番茄新品種引進試驗示范項目實施方案(9頁).doc
下載文檔
上傳人:正***
編號:874514
2024-01-05
9頁
28KB
1、番茄新品種引進試驗示范項目實 施 方 案 一、項目概況項目名稱:番茄新品種引進試驗示范項目實施單位:三都縣大河鎮富民蔬菜農民專業合作社項目負責人:吳紹君建設規模: 優良番茄新品種示范種植2畝,無害化高產栽培示范50畝 ,帶動500畝番茄無害化高產栽培 建設地點: 三都縣大河鎮懷所村項目投資: 項目總投資22萬元,其中項目單位自籌17萬元、申請科技三項費資助5萬元。項目執行期:2009年12月2011年6月二、技術經濟指標 完成優良番茄品種引進試驗研究,篩選確定番茄主栽品種2個; 優良番茄新品種示范種植2畝,單產5000公斤,產值4000元/畝。 番茄無害化高產栽培示范50畝,帶動發展周邊5002、畝番茄無害化高產栽培生產,實現單產4500公斤,畝產值3600元,總產番茄2250噸,總產值180萬元。 總結成套技術資料,制定番茄育苗技術、番茄無害化高產栽培技術規程各一個。三、設計指導思想引進以色列“圣盈”和荷蘭“凱撒2008”等優良番茄品種,通過相關的的試驗和研究,篩選我縣番茄主栽品種,優化品種結構,探索番茄新品種的育苗技術及栽培技術要點,研究和制定番茄無害化高產栽培技術規程,并進行新品種的種植示范,為周邊蔬菜種植戶提供技術培訓和示范基地。通過試驗示范,避免菜農因盲目引種而造成的經濟損失,同時又為菜農加快更新換代、種植高新品種、增加經濟效益提供現實的依據,以發揮我縣優越的自然資源優勢,做3、大做強蔬菜產業,打造番茄生產基地規?;?、技術標準化、產業質量無害化、銷售品牌化的格局打下良好基礎。四、項目建設條件1、自然條件三都水族自治縣位于貴州黔南州東南部,屬中亞熱帶濕潤季風氣候類型區。項目實施地三都縣大河鎮位于我縣北部,海拔420490米之間,年均溫17.918.1,10積溫53005560,年日照時數11001300小時,年降雨量1400毫米左右,無霜期330天,。本區屬低山河谷地貌類型,土壤以黃紅壤為主。2、基礎設施條件項目實施地有三都至都勻油路和三都至獨山油路通過,生產資料及產品運輸方便,已連通國家電網。互聯網及各種通信網絡已覆蓋全縣,便于生產資料采購、產品銷售及宣傳。3、生產資4、料條件項目所需有機復合肥、生物農藥、大棚建設材料等均能在縣內外購得。項目區農村勞動力充足,畜牧業發展較好,圈肥充足,種植農戶大多已建成沼氣池,使用沼肥已成為習慣,有機肥源保證。4、技術支撐條件三都縣大河鎮富民蔬菜農民專業合作社成立后,得到各級黨政部門和技術部門的大力支持和幫助,并派駐了專業技術人員。項目區農業技術人員積極參與蔬菜產業發展的技術指導工作,項目實施技術力量有充分保證。5、環境條件本項目屬農業種植生產項目,項目區屬于我縣“185工程”規劃區,實施地周圍3公里范圍內均無工業企業,無工業廢氣和污水污染,大氣質量達到一級標準,水質良好,土壤無重金屬及其他污染,土地耕性良好,已通過了“無公害5、農產品產地”認證,具備了進行綠色無害化蔬菜生產的良好環境條件。6、項目實施內外部協調支持條件三都水族自治縣已將蔬菜產業列入“十一五”規劃,并將蔬菜項目確定為農業產業化經營的示范項目和農業支柱產業來發展,制定了相應的政策措施以促進蔬菜的專業化、規模化、標準化生產??h委、縣人民政府高度重視蔬菜產業發展,縣屬各有關部門給予大力支持和配合,蔬菜種植深受農民群眾歡迎,對項目實施有積極的促進作用??h委、縣政府分管領導親自協調蔬菜生產基地工作,農業技術部門積極參與項目實施,項目內外部協作條件好。五、項目建設地點、規模、目標 研究內容1、番茄新品種育苗技術研究2、番茄無害化高產栽培技術研究3、番茄主栽品種篩選6、和推廣 2、試驗地點和試驗規模試驗地點:大河鎮懷所村丙燕組,引進試驗田面積2畝。 示范地點:大河鎮懷所村,其中優良番茄新品種示范種植2畝,無害化高產栽培示范50畝。帶動周邊500畝番茄無害化高產栽培生產。 目標1、優良番茄品種引進試驗:引進品種:以色列番茄品種“圣盈”;荷蘭番茄品種“凱撒2008”。2、新品種種植示范: 以色列番茄品種“圣盈”示范種植1畝;荷蘭番茄品種“凱撒2008”示范種植1畝。3、番茄無害化高產栽培技術研究:通過相關的的試驗和研究,充分掌握番茄新品種的生育規律,探索番茄新品種育苗技術及栽培技術要點,采用無害化種植技術和各環節投入要素的優化控制,研究和制定制定可操作性強的番茄7、無害化高產栽培技術規程。六、項目的年度計劃及年度目標1、項目實施進度安排2009.122010.02: 項目準備、番茄育苗及育苗技術研究,2010.032010.06: 新品種比較試驗和種植示范,無害化高產栽培技術研究, 2010.122011.06: 選定品種無害化高產栽培示范,2011.06: 項目資料整理、提交項目驗收 2、項目各年度目標及考核指標。2010年: 完成番茄新品種引進試驗和新品種示范種植2畝,篩選番茄主栽品種2-3個,新品種示范單產5000kg,2011年: 完成無害化高產栽培示范50畝,帶動和推廣番茄新品種及無害化高產栽培500畝,實現單產4500kg,總產2250噸,實8、現產值180萬元;制定番茄育苗技術、番茄無害化高產栽培技術規程各一個。七、項目組織管理措施1、本項目由三都縣大河鎮富民蔬菜農民專業合作社具體組織實施,專業合作社各理事負責宣傳發動和組織,科技、財政、審計等部門進行監督管理,農業技術部門給予技術支持,專業合作社社員和項目區群眾參與的方式進行。采用專業合作社+基地+農戶的運作模式,嚴格按上級審查批復的實施方案和項目合同實施。2、根據項目要求,由具體負責項目實施的管理和技術人員組成項目實施組,吳紹君任組長,黃德輝、楊忠相任副組長。項目實施組由技術組、資金管理組、物資采購管理組、質量監測組及資料信息組等實施小組組成。各實施小組分工明確,責任到人,互相配9、合,共同完成工作任務。3、番茄新品種引進試驗和新品種示范種植由大河鎮懷所村丙燕組的專業合作社社員提供土地,番茄無害化高產栽培示范由大河鎮懷所村的專業合作社社員提供土地;番茄育苗、品種試驗、新品種示范種植技術、番茄無害化高產栽培示范由項目實施技術組負責,面上帶動500畝 番茄無害化高產栽培生產采取現場培訓,臨田指導等方式進行。4、嚴格按國家財政有關法律法規和國家財政資金管理規定,建立項目資金專帳,實行專人管理。建立健全財務規章制度,嚴格按項目要求投入開支,杜絕擠占、挪用項目資金,確保??顚S?。往來帳務要日清月結,費用產生發票要有3人(經辦人、驗收人、財務主管領導)簽字,并附有物資領用人簽章的物資10、發放清單方可報帳核銷。項目會計要定期向項目實施組匯報資金使用情況,按時編制財務報表,上報縣科技局及相關主管部門。項目完成后,編制竣工財務決算,并接受審計部門審計。5、明確專人負責檔案管理工作,負責收集項目相關資料,包括項目申報材料、實施方案、技術方案、試驗示范數據、培訓資料及培訓情況、物資發放材料、項目階段匯報及總結、竣工資料資料等。6、明確信息員,采用現代通信設施(電話、互聯網)查詢和發布綠色無公害蔬菜生產相關的動態資料,包括技術資料、生產物資種類和價格、產品質量和價格、市場供需情況等。7、發展訂單生產、樹立優質無害化蔬菜品牌。與外地菜商聯營,簽訂購銷合同,確保項目順利實施。八、技術方案1、11、生產技術路線種子處理苗床播種分苗假植大田定植管護(肥水管理、整枝摘心、病蟲防治)采收 2、技術管理措施(1)按照國家綠色農產品系列質量標準要求,制定規范相關的技術規程,對番茄育苗、撫育管理、采收等各生產環節進行控制,確保產品品質。(2)通過簽訂合同的方式和生產投入品監管,使農戶嚴格按無害化生產技術操作規程種植,規范農戶生產行為。嚴禁禁用農藥和化肥進入項目區,嚴禁超標使用農藥和化肥,從產地環境、農村投入品、產品檢測三方面控制產品質量。(3)強化技術培訓和指導,讓種植戶真正了解市場情況、無害化生產要求、番茄生產技術操作規程,使他們能自覺按規范要求進行操作。采取系統培訓與階段培訓、課堂培訓與實地操作12、示范、定期檢查指導與關鍵環節臨田指導相結合的方式進行培訓指導,確保技術培訓和指導到位率百分之百,每位種植農戶至少受訓三次以上,計劃培訓1000人次,發放技術資料1000份以上。3、科技支撐(1)采用農膜、地膜加小拱棚,配以優良品種,以獲得良好的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2)采用平衡配方施肥,以農家肥為主,配以沼肥、有機復合肥,提高產品質量。(3)采用無害化控制技術防治病蟲,以防為主,綜合防治,推廣農業防治、物理防治、生物防治,有限度地使用生物源農藥,推廣頻振式殺蟲燈的應用。4、技術要點(1)選用無污染、環境背景質檢測符合標準、水源條件好,土壤肥沃、前作為水稻的壩區種植。(2)采用溫床營養塊育苗,地13、膜或小拱棚栽培。(3)播種量獲苗量;50g/畝。(4)苗床選擇:選擇高燥、避風、向陽、未種過茄果類作物的田土作苗床育苗。(5)播種前進行浸種和催芽。(6)假植:幼苗3-4片真葉時進行。(7)定植密度: 2400株/畝。 九、投資預算項目總投資22萬元,在項目總投資中,項目單位自籌17萬元,申請科技三項費資助5萬元。在總投資中: 1、種子費: 10g500畝15元 75000元2、有機復混肥:75kg500畝1.2元 45000元3、地膜:8kg500畝8.5元 34000元4、天膜:18kg50畝10元 9000元5、生物農藥:15元/畝500畝 7500元6、新品種引試費: 10000元7、14、培訓費:1000人次6元 6000元8、專家咨詢費: 10000元9、其他: 23500元合計: 220000元十、效益分析 項目實施期內,實現產值180萬元,扣除勞力、肥料、農膜等,可獲凈利潤157.5萬元,150戶種植戶戶均增加純收入收1.05萬元,人均增收2200元以上,項目經濟效益顯著。本項目的實施,能充分利用當地優越的自然資源優勢,探索和總結番茄育苗技術、番茄無害化高產栽培技術規程,為加快番茄品種更新換代、增加經濟效益提供科學依據。項目通過試驗研究及示范培訓,以科技促生產,發揮科技示范和輻射帶動作用,并輻射影響全區3500畝番茄種植技術的提高,為做大做強蔬菜產業,打造番茄生產基地規?;?、技術標準化、產業質量無害化、銷售品牌化的格局打下良好基礎。有效帶動當地農業產業結構調整,促進種植戶脫貧致富;無害化高產技術的采用,確保了產品質量,提高了農產品的市場競爭力,為我縣農產品開拓沿海城市和海外市場打下良好基礎,項目的社會效益良好。項目通過相關的的試驗和研究,采用無害化種植技術和各環節投入要素的優化控制,研究和制定番茄無害化高產栽培技術規程,將有效促進我縣綠色無公害農產品生產的發展,既減少了農業化學污染,又有效保護了生態環境,項目的生態效益好。