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車導航系統生產項目背景與投資方案全(7頁).docx
下載文檔
上傳人:正***
編號:874397
2024-01-05
7頁
18.23KB
1、汽車導航系統生產項目背景與投資方案一、項目提出的背景(一)、政策背景1、發展規劃中華人民共和國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三個五年規劃綱要:深入實施中國制造2025,以提高制造業創新能力和基礎能力為重點,推進信息技術與制造技術深度融合,促進制造業朝高端、智能、綠色、服務方向發展,培育制造業競爭新優勢。實施高端裝備創新發展工程,明顯提升自主設計水平和系統集成能力。實施智能制造工程,加快發展智能制造關鍵技術裝備,強化智能制造標準、工業電子設備、核心支撐軟件等基礎。加強工業互聯網設施建設、技術驗證和示范推廣,推動“中國制造+互聯網”取得實質性突破。培育推廣新型智能制造模式,推動生產方式向柔性、智能、精細化2、轉變。鼓勵建立智能制造產業聯盟。實施綠色制造工程,推進產品全生命周期綠色管理,構建綠色制造體系。推動制造業由生產型向生產服務型轉變,引導制造企業延伸服務鏈條、促進服務增值。推進制造業集聚區改造提升,建設一批新型工業化產業示范基地,培育若干先進制造業中心。中國制造2025:瞄準新一代信息技術、高端裝備、新材料、生物醫藥等戰略重點,引導社會各類資源集聚,推動優勢和戰略產業快速發展。新一代信息技術與制造業深度融合,正在引發影響深遠的產業變革,形成新的生產方式、產業形態、商業模式和經濟增長點。各國都在加大科技創新力度,推動三維(3D)打印、移動互聯網、云計算、大數據、生物工程、新能源、新材料等領域取得3、新突破。基于信息物理系統的智能裝備、智能工廠等智能制造正在引領制造方式變革;網絡眾包、協同設計、大規模個性化定制、精準供應鏈管理、全生命周期管理、電子商務等正在重塑產業價值鏈體系;可穿戴智能產品、智能家電、智能汽車等智能終端產品不斷拓展制造業新領域。我國制造業轉型升級、創新發展迎來重大機遇。在傳統制造業、戰略性新興產業、現代服務業等重點領域開展創新設計示范,全面推廣應用以綠色、智能、協同為特征的先進設計技術。加強設計領域共性關鍵技術研發,攻克信息化設計、過程集成設計、復雜過程和系統設計等共性技術,開發一批具有自主知識產權的關鍵設計工具軟件,建設完善創新設計生態系統。建設若干具有世界影響力的創新4、設計集群,培育一批專業化、開放型的工業設計企業,鼓勵代工企業建立研究設計中心,向代設計和出口自主品牌產品轉變。發展各類創新設計教育,設立國家工業設計獎,激發全社會創新設計的積極性和主動性。“十三五”國家戰略性新興產業發展規劃提出:在制造、教育、環境保護、交通、商業、健康醫療、網絡安全、社會治理等重要領域開展試點示范,推動人工智能規?;瘧谩0l展多元化、個性化、定制化智能硬件和智能化系統,重點推進智能家居、智能汽車、智慧農業、智能安防、智慧健康、智能機器人、智能可穿戴設備等研發和產業化發展。鼓勵各行業加強與人工智能融合,逐步實現智能化升級。利用人工智能創新城市管理,建設新型智慧城市。推動專業服務5、機器人和家用服務機器人應用,培育新型高端服務產業。著力提高智能制造核心裝備與部件的性能和質量,打造智能制造體系,強化基礎支撐,積極開展示范應用,形成若干國際知名品牌,推動智能制造裝備邁上新臺階??焱苿有乱淮畔⒓夹g與制造技術的深度融合,開展集計算、通信與控制于一體的信息物理系統(CPS)頂層設計,探索構建貫穿生產制造全過程和產品全生命周期,具有信息深度自感知、智慧優化自決策、精準控制自執行等特征的智能制造系統,推動具有自主知識產權的機器人自動化生產線、數字化車間、智能工廠建設,提供重點行業整體解決方案,推進傳統制造業智能化改造。建設測試驗證平臺,完善智能制造標準體系。智能制造發展規劃(20166、-2020 年)指出,加快發展智能制造,是培育我國經濟增長新動能的必由之路。加快智能制造裝備發展,聚焦感知、控制、決策、執行等核心關鍵環節,推進產學研用聯合創新,攻克關鍵技術裝備,提高質量和可靠性。面向中國制造2025十大重點領域,推進智能制造關鍵技術裝備、核心支撐軟件、工業互聯網等系統集成應用,以系統解決方案供應商、裝備制造商與用戶聯合的模式,集成開發一批重大成套裝備,推進工程應用和產業化。導航與位置服務科技發展“十二五”專項規劃提出,“十二五”末,導航與位置服務產業要形成1000億元以上的規模,初步建立5個高新技術產業化基地,培育30家創新型企業。這意味著國家對導航與位置服務產業相關扶持政7、策的進一步落實。2017年9月,工信部發布了國家車聯網產業標準體系建設指南(總體要求)征求意見稿,提出到2020年完成車載電子產品與服務平臺的關鍵技術標準及測試標準,建立車載智能終端的安全和質量認證標準體系,基本建成國家車聯網產業標準體系,推動車聯網產業服務平臺標準在產業中的實際應用。科技部等部委將以企業為主體,加大國家科技引導投入,統籌多渠道資源,多種資助模式相結合,以產業需求為導向,加強部門聯合、軍民結合、科技計劃與北斗系統建設的協同攻關,持續推動以北斗應用為核心的導航與位置服務技術研究和產品開發。作為科技含量極高、人力資本密集的戰略性新興產業,北斗導航衛星產業化的市場空間極富想象力。發改8、委起草北斗產業中長期規劃:在衛星導航學術年會應用產業化論壇上,國家發改委高技術司肖晶作了名為發改委對北斗產業推進政策的報告。發改委聯合多部門共同起草了北斗產業中長期規劃,對未來10-20年的北斗產業進行總體部署。此外,發改委大力支持兼容型北斗終端以及新技術的研發,積極推動北斗在交通、漁業、農業等領域的應用。另外,工信部電子信息司侯建仁則介紹了北斗產業目前的發展態勢,并表示,工信部正在聯合相關部門抓緊建立技術標準、體制標準等與北斗產業發展密切相關的標準體系,目前正在積極推進移動通訊領域北斗系統標準的完善工作。在下一步工作策劃中,將加強北斗核心關鍵元器件的研發工作,快速推進大眾領域的北斗應用。2、9、行業準入條件本項目的建設符合產業結構調整指導目錄(2011年本)第一類鼓勵類:二十八、信息產業 第38. 衛星導航系統技術開發與設備制造。同時項目單位已初具規模,資金、設備、技術等能夠滿足企業發展的需求。(二)、項目建設背景汽車導航系統是專門為汽車設計使用的一套衛星定位系統,通常內置有GPS定位裝置,通過搜索后臺的地圖數據庫來確定駕駛者的位置信息,并通過道路數據庫,給出到達目的地的路線指引。我國衛星導航產業自2002年起步以來,一直保持著高增速。2003年,我國衛星導航市場的規模不過40億元,隨著我國42項“衛星導航應用產業化”重大專項應用示范工程項目實施,市場規模和需求迅速擴大。數據顯示,210、011年我國衛星導航產業規模已經達到787.3億元,10年復合增長率高達57%左右。有分析預測,到2020年中國的衛星導航產品和服務市場規模有望達到4000億元人民幣。據中汽協介紹,汽車產業普及應用北斗行動的應用推廣計劃,將從整車制造、汽車保險與汽車金融、后裝汽車電子和電信運營商等多渠道展開。產業化發展計劃,將從構建公共服務平臺、豐富信息服務內容、對接智能交通應用、夯實北斗產業基礎等多角度推進。目標是:2015年啟動北斗系統在汽車產業的千萬級普及應用工程;“十三五”期間,全面實現從以北斗為主導兼容其它系統的格局轉型。而就目前的市場來看,情況還不容樂觀。2014年,我國商用車含前后裝在內的道路運11、輸行業北斗/GPS兼容車載終端安裝數量達到100萬臺,占整個市場的20%;乘用車市場裝車載導航銷量超過1000萬臺,但其中北斗車載導航產品不到50萬臺,只占整個市場的5%左右。雖然從市場份額上來看,北斗導航在民用汽車方面取得了一定的進展,但這很大程度上依賴于政府的引導和政策的扶持,市場的配置作用未得到充分發揮。本項目建設汽車導航系統,項目的建設符合國家政策和市場需求。二、投資的必要性1、項目的建設是響應國家政策的需要導航與位置服務科技發展“十二五”專項規劃提出,“十二五”末,導航與位置服務產業要形成1000億元以上的規模,初步建立5個高新技術產業化基地,培育30家創新型企業。這意味著國家對導航12、與位置服務產業相關扶持政策的進一步落實。項目是生產汽車導航系統,項目的建設是響應國家相關政策,促進導航國產化發展。2、項目的建設是促進即墨市工業發展的需要項目的建設,一方面可以促進項目區導航與位置服務產業的發展,同時可以帶動相關產業的發展。本項目是中間產業,可帶動上游汽車產業、零部件其他產業的發展,同時帶動印刷業、包裝業及運輸業、金融業等產業發展。項目的建設可以推動即墨市經濟增長方式轉變、提高經濟增長質量和效益,推進即墨市優化生產力布局、促進經濟持續快速協調健康發展。有利于帶動相關產業發展,增加就業機會。3、是擴大內需、促進即墨市經濟增長的需要為抵御國際經濟環境對我國的不利影響,國家及各級地方13、政府出臺了更加有力地擴大國內需求措施,加快民生工程、基礎設施、生態環境建設和災后重建,提高城鄉居民特別是低收入群體的收入水平,促進經濟平穩較快增長。本項目的建設既有利于促進經濟增長,又有利于推動即墨市工業結構調整;既有利于拉動當前經濟增長,又有利于增強經濟發展后勁;既有效擴大投資,又可積極拉動消費。項目的建設可有效地擴大內需的增長、促進即墨市經濟的增長。4、項目促進地方經濟持續健康發展項目的建設,可以為即墨市政府上繳利稅,并可以拉動即墨市制造產業的發展,同時帶動上下游產業鏈相關行業的發展。該項目的實施可提供部分就業崗位,促進農村剩余勞動力的轉移,促進當地經濟和諧發展。同時,可帶動當地相關產業、14、第三產業的發展。項目的建設,有利于項目公司建立以市場為導向、產學研相結合的技術創新體系,更好地滿足市場需求??梢詳U大企業經營規模,提高技術水平,為企業帶來較好的經濟效益,大大提高企業的競爭能力。本項目無論對項目公司的利益、還是即墨地區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以及資源節約、節能減排、環保事業的發展,都會帶來積極的影響,有著非常重要的意義。綜上所述,項目建設是十分必要的。5、是提高當地群眾收入和保持社會繁榮穩定的需要項目建成后可直接為社會提供80個就業崗位,可創造間接就業機會數百個,項目年支付工資和福利費總額達到652.32萬元,可提高當地群眾收入水平,帶動當地群眾致富,推進區域經濟的協調發展,有利于維護地區穩定、社會進步和經濟繁榮。6、是企業自身發展的需要項目建成后,年均可實現銷售收入6480.00萬元,年均利潤總額1096.00萬元,項目資本金凈利潤率20.55%,盈虧平衡點可以達到37.88%。由此可以判斷項目的建設將給企業帶來很好的效益,且投資風險較低,有利于企業自身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