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業生產托管試點項目實施方案(9頁).docx
下載文檔
上傳人:正***
編號:874384
2024-01-05
8頁
17.49KB
1、農業生產托管試點項目實施方案 為扎實做好我區農業生產托管效勞試點工作,推動全區農業生產方式實現機械化、規模化、集約化的綠色高效轉變,依據省農業廳辦公室關于做好2023年度農業生產托管項目試點的通知農辦經發2023191號、市人民政府辦公室關于全面推動農業生產托管效勞的指導意見政辦發202348號、市現代農業進展效勞中心關于下達2023年農業生產托管資金及任務清單的通知以及省市農業生產托管效勞試點會議精神,結合我區實際,特制定本實施方案。 一、農業生產根本狀況 區轄2鄉2鎮7個街道辦、105個行政村,耕地面積25.18萬畝,全區糧食播種面積16.72萬畝其中玉米面積6.29萬畝,占糧食作物種植總2、面積的37.6%。 截至2023年底,我區大中型拖拉機總量到達75臺,配套農具總量到達165臺套;玉米收獲機總量到達10臺,全區農機總動力到達4.1萬千瓦。全區機械化耕地面積到達14.9萬畝,機械化播種面積到達14.8萬畝,機械化收獲面積到達8.2萬畝。 二、項目實施的范圍及任務 以玉米、馬鈴薯、雜糧等產業為主,引導小規模分散經營農戶走現代農業生產社會化效勞進展道路,著力解決小農戶分散化生產問題。以支持農業生產托管為重點,推動效勞帶動型規模經營,在敬重農戶獨立經營主體地位前提下集中連片推動規?;a。 2023年實施農業生產托管效勞試點項目1.58萬畝其中:信義鎮8300畝,吳城鎮6500畝,3、棗林鄉1000畝,發放補助資金131萬元其中:中心資金91萬元,市級資金40萬元,推動穩定活潑的農業生產社會化效勞市場快速形成,農業生產社會化效勞組織不斷進展壯大,初步建立可復制、可推廣的農業社會化效勞模式和項目管理運行機制。 三、項目實施內容 一補助對象。全區范圍內有確定規模、效勞力量較強的村集體經濟組織、效勞型合作社和農業企業等托管效勞組織。 二補助作物品種。主要包括:玉米、馬鈴薯、谷子、雜糧等。 三補助環節。農業生產托管效勞實施的環節主要包括:玉米、馬鈴薯、谷子、雜糧等機播、機收、機耕、秸稈還田、旋地以及玉米機械化烘干等環節。 四補助標準。堅持以市場為主導,補助標準不得干擾我區農業效勞市4、場的正常運行。原那么上財政補助占效勞價格的比例不超過30%,單季作物畝均補助規模不超過130元;已享受相同試點項目補貼的不再重復享受;防止“政策壘大戶,重點支持小農戶接受社會化效勞,效勞小農戶的補助資金和面積不少于60%,種糧大戶、家庭農場、農業生產企業等農業適度規模經營主體單個補助金額不得高于5萬元。效勞組織只向農戶收取補助后的差價,具體環節補助標準如下: 1機耕作業效勞本錢60元/畝,財政補助資金18元/畝,補助金額占效勞價格的30%; 2農作物的機播效勞作業本錢50元/畝,財政補助資金15元/畝,補助金額占效勞價格的30%; 3秸稈還田或撿拾打捆效勞作業本錢60元/畝,財政補助資金18元5、/畝,補助金額占效勞價格的30%; 4農作物的機收效勞作業包括運輸,玉米本錢180元/畝,財政補助資金54元/畝,馬鈴薯本錢180元/畝,財政補助資金54元/畝,谷子本錢300元/畝,財政補助資金100元/畝,雜糧本錢180元/畝,財政補助資金54元/畝,補助金額占效勞價格的30%; 5玉米烘干作業效勞本錢40元/畝,財政補助資金12元/畝,補助金額占效勞價格的30%; 6玉米青貯效勞作業本錢200元/畝,財政補助資金60元/畝,補助金額占效勞價格的30%; 7農作物病蟲害防治本錢50元/畝,財政補助資金15元/畝,補助金額占效勞價格的30%; 8農作物苗期管理、中耕、追肥管理作業效勞本錢506、元/畝,財政補助資金15元/畝,補助金額占效勞價格的30%。 財政專項補助資金131萬元全部用于以上環節,單環節財政補助金額占效勞價格的30%,環節合計財政補助資金每畝不超130元,補助農田面積1.58萬畝,具體補助金額按實際完成量為準。 五托管效勞效果及標準。 1.作業機手要嚴格依據機械調試標準進行標準操作,確保托管環節作業到位。 2.耕要深淺全都,縱到邊橫到面,不留死角,作業面平整。 3.種要下籽均勻,深度適當,不斷點,不遺漏。 4.防要做到藥水配釋到位,作業區內噴灑均勻,掩蓋無死角,機械平緩作業。 5.收要做到無明顯漏收漏割,籽粒破損率在最低范圍內。 以上標準在不適宜機械大面積作業等狀況7、不參照。 四、項目實施流程 一宣揚發動。印發宣揚資料,組織相關人員進行專題培訓學習,召開農業生產托管效勞調研座談會,學習領悟上級有關試點工作政策精神,爭辯試點方案編制要求,布置落實試點工作任務,明確試點工作責任。 二優選效勞組織。為確保項目順當實施,農經部門及所涉鄉鎮街道辦要深化調研,廣泛了解寬敞農戶和規模生產經營主體需求意愿,把握社會化效勞組織的規模、力量、信譽、效勞價格等狀況,公開標準擇優選擇效勞組織作為項目實施主體,確保效勞效果。要通過公眾網站等公共媒體公示效勞組織名單,并公示舉報 。 農業生產效勞組織的標準 1.效勞力量強、效勞范圍廣,財務管理標準、制度健全; 2.有確定的社會化效勞經8、營,原那么上從事社會化效勞達兩年以上; 3.擁有與其效勞內容、效勞力量相匹配的專業農業機械設備和農業技術力量,各類機械經過年審,農機人員證照齊全; 4.在農夫群眾中享有良好的信譽,與其供給的效勞在質量和價格方面受到效勞對象的認可和好評; 5.能夠接受社會化效勞行業管理部門監管; 6.社會化效勞組織應在我區相關部門登記注冊。 三簽訂效勞合同。參與項目實施的效勞組織要與用戶簽訂效勞合同,明確效勞地塊、效勞內容、作業時間、作業標準、驗收方式等,同時參與項目實施的效勞組織要與區農經中心及所涉鄉鎮街道辦簽訂目標責任書。 四供給作業效勞。效勞組織依據效勞合同要求供給相關效勞。 五檢查驗收。鄉鎮、村在效勞組9、織實施作業期間,要對項目實施區域、效勞對象、作業環節、作業面積、作業質量嚴格把關,準時登記和公示;作業完成后對作業質量、作業面積進行核試驗收見附件4,把握根本狀況,并對本村享受項目作業補貼的農戶或農業生產經營組織按戶登記、匯總、整理備案。鄉鎮、村對效勞組織實際作業狀況和備案資料的全都性、精確性、真實性把關負責,完工后進行全面驗收。區項目領導組不定時對各環節進行隨機抽查,區抽驗農戶比例不低于作業戶數的5%,并出具驗收報告。項目完成后,對項目實施過程中存在的問題要提出明確的整改措施,對驗收不合格整改后仍不符合標準的,取消其補助資格。 六兌付補助資金。資金補助實行政府購置效勞、先效勞后補助的方式,即10、每個環節實施完畢并經審核驗收合格后,對項目實施區域內的效勞組織按環節或年底完工后兌付補助資金。區農經中心對效勞組織或村供給的每一個效勞環節效勞面積、效勞質量進行科學核查,準時匯總有關資料,對資料的合規性進行審核,無異議后,準時兌付補助資金見附件5不得拖延。 七監督項目實施。項目鄉鎮政府負責組織村委落實任務和核試驗收作業面積工作。項目村負責本村項目任務實施,依據下達任務指標,監督效勞組織和農戶簽訂效勞合同,組織協調效勞組織完成作業任務,作業單位要認真填寫托管效勞作業單見附件6。區農經部門負責試點項目的實施管理和組織協調、督查驗收工作。區財政依據效勞合同實際作業量對效勞組織進行補助。 八總結及績效11、評價。項目實施過程中及完成后,所實施鄉鎮要準時總結典型模式和成功經驗、實施過程中存在的問題和改良措施等,將績效評價報告、工作總結和下年度工作,報送區農經中心,區農經中心匯總總結上報市農村經濟管理局,并書面申請省、市對項目實施狀況進行績效考核。 五、保障措施 一加強組織領導。區政府成立區農業生產托管效勞試點項目領導組。領導組下設辦公室,辦公室設在區農經中心,農經中心主任李衛平兼任辦公室主任,人員從區農經中心、財政局等成員單位抽調。領導組負責農業生產托管效勞項目的領導工作,財政局主要擔當項目資金的平安使用,農經中心主要負責項目工作日常事務,要制定具體實施方案,明確目標任務、試點內容、支持環節和運行12、機制,聘請農機等專家參謀開展項目技術指導,做好項目落實和政策典型宣揚工作,確保各項措施落實到位。 二強化催促指導。建立健全監督機制,明確分工,強化責任,扎實做好巡回督導和業務指導工作。要強化社會監督,公布舉報 ,設置舉報信箱,準時受理群眾反映的問題。區鄉農經部門要加強調研督導,組織巡回檢查,準時把握項目實施進展狀況,推廣先進典型做法,準時解決實施中的問題,推動行業標準管理,推動項目順當實施。 三保障工作經費。區財政支配項目前期不低于5萬元 的工作經費。主要用于專家團隊效勞,宣揚培訓與入戶指導,監督檢查、試點項目驗收與工作指導,試點經驗總結與完善政策措施等。 四嚴格資金管理。農經部門要建立以農業生產托管效勞作業單、核驗匯總表、支付表等為主要內容的“農業生產托管效勞補貼檔案。實行有效措施,嚴格執行報賬制、國庫直接支付等財政管理制度,確保補貼資金??顚S茫_保受益人最終是小農戶,不得抵扣任何費用,并保證準時、足額發放到位。驗收不合格的試點項目任務不得兌付補貼資金。對違規冒領補助資金、挪用或擠占資金等違規違法行為,要準時查處通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