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牛養殖及加工項目實施方案(6頁).doc
下載文檔
上傳人:正***
編號:874303
2024-01-05
6頁
16.50KB
1、黃牛養殖及加工項目實施方案為了加大扶貧攻堅力度,做好鄉村振興戰略的銜接,發展林業經濟,結合我縣扶貧攻堅建設項目實際,經局黨組會議研究,擬將黃牛養殖及加工項目列為“十四五”期間重點項目,特制訂本實施方案。一、項目區基本情況項目區位于XX縣國有林場內,縣內山清水秀、森林茂密,屬于中溫帶濕潤季風氣候 春季干燥多風、夏季溫熱多雨、秋季涼爽少雨、冬季寒冷期長。森林覆蓋面積為78.6%,林下草地豐富,地下水資源豐富,自然礦泉遍布全縣,是中國礦泉水之鄉。項目區屬針闊混交林植物區,森林植被茂密。復雜的地形引起水熱條件的再分配和營養物質轉化的變化,形成了復雜多樣的植被類型,林草插花分布的生態系統,具有草木繁茂、2、草種多、草地發生發展多種多樣的特點。常見的草本植物有野谷草、林地早熟禾等根蘋禾草和相當比重的豆科牧草與雜類草。二、項目建設的可行性和必要性(一)可行性項目結合XX縣實際情況,采用“公司+基地+農戶”的黃牛生產模式,在農村推廣內牛秸桿飼養育肥技術,并向農戶培訓肉牛養殖專業知識,為當地基礎母牛提供人工接精服務,提高肉牛數量和科技入戶率,提高優質肉牛養殖的效率和效益,對農戶養育的架子牛,由公司統一收購。項目提高了廣大農民的市場化組織程度,對于加快當地貧困農戶脫貧致富,提高農業綜合生產能力,優化農村產業結構和資源配置,促進片區扶貧攻堅,全力推進扶貧開發進程具體不可估量的作用,項目前期準備充分,立項依據3、科學。項目建設地點及條件適宜黃牛養殖,具備環境優勢。項目建設的技術儲備充足,隊伍穩定,結構合理,專業技術力量雄厚,具有豐富的建設經驗。項目建設規模與資金投放量適度,資金來源有保障,具備良好經濟條件。項目建設的技術路線與技術措施配套、成熟、先進,建設方案料學、可行。(二)必要性黃牛養殖及加工項目,以各林場周邊建檔立卡貧困人口為對象,以全面推進片區扶貧攻堅和農民脫貧致富為目標,突出扶貧開發產業基地規模化、標準化建設,積極培育黃牛支柱產業,增強黃牛牛肉產品市場競爭力,提高農民科學養牛水平,把經濟效益、生態效益和社會效益有機地結合起來,推動全省農業綜合開發向深層次發展。以直接改善貧困群眾扶貧資金、支農4、資金、涉農資金及其他各項社會幫扶資金直接或間接地用于能增加貧困入口收入和改善其基本生產生活條件的項目,全面促進基礎設施建設、社會公益事業、主導產業培育的平衡協 調發展,做到扶持一片、鞏固一片、致富一片,努力形成區域 化開發、全面性發展、專業型生產的集中連片開發的扶貧大格局。三、項目建設方案(一)項目建設單位項目建設單位為XX縣林業局。建設單位成立項目規劃領導小組,小組組長由王建國局長擔任,成員由各國有林場相關負責人組成。項目技術依托為延邊大學農學院。(二)項目建設內容1、建設輕鋼結構牛舍一棟及飼料加工車間、庫房,面積 2835平方米,青儲害5000立方米。秸稈加工設備一臺套建設地點位于石門林場5、。根據飼養要求,結合場地的地形、地勢、交通運輸條件進行合理布局,做到功能分區合理,物流運輸通暢。2、購買架子牛400頭。為防止架子牛流失,壯大優質黃牛產業,保供優質牛源,建檔立卡貧困受益戶通過委托經營方式,集中把所購架子牛統一委托XX恒瑞林業有限公司實行集中飼養育肥。按經濟效益測算,擬按1006元/年/戶標準分配利潤,初步確定10年為1個周期。(三)投資預算該項目計劃總投資550萬元。(四)進度安排根據于整體項目規劃,項目的進度安排如下:2021年5月完成項目可行性研究的編制和審批;2021年6月完成項目初步設計和審批;2021年7月完成施工圖設計;2021年8月-2022年3月設備考察和定購6、,養殖戶簽約;2022年8月-2023年4月土建完養牛場牛飼養管理培訓;2023年5月優質肉牛的準備與運輸,原材料采購;2023年5月末正式運營。四、項目實施細則(一)管理模式企業按照畜牧行業管理標準,實行“六統一”的管理模式即(種牛,防疫,飼料和飼養條件,技術指導,管理,銷售)建立“企業+基地十農戶”管理模式,形成利益連接共同體并由XX縣林業局代表農戶與企業簽訂委托經營協議,企業同受益貧困農戶簽訂效益分配協議。(二)監督機制由XX縣林業局聘請畜牧行業的兩名專業工作人員進駐XX恒瑞林業有限公司,并指派專門管理人員及村民代表對企業經營管理,架子牛收購,集中育肥,利益分配等環節進行全程監督,跟蹤問7、效。五、項目建設目標及效益分析(一)經濟效益分析本項目是利用國家財政資金,在提高農民收入的前提下采用“企業+基地+農戶”模式,通過這樣的模式,培育優質架子牛,進行育肥,生產高檔牛的肉。而生產高檔牛肉,品種是關鍵的一環。本項目最大的優勢就是通過資金給農戶提供優質架子牛,架子牛提供給企業生產高檔育肥牛肉。企業為此將獲得充足的牛源,保證可持續生產高檔牛肉。(二)社會效益分析該項目建設實施將推動黃牛養殖業的健康發展和貧困戶脫貧,利用秸稈育肥技術降低育肥成本,同時使科學技術實現 產業化,提高養牛業的科技含量。項目建成后可以拉動相關產業的發展,以培育黃牛為主,在扶貧農戶的同時,壯大黃牛產業的發展,打造成最8、強大的養牛基地,增加就業機會,帶動地方經濟發展,具有重大的社會效盜。能夠安置農村剩余勞動力,保持社會穩定、繁榮社會經濟。而且可使項目區及至周邊地區的廣大農民,以黃牛養殖基地為依托,開展多種經營生產,實現資源,生態環境和社會經濟的可持續協調發展,可培育新的經濟增長點,為本地農民提供更多的就業崗位,提高農民收入,社會效益顯著。(三)生態效益分析該項目試運行,每年可使用玉米秸桿8100噸,每年可利 用牛糞發酵生產有機肥料5400噸,可減少540公頃耕地秸桿焚燒,使用有機肥減少化肥的使用,有效保護土壤結構,保護土壤上面的植被資源,可減少秸桿焚燒,使生態環境向著健康方向發展,實現更好的發揮森林的生態功能。維持大氣中的二氧化碳和氧氣平衡、緩解溫室效應等。使項目區自然生態系統步入良性循環,生態效益十分明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