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體系統中長期青年發展規劃試點工作重點項目任務分解方案(7頁).docx
下載文檔
上傳人:正***
編號:874325
2024-01-05
7頁
17.51KB
1、教體系統中長期青年發展規劃試點工作重點項目任務分解方案根據*要求,為配合縣委、縣政府做好規劃實施試點縣工作,全面促進青年發展,推動規劃在教體系統落地見效,現制定任務分解方案如下。一、指導思想堅持黨管青年原則,堅持青年優先發展理念,緊緊圍繞規劃確定的目標任務,圍繞*縣改革創新、主題主線,優化青年成長環境,服務青年成長所需,維護青年發展權益,引導廣大青年更加緊密地團結凝聚在黨的周圍,成長為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的合格建設者和可靠接班人,為*奮力開啟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新征程,實現高質量發展貢獻青春力量。二、基本原則(一)堅持黨管青年原則。始終堅持和加強黨對青年工作的領導,全面貫徹黨的青年工作方針,2、以青年思想政治引領為核心,把黨和政府的關心、關懷送到青年當中,提升廣大青年的情感認同、思想認同、價值認同,堅定不移跟黨走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發展道路。(二)堅持青年主體原則。堅持“青年優先發展”理念,充分尊重青年主體地位,關心關愛青年成長發展,強化服務意識、提升服務能力,千方百計為青年解決學習教育、成家立業等方面的困難和問題,為青年發展提供更多的政策保障,助力青年追夢圓夢。(三)堅持服務大局原則。圍繞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視察寧夏重要講話精神,把青年發展融入全縣經濟社會發展整體布局,廣泛動員全縣青年發揮生力軍和突擊隊作用,為推動*高質量發展、在建設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先行區排頭兵中打頭陣當先3、鋒貢獻青春力量,以優異成績迎接建黨一百周年。三、工作內容始終堅持黨管青年、青年主體和服務大局的原則,以實施方案為統攬,以陣地建設為依托,以政策體系為支撐,以重點項目為載體,著力構建有總體謀劃、有服務抓手、有政策保障的青年發展體系,切實推動規劃提出的發展舉措真正轉化為青年的獲得感。(一)青年思想引領“青雁計劃”。強化政治引領,圍繞慶祝建黨100周年主題,組織開展好系列慶祝紀念活動,緊扣黨史學習教育,開展好生動鮮活的青少年“四史”教育,教育引導青少年傳承紅色基因,爭做時代新人,開展青年“四史”教育宣教活動不少于30場次。強化價值引領,以培養擔當民族復興大任的時代新人為著眼點,積極選樹宣傳各行各業青4、年典型,講好青年故事,傳播好青年聲音,使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內化為青年的堅定信念,外化為青年的行動自覺。強化組織引領,著力構建黨、團、隊一體化分層教育體系,廣泛開展“與信仰對話”“中國夢”等教育實踐活動,開展“兩紅兩優”“向上向善好青年”“紅領巾獎章”等評選活動;強化網絡引領,把互聯網作為開展青年思想教育的重要陣地,建好“青春*”新媒體矩陣,用好“青年大學習”主題團課這一載體,持續開發 H5、短視頻等網絡作品,引導青年在網絡空間發出好聲音,傳播正能量。(責任科室:教學研究室、組織紀檢室、教育管理室、局團委、各學校)(二)青年文化促進“青雅計劃”。以文化筑夢、領航青春為目標,從經典文化傳承、青年文5、化培育、文化精品創作等方面著手,建設一批青年文化陣地、策劃一批青年文化主題活動、創作一批青年文化精品,在全縣青年群體中掀起文化熱潮。立足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和*特色地域文化的時代價值,以“經典誦讀”“戲曲進校園”“傳統文化在身邊”等活動為載體,傳承文脈、傳播經典,不斷提升青年文化自信,組建青年非遺傳承人隊伍,在學校開展青少年非遺文化傳承教育。結合*縣本土文化和青年群體特點,創作生產一批原創歌曲、話劇、動漫等思想性、藝術性、觀賞性俱佳的青年題材文創產品;策劃青少年音樂節、文化藝術節等青年喜聞樂見的文化活動。充分挖掘*本地文化資源,通過政府購買、項目補貼、共駐共建等方式,打造一批青少年研學基地、文創基6、地、活動基地等青年文化陣地,完善青年文化服務功能。(責任單位:教育管理室、教學研究室、局團委、各學校)(三)青年學習教育“青苗計劃”。堅持教育優先發展,全面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推進“互聯網+教育”示范區建設,抓好四中、六中改擴建等教育惠民工程,推動學前教育普惠發展、義務教育優質均衡發展、高中教育特色多樣化發展,落實特殊教育保障機制,深化普職融通、產教融合、校企合作,推動職教中心升格并逐步辦成高職專科學校,大力培育護理、汽修等技術技能人才,打造*優質教育品牌,打響*職業教育品牌,努力建設教育強縣。深入推進人工智能助推教師隊伍試點建設,大力實施“教育三名”工程,完善教師隊伍穩定機制,加強高質量師7、資隊伍建設,提升教師教書育人的能力素質。支持和規范民辦教育發展,規范校外培訓機構。(責任單位:教育管理室、教育信息化室、項目管理室、教學研究室、職教中心、各學校)(四)青年身心健康“青悅計劃”。組織開展“健康跑”“課間操”等體育鍛煉活動、“愛眼護眼”“禁毒防艾”等健康知識宣傳為主要內容的青年健康活動,引導青年養成健康文明的生活方式。進一步加大縣級未成年人心理健康輔導中心和學校心理咨詢室建設力度,大力培養青年心理輔導專業人才隊伍建設;支持社會心理輔導機構開展青年心理健康工作,通過項目化運作關注重點青少年群體心理健康問題,幫助引導他們培養健康身心。(責任單位:體育中心、教學研究室、法治安全室、各學8、校)(五)青年創業就業“青創計劃”。實施鄉村振興青春建功行動,精準聚焦返鄉下鄉青年,開展特色產業、農村電商、“互聯網+農業”等農村實用技能培訓,培育一批農村青年致富帶頭人和懂經營、善管理的農村青年領軍人才,組織動員青年在鄉村振興中大顯身手。注重創業賽事帶動,繼續舉辦青年創業大賽和青年創業訓練營,推薦、指導更多青年參加“創青春”青年創業大賽,為青年創新創業搭建更廣闊的舞臺。建立實習實訓基地,廣泛開展青年職業技能競賽活動,在企業、社區建設一批見習、實習基地,匯聚政府、企業、社會的力量。(責任單位:教育管理室、職教中心)(六)青年社會融入“青融計劃”。全面推行青年志愿者實名注冊制度,推動全體團員成為9、注冊志愿者。配合團縣委舉辦公益創投大賽、政府購買項目等引導、扶持青年社會組織承接政府事務,積極參與校園治理。引領青年崗位建功,深化“青年文明號”“青年崗位能手”等品牌,引導青年教師立足崗位、創先爭優。服務青年教師婚戀交友,打造青年聯誼品牌,配合團縣委開設婚戀課堂、家風教育等課程,引導青年教師樹立正確的婚姻觀、家庭觀。深化青年交流融合,配合團縣委開展“民族團結一家親”等活動,推動各群體青年交往交流交融。(責任單位:局團委、各學校)(七)青年權益維護“青護計劃”。落實青少年權益維護法規規章和政策,促進“兩法一條例”落實,健全青少年權益保護機制,全面預防青少年違法犯罪;按照“超前預防臨界預防”的理念10、,開展超前預防,加強青少年法治宣傳教育,常態化開展“法律進校園”活動,發揮法治副校長作用,提升青少年法治與維權意識,探索與檢察院、法院、司法局簽訂合作框架協議,構建完備的未成年人檢察和司法保護社會支持體系;開展臨界預防,以政府購買項目實施為依托,引入社工、心理咨詢專業人才,對涉案未成年人的教育和幫扶,幫助其重新回歸社會生活。凈化校園周邊治安環境,嚴厲打擊各類涉及青少年的違法犯罪行為,為青少年健康成長保駕護航。(責任單位:法治安全室、教學研究室、各學校)(八)青年社會互助“青助計劃”。深化“希望工程”“圓夢微心愿”等公益品牌,加大對陷入困境的青少年提供救助和幫助。配合落實青年殘疾人“兩項補貼”、11、殘疾青少年康復救助等政策;加大對留守兒童和殘疾青少年的關心關注,幫助他們更好融入社會。(責任單位:計財審計室、教育管理室、各學校)四、組織實施(一)加強組織領導,完善青年工作協調制度。試點工作在縣委縣政府的統一領導和團寧夏區委的指導下進行,發揮好黨組領導、團委協調、各方齊抓共管的作用。教體局團委,負責推動工作落實,協調解決存在問題;黨組會議和局務會每年至少專題研究1次青年發展工作,加強黨對青年工作領導。(二)強化經費保障,為青年發展工作提供有效支撐。結合規劃實施,將青年發展經費納入預算,重點實施項目予以專項經費保障。加強對區域資源、社會資源整合力度,大力宣傳黨和國家關于青年工作的重要戰略思想和方針政策,形成全社會關心、支持青年發展的良好氛圍,調動各方力量服務青年發展工作。(三)健全實施機制,確保各項工作任務落實落地。建立主要任務目標完成情況季報制度,各有關責任科室按照任務分解,于每季度最后一個月25日前報送工作進展和下一步工作計劃。團委要主動協調工作中存在的問題,切實加強督查、掌握進度,對工作推進不力的科室和學校加強督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