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師工作坊項目實施方案(5頁).docx
下載文檔
上傳人:正***
編號:874324
2024-01-05
5頁
16.99KB
1、國培計劃(2015)吉林省中小學、幼兒園教師工作坊研修項目實施方案發布日期:2015-12-08 來源:項目組為貫徹落實教育部關于深化中小學教師培訓模式改革 全面提升培訓質量的指導意見(教師20136號)、教育部關于印發的通知(教師司函201412號)和教育部辦公廳、財政部辦公廳關于做好2015年中小學幼兒園教師國家級培訓計劃實施工作的通知(教師廳20152號)等文件精神,根據吉林省中小學教師專業發展提升計劃(20142018年)(吉教師字201441號)的部署和要求,立足吉林省教師專業發展的實際需求,依托教師工作坊,采取集中面授與網絡研修相結合的方式,通過診斷測評、實踐反思、總結提升和成果推2、廣等階段,進行跨年度遞進式培訓,建立教師常態化學習機制。一、研修目標針對當前城鄉中小學校和幼兒園普遍存在的名優骨干教師“重評輕用”,缺乏專家有效引領的實際情況,本項目采用為建立教師工作坊,組織集中面授、網絡研修與現場實踐相結合的混合式培訓,引領參訓教師緊密結合教育教學實際開展任務驅動下的主題研修活動,打造信息技術環境下的教師學習共同體,形成骨干引領、帶動全員的常態化教師研修機制,有效提升城鄉教師教育教學能力。1.工作坊主持人發展目標提升研修策劃力。幫助工作坊主持人根據本地學科發展情況與教師特點,進行培訓需求診斷分析,制訂學科工作坊研修計劃、策劃研修主題、設計研修活動。 提升專業指導力。幫助工作3、坊主持人進一步提高突破學科重難點的教學能力以及對本坊學科教師的課堂教學診斷與指導、教師群體協作研修指導、網絡研修指導、研修評價等能力。 提升活動組織力。幫助工作坊主持人構建教師學習共同體,掌握線上線下研修活動設計的方法和技術,提高混合研修活動的組織能力。 提升資源開發力。幫助工作坊主持人能夠有意識的引導團隊成員,設計、開發、評價、篩選、加工優質生成性研修成果,形成機制,促進本地精品資源庫建設。 2.教師工作坊坊員研修目標教學設計有技術。根據自我診斷及研修規劃,確定此次研修希望突破的重難點,學會應用技術工具進行突破重難點的教學分析和設計,提供一份教學重難點的教學設計。教學實施有策略。聚焦重難點課4、堂實施/幼兒園一日活動,探索運用技術工具優化重難點教學策略/一日活動實施策略,完成一堂重難點解決策略的課堂實錄/一日活動現場實錄。信息技術有方法。選擇課例制作過程中涉及的資源檢索、課件制作、設備使用等技術操作環節,用微課方式進行針對性講解,能夠形成一門微課。教學研究促提升。通過對教學研究類課程的學習,掌握教學研究的思路與方法,能夠結合本班學情,選擇教學研究點進行課題研究,提交一份小課題研究報告。活動組織力有提高。幫助坊員初步握線上線下研修活動設計的方法和技術,提高坊員混合研修活動的組織能力。 二、研修對象工作坊主持人:永吉縣、蛟河縣、舒蘭縣、柳河縣、東昌縣、輝南縣(各6個坊)信息技術應用水平較5、高的項目縣專職培訓者、教研員,每坊3人,共108人。工作坊坊員:永吉縣、蛟河縣、舒蘭縣、柳河縣、東昌區、輝南縣(各6個坊)具備網絡學習條件的城鄉中小學學科教研組長、學科帶頭人、骨干教師,每坊50人,共1800人。三、研修安排及內容本培訓整體設計兩級培訓:一是對工作坊主持人進行集中面授15天(分3次進行)+網絡研修60學時的培訓。二是依托工作坊主持人,利用縣域教師網絡研修社區對坊員進行4天集中面授(分3次進行)+80學時的工作坊網絡研修。本次培訓聚焦教學重難點/幼兒園一日活動保教問題,工作坊主持人和坊員按要求選學相應學時的網絡研修課程,完成研修任務。四、研修方式(一)培養工作坊主持人采取集中面授6、與網絡研修相結合的方式,對區縣教研員、進修學校學科培訓教師、一線骨干教師進行工作坊主持人專項培訓,重點提升參訓者的教師培訓能力和工作坊主持能力。研修前期的集中面授,重點在于了解項目、明確職責、確定主題、制定計劃;研修中進行集中面授重點在于分享工作坊主持經驗與成果,解決工作坊研修中存在的突出,優化研修計劃等;研修后期的集中面授,主要是經驗分享、成果展示、總結反思、確定新的培訓目標;伴隨研修全過程的網絡研修重在提供理論、策略、工具、技能等方面的有效支持。(二)組建教師工作坊依托教師工作坊主持人,組織具備網絡學習條件的城鄉教師進入工作坊,分學段分學科組建教師工作坊。建立坊內研修小組,選拔研修骨干,打7、造主持團隊,形成管理與指導機制。(三)開展工作坊研修研修與教育教學工作同步,以教學指導、資源共享、問題研討、成果展示為主,切實幫助城鄉教師解決教育教學問題。工作坊主持人預設研修主題,結合教學進度,開展系統研修活動。將網絡研修、集中培訓與現場實踐相結合,通過網絡研修,提供教學資源支持,打造即時便捷的交流研討平臺,推送優質研修成果;通過集中培訓,開展課堂診斷、現場示范、專題研討和成果展示等活動,解決研修難點問題,鞏固研修成效;通過現場實踐,推動城鄉教師及時將所學應用于實踐,實現學用結合。五、組織管理1.組織結構教師工作坊是本項目的第一責任主體,工作坊主持人必須充分發揮專業引領與指導作用,以項目為契8、機,著力解決城鄉教師教育教學中存在的實際問題,提升城鄉教師課堂教學能力與水平。為使參訓教師獲得更廣闊的專業支持,項目搭建了行政、業務雙線支持體系。區域管理團隊(區縣項目辦)、業務指導團隊(學科專家與工作坊主持人)在雙線支持體系中發揮主導作用。各級項目管理者負責制定政策、建立機制、組織管理、建設隊伍、積淀成果、項目評估;學科專家與教師工作坊主持人負責引領參訓教師有效實現在線學習研修與線下教學實踐的密切結合,高質量完成項目實施方案規定的各項研修任務,促進優質研修資源的生成與匯聚,逐步建成適應本地教師需求的優質資源庫。2.組坊方式各區縣分學段、分學科組建教師工作坊,每坊50名坊員,配備3名主持人;每9、坊組建5個研修小組,每組10人,配備1名組長。3.工作坊主持團隊職責每個工作坊確定1名主持人擔任坊主,全面負責本坊研修管理與指導工作,并具體分管1個研修小組;另外確定1名主持人負責專業指導、1名主持人負責技術指導,并分別分管2個研修小組;3名主持人共同組成本工作坊的主持團隊,其主要職責如下:(1)負責制定、優化本工作坊的研修方案和研修活動計劃;(2)負責組建本工作坊的研修小組,選定各研修小組組長,形成協作高效的工作坊研修團隊;(3)及時解決本坊坊員在項目實施過程中遇到的各類專業和技術問題,保障本坊坊員按照項目實施方案規定的時間節點,高質量完成各項在線學習與線上線下相結合的研修任務(4)按照本坊10、研修方案和研修活動計劃,有序組織各類研修活動,及時匯聚、整理、加工研修成果和生成性資源,逐步形成并不斷完善具有本坊特色的優質資源庫;(5)努力發掘并及時向區域管理員和項目組推薦優秀學員、優秀成果和優質生成資源,按時參加項目組、區域管理者組織的各類學情通報和經驗分享會,每年至少組織1次跨坊或跨區域的研修交流會。(6)負責本坊坊員研修成績的考核,按要求做好項目總結和評優工作。4.坊員職責(1)認真分析自身需求,明確研修任務,制定好個人研修計劃;(2)按時完成項目實施方案規定的各項研修任務;(3)積極參加在線研修和交流活動,及時進行階段性總結與反思; (4)按時參加項目組和區域項目辦組織的線下集中研修活動,高質量完成線下實踐任務,最大化提升研修成效;(5)堅持學思結合、學以致用,積極提煉個人研修成果,努力參與各類展示活動,主動分享成功經驗。 六、研修考核本次研修對工作坊坊員和工作坊主持人分別考核,將線上考核和線下考核相結合,過程性評價和結果性評價相結合,考核采用百分制,60分合格。中國教師研修網2015年12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