財政項目績效評價工作方案編寫要求(6頁).doc
下載文檔
上傳人:正***
編號:874201
2024-01-05
6頁
18.50KB
1、財政項目績效評價工作方案編寫要求一、項目概況(一)項目立項的背景和目的背景是指立項前的環境和條件,目的是通過項目實施要達到目的和意義。描述項目立項背景要簡明扼要,描述項目立項目的要詳細、明確、充分。(二)項目立項依據描述項目立項依據,要逐條列示,注明出處和來源。(三)項目預算及資金來源要全面完整地描述整個項目的預算情況、預算變更情況及變更原因。描述項目資金計劃安排情況,包括資金來源、資金安排的起始時間、投入量等內容。(四)項目計劃實施內容重點包括項目立項時間、批復單位、項目具體內容(或政策受益條件及受益范圍)、項目所在區域、具體資金投向、項目計劃完成時間等要素。若項目在實施期內,要素發生變更的2、,則需說明變更的內容、依據及變更審批程序。(五)項目的組織及管理重點包括項目主管部門和具體實施部門的名稱及各自職責、項目管理組織架構、項目具體實施流程,以及項目業務管理和財務管理的核心管理制度。(六)利益相關方 確定項目的利益相關方,分析利益相關方參與項目設計、實施、運行、受益的路徑。項目的相關利益方一般包括:項目相關的政府部門、項目單位、項目受益者(直接受益者、間接受益者)、公眾等;描述利益相關方在項目不同階段中的職責和作用.(七)項目績效目標明確項目績效目標與立項目的的匹配性與可適性、以及項目績效目標設立依據;反映項目績效目標的實際設定情況,對績效評價目標需要補充完善的,應提供相應依據。(3、八)其他其他可能對項目績效產生重要影響的情況。二、評價思路(一)評價目的和依據評價目的是通過評價所要實現的目標,體現評價的最終價值,是整個評價工作的基本導向,解決為什么評價的問題。評價依據是要回答依據什么評價的問題,即要闡明法律、政策、技術等支撐條件,包括行業的、財政的和管理方面的。(二)評價對象和范圍評價對象和范圍要完整、準確表述。(三)評價時段的確定根據項目實際情況,確定本次評價的時段,避免評價資源的耗費。三、績效評價指標體系績效評價指標體系設計是績效評價的核心和難點,重點包括指標框架、指標權重和評價標準等方面.績效評價指標體系設計應遵循可行性原則、全面性原則、簡明原則,就項目決策、項目管4、理和項目績效等方面全面設計指標。指標設置要考慮其實用性、可操作性和可實現性,要能充分體現和真實反映評價項目的績效狀況和績效目標的完成情況以及評價的政策需要。(一)指標體系設計的總體思路評價方應在方案中概括闡述指標設計思路、指標設計依據、權重設計思路、數據來源及取數方式、評價標準及評分方式確定的原則及方法.(二)指標體系共性指標可從財政項目支出績效評價共性指標框架中選擇,個性指標要根據項目的實際情況制定。方案中需列示綜合評價表,附件中需列示評價所需的基礎表及工作底稿。1、項目決策類指標要求項目決策類指標至少包含以下內容:一是項目立項,考察項目立項的規范性,立項依據的充分性和績效目標的明確性。二是5、項目目標,考察績效目標的合理性和績效指標明確性??冃гu價不得將訪談獲取的結果直接作為項目決策類指標的單一數據來源,要通過實地考察、數據判斷、社會調查等多種渠道來獲取信息,對信息進行綜合定性分析后得出結論。評價標準需詳細說明,要以法律、法規、政策文件為首要標準,也可以通過定性分析來判斷其合理性。2、項目管理類指標要求項目管理類指標包括投入管理指標、財務管理指標和項目實施指標。投入管理類指標中預算執行率、預算資金到位率及到位及時率主要用于考察項目資金的到位情況及安排情況。財務管理類指標用于考察資金使用的規范性和安全性、財務管理制度的健全和完善性、財務監控的有效性。其中,財務管理制度健全性指標要具體6、,要與被評價項目相關,要完整、科學、合理性。項目實施類指標用于考察項目管理制度是否健全、完善、科學合理及制度在執行中是否實現有效控制.3、項目績效類指標要求項目績效類指標包括項目產出指標和項目效益指標。項目產出指標可針對項目的特點,分別制定反映數量、時效和質量的個性指標.項目效益指標考察項目執行后的效果.包括社會效益、生態效益、經濟效益、可持續影響、社會公眾或服務對象滿意度等方面,可針對項目的特點選擇對應指標。(三)各項指標定義、評價標準、評分細則評價方需針對每個指標編寫對應的績效評價指標底稿,包括指標解釋、指標權重、評價標準、數據來源及取數方式。 績效評價指標是指衡量績效目標實現程度的考核工7、具,通過將績效業績指標化,獲取準確的業績值,進而為開展績效評價服務.績效評價指標權重是績效評價重要內容,權重的總體設計思路要在“評價思路中描述,評價底稿中需填寫具體指標的權重值、及指標權重設定的依據和理由.績效評價標準是指衡量財政支出績效目標完成程度的尺度。評價底稿中要求填寫指標標桿值、指標標桿值設置的依據以及具體的評分細則。評價方應在評價底稿中對各項指標進行詳細的解釋,并說明填列各指標的數據來源及取數方式.四、社會調查方案為了更有效地反映項目的績效,評價方應針對項目所涉及的利益相關方開展各種形式的調查。評價方應在方案中說明調查的目的、對象、方式、內容并附調查表樣式。需要調查抽樣的,要說明樣本總體、抽樣方法和抽樣比例。必要時,應將評價對象名單或抽樣樣本名單以附件形式列示。五、評價的組織實施(一)人員分工人員分工應清晰界定各相關方人員(包括專家)的權利及責任,確保評價工作有序開展。(二)評價時間及主要工作進程安排重點應對相關活動、相關工作按階段或進程做具體的時間安排,包括評價期間、評價實施時限及評價各工作環節(步驟)的時間節點.(三)內部控制制度內部控制制度是評價方為保證績效評價過程、結果的客觀性、準確性而制定的內部控制機制和程序,評價方應在工作方案中詳細闡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