班級主題墻設計項目方案(14頁).docx
下載文檔
上傳人:正***
編號:874482
2024-01-05
14頁
29.49KB
1、班級主題墻的設計 項目方案領銜人吳玨研討時間2014.9-2015.1參與人員李紅、倪李勤、朱淑雯、費菲、周虹、蔡金玉存在問題主題墻作為幼兒園教育環境的一個重要部分,它真實的記錄著幼兒活動的過程和結果,是幼兒學習活動的延伸和括展的地方,也是幼兒與幼兒、幼兒與教師、幼兒與家長互動的平臺。然而如何創設主題墻,一直是教師費盡心思的作為,普遍存在的問題是:(一) 主題墻的設計內容不能引起幼兒的興趣和探究欲望:在主題墻實施過程中,通常見到的是老師圍繞主題內容,收集大量的圖片或照片展示在主題墻上,認為主題墻已經充實了、豐富了,然后利用這些圖片、照片給幼兒講一講有關知識就認為能夠達到教學目的了。用這種方法替2、代主題墻的設計,事實上這種環境設計不能引發幼兒學習與探索的欲望。(二) 主題墻的設計過程不能與幼兒真正互動:教育教學活動中,很多教師對墻面如何與幼兒產生互動缺乏思考,有的老師簡單地認為讓幼兒收集資料或在墻面上呈現出幼兒的作品就是互動了,或者認為只要教師把墻面布置的很精美、漂亮,幼兒便自然會與之互動。其實,幼兒在收集材料時并不明白要干什么,材料在轉化為環境設計的過程中,幼兒沒有與其相互作用。(三) 主題墻的設計形式不能有效體現幼兒的學習過程:在活動過程中我們經常會發現,有些主題墻面設計不經教師介紹別人很難看懂,說明墻面所蘊含的的教育價值不清晰。有些主題墻雖然涉及到主題學習的重點內容,但零散、無序3、,不能梳理出一條學習脈絡,反饋出幼兒在學習過程中的思考以及真實的表現表達,還有些墻面設計缺乏教師的專業技能和整理智慧,表現為趣味性較低的問題。因此,主題墻的創設不僅體現在教師的教育教學思路和過程,還能引發幼兒獲得經驗的提升、能力的提高,通過主題墻面可以看見幼兒活動前的準備、活動中的思考以及活動后的反饋及表現。活動目標1. 主題墻的創設實現主題墻和幼兒的互動與對話。2. 主題墻的創設體現主題脈絡與幼兒學習的軌跡和發展的過程。具體安排第一階段:內容:對課程主題經驗的梳理。要求:根據主題羅列主題活動的內容,理出主題背景墻的主線。第二階段:內容:確定主題墻布置的內容,形成主題墻布置方案。要求:向幼兒推4、出主題內容,收集幼兒的已有經驗。第三階段:內容:布置出主題墻的主題框架。要求:體現主題內容下幼兒的已有經驗以及對該核心經驗的推進。第四階段:內容:主題經驗墻的過程性留痕。要求:幼兒學習過程中的問題、方式或作品,體現幼兒學習的痕跡。第五階段:內容:總結主題經驗墻的創設經驗。要求:圖文并茂,展示主題經驗墻創設的案例。“主題經驗墻的創設”項目組活動小結撰寫者:吳玨項目名稱:班級主題經驗墻的創設撰寫日期:2015年1月正文:主題墻是老師的一個梳理過程,呈現幼兒學習的過程,幫助幼兒明確做了哪些活動;主題墻是對幼兒學習內容的梳理;墻面是把幼兒在學習中的表現、表達記錄了下來,反映了幼兒發展的過程。主題墻是一5、座架在幼兒、教師、家長三者之間的橋梁。主題墻創設可以向家長展示幼兒的學習內容,讓家長明確需要協助幼兒園老師教育教學工作的方面:同時,主題墻的內容反映幼兒一段時間學習、參與的過程,家長可以了解幼兒學習的內容,收集資料。主題墻作為幼兒園教育環境的一個重要部分,它真實的記錄著幼兒活動的過程和結果,是幼兒學習活動的延伸和拓展的地方,也是幼兒與幼兒、幼兒與教師、幼兒與家長互動的平臺。它不僅體現著教師的教育教學思路和過程,還能引發幼兒獲得經驗的提升、能力的提高,通過主題墻的留痕可以看見幼兒活動前的準備、活動中的思考以及活動后的反饋及表現。因此,創設一面真正能讓幼兒喜歡、能與幼兒對話的主題墻在我們的教育活動6、中是至關重要的。一、 主題經驗墻的創設重在對課程主題經驗的梳理一般情況下,在開展一個新主題前,教師要做一些思考:主題里面有些什么內容、需要哪些資料羅列出來,給主題墻一個大致的分塊;然后隨著活動的展開,隨時調整,使墻面豐富、美觀,在主題墻的布置中,教師只是搭起一座橋,更多的給幼兒、家長一個平臺,留下幼兒學習的痕跡。在這里,記錄了幼兒學習前的準備、學習中的思考和學習后的反饋及表現;在這里,通過幼兒與同伴、幼兒與教師、幼兒與家長之間的零距離互動,引發幼兒獲得經驗的提升、能力的提高。教師在設計主題墻面之前,首先必須吃透教材,在對本主題內容和教學目標全面學習理解的基礎上,依據本班幼兒的現有知識經驗,梳理7、出具有遞進關系的版塊內容。二、 主題經驗墻的創設重在主題墻內容的確定在研討中,結合教師集體的智慧和共同的經驗,將主題墻的內容歸結為主題墻面、問題墻面、展示墻面和操作墻面四大類。主題墻面主要展示主題活動的整個過程,以教師預設的教學內容展示為主,如:討論過程記錄、幼兒對主題認識的童言稚語等,是一個動態變化的過程,充分展示了幼兒的學習軌跡。問題墻面主要展示幼兒在主題活動學習過程中所產生的疑問和困惑。幼兒可以提出問題,討論問題和解答問題。主題墻可以發現幼兒對主題的關注程度以及正在發生興趣的內容,便于更好地開展預設的主題活動和生成新的主題內容。如主題進行前的資料收集,進行中的調查記錄,家園互動記錄等,以8、圖片、照片、調查記錄等展示。操作墻面展示了幼兒對主題的認識、感受和表達。三、 主題經驗墻的創設重在主題經驗墻面的構架教師在新的主題開展之前,要了解該主題的所有教學內容以及教育價值,確定有哪些內容是可以在主題墻上呈現出來的,有哪些內容可以讓幼兒來操作,有哪些內容需要家長的配合幫助,然后請家長根據主題需要帶幼兒先去參觀、尋找等,和幼兒一起收集圖片、實物、廢舊材料等。如:在“我愛我家”的主題墻創設中,運用幼兒手工折紙的小花,由家長配合作爸爸媽媽的“調查表”等,充分體現了師生互動、家園互動的教育意義。而且家長通過參與主題墻的創設活動,全面了解幼兒在幼兒園的學習、生活情況,真正參與到家園互動的幼兒教育中9、來,使主題墻更好地為幼兒的教育、教學服務,架構起貼切幼兒的經驗主題墻。也就是說主題墻面的框架由教師搭建,具體內容用幼兒的表達表現來填充。四、 主題經驗墻的創設重在過程性的留痕俗話說“興趣是最好的老師”,選擇幼兒感興趣的主題墻內容,可以激發幼兒參與活動的積極性。主題墻的創設過程,是“幼幼互動”、“師幼互動”、“家園互動”的過程,許多廢舊材料的收集都需要家長的幫助,教師應充分利用家長資源,使家長真正成為主題墻創設活動的響應者、支持者和幫助者。但由于幼兒在能力上、學習方式上的差異,我們在選取主題墻的內容時,不僅要幼兒感興趣,更要貼近幼兒的實際生活。在主題墻創設中,要求教師充分體現對幼兒的尊重,以幼兒10、為主體,讓他們真正成為環境互動的小主人。如以“秋天”為主題的主題墻創設過程中,教師首先征求幼兒的意見,有的說可以做樹葉貼畫,貼點落葉,秋天的樹葉有黃的、有紅的,顏色非常漂亮;有的說可以做秋天的水果,蘋果、梨、石榴、核桃、毛栗子在綜合幼兒已有經驗基礎上,確定了墻飾主題為表現“秋天的美麗”。接下來幼兒自由選擇折、剪、畫、粘等多種形式表現自己的想法,即實現了資源的共享,又促進了幼兒各方面技能的提高。在這過程中,教師充分地調動了幼兒的積極性,讓幼兒利用已有的知識經驗,通過各種途徑獲取信息和材料,發展他們探究解決問題的能力。環境是重要的教育資源,通過環境的創設和利用,能有效促進幼兒的發展。主題墻的創設是11、幼兒園班級環境創設的重要內容,也是幼兒園課程實施的有效途徑和重要補充。主題墻的創設是一個長期的過程,我們懂得了在創設主題墻的過程中要讓主題墻有幼兒對話,讓主題墻與教學互動,讓主題墻與幼兒、家長、教師互動,讓主題墻能夠最真實地展現幼兒成長的軌跡和我們教育的軌跡。這還需要我們在實踐中不斷地探索和研討。主題墻的創設 項目組會議記錄時間2014.9.6地點會議室參加人員李紅、倪李勤、朱淑雯、費菲、周虹、蔡金玉、朱立華缺席人員無主持人吳玨記錄人李紅主要內容主題經驗墻的呈現對課程主題經驗的梳理過程記錄吳玨:今天我們就小班主題經驗墻的呈現來進行一個現場教研,首先請老師來介紹一下你們對課程主題經驗的梳理。倪李12、勤:我們的主題經驗墻主要分為兩大塊。第一塊內容為“我喜歡的小動物”;第二塊內容是圍繞“動物花花衣”主題中動物的皮毛來創設。朱立華:你們的主題經驗墻文字太多,小班的幼兒不認識字,你們寫了這么多的字,他們不明白;也看不懂。其次,你們主題墻的創設多以教師為主,孩子的經驗體現較少。朱淑雯:主題墻的主題經驗顯得比較空洞、死板,內容的表現離孩子的實際體驗較遠。、李紅:那主題墻怎么來表現主題的核心經驗,我們也很困惑,希望大家能幫我們出點主意,讓我們的主題墻與幼兒活動起來。吳玨:首先我們要對主題經驗進行梳理,怎樣的主題表現可以起到暗示作用,可以起到誘發孩子對主題學習的興趣,使主題墻起到潛移默化的作用,貫穿主題13、學習的整個過程。主題墻上主題經驗的呈現時間是比較長的,它的效果比教師的言傳身教來得更直觀。費菲:比如你們是“動物花花衣”的主題,而你們班級又以“長長的”這一點作為主線,在墻面上可以呈現孩子與家長共同尋找的主題經驗線索:比如讓他們找找哪些動物身上有長長的東西,讓孩子們了解長長動物的本領;其次可以將孩子們的作品展現在主題墻上,但展示的作品形式要多樣化,可以突出孩子的水平。周虹:其實就是你可以將孩子的作品穿插在主題背景墻中,這樣不僅能裝飾主題墻,還能遺留之前主題留下的痕跡,這些都是主題經驗的表現。其實這些內容收集起來并不困難,老師既沒花太大功夫,又體出現了以孩子為主的環境,只要我們做有心人,一定能讓14、環境說起話來!倪李勤:那我們應該怎樣梳理主題經驗呢?吳玨:通過學習36歲兒童學習與發展指南,我們懂得主題經驗的梳理要涉及學習的各個領域以及幼兒的年齡特點。內容的選擇可以參考學習書,讓幼兒的已有經驗和班級的主題墻相互作用,使之真正獲得認知發展與能力的提高。費菲:主題墻要體現幼兒的主題經驗,我們可以把幼兒在主題中的作品展示在主題墻上,這樣不僅能裝飾主題墻,還能呈現之前留下的痕跡。蔡金玉:我覺得作品呈現的方式要思考一下,應該是不同形式的作品呈現,會更好。吳玨:幼兒經驗的展現可以是照片、幼兒喜歡的圖片、親子制作、調查表都可以。在環境創設方面,我們要一改傳統的做法,鼓勵孩子們積極參與班級環境設計與制作的15、全過程,使幼兒體驗設計與制作的快樂,享受成功的喜悅。活動小結主題墻中對主題經驗的梳理要注意的幾個問題是:1. 要根據幼兒年齡特點設計版面,忌單調、不形象。2. 不要忽視主題經驗的參與性,互動性。3. 主題經驗的選擇不能單一,與家長的有效互動體現課程的互 動性。4. 要發揮主題墻的教育作用,使幼兒、家長、環境、課程間不斷相互對話。5. 主題墻的經驗要貼近幼兒的生活,這樣教育目標才能最大限度地發揮作用。主題墻的創設 項目組會議記錄時間2014.10.14地點會議室參加人員李紅、倪李勤、朱淑雯、費菲、周虹、蔡金玉、朱立華缺席人員無主持人吳玨記錄人倪李勤主要內容主題經驗墻的設計方案確定主題墻的內容過程16、記錄吳玨: 上次我們就主題經驗墻的經驗進行了梳理,今天我們到中四班來看看她們是如何設計主題經驗墻的?倪李勤:我們是這樣想的,這塊大的版面是當前主題“在馬路邊”,這塊小的是上一個主題“有趣的動物”主題。周虹:我們一共分為四個板塊:一個是馬路邊設施的調查表;二是馬路邊的設施標志;三是我見過的馬路邊不同樣子和功能的垃圾桶;四是我設計的馬路邊的路燈。我們現在碰到的問題,就是感覺怎么把它劃分好,又不怎么破壞“馬路”的大背景呢?朱立華:你們四塊版面的幼兒留痕都不錯,關鍵是版面內容不清晰。可以這樣調整:馬路的大背景不變,還是以一條路來貫穿,用路將四個版面進行區分,這樣四個板塊的主題內容就凸顯出來了。那“有趣17、的動物”你們是怎么設計的呢?倪李勤:我們以“逛逛動物園”為線索,讓幼兒用不同的方式表現出動物園里的動物,如:“大象區”和“長頸鹿區”是用折紙的方式,“綿羊區”是用毛線和剪紙的方式表現的,其中還做了一個“動物是怎樣睡覺”的版面,了解動物的不同習性。周虹:我們想問一下區角里怎么體現幼兒留痕的內容呢?倪李勤:你妹能先介紹一下你們已有的幼兒留痕的內容嗎?周虹:我們班有一個區角是“路邊美景”,我們讓小朋友在制作的時候就是用紙板,用線描畫的方法來裝飾房子。蔡金玉:還有就是畫馬路邊看見的各種汽車。吳玨:那我覺得幼兒作品留痕的方法和形式可以多種多樣,除了像你們說的線描、用油畫棒等,我們還可以是多樣的,體現的是18、幼兒的多種表征方法,激發他們的創造性思維。李紅:那怎么來體現呢?我們現在的理解就是繪畫的作品留痕。蔡金玉:我覺得作品呈現的方式要思考一下,應該是不同形式的作品呈現會更好。朱立華:其實不然,作品的留痕除了是小朋友的繪畫作品之外,還可以是建構的作品,像你們這個“路邊美景”里還可以留下幼兒搭建的馬路邊的高樓、車輛等,這些就是不同的留痕。周虹:那我們可以呈現哪些內容呢?朱淑雯:可以事先讓幼兒來建構好一條馬路,然后將幼兒做的立體房子、車輛等就放在這些場景里,建構成完整的“路邊美景”。蔡金玉:那像我們這個“不同的路”這個探索區域的內容怎樣設置呢?李紅:我們也有一塊主題墻,主要是探索的內容。比如:沉浮的。哪19、些東西沉,哪些浮。不知如何來創設?吳玨:像這類探索區域,又和其他區域有所區別,我們可以留下幼兒操作的痕跡,那就是幼兒的探索記錄表。朱淑雯:我們有一個問題樹,我們就準備先給孩子做個調查,問問他們有哪些問題,然后就把他們的問題寫在小花里面貼在樹上。費菲:那問題貼上去以后是不是還要有答案呢?如果沒有答案的話這個問題等于永遠也無法解決,就體現不出他提問的價值了。朱立華: 當然可以貼了,問題的解決就是你經驗主題墻的內容呀。孩子們與主題墻互動的時候也可以去看一看。這些問題的提出都是具有個別性的,把它貼出來以后,其他孩子也可以去看一看了解一下,這樣主題墻的內容就豐富了。經過我們對中班主題墻的研討,我們基本梳20、理出主題墻的內容是從主題經驗中提取,并且選出其中的關鍵經驗,通過延伸或找關聯,將孩子們的學習軌跡表現出來,這就是主題墻內容的表現。活動小結 研討中我們發現在主題墻創設時,老師沒有真正從幼兒的興趣、需要出發考慮問題,而是憑自己的主觀判斷和臆測來選擇內容隨意布置主題墻,具有一定的盲目性,缺少幼兒的痕跡,而且留痕的方式也比較單一,繪畫占多數。通過現場教研老師們了解到其實主題墻內容表現的方法和形式可以是多種多樣的,除了作品,我們還可以用記錄表、建構作品等體現幼兒的多種表征方法。主題墻的內容除了展示與主題有關的文字資料、圖片、照片、實物外,更多的是展示幼兒學習過程和結果的記錄,要想吸引幼兒對主題墻的還關21、注必須做到主題墻的創設內容豐富、形式多樣。教師創設主題墻時,必須是對本次主題活動是充分了解的、對本班幼兒的年齡特征是了解的,只有在十分了解的基礎上,才能創設出幼兒真正喜歡的、滿意的主題墻,才能真正發揮主題墻的教育作用。主題墻的創設 項目組會議記錄時間2014.11.12地點會議室參加人員李紅、倪李勤、朱淑雯、費菲、周虹、蔡金玉、朱立華缺席人員無主持人吳玨記錄人倪李勤主要內容主題經驗墻的布置主題經驗墻的墻面構架過程記錄吳玨:在主題經驗墻的創設過程中,我們發現對主題經驗的篩選非常重要,其次是對主題墻墻面的構架也十分重要。請老師談談你們對主題墻是如何架構的?蔡金玉:我們班的區角劃分為四個框架:長長樂22、園、動物樂園、彩虹樂園和美美理發店。朱立華:通過現場觀摩,你們整合在理發店里的區角無可玩性,我覺得可以做一個大版面,叫獅子理發店,然后分為三個層次:1、染:根據自己喜歡的顏色給獅子染發。2、剪:根據直線用剪刀剪頭發。3、燙:用筆將剪好的紙卷起來。這樣可以發展孩子的多項技能,孩子也是比較喜歡的。蔡金玉:在“小雞捉蟲”板塊里,我們應該給小雞的蟲子是多樣的,然后加入不同材質的夾子,在點數顏色的對應上,可以鍛煉孩子的手部小肌肉!吳玨:在我們區域設置的時候要有趣味性,對小班的幼兒來說他們喜歡在游戲中學習,所以在創設區角的時候也要有一定的情境化,這樣幼兒會比較喜歡。周虹:我覺得可以做一個滾滾樂:紅、黃、藍23、綠四種顏色球。長頸鹿、大象、猴子、毛毛蟲四種動物、操作提示卡。玩法是:1、按動物的顏色與小球的顏色進行對應。2、根據提示卡上的相應數量取放海洋球。3、對取放精準的海洋球進行游戲。倪李勤:我覺得你們的小猴子做的蠻好的,只是要多增添一些材料,如:五個猴子模板、扭扭棒、自制扣子、玩具扣環、撳鈕、玩具塞口尾巴、小瓢蟲、小雞、孔雀、小青蛙。玩法:1、用扭扭棒、自制扣子、玩具扣環、撳鈕、玩具塞口尾巴拼接猴子尾巴。2、根據瓢蟲、小雞、孔雀、小青蛙的大、中、小、顏色進行對應。主要觀察幼兒手部小肌肉的發展。再者觀察幼兒是否能夠運用不同的材料拼接猴子的尾巴。吳玨:這些都可以在主題墻上搭好內容的框架,然后在主題開24、展過程中呈現孩子的學習成果。李紅:手工操作的東西是可以呈現的,那么語言角或是音樂的內容改如何呈現呢?朱淑雯:我們可以提供各種圖書、自制海、陸、空場景、小動物圖片、大熊貓看戲圖片等,來引發孩子學習的興趣。蔡金玉:也可以提供音樂圖譜或樂器介紹,孩子們也挺喜歡的。李紅:可以添加一些表演的服裝,布置場景。吳玨: 在主題墻的布置中要內容豐富,形象,能激發孩子學習的興趣和喜愛的情感。活動小結 主題活動的展開與維持一般都有內在的邏輯性,都有一定的線索和網絡。主題墻要做到與主題活動相互呼應、相互支持,就要有一系列的逐層遞進的豐富內容。無論是通過幾小塊墻面反映一個主題,還是通過一整塊墻面表現一個主題,都要遵循“25、層次性”這個原則。幼兒情感的深層參與是使主題墻活起來的關鍵。要讓主題墻會說話,就要有能反映幼兒心聲的內容。所以在創設主題墻時,要巧妙設置能引發幼兒情感參與的版塊內容。主題墻的創設 項目組會議記錄時間2014.12.23地點會議室參加人員李紅、倪李勤、朱淑雯、費菲、周虹、蔡金玉、朱立華缺席人員無主持人吳玨記錄人蔡金玉主要內容主題經驗墻的作用主題經驗墻的過程性留痕過程記錄吳玨:今天我們對主題經驗墻的過程性留痕來進行研討。我們請朱老師先來說說你們班個別化學習的創設。朱淑雯:我們班個別化學習的內容一塊是馬路邊,這塊主要是美工和建構區域。孩子們可以通過搭建、折紙、繪畫、用廢舊材料制作等方式來表現馬路邊的26、場景。旁邊還有一塊是制作路燈,我們提供了吸管、積木、】剪刀、筆和任務卡讓孩子們按照排序的順序來制作擺放路燈。費菲:任務卡有層次嗎?朱淑雯:有的,我們一共有三個層次。一顆星的任務卡是ABC三個變量,分別是ABC/AAB/ABBABA這樣的,二顆星的任務卡是四個為一組的。三顆星的任務卡是兩個維度的,即顏色和形狀,孩子們在排序時要按照紅方、藍圓、黃三角這樣的方式來進行排序。倪李勤:這三個層次是可以的,最好再提供一本空白的本子,讓孩子們自行發明自己想要的排序方法并記錄下來,這就是留痕。朱淑雯:接下來一個大區域是停車場。里面分為兩個小角落。第一個是一個三層的停車場,孩子們要按照汽車底部的點子將小汽車停在27、對應的車位上。除了點數對應以外孩子們還要知道這是幾排/幾座,里面還有一個數序的關系。蔡金玉:三層上面都貼上標簽嗎?朱淑雯:不是的,第一層我們每個車位都會貼上1-1、1-2這樣的標簽,第二層我們只挑選連個的車位貼,第三層就都不貼了,這也是一個難度的逐步提升。費菲:我認為可以的,但是你們要把一層、二層、三層貼上去,讓孩子們能夠找到。另外這樣把車停放好以后就可以了嗎?朱淑雯:我們的設想是在擺放好以后孩子們還可以進行統計,比如第一層里有幾輛紅車、幾輛藍車;或者是按大小分類,按功能、形狀分類都可以,并且讓孩子們自行記錄下來,這樣可以嗎?朱立華:統計和分類是可以的,也是中班孩子們需要掌握的。這樣挺好,也豐28、富了一些玩法。這些信息的過程都是留痕的。朱淑雯:另一個停車場孩子們要根據任務卡先把車牌破譯好以后,插上車牌,再把它們停在平面的停車場上。任務卡也是有層次性的,第一層是點數,第二層是環形數數,第三層是添加和去掉。周虹:我覺得這三個層次是可以的,但是任務卡的制作還需要調整一下,首先要減少點數的數量,這對于中班下學期的孩子簡單了。倪李勤:我覺得環形數數時不要給他畫好起始標記,不然這又是跟點數沒有區別了,要讓他們自己來數數。吳玨: 主題墻能反映主題開展的痕跡,幼兒參與率高、作品多,有幼兒作品展示欄,幼兒作品有名稱,作者,時間;作品形式多樣,作品效果好。能根據幼兒年齡特點、本月主題情況布置主題墻,主題突出,有特色,結合本班教育內容,符合幼兒年齡特點。當主題墻的創設符合了幼兒的年齡特點,那么墻面的留痕一定能充分展示幼兒的學習經驗。活動小結 主題活動的展開與維持一般都有內在的邏輯性,都有一定的線索和網絡。主題墻要做到與主題活動相互呼應、相互支持,就要有一系列的逐層遞進的豐富內容。幼兒情感的深層次參與是使主題墻活起來的關鍵。要讓主題墻會說話,就要有能反映幼兒心聲的內容。所以在創設主題墻時,要即時、及時地將幼兒學習的過程留在墻面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