貧困戶精準扶持產業項目實施方案相關策劃方案_3(13頁).docx
下載文檔
上傳人:正***
編號:874390
2024-01-05
12頁
16.67KB
1、貧困戶精準扶持產業項目實施方案相關策劃方案篇一:大灣鎮精準扶貧產業發展實施方案 大灣精準扶貧產業發展實施方案 為了深入推進農業產業扶貧,培育和提升特色扶貧支柱產業,拓寬貧困群眾穩定增收渠道,結合我鎮實際,特制定本方案。 一、年產業發展規劃 (一)總體目標。產業扶貧總目標是:到年,全鎮特色優勢主導產業體系基本形成,有效覆蓋所有貧困村、貧困戶,覆蓋率60%以上,每個貧困村都要形成一個主導產業,扶持培育農民合作社8家以上,確保貧困人口人均純收入增幅達到桂平市農民人均純收入增長水平。 (二)產業選擇。根據因地制宜、長短結合、市場導向的原則,重點發展優質稻、百香果、沙糖桔、甘蔗、蔬菜、油茶等主導產業和林2、下經濟、中草藥、水產等增收產業。 (三)產業布局 1.主導產業 (1)優質稻:規劃分布在8個貧困村。 (2)水果:主要規劃分布在鎮江北五村,包括新安、雙嶺兩個貧困村。以發展沙糖桔、百香果為主,到年,江北五村發展沙糖桔500畝、百香果_畝。 (3)中藥材:規劃分布在山塘村、下山村。 (4)生豬業:規劃分布在本鎮8個貧困村。到年,扶持貧困村貧困戶開展養豬10000頭。 (6)油茶業:規劃分布在大坪。到年,新發展油茶290畝。 2.增收產業 (1)林下經濟(林下養殖雞、鴨、羊等,種植中草藥等):規劃分布在雙嶺、山塘、新安、大坪4個貧困村。 (5)養牛:規劃分布在本鎮8個貧困村戶。到年,扶持貧困村貧困3、戶開展養牛1000頭。 (四)產業基地建設 水果:以我鎮郁江北片為龍頭,建設西部百香果中心產業帶。 中藥材:以山塘村為核心,建設中藥材種植規模基地。 油茶:以大坪村為核心,建設油茶種植規模基地。 二、實施年特色產業進村入戶行動 (一)目標任務。年,通過實施特色產業進村入戶行動,扶持貧困村、貧困戶發展百香果1200畝、柑桔342畝、油茶290畝,養牛960頭、生豬6400頭,其他高效養殖2.63萬羽,實現年脫貧摘帽貧困村主導特色產業全履蓋,特色產業覆蓋當年預脫貧貧困戶比例達60%以上,其他具備條件的貧困村建有產業示范基地;扶持發展貧困村農民合作社8家以上。特色產業帶動有發展意愿和發展能力的貧困人4、口1550人以上脫貧。 (二)主要工作 1.促進特色產業一、二、三產業融合發展。以基地建設為切入點,以“基地示范、大戶帶動、獎補扶持”的方式組織群眾發展主導產業和增收產業項目,確保重點產業實現年脫貧摘帽的貧困村全面履蓋;其他具備條件的貧困村建有產業示范基地。加強農業招商引資,結合現代特色農業示范區建設,以百香果種植產業示范區為重點,建設桂平市扶貧農業產業示范園區1個,探索貧困農戶增收模式。 2.創新帶動模式推進適度規模經營。根據我鎮貧困村、貧困戶插花式分布的特點,要按照“一村一法,一戶一策”、“小規模,大集群”的工作思路,以帶動貧困村貧困戶發展為核心,實行跨村跨戶發展,扶持貧困戶依法采取轉包、5、出租、互換、轉讓及入股等方式流轉承包土地,滿足產業適度規模的需要。積極培育貧困地區農民合作社、專業大戶等新型農業經營主體,年內扶持培育農民合作社8家以上,每個年內計劃脫貧摘帽貧困村有合作社一家以上;注重“一村一品”,堅持“長短結合”,推廣林下經濟、套種套養等立體種養模式。充分發揮新型農業經營主體的帶動作用,加快構建龍頭聯基地,基地帶農戶的產業發展格局,重點推行“龍頭企業+基地(合作社)+貧困戶”、“合作社+貧困戶”、 “家庭農場(或專業大戶)+貧困戶”等產業發展帶動模式。 3.鼓勵貧困戶自主發展產業。制訂年農業產業扶貧扶持辦法,重點引導有發展意愿和發展能力的當年預脫貧建檔立卡貧困戶發展特色農業6、產業,根據貧困戶發展產業類型、規模等,在貸款、種苗補助、綜合獎補等方面給予一定的資金扶持;鼓勵新型農業經營主體帶動貧困戶自我發展,讓貧困戶帶著項目、資金、政策組建或加入合作社和龍頭企業;對吸納貧困人員就業的農業企業等,按照吸納人數給予就業補助。 4.推動農村現代服務業發展。加快城鄉商品配送中心、農產品交易市場、農產品冷鏈設施建設。 以蔬菜產業為重點,通過龍頭企業等實行“農校對接”、“農企對接”、“農超對接”直供直銷等現代流通方式,為消費者提供質量可靠,安全可控的農產品。大力支持貧困村農產品電商發展,年內建成農村電子商務服務站1個,實施好水稻生產全程社會化服務試點項目,重點向貧困村傾 斜。發展代7、耕代種、農資配送、植保機防隊等農業服務業,提升農業裝備水平。發展一批農產品經紀人隊伍,拓寬貧困村農產品銷售渠道。 5.加快科技推廣應用。選派一批科技人員擔任貧困村科技特派員,指導開展科技扶貧工作,鼓勵科技人員帶著技術和項目進村入戶,以技術入股等形式發展特色種養項目,加大新產品、新技術、新成果的開發、引進、集成、試驗示范力度,對主推新品種實行免費供種。 6.開展貧困村農民培訓。加強貧困村種養大戶、家庭農場、農民合作社骨干的培訓,支持貧困村、貧困戶新型職業農民培訓和農業科技培訓,年內在貧困村培育一批科技示范戶,培育一批新型職業農民。利用農業實用技術培訓,年內培訓貧困家庭勞動力200人次,提高有勞動8、能力的貧困戶技能培訓覆蓋面。 7.加強財政金融支持。鼓勵金融機構創新扶貧信貸,服務到村到戶。大力實施扶貧小額信貸工程,使有勞動能力、貸款意愿和具備還款能力的貧困戶都能夠得到5萬元以下、3年內免抵押、免擔保的小額信用貸款,按基準利率由市財政全額貼息補助。擴大農業保險范圍,加大農業保險補貼力度,積極發展商業性農業保險,增強貧困地區防災抗災能力。 (三)時間安排。特色產業進村入戶行動分三個階段實施。 第一階段(年1月3月):前期準備。 1.年1月2月,做好產業現狀調查摸底的匯總歸納工作,制訂完善鎮級的產業發展規劃、扶持辦法和實施方案。各村制訂完善本地發展規劃和實施方案,及時召開動員培訓會。 2.3月9、15日前,根據市、鄉鎮規劃,各鄉鎮、幫扶單位組織 第一書記、新農村指導員和結對幫扶干部進村入戶,參照當年的減貧計劃和產業布局,指導貧困村和有勞動能力的貧困戶落實種養地點、規模和時間等,制訂村、戶的產業發展規劃,填寫表格并匯總上報,組織好龍頭企業等與貧困村(合作社)、貧困戶的對接工作,并簽訂相關協議。 3.3月25日前,產業專責小組各相關成員單位做好種子、種苗、種畜、種禽等的調度準備工作,技術部門要做好產業技術培訓。 第二階段(年4月10月):組織實施。 1.各幫扶單位、幫扶干部指導貧困村、貧困戶等產業主體按產業計劃抓好落實,指導貧困村、貧困戶組建或參與農民合作社,技術部門做好技術服務,適時召開10、產業扶貧現場推進會。 2.及時做好相關項目獎補申報驗收工作,產業化類項目做好項目設計、評審、招標等工作,具備條件的及時組織實施。 3.指導做好農產品的流通銷售工作。 第三階段(年11月12月):檢查驗收。 1.做好相關項目的獎補申報驗收工作。 2.各村做好總結匯報。由專責小組組織對各村的產業發展脫貧情況進行檢查驗收、制訂評比表彰方案報鎮黨委、政府。 3.指導好冬收作物產品流通銷售工作。 (四)組織保障 1.充分發揮幫扶隊伍的作用。鎮產業開發專責組要收集、整理相關資料,匯編成冊,用于指導幫扶干部開展工作。幫扶干部要協助貧困村、貧困戶做好五件事:一是制定一個產業規劃;二是組建一個農民合作社;三是抓11、好一個土地流轉試點或創辦一個 篇二:-年精準扶貧產業發展實施方案 此文為WORD的版本,下載后可修改 為了深入推進農業產業扶貧,培育和提升特色扶貧支柱產業,拓寬貧困群眾穩定增收渠道,結合我鎮實際,特制定本方案。 一、年產業發展規劃 (一)總體目標 產業扶貧總目標是:到年,全鎮特色優勢主導產業體系基本形成,有效覆蓋所有貧困村、貧困戶,覆蓋率60%以上,每個貧困村都要形成一個主導產業,扶持培育農民合作社8家以上,確保貧困人口人均純收入增幅達到桂平市農民人均純收入增長水平。 (二)產業選擇 根據因地制宜、長短結合、市場導向的原則,重點發展優質稻、百香果、沙糖桔、甘蔗、蔬菜、油茶等主導產業和林下經濟、12、中草藥、水產等增收產業。 (三)產業布局 1.主導產業 (1)優質稻:規劃分布在8個貧困村。 (2)水果:主要規劃分布在鎮江北五村,包括新安、雙嶺兩個貧困村。以發展沙糖桔、百香果為主,到年,江北五村發展沙糖桔500畝、百香果_畝。 (3)中藥材:規劃分布在山塘村、下山村。 (4)生豬業:規劃分布在本鎮8個貧困村。到年,扶持貧困村貧困戶開展養豬10000頭。 (6)油茶業:規劃分布在大坪。到年,新發展油茶290畝。 2.增收產業 (1)林下經濟(林下養殖雞、鴨、羊等,種植中草藥等):規劃分布在雙嶺、山塘、新安、大坪4個貧困村。 (5)養牛:規劃分布在本鎮8個貧困村戶。到年,扶持貧困村貧困戶開展養13、牛1000頭。 (四)產業基地建設 水果:以我鎮郁江北片為龍頭,建設西部百香果中心產業帶。中藥材:以山塘村為核心,建設中藥材種植規模基地。油茶:以大坪村為核心,建設油茶種植規模基地。 二、實施年特色產業進村入戶行動 (一)目標任務 年,通過實施特色產業進村入戶行動,扶持貧困村、貧困戶發展百香果1200畝、柑桔342畝、油茶290畝,養牛960頭、生豬6400頭,其他高效養殖2.63萬羽,實現年脫貧摘帽貧困村主導特色產業全履蓋,特色產業覆蓋當年預脫貧貧困戶比例達60%以上,其他具備條件的貧困村建有產業示范基地;扶持發展貧困村農民合作社8家以上。特色產業帶動有發展意愿和發展能力的貧困人口1550人14、以上脫貧。 (二)主要工作 1.促進特色產業一、二、三產業融合發展。以基地建設為切入點,以“基地示范、大戶帶動、獎補扶持”的方式組織群眾發展主導產業和增收產業項目,確保重點產業實現年脫貧摘帽的貧困村全面 篇三:xxx縣精準扶持貧困戶發展產業辦法(定稿) xxx縣精準扶持貧困戶發展產業的辦法 (討論稿) 為全面抓好精準扶貧工作,規范使用市縣扶貧產業補助資金,切實推進貧困人口脫貧致富步伐,依據財政扶貧專項資金管理實施辦法(陜財辦農264號)、中共xxx縣委辦公室xxx縣人民政府辦公室關于印發xxx縣-年精準扶貧工作實施方案的通知(延辦發 22號)文件要求,特制定本辦法。 一、扶持對象 xxx縣年度15、登記在冊的貧困戶(年xxx貧困人口有9877戶29143人)。 二、扶持產業 根據xxx縣“臺塬蘋果、沿黃紅棗、川道大棚、溝道養殖”的產業布局,重點扶持蘋果產業、紅棗產業、大棚產業和養殖產業。 三、補助標準 1、非大棚產業戶:每年每戶人均最高補助_元(市縣人均1000元),且不得高于當年發展產業總投入的50%。 2、大棚產業戶:新建二代及以上溫室大棚的,每棚補 助2萬元。 3、非產業脫貧致富戶:每年每戶人均最高補助_元,且不得高于當年總投入的30%。 四、補助條件 傳統主導產業達到以下規模的,按最高標準兌付補助;未達到以下規模的兌付最高標準的50%;其他產業,綜上按人均純收入是否達到脫貧標準執16、行;無產業及其他致富渠道的,零兌付。 1、種植業:傳統種植業,人均不少于2畝,戶均不少于5畝;蘋果產業,人均管理蘋果產業不少于2畝;紅棗產業,人均管理紅棗不少于5畝。 其他種植業:如核桃、葡萄、桃子、藥材、菌類等,根據市場,預估純收入可達脫貧致富的均可。 2、養殖業:養羊:每戶不少于20只,圈舍不得小于30平米;養豬:每戶不少于5頭,圈舍不得小于20平方米;養雞:每戶不少于200只,圈舍不得小于50平方米;養牛:每戶不少于3頭,圈舍不得小于20平方米。 其他養殖業:如魚、兔、驢、馬、蝎等,根據市場,預估純收入可達脫貧致富的均可。 3、非產業脫貧致富的:如貧困戶通過購買經營拖拉機、三輪車等機械設17、備脫貧致富的;加工經營某種或幾種產品脫 貧致富的;投資入股合作社、涉農企業等能脫貧致富的。根據市場,預估純收入可脫貧的,按最高標準兌付;預估純收入達不到脫貧的,兌付最高標準的50%,且不得高于當年總投入的30%。 五、兌付時間 每年6月、12月兩次兌付。 六、兌現程序 第一種程序:由鄉(鎮、街道辦)申請,扶貧部門將資金從扶貧專戶切塊下達給鄉(鎮、街道辦),鄉(鎮、街道辦)核實致富發展情況后,按標準按程序通過惠農“一卡通”將補助資金兌付給農戶,并將兌付花名詳單報縣扶貧辦備案。 第二種程序:由貧困戶申請村委會蓋章簽字包村干部核實簽字鄉(鎮、街道辦)匯總并由主要領導簽字確認報縣扶貧辦備案從縣財政扶貧18、專戶直撥貧困戶惠農“一卡通”。 七、三級公示 產業規模和兌付資金,在村公示不少于7天,公示無異議后報鄉(鎮、街道辦),鄉(鎮、街道辦)公示不少于7天,公示無異議后報縣扶貧辦審核公示,縣扶貧辦審核公示7天無異議后,按程序給予兌付。 八、獎懲措施 貧困戶產業發展情況由鄉(鎮、街道辦)負總責,包村干部為第一責任人,包戶干部為直接責任人。若工作浮夸出現虛報冒領,虛報多領、擠占挪用專項資金,一經發現查實的,對該鄉(鎮、街道辦)嚴格實行“一票否決”,涉案人員報縣紀檢監察部門依法追責。對弄虛作假的貧困戶推遲一年或減半補助;對情況嚴重的,取消當年補助,并依法追責。 本辦法自之日起執行,由xxx扶貧辦負責解釋。 貧困戶精準扶持產業項目實施方案相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