元;(5)形成整體解決7、方案,支持相關行業標準的制修訂。 5、5G+交通運輸應用場景建立。利用5G技術對港口、物流中心、貨運中心進展升級改造,建立吊車遠程掌握系統、綜合智能理貨系統和AGV/IGV系統等才智物流系統,完善集裝箱/運貨卡車工作模式,提升貨物治理水平、自動化水平與生產安全。 指標要求:(1)實現場景內5G網絡全掩蓋; (2)實現自動識別,自動化入庫記錄,自動化堆場治理,全流程智能治理,完成智能理貨改造的終端不少于5臺(橋吊、機械手等);(3)AGV/IGV車輛不少于15輛車;(4)工程總投資不低于2023萬元;(5)形成整體解決方案,支持相關行業標準的制修訂。 6、5G+其它垂直行業融合應用。針對垂直行業8、痛點,找準與5G結合的突破口,建立運營商、設備商、垂直客戶深度合作,融合人工智能、物聯網、云計算、大數據、邊緣計算等信息技術,建立典型試驗場景,開展5G試點應用,構建5G應用合作生態,深入探究形成5G與垂直行業融合的新技術、新模式、新效勞、新標準,有力支撐行業數字化、網絡化和智能化轉型。 指標要求:(1)建立5G基站、5G邊緣云(MEC/UPF)平臺,實現5G專網全掩蓋; (2)工程總投資不低于2023萬元;(3)工程具有典型應用示范效應,對行業進展具有重要推動作用;(4)形成場景應用整體解決方案,支持相關領域標準制修訂。 (二)5G與公共效勞的提升應用扶持規劃 1、5G+醫療系統應用場景建立9、。建立5G才智醫療示范網及醫療邊緣計算平臺,利用5G技術優化“遠程+”的效勞模式,開展疫情預警、院前急診、遠程監護、遠程會診、移動查房等效勞的應用推廣,打破醫患時空界限,平衡醫療資源安排,降低穿插感染風險,為重大公共衛生突發大事等供應重要支撐。 指標要求:(1)建立包括醫院內部網絡、遠程醫療專網、應急救治網絡的5G才智示范網,5G邊緣云(MEC/UPF)不少于1個; (2)建立才智醫療平臺系統,支撐遠程診斷場景不少于3種;(3)開展移動查房、移動護理、多學科協同會診、遠程病理診斷等不少于3項示范應用;(4)工程總投資不低于1000萬元;(5)支持相關行業標準的制修訂。 2、5G+教育系統應用場10、景建立。孵化和驗證基于5G網絡的才智教育應用,建立5G才智教育示范學校,加快5G在平安校園、才智課堂、VR教學、遠程教學、在線教育等應用的推廣,通過5G+云+AI協同系統,加強學校精細化教學治理,助力教育行業信息化提升。 指標要求:(1)建立包括學校專網、遠程教育網、教育邊緣云的5G才智教育示范網,5G邊緣云(MEC/UPF)不少于1套,5G教室信息化改造不少于5間; (2)具備遠程教學力量,遠程教學不少于100課時。(3)開展校園監控、AI主動安防、才智教室、VR教學、遠程教學等不少于3項示范應用;(4)工程總投資不低于1000萬元;(5)支持相關行業標準的制修訂。 3、5G+電力系統應用場11、景建立。構建電力虛擬專網,推動5G、AI、云與電網業務深度融合,加快5G技術在輸電線路智能監控與巡檢、變電站無人作業、配電網智能愛護、高級計量、負荷精準掌握等新模式的規模應用和標準化,有效提高作業效率,保障作業人員安全,提升供電牢靠性。 指標要求:(1)建立廣域電力虛擬專網,部署5G邊緣云(MEC/UPF)不少于2個; (2)部署5G終端業務點不少于2023個,滿意業務安全隔離以及關鍵信息根底設施安全防護要求;(3)大幅度提升輸電線智能巡檢和變電站巡檢作業效率;(4)工程總投資不低于1000萬元;(5)支持5G與智能電網融合相關標準的制修訂。 4、5G+燃氣系統應用場景建立。建立基于5G技術的12、安全高效燃氣治理平臺,構建實時聯動的城市運營指揮中心,加速燃氣場站智能安防、智能合規監測、機器人自主巡檢等應用場景建立; 對燃氣管道進展智能監控和可視化巡檢,實現現場視頻實時回傳,提升應急指揮效率。 指標要求:(1)建立包括燃氣局域/廣域專網,5G邊緣云(MEC/UPF)不少于1套,5G才智燃氣場站不少于5座,5G燃氣管道不少于100KM; (2)建立5G+云+AI云網邊端一體化平臺,以及才智燃氣場站、管道監控、應急指揮三類應用;(3)完成5G終端在場站巡檢、管道巡檢、管道IOT檢測等領域的生態集成;(4)工程總投資不低于1000萬元;(5)形成整體解決方案,支持相關行業標準的制修訂。 5、513、G+公共交通系統應用場景建立。搭建基于5G網絡的公共交通系統,實現智能調度、實時監控、人車互動、才智駕駛和司機行為監控等應用,提升公共交通的運營水平、效勞品質和乘車體驗。 指標要求:(1)5G網絡接入終端數量不低于10個; (2)搭建智能公共交通綜合治理和運營中心,與車輛聯動,實現才智統一運營監控治理;(3)部署公共交通車輛不少于50輛或兩條公共交通線路;(4)工程總投資不低于1000萬元;(5)形成整體解決方案,支持相關行業標準的制修訂。 6、5G+其它公共效勞系統應用場景建立。找準5G技術對提升城市效勞水平著力點,發揮國資國企的引領作用,搭建5G信息網絡,建立典型試驗場景,開展5G試點應用14、,構建5G應用合作生態,深入探究形成5G與公共效勞融合的新技術、新模式、新效勞、新標準,推動城市公共效勞提質增效。 指標要求:(1)建立5G基站,實現5G專網全掩蓋; (2)工程總投資不低于1000萬元;(3)工程具有典型應用示范效應,著重提升公共效勞力量;(4)形成場景應用整體解決方案,支持相關領域標準制修訂。 (三)特色應用示范產業園扶持規劃 支持利用5G賦能園區安全、治理、經營和效勞環節,面對根底設施、園區交通、園區效勞、產業效勞等多維度多場景,利用智能運營治理平臺實現數據融合,釋放數據運營價值,構建“園區智能中樞”,建立人、機、物、空間的有機深度融合體,形成5G才智園區整體解決方案和應15、用示范效應,集聚5G應用產業鏈上下游企業,全面助力5G才智園區運營與產業升級。 (四)扶持方式及資助金額 1.扶持方式:事后資助。通過專家評審、現場核查的工程,市進展改革部門予以批復立項。工程單位須先自行投入資金組織實施工程,待工程建立完成并通過驗收后,按以下標準賜予資助。 2. 5G與垂直行業的融合應用示范工程:按經專項審計核定工程總投資的30%賜予資助,最高3000萬元。 3.5G與公共效勞的提升應用示范工程:按經專項審計核定工程總投資的30%賜予資助,最高1000萬元。 4.特色應用示范產業園工程:按經專項審計核定工程總投資的30%賜予資助,最高5000萬元。 (五)申報條件 1.申報單16、位須是在深圳市(含深汕特殊合作區)注冊、具備獨立法人資格的5G相關產業研發生產及效勞的企業、事業單位、社會團體或民辦非企業等機構。其中,事業單位、社會團體申報工程的,不得使用財政資金作為工程自籌資金來源。 2.企業應擁有較強的技術開發和工程實施力量,經營治理狀況良好,具有較強的經濟實力和較好的經濟效益。事業單位、社會團體和民辦非企業應擁有專業化的技術及治理團隊,財務制度健全,具有較高水平的研發成果和技術儲藏。 3.工程建立期不早于2023年1月1日,且一般不超過2年,截至工程申報完畢之日,工程已完成投資額占總投資比例不得超過20%。 4.工程資金已落實(自有資金證明+銀行貸款承諾+銀行貸款工程總投資)。 5.申報工程要供應思路清楚的工程建立方案,提出明確可量化的工程建立指標,包括新(改)建場地面積、產能指標、學問產權數量、研發人員數量、關鍵技術指標等。 6.申報工程應符合國家產業政策,落實節能、降耗、環保、安全等要求,已按有關規定取得工程備案或核準文件,且時限未超過2年,并已依據需要取得環評批準文件,落實工程建立場地。 (六)申報材料 工程根本狀況表(見附件1) 工程資金申請報告(需編輯名目,標注頁碼): 1.工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